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的欠缺成为了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普遍状态,这直接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按照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框架介绍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建设内部控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从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到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当今国内外主流的内部控制理论都将内部控制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这五个要素彼此独立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机整体。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概览
1.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现状。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组织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及程序、企业文化等内容。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由于外部监督作用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在实际经营中,组织结构中各部门权责不清、人力资源政策缺乏规范性、企业文化缺失或内容空泛成为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普遍形态。
2.中小企业风险评估现状。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企业风险提出明确定义,为其赋予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核心内容,并强调了风险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十分不足,缺乏未雨绸缪的事项识别和风险评估,多为风险应对的亡羊补牢,且风险应对措施也缺乏前瞻性和规范性,往往只有当风险发生后才开始思考和补救,这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是生死攸关的发展隐患。
3.中小企业控制活动现状。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护控制、运营分析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由于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规模、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控制活动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控制活动的诸多内容并不适用于自身,控制活动中的制度往往也是由于外部监督作用制定出来的规章,在实际经营中成为一纸空文。
4.中小企业信息与沟通现状。信息与沟通,一方面要求企业通过对内外部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和报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渠道,并保障信息传递顺畅。然而中小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渠道较为单一,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其对获取外部信息的主动性也比较欠缺,信息的及时性不足,难以有效把握市场和政策变化情况。
5.中小企业的监督现状。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监督指的是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审计,另一方面是监督自身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施状况。我国中小企业多数并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职位,监事一职也多是为了迎合法律要求而设置的虚职,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效果都无法得到监管和检查,监督作用只能依赖于国家机构的强制性监管,难以提早发现自身经营的潜在问题。
二、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内控意识。相比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权力集中度高、两权分离不明显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特点之一。在中小企业中,数目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往往使用家族式管理的方式,高层管理者多为亲属或亲友关系,这一管理群体往往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理念,很多人更是闻所未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少数高层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最为重要“发动机”,只有高层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有了足够的重视,起到带头作用,带领企业上下其余员工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理论,才能将目光从产量、销量等眼前利益中解脱出来,从而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及时把握市场方向和政策走向,为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做考虑。也仅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小企业才能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建立、完善属于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由于家族式管理盛行,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任人唯亲现象严重;另外,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低下,中小企业难以吸纳优秀的外部人才与基层员工,这两点共同导致了中小企业人员总体水平不足,岗位胜任能力较弱。本文从人力资源政策包含的招聘、培训、员工激励三个方面做出如下建议:(1)扩大招聘渠道,优选年轻员工:建议中小企业扩大招聘渠道,控制内部推荐,逐步消除家族式经营带来的隐患,根据企业现阶段战略需求选拔较高素质的人员,同时优化企业员工的年龄层次,使企业在平稳发展中完成新老交替,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人力资源困境。(2)加强员工胜任能力培训:中小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案例研讨、专家授课、企业先进员工传授经验、网络培训等方式,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在企业人力资源现有条件下,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招聘制度相配合,共同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优质的团队。(3)多种手段共同实施形成激励:中小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采用授予干股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当系统地分析自身薪酬体制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调整薪酬结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模式,实施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基本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保证员工基本岗位工资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绩效工资的比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强化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拓宽信息传递渠道。企业信息的传递主要包括对内沟通和对外沟通两个方面,信息与沟通是当代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中的纽带和桥梁,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更好地引导人员、物质和资金的流動,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直观、系统、科学。在内部沟通中,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交流会、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使管理层时刻能够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工作生活中的诉求,让经营决策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并为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基础,同时,可通过举行部门间交流会等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从而帮助各部门打破部门墙,减少本位主义思想,并增加员工间的信任,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使员工为企业整体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服务。在外部沟通方面,本文建议中小企业在保持现有的与客户沟通的同时,加强与政府、税务部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外部机构的沟通,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遵循法律政策。
参考文献:
[1]唐雪梅.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思考[J].财会通讯.2010(10):102~103.
[2]宗秀松.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05(3): 21~22.
