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缺乏了合作精神,任何人都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一直是教师不断钻研和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教师指导学生在高中数学课上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各种各样的分组形式入手,开展尝试性的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数学;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组际交流
合作共赢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任何人的成功和成就都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在学生的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升学压力相对较大的时期。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多变、扩散性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殊性更是决定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教育教学任务。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是学生提升数学成绩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上開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开展尝试性的阐述和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课堂的一剂良药
1. 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的改革浪潮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在学习时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必要途径。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正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确保学生们有充分的话语权和思考的机会,并且学生之间还能加强学习体会上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数学的科目特点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很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排列组合这一知识点时,小组合作的形式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之间互相出题,轮流解答,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习主人翁身份的重要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钻研和使用。
2. 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教学时教师要体现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精神。以人为本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利益和感受出发,尊重学生的体会和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能只流于空谈,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特点,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师需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赶进度,节省课时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如果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强制灌输的话,学生学习数学时一定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厌倦的情绪,不能真正学一门,爱一门。毋庸置疑,高中数学课堂上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精神。教师在课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首先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和意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个教学模式和手段,因为小组合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总之,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在一个层面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二、善于总结与思考小组合作的分组形式
1. 同质分组的分组形式
同质分组的分组形式指的是被分到一个组别的学生在学习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家庭背景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内部产生共鸣和合作的实现。学生在跟自己水平相似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更加具有自信。因此,这种小组分组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稳定。但是,教师在运用同质分组这一模式时,一定要事先跟学生解释清楚分组的依据。这是因为,学生极有可能形成等级的观念,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教师在给他们划分等级。有的学生就会感到自卑,有的学生会盲目自大。这些情况教师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不能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也是同质分组这一模式难以回避的缺陷和不足。总之,在具体的数学讨论课上是否使用这一分组模式,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客观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异质分组的分组形式
异质分组,顾名思义和同质分组是相对的。它具体指的是教师在分组之后,小组内部的同学之间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这样分组之后,各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小的。这样分组的好处在于可以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便于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异质分组的优势之一就是便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互助合作。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大班授课还是比较多,由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毕竟有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齐头并进是最佳的弥补方式。因此,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就是帮助提升班级数学能力的最好的途径之一。然而,异质分组的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对这一模式的使用如果不恰当的话,极有可能忽略同一小组组员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不利于组内团结。所以,教师在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应当在补充同质分组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地运用异质分组的分组模式。
3. 加强组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小组之间的交流有的时候有可能发展成为小团体主义,不利于全班同学共享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的推广。组际之间的交流正是弥补这一缺憾的有效方式。在进行组际之间的合作时,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组织和管理,在必要的时候勤加引导,以保证交流的有序进行。小组合作的最重要出发点还是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改善,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时间控制是必要的。总之,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还有更多的分组模式值得教师不断为之钻研和实践。
总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高中数学课堂上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教师实践以人为本教学精神的必要途径。小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我们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钻研新的分组模式和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的相关因素,争取将小组教学的模式发挥到最佳的水平和状态。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数学;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组际交流
合作共赢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任何人的成功和成就都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在学生的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升学压力相对较大的时期。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多变、扩散性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殊性更是决定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教育教学任务。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是学生提升数学成绩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上開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开展尝试性的阐述和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课堂的一剂良药
1. 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的改革浪潮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在学习时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必要途径。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正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确保学生们有充分的话语权和思考的机会,并且学生之间还能加强学习体会上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数学的科目特点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很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排列组合这一知识点时,小组合作的形式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之间互相出题,轮流解答,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习主人翁身份的重要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钻研和使用。
2. 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教学时教师要体现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精神。以人为本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利益和感受出发,尊重学生的体会和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能只流于空谈,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特点,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师需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赶进度,节省课时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如果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强制灌输的话,学生学习数学时一定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厌倦的情绪,不能真正学一门,爱一门。毋庸置疑,高中数学课堂上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精神。教师在课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首先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和意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个教学模式和手段,因为小组合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总之,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在一个层面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二、善于总结与思考小组合作的分组形式
1. 同质分组的分组形式
同质分组的分组形式指的是被分到一个组别的学生在学习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家庭背景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内部产生共鸣和合作的实现。学生在跟自己水平相似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更加具有自信。因此,这种小组分组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稳定。但是,教师在运用同质分组这一模式时,一定要事先跟学生解释清楚分组的依据。这是因为,学生极有可能形成等级的观念,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教师在给他们划分等级。有的学生就会感到自卑,有的学生会盲目自大。这些情况教师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不能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也是同质分组这一模式难以回避的缺陷和不足。总之,在具体的数学讨论课上是否使用这一分组模式,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客观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异质分组的分组形式
异质分组,顾名思义和同质分组是相对的。它具体指的是教师在分组之后,小组内部的同学之间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这样分组之后,各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小的。这样分组的好处在于可以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便于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异质分组的优势之一就是便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互助合作。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大班授课还是比较多,由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毕竟有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齐头并进是最佳的弥补方式。因此,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就是帮助提升班级数学能力的最好的途径之一。然而,异质分组的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对这一模式的使用如果不恰当的话,极有可能忽略同一小组组员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不利于组内团结。所以,教师在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应当在补充同质分组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地运用异质分组的分组模式。
3. 加强组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小组之间的交流有的时候有可能发展成为小团体主义,不利于全班同学共享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的推广。组际之间的交流正是弥补这一缺憾的有效方式。在进行组际之间的合作时,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组织和管理,在必要的时候勤加引导,以保证交流的有序进行。小组合作的最重要出发点还是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改善,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时间控制是必要的。总之,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还有更多的分组模式值得教师不断为之钻研和实践。
总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高中数学课堂上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教师实践以人为本教学精神的必要途径。小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我们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钻研新的分组模式和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的相关因素,争取将小组教学的模式发挥到最佳的水平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