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大道2万元奇石遭非议说起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着“打入主流”的目标,石界向来是喜欢和大
   人物、大事件扯上关系的。近来,国内还真有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与奇石有关,还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作为广州迎亚运形象工程之一的广州大道绿化带项目,因一块花费2万元的石头而引起非议。这是一块广东本地产的大型黄蜡石,被作为园林美化用石放置在广州体院门口。当地分别有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以2万元“巨资”买石头放在路边铺张浪费,且质疑其程序的合法性和其中贪腐的可能。这一事件也成为当地公众关注的焦点,用“纳税人的2万元钱买一块石头放在路边”,遭到许多人的谴责。
  很遗憾,这对石界来说似乎并不是一条“好”的新闻。很多人或许会期望消息其实是这样的:“迎亚运形象工程耗资xx万、xxx万购买奇石美化城市”或“xx市打造城市形象,花xxx万元购置天价精品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块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园林石,一个在我们看来实在不能称之为高的价格,在引发公众关注和质疑的同时,恐怕更应该引起石界同仁的反思。
  首先,事实再次证明,我们一直以来的所谓“普及奇石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普及。普通百姓往往并不理解奇石在文化、艺术和美学上的特殊意义,认为它可有可无。广州当地就有人大代表认为,“花很多钱买石头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寻求替代品”。看来,绵延千年,体现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奇石艺术,在今天并未真正为普通大众接受和认可。试想,如果这块石头换成一件雕塑作品,还会引发这样的质疑声吗?是的,就因为它是石头。一句话,奇石的艺术价值并未被真正认知。否则,以广州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应该以拥有能够体现城市品位的园林石为荣的,而不是动辄提出“寻求替代品”。当然,问题的责任不是广州百姓的“无知”和“吝啬”,而应该从我们石界自身找找原因。当代奇石发展三十年来,我们真正为普及做了哪些踏实的工作呢?倒是广州市政部门在回答公众质疑时顺带帮我们做了一回奇石文化的初级扫盲:“广州大道作为一条迎亚运的十几公里长的‘花龙’,在‘画龙点睛’处摆设一块有点品位的石头是为了突显岭南特色。”
  请注意,“品位”或许是另一个关键词。仍需试想,如果这块石头确实符合当代人的欣赏品味,以其独特的自然石之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周边环境的美感度,公众质疑的几率也必然会降低。这是一个日益走向公民社会的时代。公众买不买帐,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从中受益。如果广州市民真的从这块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他们恐怕不会过于计较为此付出的税金。这于是引发了另一层思考:在中国上千年的奇石文化史中,即以园林石来说,我们既有冠云峰、青芝岫等流传有序的实物,也有《秀石疏林图》(元·赵孟頫)、《竹石图》(清·郑燮)这样的传世写真,从中可见其风流优雅,以及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渗透。古人对此是有诸多讲究的,松下的怪石,竹旁的瘦石,无不与环境、精神融为一体,绝非可有可无。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演进,审美变迁,我们对奇石内在规律的探索却并没有跟上时代脚步,而往往满足于对古籍的照搬照抄或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理论体系的欠缺和深入研究的乏力,或许才是当代奇石的短板,制约了奇石文化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的可能。具体到广州的这方石,公众质疑的值与不值,其实根本在于美与不美。这,难道不也是我们石界该对此负责的么?
