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评电影《建国大业》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主旋律影片,聚集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当今影坛的风云人物齐聚。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影片,该片是有一定深度的。无论是影片故事结构的整体布局,还是节奏的整体把握和整体气氛的烘托都是相当不错的。该片除了参与出演的人数创下了国产片纪录,还在观影人数、总票房等诸多方面都创下了奇迹。这自然离不开主旋律的号召力,也体现了我党旺盛的生命力。 “Founding of a Republic” is a theme film celeb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brings together over 170 stars and gathered in today’s film industry. As a film dedicated to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the film has a certain depth. Both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tory of the film layout, or overall grasp of the rhythm and the overall atmosphere of the contrast is quite good. In addition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film hit a record number of domestic-made film record, but also the number of viewers, the total box offic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a miracle. This is naturally inseparable from the theme of the appeal, but also reflects the vitality of our party.
其他文献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商品经济时代,我们正在不知疲倦地精心构建着现实的和精神的两座家园,前者为了获得生存的基本要求,后者为了寻求一个灵魂的安憩之所。戏剧艺术创造是一种
一勃兴于苏州,继而流布于江浙一带——由于这一众所周知的诞生史,在人们印象中,昆曲几乎总是与人文江南勾连在一起。但实际上,经由广泛的传播,鼎盛期的昆曲已扩展到了中国文
石挥,作为中国百年电影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是无庸置疑的。但其是否可如赵丹、白杨、金山、李仁堂那样,最富代表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以为,对于上述四人而言,
在戏曲表演的天地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芒,感人至深。也常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多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
在我熟识的戏曲编剧当中,无不有着挥之不去的观众情结。每当一部新的作品诞生(或搬上舞台),他们往往都会神情专注地站立舞台一旁,或干脆置身于观众席里,一边注视着台上演员的
挪威著名的戏剧家易卜生在中国有着极高的人气,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戏剧文学事业的发展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哪一个外国剧作家能够像易卜生一样,得到
我们常说“一台锣鼓半台戏”。也就是说作为戏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打击乐,它在整个演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司鼓是戏曲乐队的指挥,是舞台节奏的主宰者。一个理想的司鼓
戏剧舞台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演员是戏剧艺术的主角,演戏就是演人。正如一位戏剧家所说:“不论何时,戏剧艺术的中心是人,是作为演员的人。”因此,作为戏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