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春节假期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极为特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扩散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所带来的国际国内连锁反应引发海外舆论高度关注。
近期国内外媒体有关疫情的报道数量多、覆盖面广,除了患者救治、防控措施、医疗物资等硬新闻外,一批关注疫情影响下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稿件也屡见报端。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本身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分析国内外媒体的相关疫情报道,探讨在报道这样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时,如何聚焦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诉说鲜活的人物故事,向海外读者呈现特殊时期中国人特殊的人生境遇。
拉近心理距离,让报道更有温度
在疫情对外报道中,新华社曾有一则视频报道得到世卫组织的关注。报道中,安徽一个家庭的成人均因被确诊新冠肺炎住院治疗,已是密切接触者的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当地医疗机构的6位护士承担起“临时妈妈”的责任,给孩子们冲奶粉、换尿片、洗澡洗衣服,照顾得无微不至。世卫组织表示,这一视频表明,护士们正在用努力和爱心从事他们所参与的拯救生命的工作。
這些“护士妈妈”是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无数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护士,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但救死扶伤、对幼儿如母亲般的呵护,却可以超越地域和语言的阻碍,获得各国受众的理解。
对外新闻报道有讲故事的传统,倡导学习英语写作“show, not tell”(呈现而不是直接告诉)的方法,用在新闻现场发掘的小人物故事而不是生硬说理来呈现事实。聚焦小人物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外报道中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样一场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把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与世界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于海外受众来说,对外报道不再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故事。中国医护人员的救治有没有效果、社区工作人员防控到不到位、中国人有没有听建议居家隔离……这些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细节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何况抗击疫情是一场全球战役,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拉近与海外读者的心理距离,产生共情的效果,让报道更有人情味。
疫情发生后,很多人主动为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帮助。新华社对外英文特写《一杯咖啡的武汉坚守》讲述了一家咖啡店在疫情期间免费给医护人员送咖啡的故事。文章用大量细节反映了疫情期间咖啡店里的反常现象:每天用消毒液清理店铺,在每杯咖啡上写“武汉加油”等祝福语。文章以疫情期间一种罕见的问候方式作为结尾:某天送完咖啡后,“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和咖啡师远远地鞠躬互致谢意。简单的白描为读者体会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留下想象空间。另一篇新华社稿件描写了疫情期间的一场特殊婚礼。新婚夫妇取消了原定的50桌宴席,不见宾客,戴着口罩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整个过程花了不到2分钟。困难中的相互帮助,科学防控和风俗人情的对抗,都是疫情期间小人物身上的平凡故事,容易让人理解,也体现了疫情面前每个普通中国人的点滴努力。
丰富报道信源,让故事更接地气
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能丰富报道信源,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呈现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通常在传染病报道中,媒体习惯从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入手,因为他们往往掌握全面的信息和专业的知识,能够满足公众对疫情信息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虽然普通人的故事无法带来权威的观点和信息,但在反映已有防疫措施的执行情况方面,普通人的声音往往比官方说法更接地气,更贴近读者,也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在这次几乎动员全民参与的抗疫行动中,普通人采取的防疫措施也是国家抗击疫情努力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为发掘疫情中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不少外媒走访防控一线,用一个社区、一家公司这样的小切口来观察防疫工作的进展情况。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关注了武汉抗击疫情前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文章重点描述了一位社区党委书记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她需要负责安排疑似病例隔离、记录居民体温、给居民送菜等一系列工作,打电话打到耳朵疼,每天忙到半夜才能下班。文章指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人手短缺,让社区的人员隔离工作出现了一定的混乱,但人们的恐慌情绪也在消退,微信群里的讨论开始回归到烤蛋糕、做披萨等日常话题。
路透社一篇文章关注了疫情期间热心为城市运转提供志愿服务的武汉市民。志愿者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长时间工作,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并为维持城市运转的人们运送关键物资。尽管疫情让武汉受困,但许多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让武汉这座居住着1100万人的城市持续运转。路透社一篇名为《单人午餐和口罩:回归工作的中国人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报道则将目光投向了复工的上班族们。文章认为,中国企业为防控疫情、减轻员工对病毒的恐慌采取了许多方法,包括办公室消杀、在食堂餐桌放置挡板、全天佩戴口罩等做法。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一篇《新冠病毒阴影下的中国日常生活》更多关注了非湖北地区人们的防控生活。文章认为,尽管缺乏口罩并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表现出一种坚忍的态度,采取了实际的应对方法,同时对未来的生活保持乐观。
