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着“打入主流”的目标,石界向来是喜欢和大
人物、大事件扯上关系的。近来,国内还真有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与奇石有关,还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作为广州迎亚运形象工程之一的广州大道绿化带项目,因一块花费2万元的石头而引起非议。这是一块广东本地产的大型黄蜡石,被作为园林美化用石放置在广州体院门口。当地分别有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以2万元“巨资”买石头放在路边铺张浪费,且质疑其程序的合法性和其中贪腐的可能。这一事件也成为当地公众关注的焦点,用“纳税人的2万元钱买一块石头放在路边”,遭到许多人的谴责。
很遗憾,这对石界来说似乎并不是一条“好”的新闻。很多人或许会期望消息其实是这样的:“迎亚运形象工程耗资xx万、xxx万购买奇石美化城市”或“xx市打造城市形象,花xxx万元购置天价精品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块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园林石,一个在我们看来实在不能称之为高的价格,在引发公众关注和质疑的同时,恐怕更应该引起石界同仁的反思。
首先,事实再次证明,我们一直以来的所谓“普及奇石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普及。普通百姓往往并不理解奇石在文化、艺术和美学上的特殊意义,认为它可有可无。广州当地就有人大代表认为,“花很多钱买石头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寻求替代品”。看来,绵延千年,体现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奇石艺术,在今天并未真正为普通大众接受和认可。试想,如果这块石头换成一件雕塑作品,还会引发这样的质疑声吗?是的,就因为它是石头。一句话,奇石的艺术价值并未被真正认知。否则,以广州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应该以拥有能够体现城市品位的园林石为荣的,而不是动辄提出“寻求替代品”。当然,问题的责任不是广州百姓的“无知”和“吝啬”,而应该从我们石界自身找找原因。当代奇石发展三十年来,我们真正为普及做了哪些踏实的工作呢?倒是广州市政部门在回答公众质疑时顺带帮我们做了一回奇石文化的初级扫盲:“广州大道作为一条迎亚运的十几公里长的‘花龙’,在‘画龙点睛’处摆设一块有点品位的石头是为了突显岭南特色。”
请注意,“品位”或许是另一个关键词。仍需试想,如果这块石头确实符合当代人的欣赏品味,以其独特的自然石之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周边环境的美感度,公众质疑的几率也必然会降低。这是一个日益走向公民社会的时代。公众买不买帐,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从中受益。如果广州市民真的从这块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他们恐怕不会过于计较为此付出的税金。这于是引发了另一层思考:在中国上千年的奇石文化史中,即以园林石来说,我们既有冠云峰、青芝岫等流传有序的实物,也有《秀石疏林图》(元·赵孟頫)、《竹石图》(清·郑燮)这样的传世写真,从中可见其风流优雅,以及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渗透。古人对此是有诸多讲究的,松下的怪石,竹旁的瘦石,无不与环境、精神融为一体,绝非可有可无。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演进,审美变迁,我们对奇石内在规律的探索却并没有跟上时代脚步,而往往满足于对古籍的照搬照抄或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理论体系的欠缺和深入研究的乏力,或许才是当代奇石的短板,制约了奇石文化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的可能。具体到广州的这方石,公众质疑的值与不值,其实根本在于美与不美。这,难道不也是我们石界该对此负责的么?
关于2万元奇石,我们值得讨论的还有很多:比如价格确立的依据,比如越来越强调公开、透明和知情权的今天,奇石商业运作、尤其是大型商业运作的规范性等等。通过这块引发了在有些人看来是“小题大做”的争议的石头,这条难以令石界满意的新闻,我们或许可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人物、大事件扯上关系的。近来,国内还真有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与奇石有关,还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作为广州迎亚运形象工程之一的广州大道绿化带项目,因一块花费2万元的石头而引起非议。这是一块广东本地产的大型黄蜡石,被作为园林美化用石放置在广州体院门口。当地分别有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以2万元“巨资”买石头放在路边铺张浪费,且质疑其程序的合法性和其中贪腐的可能。这一事件也成为当地公众关注的焦点,用“纳税人的2万元钱买一块石头放在路边”,遭到许多人的谴责。
很遗憾,这对石界来说似乎并不是一条“好”的新闻。很多人或许会期望消息其实是这样的:“迎亚运形象工程耗资xx万、xxx万购买奇石美化城市”或“xx市打造城市形象,花xxx万元购置天价精品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块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园林石,一个在我们看来实在不能称之为高的价格,在引发公众关注和质疑的同时,恐怕更应该引起石界同仁的反思。
首先,事实再次证明,我们一直以来的所谓“普及奇石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普及。普通百姓往往并不理解奇石在文化、艺术和美学上的特殊意义,认为它可有可无。广州当地就有人大代表认为,“花很多钱买石头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寻求替代品”。看来,绵延千年,体现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奇石艺术,在今天并未真正为普通大众接受和认可。试想,如果这块石头换成一件雕塑作品,还会引发这样的质疑声吗?是的,就因为它是石头。一句话,奇石的艺术价值并未被真正认知。否则,以广州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应该以拥有能够体现城市品位的园林石为荣的,而不是动辄提出“寻求替代品”。当然,问题的责任不是广州百姓的“无知”和“吝啬”,而应该从我们石界自身找找原因。当代奇石发展三十年来,我们真正为普及做了哪些踏实的工作呢?倒是广州市政部门在回答公众质疑时顺带帮我们做了一回奇石文化的初级扫盲:“广州大道作为一条迎亚运的十几公里长的‘花龙’,在‘画龙点睛’处摆设一块有点品位的石头是为了突显岭南特色。”
请注意,“品位”或许是另一个关键词。仍需试想,如果这块石头确实符合当代人的欣赏品味,以其独特的自然石之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周边环境的美感度,公众质疑的几率也必然会降低。这是一个日益走向公民社会的时代。公众买不买帐,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从中受益。如果广州市民真的从这块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他们恐怕不会过于计较为此付出的税金。这于是引发了另一层思考:在中国上千年的奇石文化史中,即以园林石来说,我们既有冠云峰、青芝岫等流传有序的实物,也有《秀石疏林图》(元·赵孟頫)、《竹石图》(清·郑燮)这样的传世写真,从中可见其风流优雅,以及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渗透。古人对此是有诸多讲究的,松下的怪石,竹旁的瘦石,无不与环境、精神融为一体,绝非可有可无。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演进,审美变迁,我们对奇石内在规律的探索却并没有跟上时代脚步,而往往满足于对古籍的照搬照抄或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理论体系的欠缺和深入研究的乏力,或许才是当代奇石的短板,制约了奇石文化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的可能。具体到广州的这方石,公众质疑的值与不值,其实根本在于美与不美。这,难道不也是我们石界该对此负责的么?
关于2万元奇石,我们值得讨论的还有很多:比如价格确立的依据,比如越来越强调公开、透明和知情权的今天,奇石商业运作、尤其是大型商业运作的规范性等等。通过这块引发了在有些人看来是“小题大做”的争议的石头,这条难以令石界满意的新闻,我们或许可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