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癌痛,莫惧“吗啡”成瘾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癌痛。?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200万人在遭受着癌症疼痛的折磨。上个月ESMO发布的一项国际调查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癌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未经治疗的癌痛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癌痛的控制现状
  癌痛给癌症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当死亡在癌痛面前变成一种奢侈,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可能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后一点事情。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100万新发肿瘤患者,其中在我国每年约有180万~200万新发肿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约有30%~50%在诊断时即存在疼痛。晚期和转移的肿瘤患者,疼痛的发生率更高,可达75%~95%。这其中,45%的癌症患者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还有30%的癌症患者在临终时疼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推广“癌痛的三阶梯规范治疗”,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患者基本不痛”的目标,但很显然,这一目标直到今天并未达成。我国是世界上癌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但对癌痛的认识和治疗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癌痛也是一种病
  很多患者选择忍受癌痛,但其实癌痛也是一种病,需要治疗。治疗癌痛,首先要正确认识癌痛。所谓癌痛,顾名思义,是由于癌症本身、转移或相关治疗引起的疼痛。引起癌痛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肿瘤本身引起的,有些则不是。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癌痛分为四类:1、直接由癌症引起的疼痛;2、与癌症相关的疼痛;3、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疼痛;4、与癌症无关的疼痛。根据我国的统计,直接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占癌痛原因的78.6%,其他三种原因分别占6.0%、8.2%和7.2%。针对不同的癌痛原因,采取的镇痛策略也不同。
  用药依据:癌痛的分级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种由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既然是主观感觉,患者本人对自己所遭受的疼痛最具发言权。所以,癌痛治疗中医护人员都十分重视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和感受,据此判断疼痛的性质、可能原因和程度,选用不同的药物。如果疼痛是烧灼样、针刺样、放电样,可能是神经损伤或受刺激所致,应选用抗神经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如果是刀割样、酸胀样,则伤害感受性疼痛可能性大,应选用抗伤害感受药物,如曲马多、吗啡。
  疼痛的程度也是医生选用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疼痛可简单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如果患者有夜间痛醒,疼痛程度必然在中度以上,应选用曲马多以上药物。如果无夜间痛醒,属于轻度疼痛;如果夜不能寐,则必然是重度疼痛。所以,有无夜间痛醒可以作为简单判断疼痛程度的一个标准。
  “三阶梯”给药与“天花板”效应
  上世纪80年代,WHO提出了癌痛“三阶梯”镇痛方案,即: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评估后,根据病人的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选择相应“阶梯”的镇痛药物。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用于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镇痛或中度癌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曲马多等。一般建议第一、二阶梯药物合用,因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后者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二阶梯药物均有“天花板”效应,意即药物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用量不仅不会增加镇痛效果,反而会引起严重副作用。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用于重度或重度癌痛,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效果差时使用,主要药物有吗啡、奥施康定等。“三阶梯”给药强调镇痛药的使用应由弱到强逐级增加。长期的慢性疼痛也主张使用止痛药,以改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药物治疗5原则
  WHO提出的癌痛药物治疗的五大原则是:首选口服、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1、首选口服:口服给药方便易行,效果与静脉注射相近,更重要的是采用缓控释制剂,不会突然在身体里形成高浓度,不容易成瘾,也不容易产生耐药。
  2、按阶梯给药:按照WHO的“三阶梯”给药原则,轻度疼痛,给非阿片类药药物;中重度疼痛,给弱或强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是目前已经发现的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毒副作用相对小,成瘾发生率也很低。
  3、按时给药:定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许多患者由于担心成瘾,往往到了疼痛难耐的时候才用药,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不仅不会控制疼痛,还容易造成痛觉敏化,影响镇痛药物的疗效。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间隔,比如12小时一次,不管痛不痛,12小时到了都要吃,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有效防止下一次疼痛的发生。
  4、用药个体化:每一位患者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对镇痛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用药时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5、注意具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癌痛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便秘)的处理,许多患者不是因为药物的镇痛效果不佳而放弃治疗,而是因为严重便秘而拒绝服用药物。
  我国阿片类药物使用现状
  最新公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与西方国家接近,有些肿瘤如胃癌、肝癌发病率甚至超过西方国家。但用于治疗癌痛的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量却远远低于于西方国家。我国麻醉品(主要指治疗癌痛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人均消耗在世界的排名,2001年是146名,2007上升到92名。以吗啡为例,2004年全球消耗的33021公斤吗啡中,发达国家占了93.1%,人均31.13毫克;发展中国家人均只有0.75毫克;中国的消耗量是415公斤,人均0.32毫克,仅为发达国家的1%,发展中国家的42%。这说明很多癌痛患者没有得到麻醉药品,或用量严重不足,众多癌痛患者还在疼痛中煎熬。
  服用阿片类药物会成瘾吗?
