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之花美丽绽放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因此,中职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人文科学、传统道德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一、中职语文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教学对中职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传播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规划未来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必须重视语文教学,注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使其成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三观
  当今社会文化思潮不断发生碰撞,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和价值观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负能量的思想、言行充斥其中,中职生不免会产生困惑与迷惘。而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自强不息,“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都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
  2.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而且还是融政治、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等知识的载体,更是传承中华文明、教化人伦的重要精神载体。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领会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美好的心灵与高雅的情操。
  3.培养健康的情商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中职生将面临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压力,负能量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宣泄,其心理就会出现亚健康或不健康状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习名人励志的故事,学生深刻领会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就会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增强信心、磨炼意志、笑看生活,笑对人生。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方法
  1.创设暖心的人文氛围,创建新型课堂模式
  语文课堂应逐步建立以学生自主研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的新型课堂模式,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教师从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导演。第一堂课就通过游戏或根据性别、性格、爱好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经过讨论协商起一个队名,确立本队的队歌和口号。同时选出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小组的管理和运作,带领整个团队达成学习目标,实现任务和项目。
  学生听课,座位不再是“排排坐吃果果”,而是根据组员意愿呈现“花瓣”“8字”“椭圆”等不同形式,不定期变换,新颖多变的位置为课堂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暖心的人文氛围。
  2.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资源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正确引导学生,关爱、理解、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在教师尊重差异恰如其分的评价中,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和学习个性,感悟人格的尊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听、说、读、写”,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做人做事。
  (1)因“材”(教材)施教,感受榜样魅力。语文教材选取的篇章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比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毛泽东,“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坚强乐观的海伦·凯勒,《报任安书》中身临困境、百折不挠的司马迁。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因“材”(教材)施教,让伟大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感染启迪和熏陶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好健全的人格。
  (2)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陶冶审美情操。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比如《山居秋暝》的“音乐美”,《荷塘月色》中空灵静穆的“意境美”,《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人性美”,《林黛玉进贾府》的“形象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欣赏这些名篇佳作时,教师要做美丽世界的引领者,要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去寻找美的灵感,陶冶审美情操,感受真、善、美,创造美的生活。
  (3)“职业榜样”引领,感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中职生将来要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代劳动者,他们必须要具备“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等工匠精神。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淀人文素养,使之将来成为敬业爱岗、技能精湛的劳动者。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学习余秋雨的《信客》、《金牌工人许振超》等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职场人任劳任怨、诚信为本、待人诚恳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厚德立身,精技立业,让榜样带领学生走上职场。
  3.优化教学方法,多管齐下全方位实施人文素养渗透
  “教育就是唤醒”,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引领者和锻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实习实训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
  (1)角色扮演,体会人文精神。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几篇经典的小说、话剧让学生进行课本剧扮演。通过《项链》《鸿门宴》等作品的角色扮演,学生在情景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体味人物情感,学会交流与团队合作。   (2)启发诱导,因势利导。《学记》云:“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当学生竭尽全力都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加以启迪、适时释疑,鼓励学生好问善思,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长知识、增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如学习《项链》时关于主题的探讨,教师应该换位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正确对待他们富有时代与个性的见解;学习冯骥才的《年文化》时,教师要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思索,如怎样为传统节日注入时代元素保持其魅力,激發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责任感。
  (3)让富有情感的诵读飞扬,情动课堂。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课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进行鲜明情感体验的直观性的朗读或泛读,再现文章之美,以情动人、以理晓人,唤起学生的情感冲动,使他们如历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发其情,走进作品的情境或人物的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诵读诗歌《将进酒》,让学生感悟李白自信的精神和豪放的情怀;诵读《致橡树》,让学生体味现代女性对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范读《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学生涵咏“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美丽意境和圣洁情感。
  (4)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提升人文品位。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教师可利用网络再现课文有关故事情节(如《阿Q正传》《鸿门宴》),或直观形象地再现唐诗宋词的意境。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如组织学生观看十九大的开幕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感受中国砥砺奋进五年的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斗志,刻苦学习,锐意进取,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做好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落实人文素养。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切实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点,通过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人文素质从容不迫地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职场、走向社会。如结合热点的问题和地域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去养老院、聋哑学院送爱心等。
  学生实习实训期间,语文教师要与实习教师积极沟通、密切合作,有意识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6)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检测人文素养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别差异和职业特点,中职语文教学要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给予学生综合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示范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与名画了,才能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
  (作者单位:山东化工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德育课 渗透  课 题:本文系2017年度中国职协立项研究课题“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德育课程中渗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序号:2017150)研究成果。  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重要保障。当今,我们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主要内涵概括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这几个方面。“工匠精神”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做谋取生活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内心中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深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之心。  
安徽亳州是中华药都、中原文化发祥地,地处豫皖城市群、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结合部。这里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颗职业教育明珠——亳州工业学校。  亳州工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践行“德才兼修,一专多能”的办学理念,遵循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探索立德育人模式,创新德技兼修育人方法,开创多元化办学思路,犹如一座欣欣向荣的职教殿堂,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一大
一、2008年高考英语命题特点    1.突出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008年的英语试题更加注重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对语篇、语境的整体把握和深层理解。今年的单项填空难度较往年都略有降低,考查内容均为中学教学中的重点,没有偏题怪题。题干简短。但语境自然完整,句意清晰明了,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能力。    2.试卷内容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
摘 要:一体化教学在全国技工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较好地促进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但其发展不平衡,在部分技工学校中各种因素影响制约着一体化教学的推广。本文对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反思,以期促进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改革 实践 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在“十二五”期间,人社部选取14个专业在技工学校试点改
摘要:选取《化学与技术》模块中的海水处理有关章节,从教材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呈现方式、课后习题设置和教师用书四个方面对高中三个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希望为高中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选用、运用教材和教学资源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化学与技术;教材分析;海水处理    目前高中化学使用的教材有三种版本。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和山东科技出版社
铁岭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由铁岭市政府主办,隶属铁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是集教育、培训、科研、生产、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于2016年11月正式被人社部批准成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主基地。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
我是来自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的罗丽萍,很高兴能在全国扶贫技能大赛期间,来到山西大同,以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中国选手的身份,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一些参赛体会。在此,我深感荣幸。  直至现在,回想起参赛的点点滴滴,我仍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2019年8月27日,在俄罗斯喀山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的颁奖仪式上,当主持人宣布我获得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银牌时,我双手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跑到领奖台
人类认识世界,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也可采用艺术的方法。作为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可感知的艺术形象来揭示真实的情景,帮助人类生动鲜明地认识世界。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审视美的眼睛。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呼唤美的天性和审视美的个性,积极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鉴赏美、享受美,最终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从而达到教育的至高境界。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旨意所
摘 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企业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技术工人待遇和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有力举措。本文作者通过调研,对赤峰市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供行业同仁及有关部门参考,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并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以及更深入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