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就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分析、综合、联系、归纳、比较等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才,使学生因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受益终身。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潜能
  1.利用历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历史是对前人生活场景的再现,诉说着前人的成功与失败,是人类社会经验教训的结晶。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选择有代表性而且又是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把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
  2.利用历史思维联系社会热点。对于那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联系历史思维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我们在教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章时,苏联为防范德国的侵略,就加紧了对东部的建设,特别是重工业。这些都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由此联想到我国的西部大开发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讨论,结果学生的观点很有历史思维:西部大开发不仅是发展了经济,更具有战略意义。这种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历史思维,不但思想受到了教育,而且也提高了分析能力。
  3.利用丰富内涵的历史典故。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强或有内涵的历史典故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比如,朗读前苏联布哈林遗书时,同学们就很受感动,如果利用多媒体投影录像等先进手段效果就更佳。同时,还要加强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横向迁移。例如,我们在讲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就联系语文课本中的《蒲公英》一课,民主与和平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中;谈到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时,就联系鲁迅的小说《药》。
  二、用阅读和思考来夯实学生的历史思维
  1.学会阅读教材。学会阅读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抓住阅读内容中的重点词句能提高阅读效率,启发个体的历史思维。段落中的首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往往是这一段内容的概括, 例如,《二战的影响》中,每段的第一句话都是重点,概括了整个文段的基本内容。阅读时对一些关键性词语要重点理解,比如:《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高度集中”,否则就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此以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2.学会理性思考。对学习中遇到的历史问题要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发现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问题,在学习《匈牙利共和国成立》一课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这时立刻有同学说,是因为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而共产党的条件就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予以肯定。接着质疑:为什么民主党会同意接受共产党的提出的这个条件?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答:一方面是民主党已无力支撑当时的局面,其次是共产党掌握着强大的武装力量。我知道学生已理解了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的。通过学生理性的思考,提出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
  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开展课堂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思想在交流中丰富,知识在讨论中增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我们在讲《敦克尔克大撤退》时,讨论如何看待双方的胜负,有人认为“大撤退就是看打不过才逃跑的,肯定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老师适当的点拨,要从战争的大局出发,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经过最终讨论确定了正确的结论:双方都有得有失,但法西斯德国企图把英法联军的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最终破产,而英法联军的撤退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同学们明白了道理,获得了知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
  2.利用历史材料。现在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从全新的角度增加了大量历史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材料,选择典型的范例给学生以方法,并由此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练习。在充分利用课本材料的基础之上,还尽可能增加课外内容,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等,使学生大开眼界,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时,实行“租借法案”,其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古老的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还能讨价还价吗?”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学生从中悟出其道理,提高了思维能力。
  3.通过习题练习。通过习题练习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但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的历史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以考察他们的能力,选择题可以考查理解是否准确,简答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考查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等。总之要有的放矢,还要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达到巩固的目的。
其他文献
谈到教师艺术修养.我们则先来说说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熟练掌握教学原则中教学方法的升华,是求美与求实的和谐统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学的艺术胜于科学。”
政治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的形成 ,政治观决定着人们的政治方向。从政治取向的内在结构进行静态分析 ,可发现政治取向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 ,主要的要素包括政治认
紧跟西方经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理论最新进展,对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谨慎中央银行家"理论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有关该理论的各种评价进行了综合及探讨评价.
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部分学生在生理、心理、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成绩与他人有一定的差距而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观察、思考、动手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一、勤于思考,走进学困生的心灵  在学困生中,有极少数是因为智力因素导致的,但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懒惰贪玩、对学习不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确立新理念、尝试新方法、力求新突破,构建活生生的语文教学,成了每个语文老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就在于它的“活”。    一、对语文教学“活”的理解    其一,处理教材尽力“活”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一些例子”。既然教材只是一个例子,那么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尽力使
六大挑战呼唤科学发展观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的压力即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r译成“幽默”,于三十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南北呼应,形成一个影响颇深远的“闲适幽默”散文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与智力同步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浓厚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一、关注教学用语,缩短师生距离  课堂教学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要:切实的提升初中科学教学的效率,就要实现创新,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体验轻负高质。  关键词:初中科学 创新 轻负高质    面对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要想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的“轻负高质”,那么就要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创新。初中科学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