  关于2万元奇石,我们值得讨论的还有很多:比如价格确立的依据,比如越来越强调公开、透明和知情权的今天,奇石商业运作、尤其是大型商业运作的规范性等等。通过这块引发了在有些人看来是“小题大做”的争议的石头,这条难以令石界满意的新闻,我们或许可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文房即书房,这个概念始于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后主收藏甚丰,所藏书画均钤以“建业文房之印”。唐杜牧“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诗句中的“文房”,是指国家典掌文翰的机构,尚不是后世“书房”的泛称。宋李之彦在其《砚谱》中说:“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延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后主应是“文房三宝”的始倡者。南唐灭亡十一年后的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翰林院学士苏易简著
期刊
2009年11月28日,“中国·凉山首届(国际)奇石博览会暨第二届全国女石友联谊会”在西昌市凉山民族风情园盛大开幕,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张训彩将军、陶昌廉、季崇武将军,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杜耀西,国际盆栽赏石协会理事长苏义吉,马来西亚观赏石协会会长戴文华等和来自全国各地观赏石协会的领导及海内外石友参加了此次盛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长章,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吉林白山市等部分省市的领导同时到
期刊
画面石,赏如书画。书画,世人多以色彩、技法、意境为主旨,鲜有以身融其内而悟出书画的三维空间所蕴含的动行之风水。  风水,气也。气行成风,气凝为水,水流风行,物之职也,况画与石乎?  古语:石乃云之根,云为风之翼、水之源;是曰:石蕴风水,其不谬矣。  此石画,于石面黄金分割处左向斜上一杆通天立地的青绿大竹,如君临天下而写出以一隅以营全局的氤氲霸气。气行之处右向横指出浓如玉红如花的长叶,将右侧的广大空
期刊
说到“赌石”,原本是指产自缅甸的翡翠在开采出来   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在的好坏,须切割翡翠的过程称为“赌石”,是珠宝商人根据翡翠原石的皮壳特征、纹理走向及所开的“门子”来判断其内部翠料的优劣的方式。既然是“赌”,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要想看到石料里的成色情况,只有切割后才能见分晓,所以赌石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2008年底至今,在兰州赏石界也悄然兴起赌石潮流,赌的就是兰州七彩石。
期刊
武行里的教练被称作教师爷,简称“师爷”。天津卫这地儿,常把能说会道、喋喋不休、光说不练的人,也称为“师爷”。  我刚到石行,常听大伙儿称某人为“师爷”,便问为什么。答曰:慢慢你就知道了。此人姓石,一公司职员,好石,每逢周末,必到石圈一走,说到就到,这不,今儿进了我的店。  此君名不虚传,我刚沏上茶,他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细数着每块石头的产地、皮色,就是一块连卖我石头的人都说不清石种的卵石,他也能
期刊
石秉山川之气,藏灵蕴秀。明清两代三晋文人墨客都以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尊,继承自魏晋南北朝兴起的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情趣,打破了远古人类对大山灵石偶像崇拜的模式。从广义的赏石文化研究而言,他们崇尚自然山水之美,信奉“江山如画”之说,在游山玩水之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词”,大大拓展了赏石文化的范畴,并为今天的爱石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可资借鉴的赏石文化遗产。如明代文人乔宇〔公元1463~1531年
期刊
这石与兰的忠贞,这风的多情,实在是千年不可遇的精绝,它本应属于、也已属于我,而我又不能不给也喜欢它的桂良……    桂良,是赖聪敏介绍认识的。由相交、相知至诚恳认我做老师才开始注意、喜欢、到爱上了奇石这行。他为人坦直好学,是一有慈心而勤业的年青人。欣喜的是他对石的理解几近于我,久之也真为石界能有这样的青秀而希望。如给他评语,应是有正心者方有正见,有正见者正事可成、于是也为能有这样一位学生而自喜。然
期刊
今朝赏石文化得到飞速发展,古来无此。从实践中升华出理性认识,著书立说,从各个层面阐述赏石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谓百花齐放,为艺坛栽培一朵永不凋谢的石花,使赏石文化逐步与姊妹艺术同堂媲美。进行总结,进而为赏石文化持续及有序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拙文阐述地域文化,目的是丰富充实赏石文化的多元营养,赋予赏石文化深度与广度。  我们经过多年的体验与对比,得出赏石文化应是综合艺术的结论,已为石友之共鸣,因为
期刊
一些新近进入石界的读者,来电来信要求本刊增加奇石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多做奇石文化普及,尤其迫切希望了解石界主要石种的特色和赏玩要点。应读者要求,我们从本期起系统介绍主要石种的基本特色和赏玩要点,希望能对新石友有所助益,与老石友一同重温。    大化石,又名大化彩玉石,以质、色见长。大化石一般形体变化不大,形态饱满厚实,多有层状结构;质地坚硬细腻,玉化程度高;石肤细腻滑润,有瓷器釉面的厚重质感;色彩艳
期刊
制作底座的新材料——玉米杆复合物。没有噪音,没有粉尘,没有边角料损耗。环保,低价,占地一平米,一个工人,一天一度电。不用一刀一锯,不用抛光打蜡,不用拜师学艺,让每一个奇石爱好者,每天都可以在家利用业余时间,按你自己的心意,一天轻松做出至少四个奇石底座来。  信不信由你,这个奇迹真的可以实现。  此前,已经有国内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重庆日报》,上海、深圳等多地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本人的此项技术发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