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知识抽象,逻辑性强,这样就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要突出趣味性。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由“知之者”到“好知者”再到“乐知者”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兴趣;教学方法;和谐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但为什么有的人学起来很轻松,有的人却非常吃力。那学好数学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兴趣”,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尤其是数学课,知识抽象,逻辑性强,这样就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要突出趣味性。
1 巧设铺垫,诱发兴趣
所谓铺垫教学,就是指在讲授新课前,精心设计复习题,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自然过渡到新知识。铺垫教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知识迁移的规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获得新知识。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一般说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和综合。例如处理“实数与数轴”这一教学内容时,精心设计了复习提问:什么是有理数?通过有理数引出了无理数、 ……这样的数——无理数,这样让学生在有理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无理数、实数。这节课,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符合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要求。
2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都要力求导语设计的新颖,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精心设计导语,似石头投入平静之水,如奇峰突兀而起,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的状态。
导语的设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①设疑导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②情景导入。现在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如利用电教手段设计一些精美的动画,形象的实例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③直观导入。教师在讲授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时,往往采用习题导入,本人认为这样不如直接导入。如在讲有理数时,可以直接出示一些有理数,然后说出像这样的数就是有理数,这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兴趣;④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我在讲“垂径定理”这节课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们语文课学过赵州桥这篇文章,赵州桥是我国隋代建造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了风风雨雨,仍坚固如初,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赵州桥的桥拱是圆弧形的,如果已知桥拱高和跨度,怎样求半径呢?这就用到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垂径定理的内容。”这样设计导语,给学生留下悬念,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3 讲解注重语言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保持兴趣
教师风趣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这节课时采用了“引导发现法”,通过“操作-发现-结论”三个教学环节:
操作:即让学生亲自动手。(1)发给每人一张练习纸,另发给每人一硬纸条。(2)让学生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条直线,并用刻度尺量一下这条直线被横格线所截线段的长度。
发现:让学生发现规律。(1)提问:上述实验等分的理由是什么?以五等分为例。(2)通过刚才的实践及说明的理由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引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了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规律,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在教学时还注重直观教学,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精心设计练习,调动兴趣
课堂训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设计训练时,要形式多样,题量适中,要有层次,有易有难,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各类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各有所得,使课堂效果最佳。如在教学中采用了“游戏法”、“夺红旗法”等方式,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产生参与竞争意识,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如对 “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乘方”等知识的巩固训练时,都可采用上述的方法。练习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当的引导,恰当地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进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也积极地思考,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 画龙点睛,增强兴趣
通过小结,总结重点、难点,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知道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不留疑点,为后面所学的内容打好基础。
简捷、精练并且恰当的结束语,对整节课的内容的理解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将结束语设计的耐人寻味,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课,结束语是这样设计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它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将接着学习,这样使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分层作业,因人激趣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但课后作业的布置,应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又要让学生对每一节课的知识都能达到消化,理解和巩固出发。因此,我经常采用分层次训练的方法,给学生留不同的作业题,让各级各类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7 精心设计板书,以美激趣
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板书应遵循简洁、规范、字迹美观、内容系统,重点、难点突出的原则。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板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由“知之者”到“好知者”再到“乐知者”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8-01-19
【关键词】 数学;兴趣;教学方法;和谐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但为什么有的人学起来很轻松,有的人却非常吃力。那学好数学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兴趣”,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尤其是数学课,知识抽象,逻辑性强,这样就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要突出趣味性。
1 巧设铺垫,诱发兴趣
所谓铺垫教学,就是指在讲授新课前,精心设计复习题,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自然过渡到新知识。铺垫教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知识迁移的规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获得新知识。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一般说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和综合。例如处理“实数与数轴”这一教学内容时,精心设计了复习提问:什么是有理数?通过有理数引出了无理数、 ……这样的数——无理数,这样让学生在有理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无理数、实数。这节课,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符合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要求。
2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都要力求导语设计的新颖,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精心设计导语,似石头投入平静之水,如奇峰突兀而起,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的状态。
导语的设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①设疑导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②情景导入。现在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如利用电教手段设计一些精美的动画,形象的实例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③直观导入。教师在讲授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时,往往采用习题导入,本人认为这样不如直接导入。如在讲有理数时,可以直接出示一些有理数,然后说出像这样的数就是有理数,这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兴趣;④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我在讲“垂径定理”这节课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们语文课学过赵州桥这篇文章,赵州桥是我国隋代建造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了风风雨雨,仍坚固如初,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赵州桥的桥拱是圆弧形的,如果已知桥拱高和跨度,怎样求半径呢?这就用到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垂径定理的内容。”这样设计导语,给学生留下悬念,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3 讲解注重语言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保持兴趣
教师风趣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这节课时采用了“引导发现法”,通过“操作-发现-结论”三个教学环节:
操作:即让学生亲自动手。(1)发给每人一张练习纸,另发给每人一硬纸条。(2)让学生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条直线,并用刻度尺量一下这条直线被横格线所截线段的长度。
发现:让学生发现规律。(1)提问:上述实验等分的理由是什么?以五等分为例。(2)通过刚才的实践及说明的理由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引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了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规律,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在教学时还注重直观教学,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精心设计练习,调动兴趣
课堂训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设计训练时,要形式多样,题量适中,要有层次,有易有难,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各类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各有所得,使课堂效果最佳。如在教学中采用了“游戏法”、“夺红旗法”等方式,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产生参与竞争意识,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如对 “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乘方”等知识的巩固训练时,都可采用上述的方法。练习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当的引导,恰当地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进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也积极地思考,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 画龙点睛,增强兴趣
通过小结,总结重点、难点,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知道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不留疑点,为后面所学的内容打好基础。
简捷、精练并且恰当的结束语,对整节课的内容的理解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将结束语设计的耐人寻味,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课,结束语是这样设计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它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将接着学习,这样使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分层作业,因人激趣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但课后作业的布置,应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又要让学生对每一节课的知识都能达到消化,理解和巩固出发。因此,我经常采用分层次训练的方法,给学生留不同的作业题,让各级各类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7 精心设计板书,以美激趣
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板书应遵循简洁、规范、字迹美观、内容系统,重点、难点突出的原则。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板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由“知之者”到“好知者”再到“乐知者”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