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真的会供应紧张吗?后续会涨价吗?面对“吃饱肚子”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最近你买大米了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蔓延,“粮食要涨价”的传闻开始在坊间出现。一时间,米面成了热销品,更夸张的是,有人在家囤了一年的口粮。粮食真的会供应紧张吗?后续会涨价吗?面对“吃饱肚子”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有人会囤粮?
引发人们囤粮的导火索还要从外国说起。3月24日,粮食出口大国越南宣布:“各种大米产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的范围。”此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也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这让很多网友对自家粮食担忧了起来。“囤点粮食”也迅速成了网友们的晒图热点。
3月3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其官方网站称:如果不尽快保护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粮食危机的风险就将迫近。这则消息加剧了囤粮者的担忧,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四处“扫货”。
春江水暖鸭先知。超市、电商成了最早感知到粮食米面销量变化的“先知”。根据苏宁易购大数据,3月27日至4月3日,苏宁超市粮油米面产品销量比上周增长50%,增长十分明显。作为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定点监测超市,京客隆采购本部数据也显示,京客隆商超3月27日至4月2日米面油销量成倍增长,其中面粉销量比去年增加了3倍。
根据中粮集团监测的数据,4月初,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品牌大米、面粉、面条等产品,在天猫超市的销量环比均有增长,个别品类增长幅度达到了260%。线下渠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米面订单的复合增长率接近70%,日订单量涨幅超过3月平均值的3倍以上。
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大国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主要的粮食消费国。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9年12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1173万吨,同比增长61%,进口金额为3196796万元,同比增长51.1%;1月-12月进口量为11144万吨,累计下降3.6%,进口金额为28945946万元,累计下降3.9%。
尽管在我国粮食进口占比中,大米只是很小一块,但因为巨大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大米进口国,进口额从1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2.5亿美元。
从中国大米的主要进口构成来看,我国大米进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国家。2011年之前,泰国是我国大米的主要进口国家,我国每年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比超过60%,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12年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达到13.77%,2013年至2017年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30%之间。从2010年起,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的价格就高于从世界进口的均价水平,从越南进口的价格也在2019年超过平均水平(500.8美元/吨),达到502.5美元/吨。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和缅甸则有较强的价格优势,2019年进口价格分别为389.1和373.1美元/吨。近5年来,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从泰国、越南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因其进口价格的提升而降低。
2019年我国大米进口金额排名前五的是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和柬埔寨,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3.5亿、2.4亿、2.3亿、2.0亿和1.7亿美元。
尽管进口粮食的数量不少,但我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国。玉米、稻谷、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种粮食作物,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5.57%,稻谷种植面积占25.58%,小麦种植面积占20.45%。除此之外油料种植面积占11.14%,棉花种植面积占2.88%,糖料种植面积占1.40%。
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10年至2015年粮食产量增速较快,增产明显,2015年至今粮食产量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粮食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同比增长0.9%。
既然我國粮食产量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实际上,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是大豆和玉米,不是主粮大米和小麦。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是为了充实消费者的选择,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口感体验。
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去年我国粮食出口总量为434万吨,同比增加18.7%,出口主要品种为大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米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275万吨,同比增长31.5%。
我们国家种植的大米都还在出口,因此,越南等国粮食出口禁令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甚微,只要南北美洲大豆和玉米不断供,粮食安全无忧,即使断供也只是影响饲料、猪肉、禽肉,对我国主粮大米和小麦不够成粮食安全。
粮食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决定粮价的根本要素是供求关系。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亿吨,进口粮食1.1亿吨,合计7.7亿吨。如果按照重量折算,中国只进口了14%的粮食,自给率为86%。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算下来每年人均粮食达1100斤,平均每天可吃3斤。上述数据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一直很平稳,而且最近几年国内都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我国的粮食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生活。即便进口粮食受限,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产量加在一起超过6亿吨,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既然如此,囤粮真是全无必要。如果大家因为担心粮价上涨而去抢购,造成粮商囤积、农民惜售,倒是会引起粮价的短期波动。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粮食都是头等的大事。目前,国内粮食价格稳定、库存充足,春耕进度好于往年,可以预见,疫情这只“黑天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有限的。
“最近你买大米了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蔓延,“粮食要涨价”的传闻开始在坊间出现。一时间,米面成了热销品,更夸张的是,有人在家囤了一年的口粮。粮食真的会供应紧张吗?后续会涨价吗?面对“吃饱肚子”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有人会囤粮?
