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欢悦与孤独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作家的散文要比他的小说更能体现这个作家的精神实质,散文往往是通往作家心灵最直接的一条通道。张爱玲的散文数量不多,其总量有60多篇,其中尤以散文集《流言》最受推崇。本文试从勾画世俗的特异美、世俗生活的情趣美、超越世俗的孤独美三个方面解析张爱玲散文,力图把握其散文独特鲜明的审美特征。
  
  勾画世俗的特异美
  
  张爱玲的散文很少涉猎时代的重大政治主题,她用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感知市民阶层的世俗生活。《流言》一书中大部分散文都从日常生活中采撷琐碎而平凡的题材,世俗男女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张爱玲所关注的焦点。
  张爱玲常用一些亮丽的文字表现世俗生活内涵的审美情趣,如画的语言功力彰显了她的才华和智慧。读张爱玲的散文就好像听一位有素养的朋友在闲聊,并没有刻意表现什么思想,却被深深吸引而爱不释手。
  如葱绿、桃红、玫瑰红地毯、落叶的淡赭、红杏、湖绿等,这些文字在视觉上激起读者的想象和美感,自然被引领到她描述的审美情景中:
  夏天的中午,我穿着白地小红桃子纱短衫,红裤子,坐在板凳上,喝完满满一碗淡绿色、涩而甜的六一散,看一本谜语书……
  多可爱的小姑娘,多美的景致,红、绿、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装饰画。张爱玲特意强调“六一散”的颜色,以衬托小姑娘红白花色的衣服,体现了她的审美表现力。
  张爱玲的散文,写俗生活、俗女人、俗艺术,一切都俗到了家。她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阅读兴趣、写作观念,都标举凡俗,自称一身俗骨。她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唯恐不及地趋雅避俗。她不避讳地标榜她的俗气,以及她对现世人生物质享受的欲望和热爱。“我最初的回忆之一是我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我说过:‘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生平第一次拿稿费,她便“立刻去买了一只小号的丹琪唇膏”,母亲怪她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童言无忌》)一般中国文人写理想,那目标真是既崇高又伟大。张爱玲这样写她“海阔天空的计划”:“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私语》)在她价值观念的天平上,世俗生活的重量远远超出了之前的文人,不以“清高”、“脱俗”为尚为尊。
  在创作观念上,她爱好通俗品格。“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来的,也不打算尝试……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在她眼里,“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自己的文章》)她反对虚假自命清高的文艺腔,认为“文章是写给大家看的,单靠一两个知音,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毕竟不行”(《论写作》)。所以,张爱玲在创作上,有意识地投靠着大众口味。“要争取众多的读者,就得注意到群众兴趣范围的限制。”她的散文,除了谈音乐、绘画、写作等艺术话题,多是写衣食住行、身边小事,表现了极大的乐生心态,“是个无可救药的崇拜人间世美的专家”。对于普通市民生活和他们的生存、情感状态,她有着足够的认同心理。爱悦人生、享受人生,以欣赏的态度看待世俗人生,这就是张爱玲的世俗情结。
  世俗的一切是张爱玲倾力写作的对象。其实,市井生活的贫穷、艰辛、平庸,张爱玲十分清醒并亲历了这一切,但相对于贵族,平民生活的真实、自由、富有生机、富有人性等积极因素都吸引了她。“我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虽然苦点……不是拍大众马屁的话——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是那么反复无常、‘天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为了你的一点好处会记得你到五年十年之久。”张爱玲刻意在新鲜、生动、喧闹、热烈、富有生机的世俗生活中寻求精神的抚慰。
  
