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治理途径,让幼儿教育概念更加明确,师资水平得以明显提升,需要引起家长们、教师们以及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途径做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使他们对于未来的人生充满期待,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教学特色尽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治理途径;研究;分析
引言:
幼儿教育就是启蒙教育,是为儿童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突破自我提供优质服务并带有特殊性质的育人工作。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意愿,遵循他们自然的成长规律,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然后针对小学化问题展开有效治理,促使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走向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途径,多方力量集中起来,成功开启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1)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希望幼儿园教育更多地涉及小学教育的内容,过于片面的教育观念致使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知识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他们既盼望孩子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又不在循序渐进中清除儿童的认知障碍,设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小孩子平时学习倍感压抑,无法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1]。(2)我国对学前教育近年来较为重视,但相关体系和理论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为幼儿教师培养力度不足,造成幼儿教师数量及素质难以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尤其在部分民办幼儿园之中,其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别,甚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小学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问题,上述问题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3)受我国早年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拿孩子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这种不良观念对幼儿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幼儿园教师采取小红花制度,对成绩好的孩子奖励小红花,对其进行表彰,促使孩子过早地形成学习竞争的思想,并且教师的做法与孩子的竞争思想最终被传统观念的家长所认可,这就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途径
1.不断提高师资力量
循环的带班模式应该转变成固定的带班模式,不过这一转换并不现实,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如果采用固定带班模式,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陌生教师时产生惶恐、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师资途径开始着手比较适合。师资途径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学会在大班与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在一些大型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对角色的转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所以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前往探讨经验,以应对小学化趋势的发展。
2.及时开展思想讨论
幼儿园加强对幼师的培训,从思想到管理方法,并且提倡特色教学,注重孩子全方面的发展。只有提高幼师的思想根源,才能从源头制止这种风气。经常性组织幼师进行思想大讨论,发现有不良的教学倾向,要及时制止。学校要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来给教师做辅导,传递一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可以形成小课题组,时常检查幼师的教育情况,指出错误和偏差。同时也要要求幼师做较为详细的教学记录,将自己的教学安排、具体实施情况以及结果等记录下来,并做分析,学会自我调控。时常组织学习《指南》,以及国家颁布的新的学前教育法规或意见等,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按照其要求,落實到符合具体情况的具体行动当中。注意关注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活动和游戏为主,并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严防小学化教学倾向的出现。相关部门更要加大对幼儿教育建设的投资,如给予幼儿园教具、检查幼儿园图书、创设幼儿活动等等。
3.改正家长行为意识
在孩子早期的成长历程中,家长的观念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和加强日常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正家长的攀比之风,充分认识到家长的这种不良风气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家长对孩子进行合理、健康的日常教育,从而抑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4.努力做好幼小衔接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其具备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启蒙性与丰富性特征,更需遵循幼儿学习的科学性与适当性原则[2]。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必须考虑幼小衔接工作。首先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规划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同时幼儿园也需在此基础之上为幼儿升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日常教学中也需注重对幼儿主体意识、主动性的培养,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以及生活习惯,为其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其次教育部门需强化监管与指导,对幼儿教育方法、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杜绝教材教辅滥发等问题,加强幼儿园图书配备、教具配备等检查工作,使幼儿园摆脱小学化教学倾向。
结束语:
寻求正确的幼儿教育教学,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应始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还应从幼儿的自身兴趣出发,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目前幼儿教育过于强调小学化的问题,要及时治理,合理调整,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治理[J].幼儿教育,2019(03)221-221.
[2]严青.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18(26)19-20.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治理途径;研究;分析
引言:
幼儿教育就是启蒙教育,是为儿童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突破自我提供优质服务并带有特殊性质的育人工作。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意愿,遵循他们自然的成长规律,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然后针对小学化问题展开有效治理,促使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走向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途径,多方力量集中起来,成功开启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1)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希望幼儿园教育更多地涉及小学教育的内容,过于片面的教育观念致使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知识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他们既盼望孩子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又不在循序渐进中清除儿童的认知障碍,设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小孩子平时学习倍感压抑,无法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1]。(2)我国对学前教育近年来较为重视,但相关体系和理论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为幼儿教师培养力度不足,造成幼儿教师数量及素质难以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尤其在部分民办幼儿园之中,其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别,甚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小学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问题,上述问题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3)受我国早年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拿孩子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这种不良观念对幼儿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幼儿园教师采取小红花制度,对成绩好的孩子奖励小红花,对其进行表彰,促使孩子过早地形成学习竞争的思想,并且教师的做法与孩子的竞争思想最终被传统观念的家长所认可,这就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途径
1.不断提高师资力量
循环的带班模式应该转变成固定的带班模式,不过这一转换并不现实,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如果采用固定带班模式,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陌生教师时产生惶恐、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师资途径开始着手比较适合。师资途径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学会在大班与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在一些大型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对角色的转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所以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前往探讨经验,以应对小学化趋势的发展。
2.及时开展思想讨论
幼儿园加强对幼师的培训,从思想到管理方法,并且提倡特色教学,注重孩子全方面的发展。只有提高幼师的思想根源,才能从源头制止这种风气。经常性组织幼师进行思想大讨论,发现有不良的教学倾向,要及时制止。学校要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来给教师做辅导,传递一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可以形成小课题组,时常检查幼师的教育情况,指出错误和偏差。同时也要要求幼师做较为详细的教学记录,将自己的教学安排、具体实施情况以及结果等记录下来,并做分析,学会自我调控。时常组织学习《指南》,以及国家颁布的新的学前教育法规或意见等,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按照其要求,落實到符合具体情况的具体行动当中。注意关注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活动和游戏为主,并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严防小学化教学倾向的出现。相关部门更要加大对幼儿教育建设的投资,如给予幼儿园教具、检查幼儿园图书、创设幼儿活动等等。
3.改正家长行为意识
在孩子早期的成长历程中,家长的观念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和加强日常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正家长的攀比之风,充分认识到家长的这种不良风气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家长对孩子进行合理、健康的日常教育,从而抑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4.努力做好幼小衔接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其具备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启蒙性与丰富性特征,更需遵循幼儿学习的科学性与适当性原则[2]。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必须考虑幼小衔接工作。首先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规划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同时幼儿园也需在此基础之上为幼儿升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日常教学中也需注重对幼儿主体意识、主动性的培养,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以及生活习惯,为其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其次教育部门需强化监管与指导,对幼儿教育方法、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杜绝教材教辅滥发等问题,加强幼儿园图书配备、教具配备等检查工作,使幼儿园摆脱小学化教学倾向。
结束语:
寻求正确的幼儿教育教学,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应始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还应从幼儿的自身兴趣出发,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目前幼儿教育过于强调小学化的问题,要及时治理,合理调整,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治理[J].幼儿教育,2019(03)221-221.
[2]严青.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18(2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