[3]李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分析[J].财会通讯.2015(5):114~116.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从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到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当今国内外主流的内部控制理论都将内部控制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这五个要素彼此独立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机整体。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概览
1.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现状。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组织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及程序、企业文化等内容。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由于外部监督作用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在实际经营中,组织结构中各部门权责不清、人力资源政策缺乏规范性、企业文化缺失或内容空泛成为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普遍形态。
2.中小企业风险评估现状。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企业风险提出明确定义,为其赋予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核心内容,并强调了风险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十分不足,缺乏未雨绸缪的事项识别和风险评估,多为风险应对的亡羊补牢,且风险应对措施也缺乏前瞻性和规范性,往往只有当风险发生后才开始思考和补救,这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是生死攸关的发展隐患。
3.中小企业控制活动现状。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护控制、运营分析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由于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规模、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控制活动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控制活动的诸多内容并不适用于自身,控制活动中的制度往往也是由于外部监督作用制定出来的规章,在实际经营中成为一纸空文。
4.中小企业信息与沟通现状。信息与沟通,一方面要求企业通过对内外部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和报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渠道,并保障信息传递顺畅。然而中小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渠道较为单一,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其对获取外部信息的主动性也比较欠缺,信息的及时性不足,难以有效把握市场和政策变化情况。
5.中小企业的监督现状。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监督指的是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审计,另一方面是监督自身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施状况。我国中小企业多数并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职位,监事一职也多是为了迎合法律要求而设置的虚职,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效果都无法得到监管和检查,监督作用只能依赖于国家机构的强制性监管,难以提早发现自身经营的潜在问题。
二、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内控意识。相比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权力集中度高、两权分离不明显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特点之一。在中小企业中,数目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往往使用家族式管理的方式,高层管理者多为亲属或亲友关系,这一管理群体往往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理念,很多人更是闻所未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少数高层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最为重要“发动机”,只有高层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有了足够的重视,起到带头作用,带领企业上下其余员工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理论,才能将目光从产量、销量等眼前利益中解脱出来,从而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及时把握市场方向和政策走向,为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做考虑。也仅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小企业才能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建立、完善属于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由于家族式管理盛行,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任人唯亲现象严重;另外,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低下,中小企业难以吸纳优秀的外部人才与基层员工,这两点共同导致了中小企业人员总体水平不足,岗位胜任能力较弱。本文从人力资源政策包含的招聘、培训、员工激励三个方面做出如下建议:(1)扩大招聘渠道,优选年轻员工:建议中小企业扩大招聘渠道,控制内部推荐,逐步消除家族式经营带来的隐患,根据企业现阶段战略需求选拔较高素质的人员,同时优化企业员工的年龄层次,使企业在平稳发展中完成新老交替,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人力资源困境。(2)加强员工胜任能力培训:中小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案例研讨、专家授课、企业先进员工传授经验、网络培训等方式,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在企业人力资源现有条件下,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招聘制度相配合,共同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优质的团队。(3)多种手段共同实施形成激励:中小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采用授予干股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当系统地分析自身薪酬体制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调整薪酬结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模式,实施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基本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保证员工基本岗位工资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绩效工资的比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强化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拓宽信息传递渠道。企业信息的传递主要包括对内沟通和对外沟通两个方面,信息与沟通是当代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中的纽带和桥梁,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更好地引导人员、物质和资金的流動,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直观、系统、科学。在内部沟通中,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交流会、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使管理层时刻能够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工作生活中的诉求,让经营决策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并为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基础,同时,可通过举行部门间交流会等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从而帮助各部门打破部门墙,减少本位主义思想,并增加员工间的信任,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使员工为企业整体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服务。在外部沟通方面,本文建议中小企业在保持现有的与客户沟通的同时,加强与政府、税务部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外部机构的沟通,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遵循法律政策。
参考文献:
[1]唐雪梅.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思考[J].财会通讯.2010(10):102~103.
[2]宗秀松.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05(3): 21~22.
[3]李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分析[J].财会通讯.2015(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