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洞察幽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洞察力强、一语中的的人总是特别让人佩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出惊人,体现着他异乎寻常的睿智。在时下高考全国卷事件分析型写作中,能否由事及理,鞭辟入里,则体现着考生思维品质的高下。笔者平时批阅议论文,常感觉不少学生想得简单,说得笼统,浮光掠影,不痛不痒。该如何引导学生看得深刻想得深远呢?看得深刻,方法有由果溯因、比较辨析、以小见大等。
   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小”即小题材、小事件和小细节,“大”即深广内容,重大主题,以小见大,即从生活小现象挖掘出社会、国家、宇宙自然等的大道理。所谓滴水见浪花,一沙一世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现象,也许暗含着必然,折射着普遍存在的规律。以小见大,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由当下预测未来等等。
   那么学生在议论深浅上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哪儿,如何以小见大洞察深远?笔者在实践中探究,现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去浅薄,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对事件分析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往往需要追果溯因,尤其应抓住根本原因进行立论。而学生们看问题往往浅尝辄止,止步不前。
   如作文题“2015年6月27日,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小品《花木兰从军》中,贾玲塑造了一个贪吃、花痴、胆小怕事的花木兰形象。7月7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公开信,要求节目组道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有的学生认为节目组故意扭曲了历史人物形象,这是不尊重文化的行为。不尊重历史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远大于成年人。学生虽点出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但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往深处探索,因而立意不深。
   而有的学生这样写:“请尊重文化,请尊重文化蕴含的重要精神。文化之所以被称为文化,其传承了数千年至今没有失传,正是因为其中蕴含了无数让后人受益的内容。每一项文化都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来警示我们应当做一个怎样的人。正如花木兰这一形象,女扮男装替父出征,表现了一位坚韧、勇敢、孝顺的女子形象,她是中国古代的女英雄,她是忠贞孝义的好榜样。这样的形象留给后人细细品读,这样的优秀文化蕴含着重要的精神财富,理应被大家尊重,而不是毁坏它。”这位学生的思维就更深刻,他懂得层层追问,节目组丑化花木兰形象的本质是什么?花木兰形象有怎样的内涵,为什么应受尊重不容恶搞?如此步步追问,深入开掘,我们能触及花木兰这一历史文化形象的精神层面,能揭示历史文化名人真正暖人心肺振人心神的精神品质,这就把握住了精髓。而这样由事及理、由个别到一般,正是以小见大的思维路径。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体察生活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高层次的思想精髓,努力做到立意深刻论述精辟。
   二、除狭仄,以小见大,适度延展
   近些年高考作文大多是情境性强的隐含任务指令式的写作,这就要求考生们要就事论事,条分缕析,有力地打击了之前新材料作文无病呻吟或套作宿构的不良文风。但考生如果一味的就事论事,总是在考题事件中打圈圈,思维视野未免也太过狭仄,体现不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广度与拔高深化中心的思维深度。因此,可以尝试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展示现象的普遍性,给人别开生面的感受。
   如作文题“3月2日《人民日报》有一封读者来信,说是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大部分学生指出事件中的歧视现象,并分析了歧视的危害,进而提出“尊重他人”“人人平等”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说理的层次大多清晰,但深度与广度还很不够。
   有学生这样写:“有乡下人要求剃平头,理发师不肯,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这赤裸裸的歧视真令人寒心!他为什么歧视乡里人?是因为乡里人没文化、见识窄,衣衫朴素、言语粗鲁?是因为乡里人贫穷、保守、落后?是因为乡里人老实巴交、软弱可欺?是不是不自觉地感觉城里人高高在上,天生高人一等?这是什么心理?是封建等级观念,贫富尊卑观念作祟!以此心理审视他人,犹如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目空一切,出语伤人。”“在生活中有如此歧视现象的不在少数,有大学里的贫困生歧视,有大都市里的农民工歧视、有相亲求偶时的条件歧视、有招考晋级时的寒门歧视……这些歧视无不体现了相关人员内心的狭隘,只看身份不看才德,只看外表不看内在,只看眼前不看未来。戴着有色眼镜选人用人,难免判断失误,最终恐怕误人误已,形成人心的隔阂,造成人才的流失,甚而至于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学生能从乡下人的外在特点、城里人的思想根源等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又能由此及彼,跳出理发事件,放眼社会,在更广的生活层面思考一类现象的深层原因与危害。如此由一个到一类,由特殊到一般,拓寬了说理的视野,开掘了说理的深度。
   当然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作家何满子有以下见解:“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这就是权。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作家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谓见解深刻!他从手中有剃刀想到有剃头权,并联想到用人权、分房权乃至更大的权,揭示某类人有权在手就任意妄为的心态,以小见大,真令人拍岸叫绝。
   三、弃静止,以小见大,瞻前望远
   议论是否以小见大深刻犀利,除了以上两点,还可看说理能否体现发展性前瞻性。前瞻性,即由眼前的个别言行或生活小事,推演出未来可能产生怎样大范围严重的危害。如孔子的学生掏钱赎回一个奴隶,又谢绝了本国政府的补偿,受到他人一致赞扬,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孔子认为,此举使后继者做了善事也不敢领回补偿,这极大地提高了行善成本,将使人望而怯步,未来国内将再没有人愿意赎回奴隶,社会风气将再不如之前淳厚了。孔子深知人性,在行善成本超过人们承受范围时,人们往往会放弃行善。孔子由小事推演,论及社会风气的改变,能发展性地看问题,极具有前瞻性。
其他文献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和教学规律,洞察学生学习的需求,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情,明白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欠缺和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但是在落实新课标理念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陈涉世家》教学为例,总结文言文教学的"三步法",即教学要从文言走向文本,从文本走向文化。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国际阅读测试的运用,把语文教学推向了深度学习的区域。何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具体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是以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引领学生围绕相关学习内容中适切的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1]那么,在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
基因治疗是被普遍称为21世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新医疗技术,被寄希望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利器;但是因其既存在不成熟尚难攻克的诸多关键问题,又因其应用具有难以解决的利弊双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师培训,从教学软件、教学设备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便尽快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