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研究中,西方时尚传播理论从时尚传播的角度出发,对考察人类社会的阶级分野以及不同阶级间人的流动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看,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是时尚传播理论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理论,也是构成时尚传播理论框架的关键部分。以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当代意义为出发点,对上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批判与评价,能够发现其对于分析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但是,任何理论都是存在局限性的,西方时尚理论诞生于西方社会,难以在分析阶级问题时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因此,在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的活动与发展时,应当持辩证的态度予以对待,并探求如何克服这些理论所存在的价值立场问题。
【关键词】 时尚传播;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有闲阶级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48-03
一、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
时尚传播理论在西方起源较早,其中,以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为主要代表的理论对分析西方的时尚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述理论各有侧重,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时尚传播的内在逻辑。
(一)阶级分野论
阶级分野的相关研究有长远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学者,都在阶级分野思想领域有着较多的研究成果。西方的阶级分野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后,由西美尔完成了系统性的研究,并且将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西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有着即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上述论述表明,在西美尔的哲学社会学观念中,时尚的基本属性是长期固化的、难以打破的阶级性。
诚然,时尚作为划分社会阶级的重要标志,确实为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正如西美尔本人所认为的:“时尚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是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为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该观点实际指出了阶级相融合与相排斥的重要原因,即:某一社会群体为维持该群体内部或该阶级的稳定性,会将具有某种特征的时尚作为维系其群体或阶级内部成员相互关联的符号。
(二)滴流理论
和阶级分野论不同,滴流理论由西美尔较早提出,但是由后来的研究者逐渐完善。西美尔在其代表作《时尚哲学》中指出:“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因此,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
该论述有以下双重意义:首先,时尚具备着对社会进行分层的功能和能够被模仿的功能;其次,西美尔认为时尚发端于社会上层,并以自上而下的趋势进行渗透,最终实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传递。以此为核心观点的针对时尚传播路径的探究,便是西美尔所构建的滴流理论的雏形。
在关于滴流理论的后续研究中,史文德森认为:“后来的研究者指出,时尚传播链呈现一种‘滴流效应’,创新在较高层次上发生,接着就向下扩散,下层社会的人在努力向上攀爬,这导致他们在这方面总比上层的人慢一些。”
该观点认为,创新多发端于较高层次,并进而逐渐向下端层次传导;处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在借鉴、吸取上层社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攀爬,而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滞后性则十分明显。
(三)有闲阶级论
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除了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外,还有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仑提出的有闲阶级论。在凡勃仑看来,阶级的诞生源自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转变,当人类的迁移、侵占等行为成为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由此而形成的侵占和劳役这两种活动的职能形态便促进了阶级的诞生和分化。当这种分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有闲阶级”便随着财产所有权的出现而诞生。
通常,“有闲阶级”占有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该阶级的人员往往把劳动视为羞耻,而把有闲生活视为身份和社会阶层的标志。
凡勃仑认为,基于财产所有权关系的经济制度和基于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关系的经济制度是两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生命力最强的两种制度。他对“有闲阶级”的分析基本源自他的制度经济学观点。
此外,凡勃仑还指出,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前,“有闲阶级”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回顾那些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制度等较为落后的社会环境,会发现“有闲阶级”起源于原始时代,成型于人类社会分工。
二、基于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批判
时尚传播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分析时尚传播本身,而且应当能够通过时尚传播这一外在活动去揭示人的社会特征,并进而对分析人的社会阶层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来,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在用于分析上述问题时都有其特点,但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一)社会价值观方面
