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是学生进行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只有学好汉字,才能够进行文章的阅读,进行写作的练习。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课堂游戏活动、借助生活实物、应用姓氏教学,以及开展合作活动等策略,逐步实现高效识字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兴趣;合作
“识字”是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必经阶段,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有效的汉字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开展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那么在当前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汉字认知特点,结合汉字教学的内容,进行汉字教学策略的优化,逐步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呢?
一、创建游戏活动,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会主动耗费自己的精力,参与到这项事物的学习之中;当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时,也会表现出疲惫感和消极的态度。因此,在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导向,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安排。而游戏就是能有效满足这一教育要求的教学活动。在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资源,开展游戏活动,调动学生进行生字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汉字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打擂台”的游戏形式,来促进学生提高识字的兴趣。在课下,教师根据教材中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生字的安排,将本节课的生字“挖”“忘”“井”等录入计算机当中,使得每一张幻灯片对应一个汉字。在教师课堂教学“挖”“忘”“井”等生字之后,教师请班级中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打擂台”的游戏。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当荧屏当中《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的“挖”“忘”“井”等生字时,两名学生对生字进行认读,并对答题权进行争夺。对于获得答题权,且认读正确的学生,获得胜利,另一名学生则淘汰出局。之后,教师请班级中其他学生对之前获胜的学生进行挑战,重复对“挖”“忘”“井”等生字的认读,直到赛出班级冠军。
显然,在开展低年级识字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汉字的学习,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二、借助生活实物,深化汉字理解
汉字是生活中实物的抽象性表达,在进行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生活当中的实物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汉字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汉字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逐步建构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当中的实物与汉字进行比对,也能够简化学生理解汉字含义的过程,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及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实物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解“鸡”“鸭”等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构,让学生初步认知“鸡”“鸭”这两个汉字。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鸡”和“鸭”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常见的动物,并应用多媒体当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将小鸡的图片和鸭子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理解“鸡”“鸭”这两个字的意思,提高汉字学习的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实物,来丰富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深化对汉字含义的认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姓氏教学,提高学生记忆
学生身边的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工具。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因此,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来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学生的姓氏和名字来进行教学,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意识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地进行汉字的学习。同时,以姓氏和名字来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将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延伸到课下,使学生在念同伴名字的同时,深化对汉字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姓氏歌》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轮流发放班级中学生的作业本,来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在《姓氏歌》这节课中,主要教学的汉字是“张”“王”“吴”“李”等生活当中常见的姓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这些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并让学生从“张”“王”“吴”“李”等姓氏中,思考班级中具有对应姓氏的学生,提高学生进行姓氏汉字学习的主动性。随后,教师将班级中的作业本收集起来,并让学生进行轮流发放,使学生在发放作业本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表示姓氏汉字的记忆。
显而易见,借助学生的姓氏来进行汉字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汉字的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深化对汉字的记忆。
四、开展合作活动,促进生字认知
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教育当中得一个重要理论,其中强调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认为学生个体的智力是有自己的属性的,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也不相同,所以,在面对同样的生字时,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不相同。而合作学习活动是伴随社会对人才合作能力的要求,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但是,在传统形式下,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分配情况,进行组员的安排,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会造成合作学习活动应用低效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同时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况,进行组员的有效分配。
例如,在《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课堂中所反应出来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等三个等级;随后,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较好的学生,也有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紧接着,教师让小组中对《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汉字认知效果较好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虎”“熊”“通”“准”等汉字读音和含义的指导,促使小组中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帮助中,能够提高对“虎”“熊”“通”“准”等汉字的认知效果,从而实现《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汉字的有效教学。同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虎”“熊”“通”“准”等汉字的学习,也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效识字教学课堂的构建。
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能够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共同认知汉字内容,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当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当中所安排的汉字内容,结合學生对汉字的认知结构,以及兴趣趋向,进行汉字教学策略的创新设计,并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经验的积累,从而形成完整地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体系,逐步实现汉字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2]于玲玲.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7-88.
