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布局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议,以适应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唐继红(1966-),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重庆4000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28-02
一、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的总体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3l所,占全市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1所(市教委主管7所,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管理12所,公办民助2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另有13所本科院校、7所独立学院和2所成人高校办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2010年,独立设置的3l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学生为35048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属、市属高校,不含成人高校和军队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22%;招生人数为58803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35.84%;全市制在校生为146871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8.5%,校均规模4735人。
3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235个,其中7所院校专业设置数不到10个,18所院校专业设置数在11-29个之间,6所院校专业设置数超过30个。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全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设置的235种专业占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专业的28.5%,覆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100%。专业结构分布见表1。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一个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其高等教育资源特别重要。目前重庆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
由表2可以看出,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中,有4个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中排在1、6、9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布点多,设置重复,就业率低,是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建议严控招生规模或建议停止招生的专业。相反,相关部门经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未来5年需求量最大的旅游管理类、电气类、机械类等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却只有一个专业进入前十位。
2 专业设置不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紧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不能够为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如表3所示,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材料工业等方面,专业布点和设置专业的院校数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重庆市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所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并未充分体现服务地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陆续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重庆市先后有6所院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有2所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6所院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4个,重庆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7个,分布在9个专业大类,但直接服务于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的专业只有10个,仅占重点建设专业的32.3%。
二、对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从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314”总体部署,到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重庆市的改革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三大板块,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设计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高职教育最终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专业设置也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一)以就业为导向,围绕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服务城乡统筹和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要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依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论证,优化学校的教学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围绕重庆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
(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规范专业设置,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健康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2006年出台了《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在2009年全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工作会议上,市教委牟延林副主任和高教处领导就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申报与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鼓励申报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的专业,鼓励申报填补空白的专业,对满足条件的民办院校设置专业采取政策倾斜。市教委应该积极开展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和指导,本着“优化结构,择优设置、控制数量,适度发展”的原则,修订完善《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不接受全市布点超过lO个的专业申报评议,专业布点在5-9的严格控制设置,专业布点少于4个的支持申报设置,规范专业设置。
(三)改革高职专业设置评审办法
完善专业设置评审程序,改变学校答辩、专家会审的单一模式,将学校申报答辩与专家现场考察评议相结合。要建设一支包括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教育专家在内的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专业设置标准,在专业设置评审中要体现“充分论证的导向,就业导向,条件导向,方向性导向”四个导向;要充分发挥申报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作用,在听取学校申报陈述、审阅申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对申报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现状、师资队伍结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校园面积、校舍等教学基本条件等进行审查,并到现场具体考察相关条件是否满足专业设置。在批准设置专业到该专业正式招生期间,加强对该专业各项条件建设的监控,设定验收期,确保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唐继红(1966-),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重庆4000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28-02
一、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的总体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3l所,占全市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1所(市教委主管7所,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管理12所,公办民助2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另有13所本科院校、7所独立学院和2所成人高校办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2010年,独立设置的3l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学生为35048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属、市属高校,不含成人高校和军队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22%;招生人数为58803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35.84%;全市制在校生为146871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8.5%,校均规模4735人。
3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235个,其中7所院校专业设置数不到10个,18所院校专业设置数在11-29个之间,6所院校专业设置数超过30个。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全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设置的235种专业占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专业的28.5%,覆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100%。专业结构分布见表1。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一个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其高等教育资源特别重要。目前重庆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
由表2可以看出,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中,有4个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中排在1、6、9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布点多,设置重复,就业率低,是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建议严控招生规模或建议停止招生的专业。相反,相关部门经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未来5年需求量最大的旅游管理类、电气类、机械类等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却只有一个专业进入前十位。
2 专业设置不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紧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不能够为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如表3所示,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材料工业等方面,专业布点和设置专业的院校数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重庆市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所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并未充分体现服务地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陆续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重庆市先后有6所院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有2所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6所院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4个,重庆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7个,分布在9个专业大类,但直接服务于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的专业只有10个,仅占重点建设专业的32.3%。
二、对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从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314”总体部署,到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重庆市的改革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三大板块,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设计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高职教育最终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专业设置也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一)以就业为导向,围绕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服务城乡统筹和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要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依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论证,优化学校的教学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围绕重庆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
(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规范专业设置,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健康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2006年出台了《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在2009年全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工作会议上,市教委牟延林副主任和高教处领导就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申报与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鼓励申报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的专业,鼓励申报填补空白的专业,对满足条件的民办院校设置专业采取政策倾斜。市教委应该积极开展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和指导,本着“优化结构,择优设置、控制数量,适度发展”的原则,修订完善《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不接受全市布点超过lO个的专业申报评议,专业布点在5-9的严格控制设置,专业布点少于4个的支持申报设置,规范专业设置。
(三)改革高职专业设置评审办法
完善专业设置评审程序,改变学校答辩、专家会审的单一模式,将学校申报答辩与专家现场考察评议相结合。要建设一支包括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教育专家在内的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专业设置标准,在专业设置评审中要体现“充分论证的导向,就业导向,条件导向,方向性导向”四个导向;要充分发挥申报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作用,在听取学校申报陈述、审阅申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对申报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现状、师资队伍结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校园面积、校舍等教学基本条件等进行审查,并到现场具体考察相关条件是否满足专业设置。在批准设置专业到该专业正式招生期间,加强对该专业各项条件建设的监控,设定验收期,确保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