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纪念馆的传统宣教传播途径不外乎受众走进纪念馆,通过参观去认知纪念馆主体,或者由纪念馆宣教人员与受众面对面地交流、讲解、宣教,实现人际传播。如何在工作中创新地运用新的宣教传播手段去突破以往旧的宣教模式和思维定式呢?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传媒、微博传媒、及网络传媒在纪念馆宣教传播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以此来阐述新媒体在纪念馆宣教传播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纪念馆 宣教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17-01
一、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服务体统
1、宣教工作理念
宣教工作有其内在规律,为创新而创新、为有为而作为只会使宣教工作偏离方向。事实上,洞悉、掌握、运用、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是做好宣教工作的基本,“为谁做、做什么、如何做”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实现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目标,实现受众人群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功能,实现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和人的思想境界提高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归宿。
2、宣教工作主体
从理论上说,革命纪念馆是传播革命历史知识,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有的纪念馆不重视革命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源储备,这样就局限纪念馆的发展,陈列展品不规范整洁,使至无法开展工作和进行社会教育。换句话说,没有高水平的业务,没有吸引人的展览,就无法留住观众。所以,纪念馆必须下大力气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业务培训的投入,引进高水平、高学历、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纪念馆摆脱困境、增强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宣教工作方法:一是推进展览形式创新,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览展品,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推进教育手段创新。精心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三是推进互联网传播创新。抢夺网络制高点,构建 “网上爱国家园”,逐步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影视片等充实到网页上,建设网上数字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形成网络宣传教育平台。
二、新媒体运用推动了纪念馆的宣教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笔者首先要谈的是纪念馆应以新的媒体应用的进行尝试,纪念馆在展示与传播领域大范围引入新技术,要建立起适用于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的网站、四通八达的网络社交平台,还要开发多款移动设备应用程序,我们要以知识性、互动性、娱乐性为一体,开辟了观众参与的新天地,观众足不出户即可“神游”纪念馆;“微博”“公众微信号”等新兴的社交平台,进一步实现了观众与纪念馆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同时,纪念馆也应推出了手机导览项目,如个人导览器,微信导览等,手机互性应用程序能为纪念馆的宣教中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民展,新媒体与纪念馆的关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应意识到,新媒体的发展势必影响到纪念馆的发展,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与纪念馆的宣教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从传统的宣教转为以新媒体为主的宣教形势结合为一体。事实上,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模式和媒体形式,它对传统媒体的最大颠覆在于从原先“一个人对所有的人”的传播转为“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传播,这样的转变,也必深深影响到纪念馆的宣教模式。
三、宣教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对纪念馆的宣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好方式就是勇敢地尝试运用新媒体,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创新纪念馆的宣教工作,与时代接轨,近年,在国内有很多的纪念馆纷纷开始尝试运用新媒体,或是开发官方微博、微信,或是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类全新形式的宣教活动,或是线上线下互动,将传统宣教活动与新媒体的传播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纪念馆宣教工作中对新媒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微博平台
目前国内纪念馆开通官方微博的并不少,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动作,都积累了相当的人气,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本馆的宣教工作开展。
2、微信平台,其主要宣教方式有“微展览”、“微故事”、“微资讯”、“微留言”和“最新动态”等内容,其中“微展览”是将馆内的特展以图片配文的形式在微信平台同步更新,而“微故事”主要是讲述伟人的轶事,“微资讯”和“最新动态”是馆主的上些参观信息和简报,“微留言”则是精选游客的参观留言,通过微信平台,纪念馆进一步拓展宣教工作的渠道,创新宣教工作的内容,同时,通过馆内馆外多种渠道的宣传,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加大宣教力度,扩大了宣传面。
另外,在纪念馆的宣教形势中,将微信网络平台与纪念馆自身业务相结合,要重点推出“微信导览”服务,将参观的游客用手机打开微信,扫描展馆里的二维码,添加纪念馆的微信账号后,就能看到馆内各个展厅的导览平台。然后按照指引发送“编号”,就能听到展厅内对应陈列品的介绍,为避免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对手机用户的流量消耗太大,应该为游客提供WIFI连接。“微信导览”器的宣教,对青年观众一定会产生浓厚兴趣,这种宣教形式成本低、使用操作便利,这种模式对开通微信公共账号的纪念馆都着有重要的启发。
