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反思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优秀的反思品质,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反思能力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21
  “吾日三省吾身。”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反思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优秀的反思品质,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初三语文教学中,一般按照下列步骤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认识概念和过程
  通常认为学生反思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以及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等进行再思考的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注重反思内容及方法,尤其注重反思习惯的养成。一般情况下,学生反思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思考。对过去学习的回顾检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时,引导学生思考同类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2.辨别。对自身学习方法、思路等进行判断,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比如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时,学生往往注重景物的描写,而轻行文线索。通过指导学生反思,学生明白一篇解说词也可以有多个角度、多种立足点、多个线索。
  3.变换。一旦发现学习有偏差,迅速收集信息,找出根源,提出假设,变换思路。如培根的《论美》作者论述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既是美男子,又具有美好的品行这一观点。学生反思:培根怎样知道——凭借人物画像。仅凭几幅无法辨别真伪且经过美化的画像是无法辨别真相的。学生思路打开了,种种假设产生了:朱元璋是癞子,但书上画的是戴帽子的;康熙得过天花,肯定是一脸麻子;奥古斯都就一定是美男子吗?等等。
  4.贯通。分析原因之后,积极寻找新的方法、思路来解决问题,从而贯通知识。这是反思的问题解决环节。如考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结尾两句大胆想象,请具体解说。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有审题不清,有未结合诗句解说,不一而足。事实上,学生反思自己的审题和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很快根据题目提示的“想象”,想到诗人借月怀远,托给月亮,传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5.举一反三。贯通后,学生需要检验新的方法、思路的正确性,成功了,问题解决,需要总结,并由此类推到其他问题。还举上面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例子,学生思维知识贯通后,代入诗句中验证,符合诗意。学生就该反思:类似的借物怀念远方亲友、故乡的诗歌有哪些?所借助的意象有无区别?进而给这一类诗歌归类,并由此延伸到其他怀亲念远的诗歌。
  二、学习反思的方法
  1.学会多角度反思。学生在反思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学习《观沧海》,可以进行多角度反思:写了些什么景,这些景物按照什么分类,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这些景物又能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试写反思日记。学习中将点滴反思随时记下,形成系列,这就是反思日记。经过归纳,找出得失,学习中难题会逐渐减少,学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3.比较式反思。不同的学生反思学习会有所不同,这需要向同学、老师请教,看看别人是怎样想的。如反思《热爱生命》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英雄赞歌,有人认为是人与环境的斗争,也有人认为是美国硬汉精神的体现。总之,不同的反思学习会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全面掌握文本。
  4.换位式反思。个人看问题,角度会受到限制,有时囿于其中,难以看清。这就要我们换位反思。站在教师的角度上会有什么想法?教师为什么设计这一问题?别人会怎样思考?等等。常常换位,移情反思,会形成平等的氛围,养成良好的反思学习品质。如《藤野先生》,学生对教师主要讲解藤野先生的言行,分析藤野先生的品行,有些想法。学生反思:为什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不摆在首要位置?如果换位思考,就会明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是一篇写人的典范散文。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人物的品行,至于作者的爱国情感,是服从于人物的刻画。
  三、抓住反思的内容
  1.课前反思。课前学生主要是预习,收集资料。因此学生反思的主要方面是目标的反思、知识侧重点的反思、内容的反思、疑难的反思。如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反思:这一首诗歌更像散文,有完整的事件,能够体现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杜甫作为伟大的诗人,怎么可能与群童一般见识,那为何称之为“盗贼”?自己尚在雨中苦苦挣扎,为何诗人还惦记天下寒士?这一系列反思犹如黑暗中的烛光,照亮了学生探索知识的道路。
  2.课中反思。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意志品质、陶冶学生情操的主阵地。学生课中反思主要内容是对课堂教授知识的反思、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自身学习方法的反思、教师问题设置的反思、教师评价的反思等。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3.课后反思。课后学生反思可以从作业、行为、习惯、方法等角度反思。
  四、检查反思学习的效果
  笔者主要从“错题集的检查”“旧知回顾”“反思日记”“询问学生反思情况”这几个方面,检查落实学生反思的内容,促进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如何做一个有心的课内外的观察者,如何做一个心中有“魔镜”的教学者,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全面获取初一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把握处理好信息,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理念观察品评听说初一学生教学的有心人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25  童话《白雪公主》中的后母王后总是对着魔镜问:“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
[摘要]化学是初中学习中较难的学科,由于化学知识枯燥难懂,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厌倦,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化学知识实现了由手写板书向视频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化学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91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示错教学已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对概念以及定义等进行直接讲解,过度使用此种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恰
[摘要]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现代数学教育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36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摘 要] 类比推理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认知形式,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类比推理,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此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学习效果.[关键词] 类比推理 高中数学 实践[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22在高中数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课改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并合理、科学地运用。结合实践探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37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语文课都有一种偏见,认为语文课充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行科学预设,期待生成性资源;建立互动交流平台,激活生成性资源;善于转变角色,捕捉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成性资源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