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的骨强度现状,探讨引起婴幼儿骨强度不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886例0-6岁儿童进行骨强度检测。结果:检出骨强度不足的儿童759例,阳性率为 40.2 %,其中男童401例,女童358例,0-6月龄的441例,检出率43.27%,7-12月250例,检出率39.1%,1-3岁月龄的61例,3-6岁7例。早产儿62例,检出率54.38%。结论:1,低年龄儿童检出率明显高于高年龄,提示骨强度与年龄相关。2,早产儿明显高于足月儿。3,母孕期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的骨强度较高。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佝偻病的好发年龄,我市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充足,佝偻病有其特有的因素,本研究对我市1886例儿童骨强度结果分析,探讨本地区骨强度不足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10月-2013年2月对来我院儿保门诊就诊的1886例儿童进行骨强度检测,其中男984例,女902例,共分四组:0-6月1019 人,6-12月638 人,1-3岁 192 人,3-6岁37人,足月儿1397例,早产儿114例。
1.2 检测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定量超声仪OMinsenes7000-型,按标准操作方法由专人进行骨强度测量。
本测量方法是检测骨超声沿骨轴行走的速度来判断骨强度情况,骨超声速度越快证明骨强度越高,反之骨强度越低,其中0-3岁儿童检测左小腿胫骨中段,三岁以上儿童检测左手桡骨前三分之一段。测量结果以该公司提供的亚洲儿童数据库中相应月龄儿童SOS值相比较得到标准差(Z值),来评定儿童的骨强度。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两组数值差异,x2检验比较率的差异,P<0.05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SOS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SOS值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Z值也逐渐增加;男童SOS值较女童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值在0-6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
2.2 骨强度水平 1886名儿童中,男婴骨强度不足401例 , 检出率40.7% ,女婴骨强度不足 358例,检出率39.68%,0-6月龄的441例,7-12月250例,1-3岁月龄的61例,3-6岁7例。早产儿62例,检出率54.38%。
6岁以内骨矿化不全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本研究发现骨强度SOS值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可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早期防治骨强度不足,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发展。各年龄之间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0-6月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3.1.1 此年龄段的婴儿正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体格发育迅速,尤其是身长的增长的幅度更大,各项营养素和宏量、微量元素需要量大,生长速度越快,需要量越大。
3.1.2 我市虽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由于时处冬春季,小年龄组的婴儿家长由于防护过度,很少带孩子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时间有限,又没有及时的补充外源性的维生素D3,又由于此年龄段的婴儿自主活动量少,所以造成婴儿体内钙合成减少,最终导致骨强度不足。
3.1.3 部分婴儿家长的喂养知识匮乏,过早地给婴儿添加辅食,在婴儿未满四月龄就添加谷类食物和菜泥,影响了钙质的吸收。
3.2 早产儿骨强度不足检出率明显高于足月儿,说明早产儿的骨矿化程度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骨强度低发生率大大增加,分析有以下原因:
3.2.1 早产儿由于提前分娩,错过了在子宫内左后三个月的骨骼增长期,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D和钙、磷等矿物质先天不足,致使出生时体内储存量较少,出生后由于出现追赶生长,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大,导致生后骨强度不足。
3.2.2 另有研究报道骨发育的生物学理论骨负荷也影响骨的形成,当骨负荷增加时,骨的合成增加,骨负荷的变化通过骨的塑形和重建过程来改变骨强度,胎儿在子宫内处于羊水环境中,胎动有利于骨强度的增加,早产使得骨负荷减少,而宫外的骨负荷达不到宫内的水平。
3.3 各年龄组骨强度不足的被检出儿童均简单询问母孕期营养,儿童营养和活动情况,发现在母孕期接受过骨强度检测的婴儿在婴儿早期骨强度低于未接受孕期接受过检查的婴儿,说明母亲孕期接受检测骨强度,并适时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骨强度不足的孕母指导如多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及时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孕母的依从性良好,可以预防骨强度不足。
综上所诉,儿童期骨代谢处于一生中最旺盛的阶段,而婴儿期更是骨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也是骨强度不足最好发的年龄,本文显示骨强度与婴儿的活动量,婴儿早期接受维生素D,钙剂预防和治疗正相关,母孕期储备正相关。所以,儿童保健医生应定期检测婴幼儿骨强度,特别是早产儿等高危人群,指导母亲合理膳食,加强孕期保健和婴儿期营养指导,指导辅食添加的时间和质量,正确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提高和改善早产儿或婴儿早期的骨强度,为减少成年后的骨质疏松打好基础。本文中未对阳性检出率与婴幼儿体重值進行比较,,有资料显示儿童骨强度与体重正相关,是否与肥胖儿童的体重正相关是以后的分析动向,以便研究儿童骨强度的影响因素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汪时华 陈绍红 肖川 《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
