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是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在的公民社会的认同、参与、支撑、忠诚和负责任的意识,现代国家民主化进程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推动,国家民主化进程需要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和政治保障,因此公民意识教育成为21世纪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公民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即从学校层面进行,因学校可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公民教育。而语文教育因其源远流长,自古便与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丰富的德育思想融为一体,因此是进行公民教育最适切的场所。
  一、公民教育与语文教育共通
  公民的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的社会成员;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且其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是对等的;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及时代背景下其概念会发生相应变化;第四,公民还应是独立自由发展的人,应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1]而一个人要具备有益于社会的公民素质就必须要依靠公民教育来完成。拥有童年美好回忆的小学是个人开始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对个人而言也是接受公民教育的最好时机,但长期以来,小学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实际效果也甚微。
  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爱国情感、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而公民教育目标也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存在着一定的交集,具有共通性。再者,小学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人文的公民教育素材,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公民教育与语文教材分离
  课文《我选我》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短文,早在1978年就已入选人教版教材。文章主题是赞扬了王宁“毛遂自荐”的勇气,肯定了王宁希望能为班级服务的愿望。文本通过“突然”“站起来”等动作描写以及王宁与林老师的对话语言,勾画了充满自信的王宁以及亲切可爱的林老师形象。但班上其他学生的形象则模糊不清,对其进行集体行动的描写,使读者无法了解其他学生各自的想法,假使从公民教育角度而言,课文存在诸多问题。
  (一)违背民主选举的精神
  从公民教育中的民主选举角度来看,《我选我》课文中,班级补选劳动委员的整个过程没有其他学生的竞选,没有投票,没有唱票,仅以学生的“静悄悄的”表达思考,“一片掌声”表达认可。难道就没有其他学生想竞选劳动委员吗?难道所有学生都认可王宁的竞选理由或其工作能力吗?课文究竟是为了教导学生要“展现自我,增强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还是通过创设缺乏竞争对手,获得教师——绝对权威的默许,最后一致掌声通过的情形,强化“我选我”这种不容他人质疑的权威意识呢?[2]并且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意识到文本歪曲了民主选举的精神,还对其做进一步道德强化,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赞扬王宁“我选我”的勇气以及“为同学服务”的美好心灵,强调第四自然段的一片“掌声”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殊不知这片掌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班级选举“不民主”的表现。其他同学在“补选劳动委员”过程中的存在形同虚设。假使学生长期经历这样的选举方式,在无规范程序、未给予充分言论自由机会的环境下参与公民政治生活,只会导致其成长为盲从的一代或追求权力欲望的一代人。
  (二)选举制的“权力”下放问题
  班级组织机构辅助班级管理,一般有三种方式:任命式、选举制和轮值制。从本文看,林老师采用的是“选举制”,这本应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力,然而,学生的自主权力在课文中完全没有体现,林老师公布要补选劳动委员的通知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的自主是面目模糊的存在,是“类”的存在,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在对班委进行选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班委的职务,一方面让所有学生明确选举班委的要求,为学生平等参选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让所有学生明确班委的责任,为日后学生监督打下基础,而这是民主选举的必要前提。但从课文《我选我》的内容来看,教师仅仅是在班会上,通知学生们补选一名劳动委员,对劳动委员的工作职责则完全没有告知,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仅让学生自己空着脑袋想,这如何选举出适宜的班委呢?
