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望
2009年9月5日下午15时许,我们16名云南学员来到了鲁迅文学院。
鲁院竟这么小!
小得有点可疑,小得只需半个梦就足以把它藏匿得很彻底了,我当时就这么想的。但,这小小的地方,会产生或者已经产生了很多大的梦,我当时同时也是这么想的。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走进了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就有义务有责任建构出一个宏大的叙事。
一个狭窄的小院,一个恢弘的世界。有如冯至先生的诗:“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拉着行李箱,如同步履蹒跚般缓慢地走,好奇地张望。校园中的树木在无风的闷热中老成地绿着,却莫名地让我有点兴奋,也许是因为这多少吻合了我想象中鲁院校园的景致吧。
用不了两分钟的时间,我们就穿过校园,见到了大厅中等候我们报到的鲁院的老师们。
老师们说,大家先拿钥匙牌,把行李放好就下来报到吧。
第二天的开学典礼是很隆重的,中国作协的领导几乎都来了,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白轶民也来了……
他们微笑着,柔和的目光在会场上往来穿梭。
两位学员的发言,呈现出55个少数民族作家共同的心境和心愿:担当使命,不负众望。
当铁凝和大家交谈时,一位同学向她赠送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挂包。看着那色彩艳丽的包,她挎在肩上,忍不住不时地低头观赏,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碰碰,说:“这包真的很漂亮,我真的很喜欢,谢谢!谢谢!”
铁凝和学员们一一合影留念,当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发现,每一张照片上,她都是很阳光地微笑着的。
9月29日上午,我们应邀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很多学员亲切握手。
同学们说,我们看到了一种期望和责任。
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看《复兴之路》,在天安门观礼台看国庆阅兵预演,在长城上看蜿蜒历史,在长三角看时代辉煌……
55双眼睛凝望着一个方向——祖国!
我们用心看,用脑看,用一个民族的眼睛去看……
我们看到了,我们懂,所以,我们爱。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观看。”观看什么呢?
观看世界,同时观照自己——我因此看到了差距和方向。
二、闻
2009年9月7日下午,在鲁迅文学院第12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少数民族作家班)第一次班会上,我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张时胜,白族,来自云南大理;我感谢我的民族对我的信任,感谢我所在单位领导的开明,感谢鲁院对我的接纳;我是来学习的,我将力求在文学上有所突破和提升。我坚信,只要热爱,就会有收获!
听好课,力求有所提升。这是我对自己此次学习的定位。不过,我也同时这样定位:我也是来见世面的。这一点,我没有在发言中提及。对于人到中年才有机会进京城“东张西望”的我来说,见世面也是一种学习和补课。当然,听课是我的第一要务,这点我并不含糊。
用心去“望”,而“闻”呢,我要求自己更多地用脑去“闻”,也就是说,带着思考去听。
鲁院的课程设置在此前于我是闻所未闻的、开放式的。分四大块:国际时事和国情时政;大文化;文学类;社会实践和考察。
授课教师大都是在国际国内都知名的某方面的权威。
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我们主讲《人类的空间探测与中国的月球探测》;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为我们主讲《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中国政策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乔良主讲《全球金融风暴与国家安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主讲《“关系”的魅力》;还有丹增、吉狄马加、徐坤、李敬泽……
这样高密度的知识的盛宴,在其它任何一个地方,恐怕都将是难以“烹制”的。因为意识到它的可贵,所以我格外珍惜,到12月底,我的听课笔记已达10来万字。
一次就餐时,我对坐在身边的鲁院副院长施战军老师说:“这样高水平的讲座,也只有在鲁院才能听得到了。”施老师说:“那是肯定的。”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者和作家,他们几乎都是拿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思考和探索,为学员们讲授。
“闻弦歌而知雅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和共振,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三、问
我是带着种种疑问和困惑来到鲁院的,也是带着种种预想来到鲁院的。我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能够澄清一些困扰我的问题。这对于经济专业毕业的我来说尤为重要。
小说的散文化和散文的小说化到底有何利弊?什么是好的小说语言?怎样才算是好小说?
