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完善的独特人格的人,而美术核心素养正是指向培养这样的人。由于美术教学在普通高中阶段的特殊性,我校成立了美术选修课程模块,帮助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在情境体验中进行探究式美术学习,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试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教学意义、“纸装置”教学举措解读、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后续思考等方面来阐述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选修课程设置的观点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 核心素养 纸装置 举措 选修课程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纸装置”的教学意义
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对未来人才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关系是人类最早或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今天美术广泛深度地融入了社会与丰富和多样的视觉形态来促进交流,传播文化发展创意,服务社会,体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价值。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应视为一种生活学习。美术学科的素养是一种以美术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它将引领高中的美术教育走向核心素养时期。本文以“纸装置”为例,深入解读核心素养的五大举措。
我校选修课程选择生活中常见纸就是起源于此,纸是生活中最容易找到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从撕简单的造型到撕名画,慢慢让学生感受撕纸艺术所带来的画面感,再從撕纸平面装饰到纸的立体构成,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装饰。走廊上的艺术实践,让学生领悟到了纸的魅力,木房子与纸的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这是一张彩色纸所带来的改变。纸给我们的课程带来新的面貌,从纸到面具到木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纸艺班学生的眼中都能变成艺术品,让美渗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特色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纸装置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有着诸多好处:第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操,提升实践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感受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第三,可以让课程带动高考,发现美术人才。
二、核心素养理念的“纸装置”教学举措解读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如何去开展接地气的课程,寻找周围最熟悉的物质,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去开展教学理念,强调融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联系,强调可操作型,“纸装置”这一课程因势而生。
一张纸如何在操作中变成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作品,这就涉及到设计。纸的艺术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完成:观看、欣赏、临摹、模仿、感受、联想、发散、归纳、逆向等思维方式,对自己的艺术形象进行组合、置换、变异等创意的练习,再通过鉴赏一些优秀的大师作品来确定主题,使自己的艺术呈现出一定的审美性,并通过社会生活调研,综合考虑作品与生活经济,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技能体验,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和运用能力,使其转化为美术“素养与能力”,以适应核心素养时期美术教学的新要求。
(一)举措一:学习大师,在创新性“临摹”中进行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图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通过鉴赏优秀作品来认知其过程,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新的发现,并总结出自己思维的方式,并对自己所达到的形象进行创意练习,这才是新课程核心素养中所呈现的审美倾向。美术应该多从大师作品中发现美,鼓励学生从大师的审美价值观吸收养分来充实自己的画面。我们首先选择的是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作品,他的画概括抽象,色彩以红绿黄蓝黑为主。学生一下子把米罗的味道找到了,而黑色边开始时用纸撕,发现很容易断裂,学生就想到用黑毛线代替,这种毛茸茸的质感,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撕出了与原画不一样的感觉。第二个案例选择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是结合中国特色韵味的笔墨点彩,学生照样选择黑毛线,先搓成大小不一的线条,模仿线条走向,再用彩纸撕出块状张贴,这样一幅幅非常高雅的“中国式撕纸画”,成功借鉴了大师的笔墨线条与色彩。通过这两个案例教会学生平时在欣赏作品时要学会分析,并转化成自己想要的东西。纸装置要借鉴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油画、水彩、农民画、设计、插画等,经过实践,学生在作品鉴赏层面上有很大的进步,知道选择哪些大师作品作为纸装置的素材。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尽情展现,在练习中感受大师画变成纸装置的艺术魅力。
(二)举措二:综合技法,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致力于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吸引人,来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一张纸变成立体很简单,但如果是一堆纸变成立体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你会怎么去做?学生可用文字表达,也可老师操作,也可以播放小视频。让学生感受一张纸在重复表现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可结合生活中如客厅背景墙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就爆发出来,原来简单的重复在我们生活当中竟然如此有魅力的出现。在欣赏作品时让学生总结出方法如折、卷、叠加、交叉等。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其实重复的单一元素也可以做出非常丰富的画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然后把所观察到的用到美术课堂中并用纸表现出来。
