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多种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课堂,分層教学法便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科学教学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引入分层教学法,旨在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合理分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推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学目标。
一、立足学生学情,将学生进行分层
想要发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时候,笔者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分层。
1.近期学生的数学成绩,课堂表现以及思维特点。
2.综合上述因素将学生合理分成A、B、C三个小组;A层次的学生是各方面都很好的优等生;B层次是某一方面不足的中等生;C层次的学生则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3.各层次的学生并非一成不变,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变动A、B、C三个层次学生的人数,从而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出教学方案。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伸伸手都能摘到苹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笔者给其制定的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即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B层次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综合能力,让其养成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A层次的学生,主要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代数的因式分解”相关知识点时,笔者要求C层次的学生只需掌握四种基本方法即可;对于A、B层次学生要求其令爱掌握换元法、配方法和代定系数法。又如在教学“求根公式”时,笔者会要求C层次的学生只需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在日常练习中进行简单的应用即可;要求A、B层次的学生能正确的推导出求根公式,并且能熟练的应各种求根公式。
三、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
课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阵营,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坡度,有缓度,层层推进,分层提问,最大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数学教师既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B层次的学生为中心,既要兼顾C层次学生,也能让A层次的学生吃饱。保证分层教学能落到实处,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得,实现学生的并行发展。
四、将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层
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虽然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类型一致,但是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却不尽相同。对于C层次的学生,笔者会给其布置一些基础题,旨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打好基础;对于B层次的学生,除了给其布置一些基础题之外,还要给其布置一些综合类题型,旨在帮助其复习和巩固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对于A层次的学生,除了给其布置B、C层次学生的作业之外,还应给其布置一些能力拓展型的作业,旨在刺激该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展能力更上一层楼。
五、对测验、教学评价进行合理分层
日常测验,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都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测验和评价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测验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如,异卷同考。C层次学生的试卷主要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对其要求相对宽松;对于A层次的学生着重考察期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创新能力;B层次学生的试卷介于两者之间。试卷的内容主要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以及附加题,按照易、中、难三种比例分别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每个学生布置符合其能力的试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测验成绩,教师也要给予不同的层次的评价,对于B、C层次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对于A层次的学生以激励和鞭策为主,不同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内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完成了对每个层次学生的激励。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对于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数学教育者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思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并且给其布置不同的作业和测验试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乐趣,从而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来,这才是教与学的真正含义,这对于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坤荣.教学反思要抓住5点[J].青年教师,2006,10.
[2]滕华.积极物理教学的探索[J].教育,2018,36.
[3]徐爱梅.初中数学智慧教学探讨[J].好家长,2018,66.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引入分层教学法,旨在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合理分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推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学目标。
一、立足学生学情,将学生进行分层
想要发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时候,笔者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分层。
1.近期学生的数学成绩,课堂表现以及思维特点。
2.综合上述因素将学生合理分成A、B、C三个小组;A层次的学生是各方面都很好的优等生;B层次是某一方面不足的中等生;C层次的学生则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3.各层次的学生并非一成不变,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变动A、B、C三个层次学生的人数,从而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出教学方案。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伸伸手都能摘到苹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笔者给其制定的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即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B层次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综合能力,让其养成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A层次的学生,主要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代数的因式分解”相关知识点时,笔者要求C层次的学生只需掌握四种基本方法即可;对于A、B层次学生要求其令爱掌握换元法、配方法和代定系数法。又如在教学“求根公式”时,笔者会要求C层次的学生只需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在日常练习中进行简单的应用即可;要求A、B层次的学生能正确的推导出求根公式,并且能熟练的应各种求根公式。
三、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
课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阵营,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坡度,有缓度,层层推进,分层提问,最大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数学教师既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B层次的学生为中心,既要兼顾C层次学生,也能让A层次的学生吃饱。保证分层教学能落到实处,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得,实现学生的并行发展。
四、将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层
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虽然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类型一致,但是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却不尽相同。对于C层次的学生,笔者会给其布置一些基础题,旨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打好基础;对于B层次的学生,除了给其布置一些基础题之外,还要给其布置一些综合类题型,旨在帮助其复习和巩固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对于A层次的学生,除了给其布置B、C层次学生的作业之外,还应给其布置一些能力拓展型的作业,旨在刺激该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展能力更上一层楼。
五、对测验、教学评价进行合理分层
日常测验,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都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测验和评价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测验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如,异卷同考。C层次学生的试卷主要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对其要求相对宽松;对于A层次的学生着重考察期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创新能力;B层次学生的试卷介于两者之间。试卷的内容主要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以及附加题,按照易、中、难三种比例分别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每个学生布置符合其能力的试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测验成绩,教师也要给予不同的层次的评价,对于B、C层次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对于A层次的学生以激励和鞭策为主,不同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内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完成了对每个层次学生的激励。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对于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数学教育者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思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并且给其布置不同的作业和测验试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乐趣,从而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来,这才是教与学的真正含义,这对于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坤荣.教学反思要抓住5点[J].青年教师,2006,10.
[2]滕华.积极物理教学的探索[J].教育,2018,36.
[3]徐爱梅.初中数学智慧教学探讨[J].好家长,2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