我正在修改中的中篇有价值吗?现实主义的手法有前途吗?“主义”重要吗?
当下散文的走向如何?为什么余秋雨的散文有那么多的读者,而评论界却往往不屑一顾,或是大加挞伐?所谓的新散文新在哪里?
市场经济大潮中,诗歌如何神圣地存活和发展?
……
从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主讲的《优秀作家的素质解析》中,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从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主讲的《创作感染力问题》中,我认识到,文学观念虽然不断变化,但艺术的观念要坚持,尤其是感染力这一标准要坚持;从徐坤对自己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厨房》的条分缕析中,我悟到了好小说应该如何直抵现实的巅峰;而祝勇认可的散文的暧昧性、多重性、模糊性让我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主讲的《迷途的繁花》中,我不得不再次审视散文的表达和主体,散文的误区和问题;从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主讲的《边地经验与想象》中,我理解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如何直逼人性和哲学的高度;从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彬主讲的《小说中的话语和反话语》中,我对小说语言有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知;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讲的《“关系”的魅力》中,我清醒地意识到小说中人和事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价值、魅力,以及如何去创造“关系”而不是捏造“关系”……
不能说我的疑问从此就烟消云散,也不能说从此我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但,至少,我对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小说和好散文,更加充满了信心。我对自己满怀期许。
清人林嗣环(初中课文《口技》作者)云:“善问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我能入围“善问者善学者”的行列吗?
我对自己拭目以待。
四、切
几个月的“望”,几个月的“闻”,几个月的“问”,拓展了我的视域,扩展了我的思维疆域,也更真切地加深了我对文学的感知和判断,更切实地加固了我对文学的信念和理解——
文学其实就是在一种精神的追求中,对现实人生作出的一种睿智的情感性的回应。它闪耀着文化感受的灵气;朦胧着生活经验的思索;荡漾着人间情愫的光焰;潋滟着世事万物的内蕴。是一种深度绝望时的反扑;是郁积之后的喷射;是风雨中生命之旌不屈的飘扬。是生命对历史的负荷;是人生对命运的担当。是神圣的启示;是庄严的呼唤;是顿悟后的超越;是阻滞后的沟通。是直接将笔对接在血管中的流淌;是一种近乎天意和神意的情感判断和激情暗示。
文学让我们去倾诉心语、去固守真挚、去呵护童真、去滋养灵气,也为我们在欲哭无泪、欲行无路时保留住一点存活下去的勇气。
如果文学惨遭冷落,那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堕落。没有文学的浸润,没有历史的滋养,没有哲学的提醒,人类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当市场经济以商业规则将我们的血抽尽,将我们的肉剔除,将我们的心弄得相当浮躁的时候,文学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之一就是——营造一方有血有肉有魂的时空,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不时地顾盼一下自己仅此一次的生命。
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中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思想历程、世界观的形成不仅来自于个人生活的经验,还来自审美的进步和选择。”
鲁院给予了我进步的可能和选择的智慧。感谢鲁院!感谢大家!
虽然文学有时其实也很脆弱、很渺小、很猥琐,脆弱得甚至经不住一根香烟的敲击,渺小得甚至抵不住一滴酒精的麻痹,猥琐得甚至移不开一片茶叶的遮蔽……虽然我也知道,文学没有我不会感到孤独,文学没有我的介入也不会缺失一份坚贞。但,没有了文学,我会非常寂寞,失去了文学,我注定会很软弱、很卑微、很萎靡的。没办法,爱,其实就是一种宿命。
化用比利时诗人伊达·那慕尔的诗句作我的自勉吧:
我将穿越,哪怕我永远不会抵达!(原诗:我将穿越,但我永远不会抵达。)
2010年1月4日写于北京鲁院
【作者简介】张时胜:白族,1966年生于洱源江尾。经济学学士。从事过会计、汽车调度、新闻记者工作。现供职于大理学院《大理学院报》编辑部。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彭琼瑶
2009年9月5日下午15时许,我们16名云南学员来到了鲁迅文学院。
鲁院竟这么小!
