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本文叙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基本理论,以及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五所高中的学生,在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力、动机方面进行了访谈,找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93-02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及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势必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大多都已走向成人,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智力也在走向成熟,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世界的认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这些心理状态还不是特别稳定,因此学生面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型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卑心理、过于看重知识、善于模仿、易受外界影响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主要分内动力和情动力两大类,内动力是指有机体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听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是非智力因素能够成为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情动力是指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 当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极大兴趣时,就会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欲望,从而将这种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形成学习的动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强烈的感情,从而更愿意学,使学习的质量得到提升。
2.非智力因素的定向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学习者选择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活动引向既定的目标。通过正确的兴趣和情感指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协调发展。学习者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更要清楚学习的目标,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来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目标步步前进,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探究性比较强,所以学生要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因此,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一个目标的方向。
3.非智力因素的维持作用
从动机走向目标,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检验人的坚强意志力的历程。这个历程,意志是有效地完成实践活动的主观保证,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推动学生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这就需要非智力因素来维持,使学习者在遇到失败时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力因素顺利进行。
4.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使信息技术这门课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取得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和动机等,但是当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兴趣时,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削弱学习的意志,这样就会使得学习不能有效的进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就会产生反面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里表现出的积极和快乐的气氛,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
1、访谈对象及内容
非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兴趣、动机、性格和意志,还包括信心、求知欲、自尊心、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本次访谈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对集宁市的三所高中(集宁一中、师院附中、北师大集宁附中)以及凉城县的两所高中(凉城一中、凉城高等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五所学校共60个班级,一个班级平均50人,在每班中随机抽取了35名学生针对非智力因素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第一,对学习信息技术课是否有兴趣;第二,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习惯;第三,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意志力;第四,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动机。
2.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对象对于我的访谈内容都表现出了不同见解,通过访谈我了解了在这所学校里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在学习兴趣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分别是教师的教态和授课时的教学方法。首先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个很好的教态,他们在讲课时,动作呆板没有表情,并且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不愿意听课,并且常常犯困。其次,教师没有运用到好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得学生认识不到这门课的实践意义。
其次,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在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教师的不提问使得学生觉得听不听都没有关系,就算是听课了也找不到听的重点。更谈不上学习的更好境界质疑了。
再次,在意志力方面,学生的意志力低下,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在遇到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时,没有毅力去努力完成。
最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目的不清楚,学习动机弱。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的科目,学生感觉学习这门课纯属浪费时间,没必要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上下太大功夫。
总之,根据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区的五所高中的学生的访谈结课可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缺乏兴趣、动机,在这门课上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使学习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一)兴趣的培养
1、以良好的教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态体现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会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从而感染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肯定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都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的积极的动力。首先,教师用鼓励的眼神以及真诚的微笑,并且配以手势来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问题;其次,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幽默的表情,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富有生机的可以感染学生的上课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信息技术实践课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大多数同学对操作方面欠缺,因此,难免会犯错误,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以宽容的态度,给予学生继续尝试的勇气,使其在解决问题中找到乐趣。首先,要从学生的优点出发,建立他们的自信心,然后给予他们鼓励,使他懂得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反复尝试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在指导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归因,使学生真正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学生不但找到了正确的学习目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1、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听课,就是在教学中要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的同时找到自己疑惑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质疑。如,在讲解信息的概念时,教师先通过口头描述,看得见,摸得到、闻得到的东西,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图片说明这就是信息,然后问“书是信息吗”?由于学生的答案不统一,所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老师开始讲解今天的学习,什么是信息?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听重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听。学生要有准备的进入课堂,即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听课的重点;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听课笔记。
2、养成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思维深刻的具体表现,对于质疑的习惯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培养。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如,在利用excel计算成绩时,对于成绩的计算就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质疑的空间,提问“同学们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其次,从学生视角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如,在信息技术探究方面,学生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老师就要抓住这一机会,激励学生要大胆地提出质疑,并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答,互相评价。
(三)意志力的培养
对于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那些自制力不强,并且经常出错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要给予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与指责,而是找出它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要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的好的方面给予表扬,使学生增强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四)动机的培养
1、通过学习竞争,培养学习动机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竞争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这种竞争包括小组合作竞争与组内竞争。我们以制作海报这一主题为例,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竞争,并对获胜者和各组中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高中生碍于面子,并且还太过于看重知识,他们的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所以在组中他们一定会努力表现,积极思考,另外,竞争中任何一个人不努力都会影响整个组的活动成果,出于此原因,个人往往也会因为能帮助全组同学更好的完成任务而积极的参与讨论。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动机
好奇是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本能性的心理倾向,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强,所以在实践课时我们可以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其学习动机。如,在每次的考试之后,同学们都迫切的想要知道成绩以及排名,如果是一个班级的排序还好,如果是整个年级的排序该怎么操作呢?教师在营造这样一个情景后,在分秒后展示排序结果,自然会震撼学生的心理,使得对学习有份憧憬之情,这样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操性被展现无遗,学生也很容易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呼伦贝尔学院教研项目,项目名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非线性编辑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研究”, 项目编号“QTKT-022”。
参考文献:
[1]郎遇春.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2013(3) .