  世俗生活的情趣美
  
  张爱玲散文所写到的那些人、事,就在人们身边,写俗事、俗趣、俗人、俗欲,张爱玲散文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世俗人生图景。
  她以热爱的心态写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并从中感受普通人生的乐趣。在《谈穿衣》、《有女同车》、《更衣记》、《说胡萝卜》、《草驴饼》、《公寓生活记趣》等篇目中,张爱玲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描述着那俗得不能再俗的家常细事,谈吃、谈穿、谈钱、谈女人、谈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成了夸张的大特写,组成了旧时代大上海凋零散乱、琐碎凡庸而又生猛真实、常动不息的生活流。从中可以看出她对世俗生活有着怎样执著的表现兴趣,穿衣、吃饭、住行,俗世生活小景,信手拈来,皆成篇章。
  《公寓生活记趣》所写之事,简直就和生活一样平实,就是一曲世俗生活的交响曲,嘈杂、纷扰的公寓生活在张爱玲的笔下变得意趣盎然:“旬旬”怪叫的热水龙头,一房的风声雨味,街道的喧哗,开电梯的人,楼顶上溜冰的孩子,甚至米缸里的肉虫,都让她化成极具情趣的文字。在《道路以目》里,街景永远生动活泼,那里有看不厌的行人和橱窗。人世间繁琐与庸常的一面事无巨细地成为她笔下的文字。而《童言无忌》、《私语》又写尽了早年种种琐碎的日居家常。纵观她的散文,到处是对俗事、俗趣的描绘。
  张爱玲甚至毫不掩饰她的俗欲:《烬余录》里写香港陷落后首先满街找寻冰淇淋和唇膏,甚至步行十余里路吃一盘昂贵的、里面全是冰屑子的冰淇淋,以满足“口之欲”;《中国的日夜》则是在上海沦陷区街头听到一段“入情入理有来有去的家常是非”的申曲,而觉“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满足了“耳之欲”;《〈传奇〉再版序言》:“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则更直接、决然地表现了急切的“名之欲”。仔细品嚼这种种“欲望”,它暴露了张爱玲迫不及待要抓住“现世”的心念,表现了她世俗化的市民性的“俗欲”。
  “五四”时大多数作家囿于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熟过烂和历史的限制,他们无论怎样努力地表现平民生活、趣味,甚至用心揣摩平民的心理,终究和平民生活“隔”着一层。张爱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现代都市生活的长期浸淫,使她能用多只“眼睛”看生活,达到对世俗生活的贴心贴肺的表现,并包孕着丰富的经验愉悦。
  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充满现代城市生活气息的世俗世界,这里离市声更近,电车、电梯、电话、钢琴、外语、牛肉汤、脚踏车、看门的巡警、溜冰的孩子等物象,共同组成一个杂乱热闹、充满世俗生活情趣的意境。这里,人与人关系密切,人与社会、时代息息相通。透过散文,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张爱玲:兴奋地津津乐道人生的种种享乐与喜悦……
  