小得有点可疑,小得只需半个梦就足以把它藏匿得很彻底了,我当时就这么想的。但,这小小的地方,会产生或者已经产生了很多大的梦,我当时同时也是这么想的。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走进了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就有义务有责任建构出一个宏大的叙事。
一个狭窄的小院,一个恢弘的世界。有如冯至先生的诗:“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拉着行李箱,如同步履蹒跚般缓慢地走,好奇地张望。校园中的树木在无风的闷热中老成地绿着,却莫名地让我有点兴奋,也许是因为这多少吻合了我想象中鲁院校园的景致吧。
用不了两分钟的时间,我们就穿过校园,见到了大厅中等候我们报到的鲁院的老师们。
老师们说,大家先拿钥匙牌,把行李放好就下来报到吧。
第二天的开学典礼是很隆重的,中国作协的领导几乎都来了,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白轶民也来了……
他们微笑着,柔和的目光在会场上往来穿梭。
两位学员的发言,呈现出55个少数民族作家共同的心境和心愿:担当使命,不负众望。
当铁凝和大家交谈时,一位同学向她赠送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挂包。看着那色彩艳丽的包,她挎在肩上,忍不住不时地低头观赏,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碰碰,说:“这包真的很漂亮,我真的很喜欢,谢谢!谢谢!”
铁凝和学员们一一合影留念,当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发现,每一张照片上,她都是很阳光地微笑着的。
9月29日上午,我们应邀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很多学员亲切握手。
同学们说,我们看到了一种期望和责任。
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看《复兴之路》,在天安门观礼台看国庆阅兵预演,在长城上看蜿蜒历史,在长三角看时代辉煌……
55双眼睛凝望着一个方向——祖国!
我们用心看,用脑看,用一个民族的眼睛去看……
我们看到了,我们懂,所以,我们爱。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观看。”观看什么呢?
观看世界,同时观照自己——我因此看到了差距和方向。
二、闻
2009年9月7日下午,在鲁迅文学院第12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少数民族作家班)第一次班会上,我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张时胜,白族,来自云南大理;我感谢我的民族对我的信任,感谢我所在单位领导的开明,感谢鲁院对我的接纳;我是来学习的,我将力求在文学上有所突破和提升。我坚信,只要热爱,就会有收获!
听好课,力求有所提升。这是我对自己此次学习的定位。不过,我也同时这样定位:我也是来见世面的。这一点,我没有在发言中提及。对于人到中年才有机会进京城“东张西望”的我来说,见世面也是一种学习和补课。当然,听课是我的第一要务,这点我并不含糊。
用心去“望”,而“闻”呢,我要求自己更多地用脑去“闻”,也就是说,带着思考去听。
鲁院的课程设置在此前于我是闻所未闻的、开放式的。分四大块:国际时事和国情时政;大文化;文学类;社会实践和考察。
授课教师大都是在国际国内都知名的某方面的权威。
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我们主讲《人类的空间探测与中国的月球探测》;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为我们主讲《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中国政策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乔良主讲《全球金融风暴与国家安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主讲《“关系”的魅力》;还有丹增、吉狄马加、徐坤、李敬泽……
这样高密度的知识的盛宴,在其它任何一个地方,恐怕都将是难以“烹制”的。因为意识到它的可贵,所以我格外珍惜,到12月底,我的听课笔记已达10来万字。
一次就餐时,我对坐在身边的鲁院副院长施战军老师说:“这样高水平的讲座,也只有在鲁院才能听得到了。”施老师说:“那是肯定的。”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者和作家,他们几乎都是拿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思考和探索,为学员们讲授。
“闻弦歌而知雅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和共振,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三、问
我是带着种种疑问和困惑来到鲁院的,也是带着种种预想来到鲁院的。我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能够澄清一些困扰我的问题。这对于经济专业毕业的我来说尤为重要。
小说的散文化和散文的小说化到底有何利弊?什么是好的小说语言?怎样才算是好小说?