  话语是一种权利关系,话语权中权利的获得更多的是說话者社会权力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3]本文涉及的是劳动委员补选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班级学生的利益,教师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思考,推选合适的候选人,而只是让大家静静地想,学生既无沟通,也不了解劳动委员的责任,导致每个学生的信息无法开放和流通,也就不可能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但课文结尾,却仅仅因为他说的那段话一致地推举王宁为劳动委员,着实有些突兀。
  当代我国中小学阶段班干部竞选一般步骤是:班主任公布班干部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可供竞选的职位及其岗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对照要求确定要竞选的职位,准备演讲稿;召开班会,参加竞选的同学一一上台进行竞选演讲;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记票、监票,同一职位得票数占多数为当选条件;当选者简短发言。根据民主、公平原则进行的竞选制比较受家长和同学的认同,由此产生的班干部也较受同学们的拥护,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4]但从本课文内容上看,教师一未公布劳动委员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及岗位要求,二未通知想竞选劳动委员的同学准备演讲稿,三未交代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唱票,仅以“掌声”间接公布了竞选结果。如此简单、仓促的补选行为不利于学生体会选举班委的严肃性、责任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民主选举的素养。
  (三)选举竞争“异化”
  《我选我》是一篇早在1978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就已出现的旧课文,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时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儿童的个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一份题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中学生21世纪之梦》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中学生最爱当官,而美国和韩国分别有7成以上中学生,日本有7成以上初中生,5成以上高中生表示“不想当官”。报告指出:“我国中学生对由于当官而带来的责任重大、牺牲自我及损失个人时间等并不反感,甚至把地位高、当官等作为人生的重大目标。这说明‘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年轻一代身上依然有影响。”[5]《法制晚报》就此也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向北京市海淀、朝阳、东城、丰台、石景山5区的10所小学发放了问卷。调查发现,在180名接受调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中,想要当班干部的学生占到了89.5%,[6]因此课文《我选我》中,林老师在班会上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依照目前的调查统计及一线教师的反馈,当下的00后学生应该会踊跃地竞选,而不太容易出现教室里静悄悄的气氛,因此课文较为缺乏时代价值。   再者,当下学生竞相竞选班委普遍认为班干部不仅权力大且威风,而且能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在班级管理中享有一定的话语权,有“高人一等”的虚荣,一些学生甚至拉帮结派,请客送礼,例如曾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提名的《请投我一票》中纪录的罗雷父母在孩子竞选班长时请同学们坐轻轨,在演讲完之后以中秋节快到了为由给同学们送小礼物,最终获得了“班长”的职位。班干部制度原本是为了促进全体成员的社会化发展,促进班级更好地建设,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异化。
  三、公民教育与语文教学重构
  《我选我》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心智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班级干部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其价值作用,帮助学生更正确、全面地理解其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需有意识地关注公民教育,对违背其思想、不符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与拓展,使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
  (一)责任明确
  学生在第一课时掌握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教师可在第二课时对文本进一步拓展,提问学生:你知道劳动委员的职责吗?也即劳动委员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二年级学生对劳动委员的一般印象就是组织学生一起劳动,但对其具体的工作则并不十分了解,而明确劳动委员的职责是参与劳动委员补选及投票的前提。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总结劳动委员的各项职责,例如安排值日表、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及时与上级组织沟通交流,参与卫生评比等等工作。学生只有明确了劳动委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才能依此评判竞选者是否有能力胜任此工作。
  任何决定的产生,任何行为的发生,都必须了解其背景,了解其前提条件,这样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个人事务,还是班级事务,甚至到今后的社会事务,既然赋予你权利,你就要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做出有益于个人、有益于社会的决策,才能在社会的漩涡中守住自己的本分。
  (二)言論自由
  任何一件关乎全体成员的事件都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讨论解决。教师作为班级的一员,仅代表一份子,并不能决定其他学生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授此课后,可以对学生抛出多个问题,进一步填补文本空白:
  在课文中并未提到其他同学的看法,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想?
  你认为还有其他同学想竞选劳动委员吗?
  假使有,你能想想他(她)会说些什么?
  假使没有,那么你如何看待王宁同学的竞选理由?