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在解释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共通之处。尽管两个理论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社会价值观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但是也都存在着不足,即:两者较少或未曾从社会财富与社会资本的角度去考虑人的社会价值观。相比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有闲阶级论在分析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似乎更贴近本质。有闲阶级論认为,资本、金钱与财富是一切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的前提条件,因此,可量化的金钱便是衡量人的上述属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凡勃仑的这一观点,可以认为:人们追求时尚需要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前提条件,当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后,社会下层的价值观便会自然而然地无限趋近于社会上层的价值观,并最终在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实现价值观的同化。 根据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这三个理论对于分析和解释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不难发现: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仅能通过时尚的传导方式来解释人的社会价值观,但是没有指出更为深刻的原因。该原因即是:上层社会之所以能够主导时尚,是因为上层社会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财富,在“物以稀为贵”这一永恒不变的观念的作用下,上层社会的人群有能力、有条件去获取社会中稀缺的资源。
在这一问题上,凡勃仑提出的有闲阶级论已经非常接近揭示时尚传播过程中资本与财富的作用和力量,但是凡勃仑是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考虑这一问题的,因此其观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需要商榷。
(二)社会生活观方面
西美尔的阶级分野论对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人群的时尚观与价值观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从生存在社会中的人的角度讲,时尚诞生于社会上层,由社会上流人群主导,时尚本身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在阶级观念的作用下,社会上流人群有着较为强烈的意愿,将其自身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相区别,以此作为划分阶级、划分社会层次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时尚便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了上流社会人群彰显其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最为直接的途径。
另一方面,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在攀爬社会阶梯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向上层社会靠拢、博取上流社会人群的认同和接纳,会在外在表现形式的各个方面修饰自身,如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当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时尚无限接近于上流社会的时尚后,上流社会的时尚会被迫向新的审美观、价值观转移,完成时尚的自我发展与升级,并再次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拉开距离。
尽管西美尔通过阶级分野论探寻了时尚传播的一般性规律,但是却忽视了在那些社会结构、社会阶级区分不明显的地方,时尚传播的内在原因和基本方式是不同的。可以肯定,阶级分野论适用于大多数时期、大多数国家,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阶级分野论是无法解释时尚是如何传播的。比如,在一些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较为封闭的族群中,由于其社会结构简单、社会阶层较少、人们的价值观和时尚观高度一致,整个族群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会对促进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认同的高度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和族群只能通过输入性的时尚来完成对自身时尚观念的改造。
虽然西美尔的时尚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他对时尚理论研究的贡献是应当得到承认的。正如马庆指出:“首先,他明确地指出了‘时尚’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学现象;第二,他认为,‘时尚’不仅可以模仿,更可以传播。”因此,在对西美尔乃至其他学者的时尚理论进行批判时,应当承认其对人类社会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然后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去予以对待、改进。
三、基于社会价值考察的当代意义评价
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看来,西方时尚理论对社会的发展和时尚领域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社会发展的轨迹可以推断,西方时尚理论在未来仍然能够对分析社会价值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前文所述的三个理论中,有闲阶级论的社会价值最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有闲阶级论通过对资本、金钱、财富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时尚传播的基本规律,这有助于从“财富——时尚”这一对矛盾中去分析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人类社会从现代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人类所特有的对社会阶级的向往、对职务的偏好、对赢得竞争的渴望、对美好前景的向往,都能从有闲阶级的属性中挖掘出根源。这些依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要素,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比有闲阶级论,滴流理论更加倾向于从人的社会观念这一角度去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的阶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人们的阶级观念也不会因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移。如果将社会阶级分为最高阶级、次高阶级、中产阶级以及平民阶级四个阶级,那么在这四个阶级中,最高阶级最为保守,思想观念往往较为陈旧;次高阶级介于最高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该阶级的人员多出自完成阶级迁移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较最高阶级更为先进、开放;资产阶级是最不稳定,但是也最容易发生阶级迁移的阶层,该阶级的人员有着强烈地向上层社会攀爬的意愿,对跻身上层社会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滴流理论便能够从时尚传播中抽象并升華出来,合理地解释隐藏在各种表象之下的社会发展规律。即: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和向往,实际是对更高社会阶级的憧憬和攀爬,这个过程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滴流”,而是由下而上的“蔓延”。