(三)举措三:建立概念,在自主性评价中进行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通过阅读鉴赏使学生了解艺术相关知识,学会思考、表达以及合作,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断给学生肯定与鼓励,提升自信心。同时,要强调色彩在纸艺表达上的重要作用。这种鼓励性的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只有不断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与反馈,才能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四)举措四:展示表现,在综合性实验中进行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寻找媒材与工具动手创作,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作品,让学生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其实就体现了五大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主题指导学生学习活动,针对整个主题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过程,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明确学习目标步骤,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会发生各种偶然,需要教师凭藉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调整与改变,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木头房子与纸的结合。当时学校的通用技术学科留下了一大堆废弃的凳子木房子,如何让木房子与纸艺最佳结合,我们事先进行了讨论构思。先把这些废弃的木头房子、椅子全部用乳胶漆刷成白色,然后再进行组织叠放。选择红黄绿蓝纸张让同学剪出大小不一的圆点,以暖色调为主,结合草间弥生的点的表现,外围的圆点小一点,整个基调非常明亮。
纸艺教学案例在学生与教师自主合作探究下,完整经历了创作过程,学生在此基础上选择喜欢的风格,深入学习并进行创作,才有了这一美术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成功案例。
(五)举措五:多元融合,在情境性体验进行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纸装置给美术课堂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案例,也为校园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如何让这门艺术成为视觉密码就是我们即将继续前进的一个新课题。
紙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视觉文化建设中,利用其特点发挥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特色植根于充满生命力的教育资源,高中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审美判断力。也让学生在选修课程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发展自己未来的艺术方向。结合纸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美术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去体验、去总结、去发现、去创作,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后续思考
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术欣赏课程的不足,在选修课程上,也促使教师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发现美术人才,进而成为浙江省美术学科基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寄托点。当然在特色建设中也遇到了问题,每个学期的主题要求都不一样,要不断创新,也让教师感觉到压力、不足,需要不停地充电。另外现在高中生文化课压力很大,选修课程在时间安排上总是有所欠缺。选修课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缓解高考压力,真正感受美育的魅力,培养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往往超乎想象。期待高中教学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美育滋养心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3月.
[3]李明玉.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南方出版社,2013年10月.
[4]格兰特·威金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仙居县城峰中学 浙江台州)
关键词:高中美术 核心素养 纸装置 举措 选修课程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纸装置”的教学意义
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对未来人才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关系是人类最早或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今天美术广泛深度地融入了社会与丰富和多样的视觉形态来促进交流,传播文化发展创意,服务社会,体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价值。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应视为一种生活学习。美术学科的素养是一种以美术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它将引领高中的美术教育走向核心素养时期。本文以“纸装置”为例,深入解读核心素养的五大举措。
我校选修课程选择生活中常见纸就是起源于此,纸是生活中最容易找到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从撕简单的造型到撕名画,慢慢让学生感受撕纸艺术所带来的画面感,再從撕纸平面装饰到纸的立体构成,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装饰。走廊上的艺术实践,让学生领悟到了纸的魅力,木房子与纸的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这是一张彩色纸所带来的改变。纸给我们的课程带来新的面貌,从纸到面具到木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纸艺班学生的眼中都能变成艺术品,让美渗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特色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纸装置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有着诸多好处:第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操,提升实践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感受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第三,可以让课程带动高考,发现美术人才。
二、核心素养理念的“纸装置”教学举措解读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如何去开展接地气的课程,寻找周围最熟悉的物质,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去开展教学理念,强调融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联系,强调可操作型,“纸装置”这一课程因势而生。
一张纸如何在操作中变成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作品,这就涉及到设计。纸的艺术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完成:观看、欣赏、临摹、模仿、感受、联想、发散、归纳、逆向等思维方式,对自己的艺术形象进行组合、置换、变异等创意的练习,再通过鉴赏一些优秀的大师作品来确定主题,使自己的艺术呈现出一定的审美性,并通过社会生活调研,综合考虑作品与生活经济,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技能体验,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和运用能力,使其转化为美术“素养与能力”,以适应核心素养时期美术教学的新要求。
