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受中考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讲得面面俱到,唯恐漏掉知识点,这样就使课堂教学呆板、沉闷,陷入“少慢差费”的怪圈;而有的教师大搞题海战术,致使学生负担过重,苦不堪言。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寻求突破,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法渗透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为突破口,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学”来促进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来指导学生的“学”。如何改革传统的教法呢?应该抛弃旧有模式,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二、建设能够激发学生趣味的课堂教学方法
  新世纪的初中生生活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和变革的重要时期,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开放,从小就树立了求新求异的强烈欲望,这是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教师的教学实践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不断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充满趣味的课堂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为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生动故事情节的课文,鼓励学生自导自演进行生动地演绎,分角色朗读以及课本剧的表演都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快速的接收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孩子们有效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从语言方面看,语言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要真正提高上好每一节课的意识,只要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起威信,在学生内心深处建立起信任的基础,让孩子们认为你是最棒的。由于师生情感上做到了有效统一,孩子们都愿意与你亲近,都敬佩与尊重你,都愿意为您争光,您还愁教不好他们吗?
  四、鼓励合作学习,也不忽略独立思考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的指导下新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学习。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自主或是小团队的学习。合作学习就是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后作出回答,这样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爱学态度
  (一)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教师唯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节课导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是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又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课与学过的课文在题材、内容及主题上存在着相似又相异之处。这样,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温故知新,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对旧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善于借助直观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完成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我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出发,揣摩他们的学习心理。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来唤起大家的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大家你追我赶,形成其乐融融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培养乐学的精神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一、让学生广泛阅读,积极交流,培养文学爱好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很少,参加的交流活动几乎没有,自然对文学的兴趣不高,鉴赏能力不强。因此,对于每一届学生,我在刚接手时都要在班级建立图书室,购买各类文学作品,设置图书管理员,组织学生大量阅读,规定学生在每学期除了阅读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读的两本作品外,每人还必须读三本以上的课外文学作品。班上有计划地开展了“阳光诗展”、“
期刊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发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觉点是教师,听觉源是老师的声音。视点是不变的,而教师的声音对学生来说是流动、变化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像涓涓的溪流,清澈地流淌到学生的心里,发涩沙哑、毫无光彩的声音不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久了还会变得麻木、厌烦。可见,语文教师的
期刊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颁布,如一缕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周村区实验幼儿园,这是国家对学龄前儿童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洗礼。本学期针对《指南》进行了反复的研读,次次都有新的收获,下面通过具体事例,结合《指南》中的理念和思想,对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几点思考:  在《指南》中,诸如“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可见,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
期刊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中,要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需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要使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就需要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也能对要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吸引学
期刊
众所周知,初三学生时间紧,学习节奏快,因此高效的阅读习惯成为了必要。阅读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初三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阅读问题和阅读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氛围的营造  在初三,早自习上,课堂上,甚至课间,教师应为学生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成为文字阅读的受益者,成为阅读材料的主人公。因为平时学生很难有大块独立的时间静心阅读,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大声朗读的方式感受每
期刊
课外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校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在语文考试中,由于作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也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上学生阅读能力薄弱又会限制作文写作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十分必要。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方法  1.以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不管
期刊
惊悉兄弟单位又出现一起命案:校园食堂职工夜闯一单身女生卧室,强奸未遂,将其掐死。  我知道,事发之后,学校一定又是众矢之的,一切的脏水、污言秽语,都需一一接纳。那个20岁的年轻凶犯一定又是千夫所指,必欲杀之才能以快人心。  强奸固然有罪,难得逞,将人掐死以掩自己的罪行,更是罪加一等。可是,在红灯区遍布各地的今天,男人们想找个释放的地方还不容易吗?廉价到几十块钱就可以得到片刻欢娱的今天,何以还有人要
期刊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依然是重文轻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轻视说话能力的培养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教师的注意。中学生“说”的能力与“读”“写”“听”的能力同样重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说”的能力?有以下几点训练方式方法:  一、课前“2与2”  学生进入课堂,首先就是例行公事——两人两分。让两位学生各利用两分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事先准备
期刊
阅读活动,可以修身养性,颐养性情,提高素养。今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审视阅读内涵和阅读环境时,有喜亦有忧。  所谓喜者,是因为阅读就在身边,离高中语文教师很近。  在办公室,课堂上,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能够接触大量的语文知识,接触最新的语文教材,传承着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看到文学代表的群像:在康桥上徘徊的徐志摩,在雨巷中低吟的戴望舒,在荷塘边漫步的朱自清,在胡同里回味和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本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中的词语,要求学生三会,即会读会写会运用;二是“读读记记”,这类词语一般是本单元中的略读课文中的词语或精读课文的一些较难的词,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词语盘点不隶属于语文园地,目录中也有单独标注,成了新教材中独特的“第五课”。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