3、APP(手机应用程序),纪念馆应开发专门的APP(手机应用程序),以苹果手机综合导览程序为主,其最大的亮点是使用手机观看馆内的场景,或以3D动画形式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展品等。还要为观众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导览应用服务,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免费提供WIFI网络环境,便于观众馆内浏览、下载:二是建立网络安全认证机制,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三是为移动智能终端开发相关应用,方便公众了解纪念馆动态信息、展览内容和建筑特色等,并轻松实现纪念馆官方微博的信息发布和分享。它的特点在于从纪念馆整体层面上整合了各个信息流和信息点,能提供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移动智能终端服务整合了纪念馆感知、信息获取、展览评介及评论分享的流程,使游客们在获取纪念馆相关信息后,拥有渠道留下意见、建议,让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了解、知晓和分享。我们要以网络、微博的互动以及信息推送等手段,来拉近于观众与纪念馆的距离,笔者认为,这种导览更能为观众增强参观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四、新媒体对宣教工作的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的运用,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从硬件角度来说,并非所有手机都能成为新媒体的移动终端,手机系统与各种应用程序之间常常存在兼容性的问题,纪念馆精心定制的客户端也会因网速、屏幕分辨率等的制约而导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在移动互联网信号覆盖不佳的场馆,新媒体的运用更会受到诸多限制,从受众角度来说,新媒体毕竟只是在特定的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传播中势必还要考虑分众化的问题,同时,新媒体平台上鱼龙混杂,常常呈现无序化和非理性,既存在大量的谣言,也充斥着不少假、丑、恶的东西,甚至还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煽动,对于新媒体“负能量“的危害性,纪念馆人员必须要提高警惕,从纪念馆自身来说,纪念馆工作人员对新媒体规律的掌握必然要有一个过程,在探索开发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必然会走一些弯路,作为纪念馆的管理者,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各种新情况,例如,在条幅导览互动和二维码扫描时,必然要在展厅内用手机拍照功能,此时,国内纪念馆禁止拍照的传统又将如何与之相适应?
结语:由于新媒体自身在不断发展,技术的变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应用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导致各种终端、平台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让人目不暇接。这就要求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中要充实自己的能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把纪念馆的宣教工作做到实处,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旻:论新媒体技术在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 2014年z1期
[2]卜雪敏:新形势下图书馆开展宣教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6年04期
[关键词]新媒体 纪念馆 宣教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17-01
一、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服务体统
1、宣教工作理念
宣教工作有其内在规律,为创新而创新、为有为而作为只会使宣教工作偏离方向。事实上,洞悉、掌握、运用、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是做好宣教工作的基本,“为谁做、做什么、如何做”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实现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目标,实现受众人群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功能,实现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和人的思想境界提高相结合是宣教工作的基本归宿。
2、宣教工作主体
从理论上说,革命纪念馆是传播革命历史知识,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有的纪念馆不重视革命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源储备,这样就局限纪念馆的发展,陈列展品不规范整洁,使至无法开展工作和进行社会教育。换句话说,没有高水平的业务,没有吸引人的展览,就无法留住观众。所以,纪念馆必须下大力气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业务培训的投入,引进高水平、高学历、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纪念馆摆脱困境、增强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宣教工作方法:一是推进展览形式创新,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览展品,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推进教育手段创新。精心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三是推进互联网传播创新。抢夺网络制高点,构建 “网上爱国家园”,逐步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影视片等充实到网页上,建设网上数字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形成网络宣传教育平台。