  WHO提出的癌痛治疗5个主要原则中,有一条为用药个体化: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对于癌痛治疗,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应完全以疼痛控制为目标,“上不封顶”,直至癌痛被有效控制。但临床上,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最大阻碍并非药物本身,而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担心,我们称之为“成瘾恐惧”。这种担心不仅患者有,许多医生也有。确实,从理论上讲,阿片类药物的确具有成瘾性,但“成瘾”与否不是取决于药物,而是如何使用药物。以镇痛为目的,按照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实际发生率仅为万分之一左右,几乎不会发生成瘾。因此,癌痛患者在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上不能“因噎废食”。
  目前,我国药监局已取消了癌症病人使用吗啡的极量限制,也就是说只要疼痛未控制,就可以继续加量。
  当然,事实上临床并不会用吗啡无限加量的方式来控制疼痛,联合用药,引入其他镇痛手段更加合理。
  “成瘾”“耐受”莫混淆
  有许多患者和医生混淆了“成瘾”与“耐受”的概念。实际上,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成瘾”是指明知使用会对自身造成损害,但也不惜代价去获取阿片类药物的行为。这种获取行为已经不是以“镇痛”为目的,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是“心瘾”。而“耐受”是指阿片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相同的镇痛效果,所需剂量不断增加的现象。“耐受”是人体对阿片类药物的正常反应,完全是生理性的。许多患者将正常的“耐受”而误认为是“成瘾”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脊髓电刺激、中枢靶控镇痛及专科综合治疗等,开展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的疼痛治疗技术。
其他文献
生活富裕了,养生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关键词。瑜伽养生、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林林总总。由于对养生本质的认识不够,有些人也难免会走入误区。  同事小张就是个“养生控”。前一阵,她迷上了素食养生。不仅在外吃饭时,只喝白水,只吃蔬果、窝头,在家里也是严格素食,不动荤腥。老公孩子怨气冲天,她却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她甚至熬了一锅怪味冲天的“养生汤”逼着儿子喝。儿子当然选择了反抗。老公气得端起汤锅就给倒了。
一、基础练兵场(18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1)它在炫耀它的美貌,尤其那对折扇更是它的mèi( )力所在。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 )无动于衷。  (2)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呵护,以拯( )救这一bīn( )危物种,促使大熊猫繁yǎn( )复壮,家族兴旺。  2.下列各句
每一个亲身体验过足浴的人,都会认为,苏东坡之绝句“热浴足法,其效初不其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说得万分在理。  先前,我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冷,身上穿得像冬瓜一样也不觉得温暖。晚上睡觉,要是少了电热毯,那就觉得整夜都是凉风飕飕,因捂不热被窝,导致自己的睡眠质量下降。写稿太多,思路太乱的话,我一上床就哈欠连天,至少是二十个,家人常说我是中国的“哈欠”冠军,我知道,这是因为用脑过
提起微整形,大家都不陌生,美容整形机构现在打得都是这副牌。这副牌到底好不好打?有多大的份量?怎样出牌才能赢得漂亮?  如果您觉得“详细了解打牌规刚”这件事很麻烦,那就应该听听高手的经验之谈……  (陈焕然介绍:简历加照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能够尝试整形美容的只有影视演员,而且不是想整就整,想整哪儿就能整哪儿。一般也就是垫高鼻梁、割双眼皮。这些手术都需要事先打报告,有关领导审批之后才能进行。而
皮肤是人体表面积最大、最暴露的器官,也是最早老化的器官,或者说,最早能让人注意到老化的器官。皮肤能够显得光滑,很重要的原因是皮肤里头一种叫胶原蛋白的蛋白质在支撑着。  胶原蛋白占了皮肤干重的70%。但是,皮肤中胶原蛋白的数量逐年在减少,一年大约下降1%,皮肤也就逐渐失去了强度,出现了皱纹。  如果能从体外补充胶原蛋白,让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数量保持不变甚至上升,不就能让皮肤永葆青春吗?  于是,市场上
生日是你与生俱来的标记,是你一辈子也无法改变的少数品质之一,而且无时无刻不伴你左右。想想你多少次写下或大声说出那八位数字吧;它们是证明你身份的核心信息之一。我是“Elijah Wolfson(原作者)”,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我也是“09/20/1985”。  生辰的确定性或许是人们被星相所吸引的原因。——据2009年的一项哈里斯民意调查(Harris Poll),百分之二十六的人相信占星学(低于相信U
星故事    我们在电视节目《开心辞典》里看到的王小丫,单纯开朗、明媚自信,但看多、看仔细了,就不难发现,面对现场突然出现的尴尬,小丫并不是那种单凭巧嘴滑舌就马上能将场面搪塞过去的主持人。一旦出现情况,她立刻就会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冲别人也冲自己傻笑——直傻笑傻乐到让场内、电视前的观众都拿她没辙,也就原谅了她。  除了傻乐,她还擅长什么呢?一般人若是遭遇尴尬,常是悄悄的、不显山露水稍加掩饰就混
2013年7月15日,53岁的苏茜·科塞克忍受着愈来愈频繁且加剧的宫缩疼痛躺在产房。分娩床旁,各种仪器显示着她并不太懂的许多数据,医生和护士地不停在她周围穿梭,做着接生的准备。  她的女儿阿什利·拉金和女婿杰·拉金焦急地在产房外等待,这段时间对他们而言异常漫长,产房内是他们的当下的挚爱与未来的挚爱。  几个小时之后,苏茜顺利产下了一对健康双胞胎女孩——海莉和海德莉,那是她期盼已久的外孙女。是的,她
说起“粗脖子”、“大脖子”,老百姓一般都认为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却不知碘多了也可以引起“粗脖子”。  刚到30岁就闭经,原来是甲亢  王芳(化名)今年30岁。20岁的时候,王芳的脖子就比一般人粗一圈。当时,由于身上不痛不痒的,王芳和家里人也没在意。过了几年,王芳结婚了。婚后不久,她就怀孕了。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  可最近这一年来,王芳感觉不对劲了,不是这儿不舒服,就是
当我刚刚来到这个世上时,父亲高兴得3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因为我是长子,他对我更是疼爱有加。  读小学时,我不知父母的艰辛,更不识愁滋味,家里虽不富裕,我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神仙一般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正值“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的年龄,需好好养护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初一那年的暑假,父母顶着骄阳拼命地在田间地头干活,我却把竹床搬到大树底下,一个人舒舒服服地躺在上边睡大觉。那天,父亲“居然”叫我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