  超越世俗的孤独美
  
  作家的孤独感往往产生于自身与自身、自身与他人、自身与宇宙的矛盾和冲突中。文学创作活动总是与最深刻的孤独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爱玲曾说:只有在孤独的场合,才充满“生命的欢悦”。这是一种自我封闭又自我飞扬的精神气质,它直接影响着张爱玲的创作。
  对于世俗生活,张爱玲不是一股脑地沉溺其中。“她在把自己归入小市民群中的同时保持着她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冷静自省。”清醒的智慧,使她可以以超越的心态观照世俗生活,“她真正是能进入情境又超脱角色的”。由于这种超脱,她对大众口味尊重却并不一味讨好,而是“要一奉十”。因为她知道:“迎合大众,或者可以左右他们一时的爱憎,然而不能持久”,“好的作品是深入浅出的,使人在有兴趣地往下看时,自然而然地要停下来深思”(《我看苏青》)。她对于通俗性的追求是自觉的,对通俗性的超越也是自觉的。
  “张爱玲的敏锐之处,在于她能透过普通平实的日常生活去揭示其‘寻常的反常’之处。”她的散文虽然都以身边的琐事入笔,但往往到最后又有所升华。或揭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或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或从日常凡俗生活中探究人性、世情;有的还将普通话题后面隐藏的文化意义挖掘出来,给读者以启发。这时候,她仿佛是个生活的旁观者,静看一幕幕或精彩或平庸的人间活剧,达观冷静地品评人间是非,进而达到对现代都市生活“哲理层面”的认识。
  她的散文在写实的同时更注重写意,因而她能从身边小事上,引发出睿智的思考和对于世态人性的精辟见解,从而使她超越了题材上的凡庸,达到精神层面。她那些藏在柴米油盐、穿衣吃饭等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凡态中的妙思警语,初看会令人惊诧其乖张,再看,却恍然大悟,令人有“蓦然回首”的惊喜,思之令人默然叹服。贾平凹评说张爱玲“是以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一语道出张爱玲的不凡。她以其俗,诱惑读者进入与自己生活场景相似的阅读空间,再将她自己独具的哲思于不经意间“兜”出来,常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望尘莫及,由此,在惊异的同时了悟到张爱玲灵魂深处的苍凉和孤独。
  在美学风格上,张爱玲的散文与她的小说是统一的,都有一种苍凉孤独感。“她深知家常的中国,懂得平凡的生命乐趣,咂摸到它的滋味,能享受生活,也在享用的瞬间领悟到生命的悲怆和不可理喻。”
  在散文《爱》中,“这是真的”,一语道破千年人性规律:爱无处不在,却又转瞬即逝;只有心灵体会体验的爱,仿佛能穿透所有誓言的喧哗、狂热的表白和真实的拥有,直落心的深底,却被命运捉弄,但仍永留心中,“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竟如此刻骨铭心。在近似宿命的个体体悟中,张爱玲表达了自身对人间真爱的迷恋和对真爱不可得的无奈,这种迷恋与无奈交织成独特的苍凉与凄美的感悟,而这种苍凉与凄美不只是一个人的,“噢,你也在这里吗?”这种感悟是存在于两个之间,存在于“千万年”天地之间“千万人”之中的。“就这样完了”——似是绝望的低吟,仿佛是天籁之声,一切来去匆匆、无声无息,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这就是张爱玲对爱的定义吧——爱在心动的瞬间,爱在永恒的记忆!《夜营的喇叭》也是寥寥数语,却在虚实之间,听到了张爱玲孤独的回忆的声音。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以一颗细腻而又宽容的心去洞察世俗人生,同时,她又从寻常生活中获取乐趣,以达观超然的旁观心态观照世俗大众及其生活,并养成了她对万物超然、对俗事谅解的洒脱态度。在散文中,张爱玲最终留给我们的形象,是一个孤独女性流连于店铺的橱窗前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地观赏每一件时装的质地、款式甚至丝边的金线的形象。尽管橱窗的玻璃映出的苍白的面孔时时使她从心底深处泛上一种苍凉和孤独,正因为有苍凉孤独深层意蕴的存在,“世俗的欢悦”才越发楚楚感人。
  总之,世俗的欢悦与孤独,形成了“参差的对照”,构成了张爱玲散文的审美特征,越过时空的阻隔和心理的距离,她的散文向我们开启了一扇“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孤寂”生命的“窗子”,向里望去,不禁涌起无限的怅惘与落寞……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文集》(5卷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杨安翔:《现代散文话语性态与审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本文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已故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曾是大陆学者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的首部作品。对此,王小波曾感慨道:“这小说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性是一个人隐藏最多的东西,是透视灵魂的真正窗口,这点《黄金时代》写得有些境界。”  “沉默”是王小波喜欢用的一个词,在他的杂文名篇《沉默的大多数》中曾深入地对这个词做了解释:“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
期刊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而传播离不开媒介。媒介改变了教育和社会,博客(包括播客)作为Web2.0在当下的一种应用,正在影响教育教学系统。近年来,高校教师博客在构建信息时代虚拟学习共同体、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变革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明显而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而教育传播学为我们提供了寻求出路的适当框架。    从博客到高校教师博客    如何认识高校教师博客
期刊
新闻娱乐化已然成为传媒的一种时尚——它不仅是对国际传媒的借鉴,也是对当今社会心理欲求的回应。与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媒体上模式化的硬新闻大大减少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频频出现,原本不成气候的体育、文娱新闻一变而成各大媒体的重头戏,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更是随处可见。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写法提倡硬新闻软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追求趣味性,业已成为新一代新闻人的共识。  新闻娱乐化具体表
期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实业家们掀起了投资近代工商业的热潮,中国民族企业得以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近代广告业的繁荣。这时广告的作用逐渐为民族工商界所重视,他们更加积极地以广告来拓展销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在不断地磨砺和探索中,中国民族企业的广告传播技巧逐渐提高。在此,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析:    广告传播突出爱国情感诉求  广告传播中的情感诉求,主要是通过情感的作用去促使消费
期刊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的先驱和重要代表。自身的经历和家庭背景的文化熏陶使他形成了特有的思想观和文化观。他的父亲是德国移民,曾经营纺织工厂,因失火而破产。穷困的家境使他只上了两年中学便被迫走上社会,先后当过洗碗工、机修工、汽车司机等,后受人资助念过一年大学。在校期间,对斯宾塞、赫胥黎的生物社会学思
期刊
冯梦龙编著的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翘楚,在当时就备受喜爱,甚至带动了短篇白话小说写作的蔚然风气。“三言”的这一成就当然与冯梦龙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俗的审美情趣紧密相联,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其在内容和情节改编过程中的独具匠心:虽然“三言”的题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前代,诸如晋唐笔记小说,宋、元、明代的话本以及历史故事,但冯梦龙往往能赋予历史旧事以新的时代
期刊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各显神通,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
期刊
苏轼,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然尝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一度困顿、失意、郁闷、彷徨。如其临近生命终点所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
期刊
清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65万人,有85%在农村。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电视传媒,直接服务于“三农”。办好涉农栏目对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丰电视台涉农栏目《走进乡村》乡土气息浓郁、农民喜闻乐见,它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很多人,它讲解的技术改变着很多人。因而,被广大观众誉为“农民朋友的良师益友、科技致富的指路明灯”。    找准方向,推广农业科
期刊
党报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一张报纸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更是提高报纸美誉度、公信力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对离普通群众最近的地市党报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三贴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般的新闻业务与技巧,它是一种原则、立场、感情和态度,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党报贯彻中央“两个条例”,落实“三贴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