(二)对社会时尚的影响
阶级分野论对解释社会时尚有着较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对阶级分野论进行延伸理解,可以这样解释人的社会时尚观:在一个存在着若干个社会阶层的环境中,每个社会阶层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尚观,且这一时尚观由社会上层所主导,由相对较下层的社会阶层所追随,这种时尚观多由外在形式所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时尚是广义上的时尚,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的看法,甚至是对身份和职业的理解和对待,而非仅仅是穿衣打扮等狭义上的时尚。
滴流理论在解释人的社会时尚观这一问题上和阶级分野论有着相似之处,认为社会时尚观是以时尚为途径和表现形式在社会阶层之间传导,区别在于阶级分野论认为时尚是自上而下的传导,滴流理论则认为是自下而上的蔓延。
但是,时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尚界线的不断模糊而实现突破和升级的。“在对于货币的论述中,西美尔提出了他对于时尚最为本质的观察,即时尚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阶级不同和社会差别。”在现实社会中,当某一种时尚观念或时尚标志不再专属于某一个阶级或某一个群体时,那么该时尚观或时尚标志则会完成向其他社会阶级和社会群体的传导与渗透,并逐渐使其边界变得模糊。此现象发生后,新的时尚观和时尚标志便会出现,进而替代旧的时尚观和时尚标志。这样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循环前进的,社会时尚自身也从中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改进与升级。
四、结语
通过对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这三个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其基于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和基于社会价值考察的当代意义分别予以批判和评价,能够挖掘出上述三个理论对于分析社会时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虽然这些理论各有特点且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都存在着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即它们都诞生于西方社会,在分析社会生活观、社会价值观、社会阶层等问题上难以做到彻底的价值中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问题终将以理论被改进或被替代的方式得到克服。
参考文献: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挪)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李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庆.时尚传播研究什么?——兼论时尚传播研究的五个方向[J].当代传播,2015,(3).
[4]赵高辉.传播视角下西美尔的时尚观[J].新闻记者,2014,(11).
[5]张昱辰.论西美尔的媒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现代传播,2018,(5).
[6]赵春华.符号化传播:时尚传播学基础理论初探 [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2).
作者简介:
袁玲,女,汉族,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美学与设计理论。
【关键词】 时尚传播;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有闲阶级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48-03
一、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
时尚传播理论在西方起源较早,其中,以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为主要代表的理论对分析西方的时尚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述理论各有侧重,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时尚传播的内在逻辑。
(一)阶级分野论
阶级分野的相关研究有长远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学者,都在阶级分野思想领域有着较多的研究成果。西方的阶级分野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后,由西美尔完成了系统性的研究,并且将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西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有着即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上述论述表明,在西美尔的哲学社会学观念中,时尚的基本属性是长期固化的、难以打破的阶级性。
诚然,时尚作为划分社会阶级的重要标志,确实为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正如西美尔本人所认为的:“时尚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是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为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该观点实际指出了阶级相融合与相排斥的重要原因,即:某一社会群体为维持该群体内部或该阶级的稳定性,会将具有某种特征的时尚作为维系其群体或阶级内部成员相互关联的符号。
(二)滴流理论
和阶级分野论不同,滴流理论由西美尔较早提出,但是由后来的研究者逐渐完善。西美尔在其代表作《时尚哲学》中指出:“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因此,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
该论述有以下双重意义:首先,时尚具备着对社会进行分层的功能和能够被模仿的功能;其次,西美尔认为时尚发端于社会上层,并以自上而下的趋势进行渗透,最终实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传递。以此为核心观点的针对时尚传播路径的探究,便是西美尔所构建的滴流理论的雏形。
在关于滴流理论的后续研究中,史文德森认为:“后来的研究者指出,时尚传播链呈现一种‘滴流效应’,创新在较高层次上发生,接着就向下扩散,下层社会的人在努力向上攀爬,这导致他们在这方面总比上层的人慢一些。”