如果说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和动态反映的是面上的情况,那么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个像素点,讲述了数据背后的故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国人的抗疫故事是对疫情一线硬新闻的有效补充。
立足国际视野,回应外界关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波及世界其他国家,恐慌和谣言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出现了一些敌视中国及华人的言论和做法。恐慌让纽约、伦敦等地原本热闹的中国城人迹寥寥。一些外国人选择留在中国,却反复被海外的亲友询问物资短缺的情况。还有一些外国政客指责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不透明”。
世卫组织曾多次指出病毒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敌人,呼吁各方停止将疫情污名化的做法,团结起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团结的态度,反映到对外报道实践中来,就是要把发生在中国的疫情故事置于全人类共同应对病毒威胁的背景之中来考虑,站在海外受众的立场上,回应关切,向世界展现全面真实的中国抗疫图景。
疫情发生后,不少国家呼吁本国在华公民回国,但也有不少外籍人士选择留在中国。因为地域上的贴近性,这些留守的外籍人士成为外界了解中国防疫情况的一扇窗。新华社专门组织了一批有关在华外国人的稿件,反映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在中国的防疫生活。在稿件《非洲学生与武汉共渡难关》中,武汉多所高校的海外留学生表示,尽管物价有所上涨,但超市的食物正常供给,学校给他们准备了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他们在宿舍期间能正常学习生活。稿件《一个巴西飞行员的隔离生活》,表现了巴西籍飞行员在成都酒店的隔离情况,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检测体温并为飞行员带来需要的水果和巧克力。这些来自疫情一线的人物故事表明,尽管为防控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但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是有序的,社会物资供给是平稳的,有效回应了外界对于生活用品短缺的质疑。
除此之外,系列稿件反映的人物还包括陪伴中国学生的英国教师,照顾中国病人的马来西亚医生,采购医用物资的克罗地亚前拳击冠军等众多在疫情中帮助中国的外籍友人。为了帮助外籍人士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中国也做了很多努力。新华社稿件《上海“口罩热线”为外国人提供便利》反映的是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在疫情期间为外籍人士答疑解惑。因为在预约口罩上助力颇多,这条热线也被亲切地称为“口罩热线”。这些故事以外籍人士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呈现了中国人民与外籍友人团结互助抗击疫情动人形象。
当然,对外报道在挖掘好故事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实事求是,不卖惨比惨,切莫为了追求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而过度渲染。有的媒体刻画因疫情失去多位亲人的家庭时,详细说明对方的姓名、年龄、职业。这些刺眼的报道为了追求强烈的冲突和催泪效应,失去了新闻报道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很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中国家庭造成了永久的伤痛,媒体记者在报道此类事件时应注意稿件的人文关怀,多一些白描、少一些渲染,多一些克制、少一些煽情,本着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原则理性讲述重大传染病面前普通人的人生经历。
近期国内外媒体有关疫情的报道数量多、覆盖面广,除了患者救治、防控措施、医疗物资等硬新闻外,一批关注疫情影响下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稿件也屡见报端。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本身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分析国内外媒体的相关疫情报道,探讨在报道这样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时,如何聚焦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诉说鲜活的人物故事,向海外读者呈现特殊时期中国人特殊的人生境遇。
拉近心理距离,让报道更有温度
在疫情对外报道中,新华社曾有一则视频报道得到世卫组织的关注。报道中,安徽一个家庭的成人均因被确诊新冠肺炎住院治疗,已是密切接触者的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当地医疗机构的6位护士承担起“临时妈妈”的责任,给孩子们冲奶粉、换尿片、洗澡洗衣服,照顾得无微不至。世卫组织表示,这一视频表明,护士们正在用努力和爱心从事他们所参与的拯救生命的工作。
這些“护士妈妈”是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无数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护士,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但救死扶伤、对幼儿如母亲般的呵护,却可以超越地域和语言的阻碍,获得各国受众的理解。
对外新闻报道有讲故事的传统,倡导学习英语写作“show, not tell”(呈现而不是直接告诉)的方法,用在新闻现场发掘的小人物故事而不是生硬说理来呈现事实。聚焦小人物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外报道中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样一场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把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与世界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于海外受众来说,对外报道不再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故事。中国医护人员的救治有没有效果、社区工作人员防控到不到位、中国人有没有听建议居家隔离……这些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细节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何况抗击疫情是一场全球战役,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拉近与海外读者的心理距离,产生共情的效果,让报道更有人情味。
疫情发生后,很多人主动为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帮助。新华社对外英文特写《一杯咖啡的武汉坚守》讲述了一家咖啡店在疫情期间免费给医护人员送咖啡的故事。文章用大量细节反映了疫情期间咖啡店里的反常现象:每天用消毒液清理店铺,在每杯咖啡上写“武汉加油”等祝福语。文章以疫情期间一种罕见的问候方式作为结尾:某天送完咖啡后,“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和咖啡师远远地鞠躬互致谢意。简单的白描为读者体会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留下想象空间。另一篇新华社稿件描写了疫情期间的一场特殊婚礼。新婚夫妇取消了原定的50桌宴席,不见宾客,戴着口罩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整个过程花了不到2分钟。困难中的相互帮助,科学防控和风俗人情的对抗,都是疫情期间小人物身上的平凡故事,容易让人理解,也体现了疫情面前每个普通中国人的点滴努力。
