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文化修养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养、明确的教育方向和实施途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方式,使教学顺利实施,使老师学生共同受益。
【关键词】:钢琴教学;钢琴教师;心理素养
钢琴课程除在各级各类高校的音乐专业开设以外,社会音乐学校中的钢琴学习也是目前普及率较高的一类,各类音乐培训机构对钢琴教师的需求量很大,但不管哪一类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以其弹奏技能的高下来定论,对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养也应该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钢琴教师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其教学对象以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每周至少一次的钢琴课程一般会持续多年,学生与钢琴教师的接触甚为密切。钢琴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养、明确的教育方向和实施途径,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可使教学顺利实施,使老师学生共同成长受益。
一、钢琴教师应以育人为首要职责
不管哪一类教育首先都应明确是服务于“人”的教育,特别是面对天性未泯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应该以挖掘和引导其生命中最本真的天性为己任。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因此,钢琴教师应杜绝以追求短期效益为目的,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弹奏多少钢琴作品,而应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教他们学会发现世界的真诚、善良和美,能用一颗真诚的心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这一切最终都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
二、钢琴教师要具有的教学心理素养
1、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钢琴弹奏技术复杂艰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在这一长期曲折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畏难和懈怠心理,作为经历过这一学习过程的老师应该能够充分理解这一正常现象,给学习者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过渡。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好的习惯和品质的养成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学会放下脚步等待,慢慢引导学习者从幼稚走向成熟,学习效果从量变转化为质变。
2、教师能够宽容对待学生
反复练习是掌握钢琴弹奏技能的重要方法,一首作品从最初的练习直到能够登台演出需要反复练习无数遍,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会觉得是枯燥乏味的事,教师就不必苛求年龄尚小的学习者进行过多冗长艰涩的技巧练习,但也应该对练习做出合理的规划,不限定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只要能够以正确的方法用心、认真的练习,并能达到教学要求,时间暂且少一点也无大碍,待各方面时机成熟再做合理的调整。
钢琴弹奏是技术与精神的并存发展,缺一不可,没有技术的支撑音乐表现力不从心,而缺乏感情体验的音乐又那么苍白无力,但两者能并驾齐驱地发展又那么不易。特别是对钢琴作品内涵的挖掘和理解,必须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阅历、经验、感觉等等心理特征的发展状况,很多技巧的解决也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想象、理解、感受而带动获得。对于较小年龄的学习者这些必然是缺乏的,需要时间慢慢地构建和习得,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和耐心是最能充分引导和带动孩子体验和感受的方式。因此,教师的良好修养和理解、包容是触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持续性的强大动力。
3、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在钢琴教学中这个特点非常明显。钢琴技能的学习离不开手把手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弹奏和讲解都是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发现每一位学习者的闪光点,平等对待他们,营造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一起分享钢琴发展三百年来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伟大思想,与音乐大师进行灵魂的交流。
每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都离不开学习者带来的一个个“难题”,解决难题带来的思考和想法让教师的羽翼逐渐丰满,也让教师和学生在分享表达中学会彼此倾听,建立良好平等的学习氛围,获得相互的信任与好感,成为终生的良师益友,彼此分享更多的心路历程,帮助其成长。
4、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结合体,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多多表扬鼓励,并给予关注和引导,从多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有人说: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所以一位欣赏喜欢自己学生的老师,是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并且学生同时也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
有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喜爱,要帮助学习者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解决其自卑、胆怯、畏难、厌烦等心理障碍就比较容易了。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奖励,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分析优劣,创造机会让学生登上舞台大胆表现自己,增強自信心,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逐渐克服自卑胆怯心理,重新认识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加坚信自己的钢琴学习之路。
综上所述,钢琴教师需要有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真诚地陪伴学生越过一个个难关,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从“我不行”逐渐认识到自己“能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从而将学习者培养成宽容豁达、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74-184
[2]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9-46
【关键词】:钢琴教学;钢琴教师;心理素养
钢琴课程除在各级各类高校的音乐专业开设以外,社会音乐学校中的钢琴学习也是目前普及率较高的一类,各类音乐培训机构对钢琴教师的需求量很大,但不管哪一类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以其弹奏技能的高下来定论,对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养也应该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钢琴教师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其教学对象以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每周至少一次的钢琴课程一般会持续多年,学生与钢琴教师的接触甚为密切。钢琴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养、明确的教育方向和实施途径,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可使教学顺利实施,使老师学生共同成长受益。
一、钢琴教师应以育人为首要职责
不管哪一类教育首先都应明确是服务于“人”的教育,特别是面对天性未泯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应该以挖掘和引导其生命中最本真的天性为己任。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因此,钢琴教师应杜绝以追求短期效益为目的,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弹奏多少钢琴作品,而应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教他们学会发现世界的真诚、善良和美,能用一颗真诚的心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这一切最终都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
二、钢琴教师要具有的教学心理素养
1、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钢琴弹奏技术复杂艰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在这一长期曲折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畏难和懈怠心理,作为经历过这一学习过程的老师应该能够充分理解这一正常现象,给学习者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过渡。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好的习惯和品质的养成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学会放下脚步等待,慢慢引导学习者从幼稚走向成熟,学习效果从量变转化为质变。
2、教师能够宽容对待学生
反复练习是掌握钢琴弹奏技能的重要方法,一首作品从最初的练习直到能够登台演出需要反复练习无数遍,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会觉得是枯燥乏味的事,教师就不必苛求年龄尚小的学习者进行过多冗长艰涩的技巧练习,但也应该对练习做出合理的规划,不限定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只要能够以正确的方法用心、认真的练习,并能达到教学要求,时间暂且少一点也无大碍,待各方面时机成熟再做合理的调整。
钢琴弹奏是技术与精神的并存发展,缺一不可,没有技术的支撑音乐表现力不从心,而缺乏感情体验的音乐又那么苍白无力,但两者能并驾齐驱地发展又那么不易。特别是对钢琴作品内涵的挖掘和理解,必须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阅历、经验、感觉等等心理特征的发展状况,很多技巧的解决也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想象、理解、感受而带动获得。对于较小年龄的学习者这些必然是缺乏的,需要时间慢慢地构建和习得,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和耐心是最能充分引导和带动孩子体验和感受的方式。因此,教师的良好修养和理解、包容是触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持续性的强大动力。
3、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在钢琴教学中这个特点非常明显。钢琴技能的学习离不开手把手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弹奏和讲解都是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发现每一位学习者的闪光点,平等对待他们,营造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一起分享钢琴发展三百年来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伟大思想,与音乐大师进行灵魂的交流。
每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都离不开学习者带来的一个个“难题”,解决难题带来的思考和想法让教师的羽翼逐渐丰满,也让教师和学生在分享表达中学会彼此倾听,建立良好平等的学习氛围,获得相互的信任与好感,成为终生的良师益友,彼此分享更多的心路历程,帮助其成长。
4、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结合体,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多多表扬鼓励,并给予关注和引导,从多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有人说: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所以一位欣赏喜欢自己学生的老师,是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并且学生同时也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
有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喜爱,要帮助学习者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解决其自卑、胆怯、畏难、厌烦等心理障碍就比较容易了。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奖励,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分析优劣,创造机会让学生登上舞台大胆表现自己,增強自信心,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逐渐克服自卑胆怯心理,重新认识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加坚信自己的钢琴学习之路。
综上所述,钢琴教师需要有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真诚地陪伴学生越过一个个难关,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从“我不行”逐渐认识到自己“能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从而将学习者培养成宽容豁达、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74-184
[2]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