[3]王峰.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6):186-18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兴趣;合作
“识字”是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必经阶段,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有效的汉字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开展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那么在当前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汉字认知特点,结合汉字教学的内容,进行汉字教学策略的优化,逐步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呢?
一、创建游戏活动,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会主动耗费自己的精力,参与到这项事物的学习之中;当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时,也会表现出疲惫感和消极的态度。因此,在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导向,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安排。而游戏就是能有效满足这一教育要求的教学活动。在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资源,开展游戏活动,调动学生进行生字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汉字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打擂台”的游戏形式,来促进学生提高识字的兴趣。在课下,教师根据教材中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生字的安排,将本节课的生字“挖”“忘”“井”等录入计算机当中,使得每一张幻灯片对应一个汉字。在教师课堂教学“挖”“忘”“井”等生字之后,教师请班级中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打擂台”的游戏。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当荧屏当中《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的“挖”“忘”“井”等生字时,两名学生对生字进行认读,并对答题权进行争夺。对于获得答题权,且认读正确的学生,获得胜利,另一名学生则淘汰出局。之后,教师请班级中其他学生对之前获胜的学生进行挑战,重复对“挖”“忘”“井”等生字的认读,直到赛出班级冠军。
显然,在开展低年级识字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汉字的学习,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二、借助生活实物,深化汉字理解
汉字是生活中实物的抽象性表达,在进行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生活当中的实物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汉字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汉字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逐步建构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当中的实物与汉字进行比对,也能够简化学生理解汉字含义的过程,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及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实物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解“鸡”“鸭”等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构,让学生初步认知“鸡”“鸭”这两个汉字。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鸡”和“鸭”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常见的动物,并应用多媒体当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将小鸡的图片和鸭子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理解“鸡”“鸭”这两个字的意思,提高汉字学习的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实物,来丰富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深化对汉字含义的认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姓氏教学,提高学生记忆
学生身边的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工具。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因此,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来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学生的姓氏和名字来进行教学,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意识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地进行汉字的学习。同时,以姓氏和名字来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将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延伸到课下,使学生在念同伴名字的同时,深化对汉字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姓氏歌》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轮流发放班级中学生的作业本,来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在《姓氏歌》这节课中,主要教学的汉字是“张”“王”“吴”“李”等生活当中常见的姓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这些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并让学生从“张”“王”“吴”“李”等姓氏中,思考班级中具有对应姓氏的学生,提高学生进行姓氏汉字学习的主动性。随后,教师将班级中的作业本收集起来,并让学生进行轮流发放,使学生在发放作业本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表示姓氏汉字的记忆。
显而易见,借助学生的姓氏来进行汉字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汉字的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深化对汉字的记忆。
四、开展合作活动,促进生字认知
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教育当中得一个重要理论,其中强调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认为学生个体的智力是有自己的属性的,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也不相同,所以,在面对同样的生字时,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不相同。而合作学习活动是伴随社会对人才合作能力的要求,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但是,在传统形式下,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分配情况,进行组员的安排,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会造成合作学习活动应用低效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同时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况,进行组员的有效分配。
例如,在《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课堂中所反应出来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等三个等级;随后,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较好的学生,也有对“虎”“熊”“通”“准”等汉字认知效果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紧接着,教师让小组中对《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汉字认知效果较好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虎”“熊”“通”“准”等汉字读音和含义的指导,促使小组中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帮助中,能够提高对“虎”“熊”“通”“准”等汉字的认知效果,从而实现《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汉字的有效教学。同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虎”“熊”“通”“准”等汉字的学习,也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效识字教学课堂的构建。
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能够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共同认知汉字内容,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当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当中所安排的汉字内容,结合學生对汉字的认知结构,以及兴趣趋向,进行汉字教学策略的创新设计,并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经验的积累,从而形成完整地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体系,逐步实现汉字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2]于玲玲.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7-88.
[3]王峰.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