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叔夜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ib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天生就与青春结缘,青春赋予文学活力,也给文学评论注入新鲜血液。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整体风貌亦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的文化品质。为打造区别于学院派八股文的一代新文风,《名作欣赏》(学术版)现在新设“少年中国”栏目,面向全国中学生征稿,期望中学生们能以清新活泼的语言、灵动创新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期“少年中国”的作者李潼,以清新隽丽的文字、鲜明炽烈的情感,发出了极富穿透力的声音,给广大青少年以启示。本刊亦希望有更多的中学生能加入到“少年中国”这一阵营中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风格。
  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白石郎曲》
  《白石郎曲》是乐府神弦曲,赞美古代男神的清俊容貌,多为女巫祭祀时歌唱。我初次读到它的时候,脑海里闪现的竟不是那些高高在上、虚渺遥远的神灵,竟是那个名叫叔夜的男子。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精炼漂亮的语句放在句尾,用在他的身上是那样合适,恍然间,我觉得他就是我心底的神灵,至高无上的神。
  古老的乐府一遍遍地在心底回响,以绵长的尾音带我走向他的时代。我在脑海里细细勾勒他如画的眉眼、俊逸的身姿、深邃宁静的眼神、超然世外的气质,这历史上,怕也唯有他能担得起这样一句话,哪怕本不是写给他的。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他是活得最干净最纯粹的男子,与世无争却卓然出众。他厌恶官场,于是就能彻底与仕途断了来往;他不拘礼教,于是就能完全展示他最真实的性情;他不在意生死,于是就能真正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看淡一切,于是就能在乱世里活得从容淡然。我透过历史的万千沙尘,仰望他令我魂牵梦萦的容颜。《世说新语》里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晋书》里说:“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俊挺的眉宇、漆黑的眼眸、直长如瀑的乌发、颀然挺拔的身形,像爽朗的清风明月,干净自然毫不做作。“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他仿佛是画里走出的男子,让潘安、宋玉之类尽失颜色,让我无数次幻想他几近于神的完美。其实也不必用太多言辞去描绘他的美,一切世俗之物在他面前便丧失了光彩。
  遥想千年前的故事,他与山涛超越生死的友谊,他与钟会命中注定的孽缘,有幸被我在千年之后透过纸页上的文字模糊地看见。嵇康是幸运的,他有幸遇到像山涛这样忍让包容的朋友,从而收获一场超越了世俗的情谊;他亦是不幸的,纵然与世无争无心参政,却依旧被卷到风口浪尖,遇见那个名叫钟会的人。
  其实他的一生不应该用幸与不幸来定义,冥冥之中一切都早有定数。纵使他没有遇见钟会,没有写一封绝交信给山涛,他要经历的劫也终究要来临。嵇康必死,是他神般的声望造就了他这样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一个人,已经做到这样极致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抑或所谓“出淤泥而不染”,已是如此的心如止水无心世事,身处乱世清高自居,可是为什么仍然逃不过命运的束缚,逃不过司马昭的一声令下?
  或许,一切只是因为他的极致,他把所有都做到了极致,极致的清高自居,极致的出众卓然,极致的华丽外表,极致的宁静内心。他太完美了,可正是这完美害了他。我亦是喜欢这样的结局,若他只是平平淡淡死去,那嵇康还怎是嵇康?这样神般的人就应当活出自己独有的气质,应当有这样掷地有声的结局。
  一切,都是必然,前因后果自有定数。上天已把一切安排得很好,我们说得再多也只是苍白无力的一己之见,个人的强大再大也大不过上天。
  最后,便是广陵一曲,三千太學学子请其免死也是徒劳。手起刀落,仅是一个瞬间,鲜血像大朵大朵的红色的花一样绽开在他雪白的白衣上,未绝的余响覆上他浓密的睫毛,血液漫过琴弦,漫过他的指尖,他侧过头,最后一次注视这个庞大的时代,注视三千太学生匍匐饮泣,嘴角牵扯出淡淡的微笑。手指滑落琴弦,余响已绝。
  不知他在最后一刻可曾对这个世界有所留恋,不知他在看见人群为他下跪请愿时可曾为之动容,不知他在弹完《广陵散》最后一个音符时可曾为之叹惋,不知他可曾后悔过当初活得这样干净利落、真实彻底。
  应该是从未后悔过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嵇康,嵇叔夜。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写后小记:叔夜,很好听的名字,让我无端想起漫天繁星,庞大而安静的夜空温柔无限,静静覆盖整个世界。他就是最耀眼的星辰,不幸陨落,世间再无人能及他的光芒。
  作 者:李潼,太原第五中学在读高中生,研究方向:古典诗文及古代戏曲。
  编 辑:赵 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保存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记忆。而中国电影又与中国戏曲紧密联系,本土导演将戏曲作为电影主要展现的元素,将戏曲演员的生存处境诗化呈现的同时,不忘在影片中进行中国哲学式的思考,从而提升此类电影丰富的内涵价值,唤醒民众的民族文化记忆,促进中国电影在本土及国际上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戏曲 华语电影 电影哲学 《霸王别姬》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期刊