[2]付艳敏.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淡漠成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 .
[3]胡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93-02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及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势必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大多都已走向成人,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智力也在走向成熟,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世界的认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这些心理状态还不是特别稳定,因此学生面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型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卑心理、过于看重知识、善于模仿、易受外界影响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主要分内动力和情动力两大类,内动力是指有机体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听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是非智力因素能够成为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情动力是指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 当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极大兴趣时,就会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欲望,从而将这种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形成学习的动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强烈的感情,从而更愿意学,使学习的质量得到提升。
2.非智力因素的定向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学习者选择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活动引向既定的目标。通过正确的兴趣和情感指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协调发展。学习者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更要清楚学习的目标,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来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目标步步前进,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探究性比较强,所以学生要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因此,非智力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一个目标的方向。
3.非智力因素的维持作用
从动机走向目标,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检验人的坚强意志力的历程。这个历程,意志是有效地完成实践活动的主观保证,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推动学生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这就需要非智力因素来维持,使学习者在遇到失败时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力因素顺利进行。
4.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使信息技术这门课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取得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和动机等,但是当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兴趣时,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削弱学习的意志,这样就会使得学习不能有效的进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就会产生反面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里表现出的积极和快乐的气氛,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
1、访谈对象及内容
非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兴趣、动机、性格和意志,还包括信心、求知欲、自尊心、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本次访谈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对集宁市的三所高中(集宁一中、师院附中、北师大集宁附中)以及凉城县的两所高中(凉城一中、凉城高等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五所学校共60个班级,一个班级平均50人,在每班中随机抽取了35名学生针对非智力因素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第一,对学习信息技术课是否有兴趣;第二,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习惯;第三,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意志力;第四,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动机。
2.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对象对于我的访谈内容都表现出了不同见解,通过访谈我了解了在这所学校里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在学习兴趣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分别是教师的教态和授课时的教学方法。首先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个很好的教态,他们在讲课时,动作呆板没有表情,并且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不愿意听课,并且常常犯困。其次,教师没有运用到好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得学生认识不到这门课的实践意义。
其次,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在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教师的不提问使得学生觉得听不听都没有关系,就算是听课了也找不到听的重点。更谈不上学习的更好境界质疑了。
再次,在意志力方面,学生的意志力低下,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在遇到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时,没有毅力去努力完成。
最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目的不清楚,学习动机弱。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的科目,学生感觉学习这门课纯属浪费时间,没必要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上下太大功夫。
总之,根据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区的五所高中的学生的访谈结课可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缺乏兴趣、动机,在这门课上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使学习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一)兴趣的培养
1、以良好的教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态体现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会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从而感染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肯定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都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的积极的动力。首先,教师用鼓励的眼神以及真诚的微笑,并且配以手势来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问题;其次,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幽默的表情,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富有生机的可以感染学生的上课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信息技术实践课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大多数同学对操作方面欠缺,因此,难免会犯错误,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以宽容的态度,给予学生继续尝试的勇气,使其在解决问题中找到乐趣。首先,要从学生的优点出发,建立他们的自信心,然后给予他们鼓励,使他懂得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反复尝试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在指导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归因,使学生真正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学生不但找到了正确的学习目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1、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听课,就是在教学中要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的同时找到自己疑惑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质疑。如,在讲解信息的概念时,教师先通过口头描述,看得见,摸得到、闻得到的东西,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图片说明这就是信息,然后问“书是信息吗”?由于学生的答案不统一,所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老师开始讲解今天的学习,什么是信息?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听重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听。学生要有准备的进入课堂,即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听课的重点;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听课笔记。
2、养成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思维深刻的具体表现,对于质疑的习惯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培养。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如,在利用excel计算成绩时,对于成绩的计算就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质疑的空间,提问“同学们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其次,从学生视角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如,在信息技术探究方面,学生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老师就要抓住这一机会,激励学生要大胆地提出质疑,并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答,互相评价。
(三)意志力的培养
对于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那些自制力不强,并且经常出错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要给予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与指责,而是找出它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要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的好的方面给予表扬,使学生增强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四)动机的培养
1、通过学习竞争,培养学习动机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竞争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这种竞争包括小组合作竞争与组内竞争。我们以制作海报这一主题为例,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竞争,并对获胜者和各组中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高中生碍于面子,并且还太过于看重知识,他们的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所以在组中他们一定会努力表现,积极思考,另外,竞争中任何一个人不努力都会影响整个组的活动成果,出于此原因,个人往往也会因为能帮助全组同学更好的完成任务而积极的参与讨论。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动机
好奇是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本能性的心理倾向,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强,所以在实践课时我们可以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其学习动机。如,在每次的考试之后,同学们都迫切的想要知道成绩以及排名,如果是一个班级的排序还好,如果是整个年级的排序该怎么操作呢?教师在营造这样一个情景后,在分秒后展示排序结果,自然会震撼学生的心理,使得对学习有份憧憬之情,这样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操性被展现无遗,学生也很容易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呼伦贝尔学院教研项目,项目名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非线性编辑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研究”, 项目编号“QTKT-022”。
参考文献:
[1]郎遇春.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2013(3) .
[2]付艳敏.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淡漠成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 .
[3]胡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