二、新媒体运用推动了纪念馆的宣教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笔者首先要谈的是纪念馆应以新的媒体应用的进行尝试,纪念馆在展示与传播领域大范围引入新技术,要建立起适用于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的网站、四通八达的网络社交平台,还要开发多款移动设备应用程序,我们要以知识性、互动性、娱乐性为一体,开辟了观众参与的新天地,观众足不出户即可“神游”纪念馆;“微博”“公众微信号”等新兴的社交平台,进一步实现了观众与纪念馆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同时,纪念馆也应推出了手机导览项目,如个人导览器,微信导览等,手机互性应用程序能为纪念馆的宣教中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民展,新媒体与纪念馆的关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应意识到,新媒体的发展势必影响到纪念馆的发展,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与纪念馆的宣教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从传统的宣教转为以新媒体为主的宣教形势结合为一体。事实上,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模式和媒体形式,它对传统媒体的最大颠覆在于从原先“一个人对所有的人”的传播转为“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传播,这样的转变,也必深深影响到纪念馆的宣教模式。
三、宣教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对纪念馆的宣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好方式就是勇敢地尝试运用新媒体,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创新纪念馆的宣教工作,与时代接轨,近年,在国内有很多的纪念馆纷纷开始尝试运用新媒体,或是开发官方微博、微信,或是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类全新形式的宣教活动,或是线上线下互动,将传统宣教活动与新媒体的传播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纪念馆宣教工作中对新媒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微博平台
目前国内纪念馆开通官方微博的并不少,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动作,都积累了相当的人气,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本馆的宣教工作开展。
2、微信平台,其主要宣教方式有“微展览”、“微故事”、“微资讯”、“微留言”和“最新动态”等内容,其中“微展览”是将馆内的特展以图片配文的形式在微信平台同步更新,而“微故事”主要是讲述伟人的轶事,“微资讯”和“最新动态”是馆主的上些参观信息和简报,“微留言”则是精选游客的参观留言,通过微信平台,纪念馆进一步拓展宣教工作的渠道,创新宣教工作的内容,同时,通过馆内馆外多种渠道的宣传,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加大宣教力度,扩大了宣传面。
另外,在纪念馆的宣教形势中,将微信网络平台与纪念馆自身业务相结合,要重点推出“微信导览”服务,将参观的游客用手机打开微信,扫描展馆里的二维码,添加纪念馆的微信账号后,就能看到馆内各个展厅的导览平台。然后按照指引发送“编号”,就能听到展厅内对应陈列品的介绍,为避免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对手机用户的流量消耗太大,应该为游客提供WIFI连接。“微信导览”器的宣教,对青年观众一定会产生浓厚兴趣,这种宣教形式成本低、使用操作便利,这种模式对开通微信公共账号的纪念馆都着有重要的启发。
3、APP(手机应用程序),纪念馆应开发专门的APP(手机应用程序),以苹果手机综合导览程序为主,其最大的亮点是使用手机观看馆内的场景,或以3D动画形式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展品等。还要为观众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导览应用服务,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免费提供WIFI网络环境,便于观众馆内浏览、下载:二是建立网络安全认证机制,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三是为移动智能终端开发相关应用,方便公众了解纪念馆动态信息、展览内容和建筑特色等,并轻松实现纪念馆官方微博的信息发布和分享。它的特点在于从纪念馆整体层面上整合了各个信息流和信息点,能提供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移动智能终端服务整合了纪念馆感知、信息获取、展览评介及评论分享的流程,使游客们在获取纪念馆相关信息后,拥有渠道留下意见、建议,让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了解、知晓和分享。我们要以网络、微博的互动以及信息推送等手段,来拉近于观众与纪念馆的距离,笔者认为,这种导览更能为观众增强参观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四、新媒体对宣教工作的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的运用,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从硬件角度来说,并非所有手机都能成为新媒体的移动终端,手机系统与各种应用程序之间常常存在兼容性的问题,纪念馆精心定制的客户端也会因网速、屏幕分辨率等的制约而导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在移动互联网信号覆盖不佳的场馆,新媒体的运用更会受到诸多限制,从受众角度来说,新媒体毕竟只是在特定的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传播中势必还要考虑分众化的问题,同时,新媒体平台上鱼龙混杂,常常呈现无序化和非理性,既存在大量的谣言,也充斥着不少假、丑、恶的东西,甚至还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煽动,对于新媒体“负能量“的危害性,纪念馆人员必须要提高警惕,从纪念馆自身来说,纪念馆工作人员对新媒体规律的掌握必然要有一个过程,在探索开发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必然会走一些弯路,作为纪念馆的管理者,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各种新情况,例如,在条幅导览互动和二维码扫描时,必然要在展厅内用手机拍照功能,此时,国内纪念馆禁止拍照的传统又将如何与之相适应?
结语:由于新媒体自身在不断发展,技术的变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应用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导致各种终端、平台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让人目不暇接。这就要求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中要充实自己的能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把纪念馆的宣教工作做到实处,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旻:论新媒体技术在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 2014年z1期
[2]卜雪敏:新形势下图书馆开展宣教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