我正在修改中的中篇有价值吗?现实主义的手法有前途吗?“主义”重要吗?
当下散文的走向如何?为什么余秋雨的散文有那么多的读者,而评论界却往往不屑一顾,或是大加挞伐?所谓的新散文新在哪里?
市场经济大潮中,诗歌如何神圣地存活和发展?
……
从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主讲的《优秀作家的素质解析》中,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从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主讲的《创作感染力问题》中,我认识到,文学观念虽然不断变化,但艺术的观念要坚持,尤其是感染力这一标准要坚持;从徐坤对自己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厨房》的条分缕析中,我悟到了好小说应该如何直抵现实的巅峰;而祝勇认可的散文的暧昧性、多重性、模糊性让我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主讲的《迷途的繁花》中,我不得不再次审视散文的表达和主体,散文的误区和问题;从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主讲的《边地经验与想象》中,我理解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如何直逼人性和哲学的高度;从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彬主讲的《小说中的话语和反话语》中,我对小说语言有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知;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讲的《“关系”的魅力》中,我清醒地意识到小说中人和事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价值、魅力,以及如何去创造“关系”而不是捏造“关系”……
不能说我的疑问从此就烟消云散,也不能说从此我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但,至少,我对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小说和好散文,更加充满了信心。我对自己满怀期许。
清人林嗣环(初中课文《口技》作者)云:“善问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我能入围“善问者善学者”的行列吗?
我对自己拭目以待。
四、切
几个月的“望”,几个月的“闻”,几个月的“问”,拓展了我的视域,扩展了我的思维疆域,也更真切地加深了我对文学的感知和判断,更切实地加固了我对文学的信念和理解——
文学其实就是在一种精神的追求中,对现实人生作出的一种睿智的情感性的回应。它闪耀着文化感受的灵气;朦胧着生活经验的思索;荡漾着人间情愫的光焰;潋滟着世事万物的内蕴。是一种深度绝望时的反扑;是郁积之后的喷射;是风雨中生命之旌不屈的飘扬。是生命对历史的负荷;是人生对命运的担当。是神圣的启示;是庄严的呼唤;是顿悟后的超越;是阻滞后的沟通。是直接将笔对接在血管中的流淌;是一种近乎天意和神意的情感判断和激情暗示。
文学让我们去倾诉心语、去固守真挚、去呵护童真、去滋养灵气,也为我们在欲哭无泪、欲行无路时保留住一点存活下去的勇气。
如果文学惨遭冷落,那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堕落。没有文学的浸润,没有历史的滋养,没有哲学的提醒,人类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当市场经济以商业规则将我们的血抽尽,将我们的肉剔除,将我们的心弄得相当浮躁的时候,文学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之一就是——营造一方有血有肉有魂的时空,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不时地顾盼一下自己仅此一次的生命。
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中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思想历程、世界观的形成不仅来自于个人生活的经验,还来自审美的进步和选择。”
鲁院给予了我进步的可能和选择的智慧。感谢鲁院!感谢大家!
虽然文学有时其实也很脆弱、很渺小、很猥琐,脆弱得甚至经不住一根香烟的敲击,渺小得甚至抵不住一滴酒精的麻痹,猥琐得甚至移不开一片茶叶的遮蔽……虽然我也知道,文学没有我不会感到孤独,文学没有我的介入也不会缺失一份坚贞。但,没有了文学,我会非常寂寞,失去了文学,我注定会很软弱、很卑微、很萎靡的。没办法,爱,其实就是一种宿命。
化用比利时诗人伊达·那慕尔的诗句作我的自勉吧:
我将穿越,哪怕我永远不会抵达!(原诗:我将穿越,但我永远不会抵达。)
2010年1月4日写于北京鲁院
【作者简介】张时胜:白族,1966年生于洱源江尾。经济学学士。从事过会计、汽车调度、新闻记者工作。现供职于大理学院《大理学院报》编辑部。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彭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