该观点认为,创新多发端于较高层次,并进而逐渐向下端层次传导;处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在借鉴、吸取上层社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攀爬,而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滞后性则十分明显。
(三)有闲阶级论
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除了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外,还有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仑提出的有闲阶级论。在凡勃仑看来,阶级的诞生源自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转变,当人类的迁移、侵占等行为成为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由此而形成的侵占和劳役这两种活动的职能形态便促进了阶级的诞生和分化。当这种分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有闲阶级”便随着财产所有权的出现而诞生。
通常,“有闲阶级”占有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该阶级的人员往往把劳动视为羞耻,而把有闲生活视为身份和社会阶层的标志。
凡勃仑认为,基于财产所有权关系的经济制度和基于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关系的经济制度是两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生命力最强的两种制度。他对“有闲阶级”的分析基本源自他的制度经济学观点。
此外,凡勃仑还指出,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前,“有闲阶级”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回顾那些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制度等较为落后的社会环境,会发现“有闲阶级”起源于原始时代,成型于人类社会分工。
二、基于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批判
时尚传播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分析时尚传播本身,而且应当能够通过时尚传播这一外在活动去揭示人的社会特征,并进而对分析人的社会阶层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来,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在用于分析上述问题时都有其特点,但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一)社会价值观方面
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在解释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共通之处。尽管两个理论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社会价值观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但是也都存在着不足,即:两者较少或未曾从社会财富与社会资本的角度去考虑人的社会价值观。相比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有闲阶级论在分析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似乎更贴近本质。有闲阶级論认为,资本、金钱与财富是一切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的前提条件,因此,可量化的金钱便是衡量人的上述属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凡勃仑的这一观点,可以认为:人们追求时尚需要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前提条件,当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后,社会下层的价值观便会自然而然地无限趋近于社会上层的价值观,并最终在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实现价值观的同化。 根据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这三个理论对于分析和解释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不难发现:阶级分野论和滴流理论仅能通过时尚的传导方式来解释人的社会价值观,但是没有指出更为深刻的原因。该原因即是:上层社会之所以能够主导时尚,是因为上层社会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财富,在“物以稀为贵”这一永恒不变的观念的作用下,上层社会的人群有能力、有条件去获取社会中稀缺的资源。
在这一问题上,凡勃仑提出的有闲阶级论已经非常接近揭示时尚传播过程中资本与财富的作用和力量,但是凡勃仑是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考虑这一问题的,因此其观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需要商榷。
(二)社会生活观方面
西美尔的阶级分野论对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人群的时尚观与价值观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从生存在社会中的人的角度讲,时尚诞生于社会上层,由社会上流人群主导,时尚本身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在阶级观念的作用下,社会上流人群有着较为强烈的意愿,将其自身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相区别,以此作为划分阶级、划分社会层次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时尚便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了上流社会人群彰显其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最为直接的途径。
另一方面,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群在攀爬社会阶梯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向上层社会靠拢、博取上流社会人群的认同和接纳,会在外在表现形式的各个方面修饰自身,如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当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时尚无限接近于上流社会的时尚后,上流社会的时尚会被迫向新的审美观、价值观转移,完成时尚的自我发展与升级,并再次与下层社会和底层社会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拉开距离。
尽管西美尔通过阶级分野论探寻了时尚传播的一般性规律,但是却忽视了在那些社会结构、社会阶级区分不明显的地方,时尚传播的内在原因和基本方式是不同的。可以肯定,阶级分野论适用于大多数时期、大多数国家,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阶级分野论是无法解释时尚是如何传播的。比如,在一些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较为封闭的族群中,由于其社会结构简单、社会阶层较少、人们的价值观和时尚观高度一致,整个族群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会对促进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认同的高度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和族群只能通过输入性的时尚来完成对自身时尚观念的改造。