(一)举措一:学习大师,在创新性“临摹”中进行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图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通过鉴赏优秀作品来认知其过程,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新的发现,并总结出自己思维的方式,并对自己所达到的形象进行创意练习,这才是新课程核心素养中所呈现的审美倾向。美术应该多从大师作品中发现美,鼓励学生从大师的审美价值观吸收养分来充实自己的画面。我们首先选择的是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作品,他的画概括抽象,色彩以红绿黄蓝黑为主。学生一下子把米罗的味道找到了,而黑色边开始时用纸撕,发现很容易断裂,学生就想到用黑毛线代替,这种毛茸茸的质感,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撕出了与原画不一样的感觉。第二个案例选择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是结合中国特色韵味的笔墨点彩,学生照样选择黑毛线,先搓成大小不一的线条,模仿线条走向,再用彩纸撕出块状张贴,这样一幅幅非常高雅的“中国式撕纸画”,成功借鉴了大师的笔墨线条与色彩。通过这两个案例教会学生平时在欣赏作品时要学会分析,并转化成自己想要的东西。纸装置要借鉴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油画、水彩、农民画、设计、插画等,经过实践,学生在作品鉴赏层面上有很大的进步,知道选择哪些大师作品作为纸装置的素材。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尽情展现,在练习中感受大师画变成纸装置的艺术魅力。
(二)举措二:综合技法,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致力于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吸引人,来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一张纸变成立体很简单,但如果是一堆纸变成立体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你会怎么去做?学生可用文字表达,也可老师操作,也可以播放小视频。让学生感受一张纸在重复表现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可结合生活中如客厅背景墙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就爆发出来,原来简单的重复在我们生活当中竟然如此有魅力的出现。在欣赏作品时让学生总结出方法如折、卷、叠加、交叉等。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其实重复的单一元素也可以做出非常丰富的画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然后把所观察到的用到美术课堂中并用纸表现出来。
(三)举措三:建立概念,在自主性评价中进行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通过阅读鉴赏使学生了解艺术相关知识,学会思考、表达以及合作,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断给学生肯定与鼓励,提升自信心。同时,要强调色彩在纸艺表达上的重要作用。这种鼓励性的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只有不断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与反馈,才能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四)举措四:展示表现,在综合性实验中进行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寻找媒材与工具动手创作,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作品,让学生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其实就体现了五大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主题指导学生学习活动,针对整个主题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过程,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明确学习目标步骤,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会发生各种偶然,需要教师凭藉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调整与改变,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木头房子与纸的结合。当时学校的通用技术学科留下了一大堆废弃的凳子木房子,如何让木房子与纸艺最佳结合,我们事先进行了讨论构思。先把这些废弃的木头房子、椅子全部用乳胶漆刷成白色,然后再进行组织叠放。选择红黄绿蓝纸张让同学剪出大小不一的圆点,以暖色调为主,结合草间弥生的点的表现,外围的圆点小一点,整个基调非常明亮。
纸艺教学案例在学生与教师自主合作探究下,完整经历了创作过程,学生在此基础上选择喜欢的风格,深入学习并进行创作,才有了这一美术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成功案例。
(五)举措五:多元融合,在情境性体验进行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纸装置给美术课堂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案例,也为校园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如何让这门艺术成为视觉密码就是我们即将继续前进的一个新课题。
紙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视觉文化建设中,利用其特点发挥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特色植根于充满生命力的教育资源,高中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审美判断力。也让学生在选修课程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发展自己未来的艺术方向。结合纸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美术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去体验、去总结、去发现、去创作,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后续思考
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术欣赏课程的不足,在选修课程上,也促使教师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发现美术人才,进而成为浙江省美术学科基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寄托点。当然在特色建设中也遇到了问题,每个学期的主题要求都不一样,要不断创新,也让教师感觉到压力、不足,需要不停地充电。另外现在高中生文化课压力很大,选修课程在时间安排上总是有所欠缺。选修课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缓解高考压力,真正感受美育的魅力,培养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往往超乎想象。期待高中教学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美育滋养心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3月.
[3]李明玉.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南方出版社,2013年10月.
[4]格兰特·威金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仙居县城峰中学 浙江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