  你会如何处理只有一个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怎样的竞选结果是最让你满意的?……
  让学生在思考一个个问题中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每一个成员都有自由表达意愿的权利,因为这关乎整个班级的利益,关乎全体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言论自由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言论自由是一个民主社会公共决策的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文本做进一步地修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各自的疑惑,表达各自的观点,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才有助于打破潜在的“权威”意识,才有可能培养出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具有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不盲从,不漠然,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三)公平公正
  怎样的竞选程序才是正当的?怎样的竞争才是公平、公正的?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我国的小学生班干部竞选的一般步骤,再让其对照课文《我选我》,思考:假使按照正常的步骤,课文应该如何更改?“响起一片掌声”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什么?当选上劳动委员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呢?假使还有其他候选者参与竞选,那么如何判断哪位候选者更适合担任“劳动委员”呢?……让学生通过扩充文本,了解班干部竞选步骤的过程后,思考班委竞选真正意味着什么,真正体会“做好本职工作,为班级服务”的意义,而不是用所谓的“一片掌声”强硬地代替竞选的最终结果。与此同时,对照现如今的班级竞选,思考其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对当下存在拉拢、贿赂同学的行为进行小组探讨,提出更为合理的班干部竞选方案。这是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最好方式,这也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缩影。
  通过思考课文《我选我》,也可意识到虽然研究者逐步开始重视公民教育,但实际教科书、教师教学依然走“老路”忽视公民教育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姬振旗.公民教育概念辨析[J].河北法学.2008(1):59-61.
  [2]郭初阳.《我选我》之后[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5(7):154-156.
  [3]尹小敏.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其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4.
  [4]蒋萍.小学生班干部制度研究[D].2012.
  [5]崔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中学生关于21世纪之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学生对21世纪充满希望[J].教师博览,2000(1):13.
  [6]吴祚来.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能当上班干部[J].教育旬刊,2010(11):16.
  应超琼,教育硕士,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曹君海东教授致力于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经年累月,成果丰厚,曾出版过专著《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且发表过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最近,曹君又推出了新著《朱熹经典解释学范畴论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次展现了他在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上的新成果。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早全面深入研究经典解释学的学者,其经典解释学理论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承载着有关经典解释之理性认识成果的范畴。曹君之《论要》选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直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
荀子最擅长比喻说理,《劝学》全文用了49个比喻,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把比喻拆解为喻体和本体,喻体把潜在意义指向本体,这叫做喻指。在荀子这里,把喻指叫做“譬称”,用“譬”指稱而使道理明白。“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非相》)对事物分门别类予以澄明,用譬称之法晓喻人们,在对事物条分缕析的基础之上,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点一一对应的“譬称”方式,传示于人。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教师工作室,不仅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空间,更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改革能力的基地。“白云语文工作室”正是试图以“三一课堂”的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一课堂”指的是将“传统课堂”、“阅读课堂”、“行走课堂”进行对接的课堂,是有效整合课内、课间和课外时空,将学生的“阅读”、“写作”、“演说”结合起来的课堂,是将教师“导学”、学生“研学”、师生共同“游学”有效融通的课堂
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圣经》等书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这是《瓦尔登湖》最初的译者徐迟先生所说的一番话。因为它的“安静”“深邃”“纯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编者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当下,个性化阅读及文本多元解读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这不是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解读文本,而须遵守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范围约束。因此教师应重视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研究,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个性解读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阅读过程本是阅读个体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
近几年来总觉得学生的作文进入一种怪局,教师备考也进入一种怪象。到底如何怪?常和同事谈论,但总苦于不能恰切地表达。某晚偶然看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兴才《中国式考试化写作,为何是“假写作”?》的文章,感觉他说得句句中的。他说:“作文命题总‘老生常谈’,学生怎会显露真个性?到现在为止,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数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代证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很多时候,
一  近来随着读经班争议的发酵,“国学热”话题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再次引起了学术界及教育界对于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国学”应当如何被引入当代教育之中的问题。伴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人对传统文化重拾信心,新世纪以来掀起的复兴国学热潮其实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它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隐含着大众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不满,更反映出家长对于体制教育的失望。而资本力量的介入,又使得
诗歌是一种富有节奏和韵律,用高度凝炼的文字描述意境、抒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诗歌语言凝炼、结构跳跃,这就给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带来极大的困难,就更不用说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本的内涵,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了。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若是把握好意境感受与思维引导这两个方面,必能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刻地读懂诗歌。下面笔者以《蒹葭》课堂教学为例,尝试探索诗歌教学中的意境感受与思维引导。  一、意境感受的唯美  意境是指借助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理性知识。其次,这一过程是个体性的,要让每个学生最佳投入,而不是“一刀切”追求标准化。验:经验(“既包括经验的过程又包括获得的结果”)。总之,“体验”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并获得经验(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