丰富报道信源,让故事更接地气
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能丰富报道信源,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呈现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通常在传染病报道中,媒体习惯从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入手,因为他们往往掌握全面的信息和专业的知识,能够满足公众对疫情信息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虽然普通人的故事无法带来权威的观点和信息,但在反映已有防疫措施的执行情况方面,普通人的声音往往比官方说法更接地气,更贴近读者,也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在这次几乎动员全民参与的抗疫行动中,普通人采取的防疫措施也是国家抗击疫情努力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为发掘疫情中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不少外媒走访防控一线,用一个社区、一家公司这样的小切口来观察防疫工作的进展情况。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关注了武汉抗击疫情前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文章重点描述了一位社区党委书记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她需要负责安排疑似病例隔离、记录居民体温、给居民送菜等一系列工作,打电话打到耳朵疼,每天忙到半夜才能下班。文章指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人手短缺,让社区的人员隔离工作出现了一定的混乱,但人们的恐慌情绪也在消退,微信群里的讨论开始回归到烤蛋糕、做披萨等日常话题。
路透社一篇文章关注了疫情期间热心为城市运转提供志愿服务的武汉市民。志愿者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长时间工作,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并为维持城市运转的人们运送关键物资。尽管疫情让武汉受困,但许多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让武汉这座居住着1100万人的城市持续运转。路透社一篇名为《单人午餐和口罩:回归工作的中国人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报道则将目光投向了复工的上班族们。文章认为,中国企业为防控疫情、减轻员工对病毒的恐慌采取了许多方法,包括办公室消杀、在食堂餐桌放置挡板、全天佩戴口罩等做法。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一篇《新冠病毒阴影下的中国日常生活》更多关注了非湖北地区人们的防控生活。文章认为,尽管缺乏口罩并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表现出一种坚忍的态度,采取了实际的应对方法,同时对未来的生活保持乐观。
如果说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和动态反映的是面上的情况,那么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个像素点,讲述了数据背后的故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国人的抗疫故事是对疫情一线硬新闻的有效补充。
立足国际视野,回应外界关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波及世界其他国家,恐慌和谣言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出现了一些敌视中国及华人的言论和做法。恐慌让纽约、伦敦等地原本热闹的中国城人迹寥寥。一些外国人选择留在中国,却反复被海外的亲友询问物资短缺的情况。还有一些外国政客指责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不透明”。
世卫组织曾多次指出病毒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敌人,呼吁各方停止将疫情污名化的做法,团结起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团结的态度,反映到对外报道实践中来,就是要把发生在中国的疫情故事置于全人类共同应对病毒威胁的背景之中来考虑,站在海外受众的立场上,回应关切,向世界展现全面真实的中国抗疫图景。
疫情发生后,不少国家呼吁本国在华公民回国,但也有不少外籍人士选择留在中国。因为地域上的贴近性,这些留守的外籍人士成为外界了解中国防疫情况的一扇窗。新华社专门组织了一批有关在华外国人的稿件,反映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在中国的防疫生活。在稿件《非洲学生与武汉共渡难关》中,武汉多所高校的海外留学生表示,尽管物价有所上涨,但超市的食物正常供给,学校给他们准备了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他们在宿舍期间能正常学习生活。稿件《一个巴西飞行员的隔离生活》,表现了巴西籍飞行员在成都酒店的隔离情况,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检测体温并为飞行员带来需要的水果和巧克力。这些来自疫情一线的人物故事表明,尽管为防控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但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是有序的,社会物资供给是平稳的,有效回应了外界对于生活用品短缺的质疑。
除此之外,系列稿件反映的人物还包括陪伴中国学生的英国教师,照顾中国病人的马来西亚医生,采购医用物资的克罗地亚前拳击冠军等众多在疫情中帮助中国的外籍友人。为了帮助外籍人士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中国也做了很多努力。新华社稿件《上海“口罩热线”为外国人提供便利》反映的是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在疫情期间为外籍人士答疑解惑。因为在预约口罩上助力颇多,这条热线也被亲切地称为“口罩热线”。这些故事以外籍人士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呈现了中国人民与外籍友人团结互助抗击疫情动人形象。
当然,对外报道在挖掘好故事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实事求是,不卖惨比惨,切莫为了追求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而过度渲染。有的媒体刻画因疫情失去多位亲人的家庭时,详细说明对方的姓名、年龄、职业。这些刺眼的报道为了追求强烈的冲突和催泪效应,失去了新闻报道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很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中国家庭造成了永久的伤痛,媒体记者在报道此类事件时应注意稿件的人文关怀,多一些白描、少一些渲染,多一些克制、少一些煽情,本着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原则理性讲述重大传染病面前普通人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