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动物在城市频频现身。从杭州的“只见金钱不见豹”,到安徽蚌埠和河南淅川的老虎伤人,再到云南的“一路象北”……人们见闻这些“魔幻事件”时,或嬉笑围观,或惊诧恐惧。与此同时,尽管经验不足,甚至一度“失措”,城市也开始把“城市野生动物课”写到了黑板上:学习如何和野生动物相处。
近兩年在南京,野猪进入奶茶店、到闹市区酒店走红地毯等事件不断发生,一只野猪还愣头愣脑地跑入了某小区的景观河游泳。专家发出“有野猪出没,注意安全”的警告,媒体则介绍了“野猪的出路”:得到救助的野猪一般会被送往动物园暂时饲养。
和野猪的“花式出没”引来的各种狂欢相比,这句声调不高的介绍更为重要。显然,让野猪既来之则“安”之,彰显了城市的宽广心胸。相较多年前,某地射杀突然出现于人群面前的野猪的行为,将野猪暂时“安置”与放归山林,更为科学。
换句话说,在一场新的冲突猝然开启一场新的对话之时,城市必须把“后手棋”安排上。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善待擅自闯入人类生活空间的它们?
我喜欢这样的认识:世界是人类的,也是野生动物的。在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之间的界限,因野生动物的“不按常理出牌”而被意外打破时,人类也不必对这些“入侵者”抱有敌意。毕竟,动物是出于迁徙的本能。而让闯入、逗留的野生动物们得以“善终”,才是人类应有态度。
在令人瞩目的“一路象北”的过程中,当那些庞然大物们逼近昆明时,专家科学理性地回应了为何不用麻醉枪阻止象群北进——使用麻醉枪捕捉大象耗时耗力,技术要求高,且野生象社会性强,这样做或将激化人象冲突。这无疑是“城市指挥部”在审慎研究判断之后给出的最佳答案。
于是,我们看到了人象和谐共处的图景。在象群迁移的过程中,城市全程给予象群食物和“礼让”,象群收获了城市的善意、人类的宽容。大象在空无一人的城市柏油路上畅行,“房间里的大象”由意象变为现实场景。
云南不仅以柔和但果断的手法,拿出了处理野生动物难题的范本,在全球视野里讲好了一则中国故事,还在诸多方面展示了“学习成果”。例如,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经覆盖云南,象群“南归”后,这个险种就用得上。象群对城乡造成的几百万元损失,人类照单全收,“有险可保”是底气所在。
总的说来,“城市野生动物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是文明层面的。而这两个层面,都有继续加强的必要。
一方面,城市需要对当下各个环节中的“失”加以检讨和反思。以法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禁食野生动物,填补制度空白,自不待言。由野生动物“私闯民宅”事件,反思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的种种漏洞,也实属应有课题。
另一方面,树立野生动物与人和平相处的理念,是长远之计。零星的“野生动物入市”新闻,折射了尊重野生动物权利和维护自然和谐的宏大主旨。我们看到,老虎从“笼子”里逃出,自然属于管理事故,但根本而言,老虎是被城市“引进”的,一如本在深山的金钱豹被“城里人”选为观赏性动物。这种“引进”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今后必然要接受频繁的审阅和讨论。
人兽对抗的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仍需逐步消除两者间的敌意和误会。给予人的生存之道和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以公允、客观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所有城市都该研究的课题。
近兩年在南京,野猪进入奶茶店、到闹市区酒店走红地毯等事件不断发生,一只野猪还愣头愣脑地跑入了某小区的景观河游泳。专家发出“有野猪出没,注意安全”的警告,媒体则介绍了“野猪的出路”:得到救助的野猪一般会被送往动物园暂时饲养。
和野猪的“花式出没”引来的各种狂欢相比,这句声调不高的介绍更为重要。显然,让野猪既来之则“安”之,彰显了城市的宽广心胸。相较多年前,某地射杀突然出现于人群面前的野猪的行为,将野猪暂时“安置”与放归山林,更为科学。
换句话说,在一场新的冲突猝然开启一场新的对话之时,城市必须把“后手棋”安排上。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善待擅自闯入人类生活空间的它们?
我喜欢这样的认识:世界是人类的,也是野生动物的。在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之间的界限,因野生动物的“不按常理出牌”而被意外打破时,人类也不必对这些“入侵者”抱有敌意。毕竟,动物是出于迁徙的本能。而让闯入、逗留的野生动物们得以“善终”,才是人类应有态度。
在令人瞩目的“一路象北”的过程中,当那些庞然大物们逼近昆明时,专家科学理性地回应了为何不用麻醉枪阻止象群北进——使用麻醉枪捕捉大象耗时耗力,技术要求高,且野生象社会性强,这样做或将激化人象冲突。这无疑是“城市指挥部”在审慎研究判断之后给出的最佳答案。
于是,我们看到了人象和谐共处的图景。在象群迁移的过程中,城市全程给予象群食物和“礼让”,象群收获了城市的善意、人类的宽容。大象在空无一人的城市柏油路上畅行,“房间里的大象”由意象变为现实场景。
云南不仅以柔和但果断的手法,拿出了处理野生动物难题的范本,在全球视野里讲好了一则中国故事,还在诸多方面展示了“学习成果”。例如,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经覆盖云南,象群“南归”后,这个险种就用得上。象群对城乡造成的几百万元损失,人类照单全收,“有险可保”是底气所在。
总的说来,“城市野生动物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是文明层面的。而这两个层面,都有继续加强的必要。
一方面,城市需要对当下各个环节中的“失”加以检讨和反思。以法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禁食野生动物,填补制度空白,自不待言。由野生动物“私闯民宅”事件,反思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的种种漏洞,也实属应有课题。
另一方面,树立野生动物与人和平相处的理念,是长远之计。零星的“野生动物入市”新闻,折射了尊重野生动物权利和维护自然和谐的宏大主旨。我们看到,老虎从“笼子”里逃出,自然属于管理事故,但根本而言,老虎是被城市“引进”的,一如本在深山的金钱豹被“城里人”选为观赏性动物。这种“引进”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今后必然要接受频繁的审阅和讨论。
人兽对抗的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仍需逐步消除两者间的敌意和误会。给予人的生存之道和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以公允、客观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所有城市都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