虽然西美尔的时尚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他对时尚理论研究的贡献是应当得到承认的。正如马庆指出:“首先,他明确地指出了‘时尚’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学现象;第二,他认为,‘时尚’不仅可以模仿,更可以传播。”因此,在对西美尔乃至其他学者的时尚理论进行批判时,应当承认其对人类社会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然后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去予以对待、改进。
三、基于社会价值考察的当代意义评价
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看来,西方时尚理论对社会的发展和时尚领域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社会发展的轨迹可以推断,西方时尚理论在未来仍然能够对分析社会价值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前文所述的三个理论中,有闲阶级论的社会价值最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有闲阶级论通过对资本、金钱、财富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时尚传播的基本规律,这有助于从“财富——时尚”这一对矛盾中去分析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人类社会从现代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人类所特有的对社会阶级的向往、对职务的偏好、对赢得竞争的渴望、对美好前景的向往,都能从有闲阶级的属性中挖掘出根源。这些依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要素,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比有闲阶级论,滴流理论更加倾向于从人的社会观念这一角度去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的阶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人们的阶级观念也不会因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移。如果将社会阶级分为最高阶级、次高阶级、中产阶级以及平民阶级四个阶级,那么在这四个阶级中,最高阶级最为保守,思想观念往往较为陈旧;次高阶级介于最高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该阶级的人员多出自完成阶级迁移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较最高阶级更为先进、开放;资产阶级是最不稳定,但是也最容易发生阶级迁移的阶层,该阶级的人员有着强烈地向上层社会攀爬的意愿,对跻身上层社会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滴流理论便能够从时尚传播中抽象并升華出来,合理地解释隐藏在各种表象之下的社会发展规律。即: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和向往,实际是对更高社会阶级的憧憬和攀爬,这个过程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滴流”,而是由下而上的“蔓延”。
(二)对社会时尚的影响
阶级分野论对解释社会时尚有着较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对阶级分野论进行延伸理解,可以这样解释人的社会时尚观:在一个存在着若干个社会阶层的环境中,每个社会阶层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尚观,且这一时尚观由社会上层所主导,由相对较下层的社会阶层所追随,这种时尚观多由外在形式所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时尚是广义上的时尚,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的看法,甚至是对身份和职业的理解和对待,而非仅仅是穿衣打扮等狭义上的时尚。
滴流理论在解释人的社会时尚观这一问题上和阶级分野论有着相似之处,认为社会时尚观是以时尚为途径和表现形式在社会阶层之间传导,区别在于阶级分野论认为时尚是自上而下的传导,滴流理论则认为是自下而上的蔓延。
但是,时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尚界线的不断模糊而实现突破和升级的。“在对于货币的论述中,西美尔提出了他对于时尚最为本质的观察,即时尚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阶级不同和社会差别。”在现实社会中,当某一种时尚观念或时尚标志不再专属于某一个阶级或某一个群体时,那么该时尚观或时尚标志则会完成向其他社会阶级和社会群体的传导与渗透,并逐渐使其边界变得模糊。此现象发生后,新的时尚观和时尚标志便会出现,进而替代旧的时尚观和时尚标志。这样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循环前进的,社会时尚自身也从中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改进与升级。
四、结语
通过对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这三个主要的西方时尚传播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其基于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和基于社会价值考察的当代意义分别予以批判和评价,能够挖掘出上述三个理论对于分析社会时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虽然这些理论各有特点且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都存在着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即它们都诞生于西方社会,在分析社会生活观、社会价值观、社会阶层等问题上难以做到彻底的价值中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问题终将以理论被改进或被替代的方式得到克服。
参考文献: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挪)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李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庆.时尚传播研究什么?——兼论时尚传播研究的五个方向[J].当代传播,2015,(3).
[4]赵高辉.传播视角下西美尔的时尚观[J].新闻记者,2014,(11).
[5]张昱辰.论西美尔的媒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现代传播,2018,(5).
[6]赵春华.符号化传播:时尚传播学基础理论初探 [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2).
作者简介:
袁玲,女,汉族,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美学与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