摘要:陶渊明《归园田居》与王维《渭川田家》皆为田园诗佳作。两者虽同取材于田园,但颇为不同。在处境方面,陶渊明毅然回归田园,远离官场。王维虽遭“安史之乱”的伤害,但终未离开朝堂,而是亦官亦隐。在旨趣方面,在对田园的固守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完成了心灵的回归。《渭川田家》则在对野老、牧童、田夫的艳羡中,展现了王维向往田园而未归田园的渴望。在思想方面,陶渊明在“化”中领悟生命之真,王维则在“空”中体察
期刊
摘要:本文以葛水平原创小说《喊山》为主,以同名电影作品为辅,从地域性特点出发分析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其中紧抓小说的地域性与主题在电影中的具体反映,从环境描写到人物性格刻画,再到主要矛盾的相互碰撞,在情节发展的由浅及深中体现小说与电影的优劣,突出共同的主题。  关键词:《喊山》小说与电影 地域性特征 主题表现  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初版于《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并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小说
期刊
摘要:《今昔物语集》作为一部民间故事集,其中的故事来源于平安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今昔物语集》中可以看到被“他力”所救助的故事,救助人的“他力”既有现实中所存在的人与动物的力量,也有人类所无法直接看到的神奇的力量。《今昔物语集》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他力”所救,但背后隐藏着现实中作者无力自救,又难以得到社会(官府)救助的无奈。“他力”救助故事的背后,也有作者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的影子。作者希望通过故事,将自
期刊
摘要: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三个跨越时空的女人一天的故事。在这一天中,她们都做了一个影响她们一生的重大决定:弗吉尼亚-伍尔芙决心了断自己寻求精神和肉体的解脱、劳拉·布朗决定通过离家出走来摆脱家庭生活的束缚、克拉丽莎·沃恩在男友坠楼身亡后终于决定冲出自己亲手设的牢笼。三个女人,不同的年代,一天的光景,她们都渴望更自由更有意义的生活,但同时
期刊
摘 要:《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正处于经济低谷期,只有高中学历的克里斯面对人情疏离、经济拮据、生活无望的现实,勇敢地选择带着儿子追逐幸福。影片充满了励志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勇气和温情。本文试从荒谬世界里的自我觉知能力和自由选择伴随的存在恐惧两个方面对影片进行解读。  关键词:幸福 存在主义 生活的意义  《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真实人物Chris Gardner的故事。人
期刊
摘要:20世纪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罗伯一格里耶以“反常化”的对物的书写而闻名。纵观其在小说中对物的描写,罗伯一格里耶所使用是重复、突出物自身特征、细节繁多与使物证失效的描写手段,在模拟了人的凝视动作并达成视觉化效果的同时,使附着在物之上的意义与功能被剥落。而其如此写物的目的,是为反映现代社会中人与物之间的—致性断裂的问题。《窥视者》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罗伯一格里耶写物的如上特点与价值。
期刊
摘 要:論文试对杜牧的名篇《赤壁》进行赏析,对诗句中的一些字眼进行了解读。文中认为“自”有三重意味,而“认”字也有“认识”“识别”两重意味。“东风不与周郎便”道出了东吴战争胜利的偶然性,而偶然性就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而最后一句中的“春深”极具形象感,体现了杜诗的风流韵味。  关键词:“自” “认” 春深 形象感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
期刊
摘要:《点燃一根烟》是台湾歌手林玉英演唱的国语歌曲。其爱情表达与歌词“非个人化”及“情感代言”等问题有关。比较穆旦诗歌表述,无论政治、道德,都无法掩饰欲望支撑的爱情。春草唤醒野兽,相同倦怠中,酿出人类最美好的蒙汗药。爱情实是表象各异,世代轮回的游戏,它以另一种典型方式证明生命的倔强再生。  关键词:港台歌曲 穆旦 爱情 审美  点燃一根烟,我的心像吐出的烟圈;  倒满一杯酒,你的脸像苹果般娇艳。 
期刊
摘要: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符号。作为表演艺术性的世界级“非遗”,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受众的培养。近十年来,“昆曲进校园”活动大力推進了昆曲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中的传播,有经验也有不足。金红教授毕十年之功,对“苏州文艺三朵花”——昆曲、苏剧、评弹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尤其对昆曲受众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跟踪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