[2]王萍玉.儿童骨强度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13 (3): 138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佝偻病的好发年龄,我市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充足,佝偻病有其特有的因素,本研究对我市1886例儿童骨强度结果分析,探讨本地区骨强度不足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10月-2013年2月对来我院儿保门诊就诊的1886例儿童进行骨强度检测,其中男984例,女902例,共分四组:0-6月1019 人,6-12月638 人,1-3岁 192 人,3-6岁37人,足月儿1397例,早产儿114例。
1.2 检测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定量超声仪OMinsenes7000-型,按标准操作方法由专人进行骨强度测量。
本测量方法是检测骨超声沿骨轴行走的速度来判断骨强度情况,骨超声速度越快证明骨强度越高,反之骨强度越低,其中0-3岁儿童检测左小腿胫骨中段,三岁以上儿童检测左手桡骨前三分之一段。测量结果以该公司提供的亚洲儿童数据库中相应月龄儿童SOS值相比较得到标准差(Z值),来评定儿童的骨强度。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两组数值差异,x2检验比较率的差异,P<0.05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SOS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SOS值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Z值也逐渐增加;男童SOS值较女童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值在0-6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
2.2 骨强度水平 1886名儿童中,男婴骨强度不足401例 , 检出率40.7% ,女婴骨强度不足 358例,检出率39.68%,0-6月龄的441例,7-12月250例,1-3岁月龄的61例,3-6岁7例。早产儿62例,检出率54.38%。
6岁以内骨矿化不全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本研究发现骨强度SOS值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可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早期防治骨强度不足,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发展。各年龄之间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0-6月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3.1.1 此年龄段的婴儿正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体格发育迅速,尤其是身长的增长的幅度更大,各项营养素和宏量、微量元素需要量大,生长速度越快,需要量越大。
3.1.2 我市虽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由于时处冬春季,小年龄组的婴儿家长由于防护过度,很少带孩子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时间有限,又没有及时的补充外源性的维生素D3,又由于此年龄段的婴儿自主活动量少,所以造成婴儿体内钙合成减少,最终导致骨强度不足。
3.1.3 部分婴儿家长的喂养知识匮乏,过早地给婴儿添加辅食,在婴儿未满四月龄就添加谷类食物和菜泥,影响了钙质的吸收。
3.2 早产儿骨强度不足检出率明显高于足月儿,说明早产儿的骨矿化程度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骨强度低发生率大大增加,分析有以下原因:
3.2.1 早产儿由于提前分娩,错过了在子宫内左后三个月的骨骼增长期,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D和钙、磷等矿物质先天不足,致使出生时体内储存量较少,出生后由于出现追赶生长,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大,导致生后骨强度不足。
3.2.2 另有研究报道骨发育的生物学理论骨负荷也影响骨的形成,当骨负荷增加时,骨的合成增加,骨负荷的变化通过骨的塑形和重建过程来改变骨强度,胎儿在子宫内处于羊水环境中,胎动有利于骨强度的增加,早产使得骨负荷减少,而宫外的骨负荷达不到宫内的水平。
3.3 各年龄组骨强度不足的被检出儿童均简单询问母孕期营养,儿童营养和活动情况,发现在母孕期接受过骨强度检测的婴儿在婴儿早期骨强度低于未接受孕期接受过检查的婴儿,说明母亲孕期接受检测骨强度,并适时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骨强度不足的孕母指导如多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及时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孕母的依从性良好,可以预防骨强度不足。
综上所诉,儿童期骨代谢处于一生中最旺盛的阶段,而婴儿期更是骨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也是骨强度不足最好发的年龄,本文显示骨强度与婴儿的活动量,婴儿早期接受维生素D,钙剂预防和治疗正相关,母孕期储备正相关。所以,儿童保健医生应定期检测婴幼儿骨强度,特别是早产儿等高危人群,指导母亲合理膳食,加强孕期保健和婴儿期营养指导,指导辅食添加的时间和质量,正确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提高和改善早产儿或婴儿早期的骨强度,为减少成年后的骨质疏松打好基础。本文中未对阳性检出率与婴幼儿体重值進行比较,,有资料显示儿童骨强度与体重正相关,是否与肥胖儿童的体重正相关是以后的分析动向,以便研究儿童骨强度的影响因素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汪时华 陈绍红 肖川 《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
[2]王萍玉.儿童骨强度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13 (3):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