引发人们囤粮的导火索还要从外国说起。3月24日,粮食出口大国越南宣布:“各种大米产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的范围。”此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也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这让很多网友对自家粮食担忧了起来。“囤点粮食”也迅速成了网友们的晒图热点。
3月3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其官方网站称:如果不尽快保护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粮食危机的风险就将迫近。这则消息加剧了囤粮者的担忧,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四处“扫货”。
春江水暖鸭先知。超市、电商成了最早感知到粮食米面销量变化的“先知”。根据苏宁易购大数据,3月27日至4月3日,苏宁超市粮油米面产品销量比上周增长50%,增长十分明显。作为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定点监测超市,京客隆采购本部数据也显示,京客隆商超3月27日至4月2日米面油销量成倍增长,其中面粉销量比去年增加了3倍。
根据中粮集团监测的数据,4月初,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品牌大米、面粉、面条等产品,在天猫超市的销量环比均有增长,个别品类增长幅度达到了260%。线下渠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米面订单的复合增长率接近70%,日订单量涨幅超过3月平均值的3倍以上。
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大国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主要的粮食消费国。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9年12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1173万吨,同比增长61%,进口金额为3196796万元,同比增长51.1%;1月-12月进口量为11144万吨,累计下降3.6%,进口金额为28945946万元,累计下降3.9%。
尽管在我国粮食进口占比中,大米只是很小一块,但因为巨大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大米进口国,进口额从1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2.5亿美元。
从中国大米的主要进口构成来看,我国大米进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国家。2011年之前,泰国是我国大米的主要进口国家,我国每年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比超过60%,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12年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达到13.77%,2013年至2017年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30%之间。从2010年起,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的价格就高于从世界进口的均价水平,从越南进口的价格也在2019年超过平均水平(500.8美元/吨),达到502.5美元/吨。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和缅甸则有较强的价格优势,2019年进口价格分别为389.1和373.1美元/吨。近5年来,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总额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从泰国、越南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额的比重因其进口价格的提升而降低。
2019年我国大米进口金额排名前五的是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和柬埔寨,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3.5亿、2.4亿、2.3亿、2.0亿和1.7亿美元。
尽管进口粮食的数量不少,但我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国。玉米、稻谷、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种粮食作物,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5.57%,稻谷种植面积占25.58%,小麦种植面积占20.45%。除此之外油料种植面积占11.14%,棉花种植面积占2.88%,糖料种植面积占1.40%。
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10年至2015年粮食产量增速较快,增产明显,2015年至今粮食产量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粮食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同比增长0.9%。
既然我國粮食产量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实际上,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是大豆和玉米,不是主粮大米和小麦。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是为了充实消费者的选择,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口感体验。
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去年我国粮食出口总量为434万吨,同比增加18.7%,出口主要品种为大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米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275万吨,同比增长31.5%。
我们国家种植的大米都还在出口,因此,越南等国粮食出口禁令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甚微,只要南北美洲大豆和玉米不断供,粮食安全无忧,即使断供也只是影响饲料、猪肉、禽肉,对我国主粮大米和小麦不够成粮食安全。
粮食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决定粮价的根本要素是供求关系。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亿吨,进口粮食1.1亿吨,合计7.7亿吨。如果按照重量折算,中国只进口了14%的粮食,自给率为86%。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算下来每年人均粮食达1100斤,平均每天可吃3斤。上述数据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一直很平稳,而且最近几年国内都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我国的粮食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生活。即便进口粮食受限,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产量加在一起超过6亿吨,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既然如此,囤粮真是全无必要。如果大家因为担心粮价上涨而去抢购,造成粮商囤积、农民惜售,倒是会引起粮价的短期波动。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粮食都是头等的大事。目前,国内粮食价格稳定、库存充足,春耕进度好于往年,可以预见,疫情这只“黑天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