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遵从佛教生命教育的本质,围绕生命这个核心讨论自性具足。通过引入现代文明对生命的理解,论述自性具足的显现是需要建立在客观基础的完善上的,进而以此为依据探讨了自性具足从潜能逐步转化成功能并最终达到解脱的过程。证明了佛学是科学的、真实不虚的,是需要依矩而践行的。
关键词:自性,生命,佛学
净空法师指出:佛教是至善圆满的生命教育。譬如六祖慧能明悟了生命的真实不虚,开示后人:“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是慧能对生命的真实本来的阐释。其核心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自性具足”。而要理解这直指本源的四个字,势必要以“生命”为核心进行分析,始终遵循佛教生命教育的本质。
一、缘性可鉴
具足的自性因缘不同而在不同的物种和个体生命中表现出的可鉴的特征,被称为缘性。如同任何生命拥有都拥有独特的基因,而基因又是可以被识别、检测的,即具有可鉴性。这种可鉴的缘性给予了不同物种独特的生理结构,也给予了不同个体生命特有的天赋和性格特征。正因此,生理结构的特异性尤其是脑部的差别,使人有了区别于其它物种的生理基础。
这一基础为我们能开启本自具足的自性中的许多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其它生命虽然也有着具足的自性,但因皮囊所限,无法在智慧上与人类相比。当然,人这副皮囊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所以色身终究是无法超脱生理基础的。故此,一切修行包括法报化三身皆是以可鉴的缘性为基础在色身上进行的信息开启,即“觉悟”。只有开启足够的信息,即觉悟到一定程度或境界方能超脱色身的业障。达摩有言:“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
二、自性的客观性
从人与其它生命的区别和达摩的话语中不难明白,在开启自性中的信息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生理基础支持,使其与信息具有良好的相适应性。提供这种支持的载体正是人体,强化人体是为了获得更加充足的能量,保障对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不难发现,人们学习或实现越困难的事情时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能量,也需要更完善的生理基础作为支持。而整个信息系统为了生命的稳定,不允许我们忽视生理支持一蹴而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加以限制。
所以说,即使是缘性表达更好的天才,也只是在特定的事情上,相对大多数人用了较短的时间而已。这种特异性的优势距离一切具足的圆满还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甚至在很多时候,特异性越强圆满性越差,干细胞和功能细胞的差异就是很好的生理说明。
虽然我们确实可以用生理或心理上的透支来违背这个保护机制,但要支付的代价便是对生命本身稳定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能否修复,完全视程度和身心恢复能力而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修行的人,或者说专注于某一事物的人,都会被要求或自发地减少对不相关事物的关注而有所“戒”。此举可以通过暂时封存某些用不到的信息而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同时将有限的、零散的分布在跨度较大的信息上的能量集中作用于所需要开启的信息上。通过长时间充足的能量供给,实现特定信息的稳定,使之足以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自如应用,渐渐实现“如如不动”。
信念正是通过这种长时间集中形成的,能让人获得超常的力量和生命力。反观那种散乱而缺少精神支持的能量形态,数量再多也无甚效用,只会使人陷入知道很多却又无力做到,或者需要特定环境支持才能做到的困境。所以《楞严经》说“大凡利根之士,好务多闻,不勤定力。于闻、思、修,偏重闻慧,少及思、修。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这便是背离了“定生慧”的要义。
三、信息与自性
并不是说只要为具足的自性提供相应的生理支持和充足稳定的能量,人就可以通晓天下万事万物,因为其中缺少了实现的途径或者方法。好比前方有一扇门,也有开门的钥匙,却少了拧转钥匙的动作,如此终究是无法将门打开的。即自性具足作为“因”,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缘”,才能待缘而起,生出相应之“果”。在认知的过程中,外界信息就是这个“缘”,激发自性以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训练、修行,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自性获得相应的外界信息的激发,即产生感应。
需要激发并非是在否定自性的具足,而是说开启自性中的信息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如此才能将潜能变成功能。这个过程是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运化,是先天和后天的相互影响,也是以可鉴的缘性为基础向“明心”进行的转化。
而之所以说自性具足,是因为自性蕴含了世间所有的信息。既然是所有,那便是善恶皆在其中的,如阿赖耶识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这种善恶皆具、一切万有的特点,使我们拥有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一种不分善恶的,什么都可能学会的潜能。所以,不同的外界信息,就会激发不同的内在信息,使能量向其汇聚,渐渐稳定,形成价值观、技能或习惯等等。
四、缘性与自性
每个人具足的自性所表现出的缘性特征是不同的,致使封存和开启的信息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外界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好比有人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出净水而独污。这是先天对后天的影响,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本性难移。虽说本性难移,却并非不可改变,只是生命有限,所以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我们大多是按照缘性去感应那些最容易产生共鸣的信息,并以此作为根本来进行选择,使特异性越来越明显,最终发展成了特定的人,拥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能力。
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缘性走完这一生,那确实是浪费了人类独天得厚的条件。这种“浪费”使我们产生了不满足、不自由之感。尽管人们都知道一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开启自性中所有信息,但每个人都拥有的本自具足的自性又确实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到更多,而不仅仅是依照缘性不同做出不随心意的被动的选择,所以人有了永不满足的欲望。欲望本身没有错,它是人类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促使人类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所在。但是绝大部分时候,人们又被欲望形成的“贪嗔痴”三毒所左右着,这跟被缘性左右是一个道理,不过是从一个泥沼跳进了另一个泥沼而已。业障重则欲强,尽除业障则欲无处可着,自然实现了无所住,也就是解脱。所以佛法修解脱道,只有解脱了,我们才能是自己的主宰,没有什么比这更平等和更自由的。当我们做到了平等自由,就真正实现了佛法。
执着于自己的缘性,那是因为人们忘了缘性只是具足的自性的因缘而表现出的部分特征,每个人的自性本身都拥有完整的信息,实质无差别,只是最终的表达有差异而已。而执着于欲望,是因为人们忘了人这具肉身的有限性:时间即生命是有限的,能量是有限的,很多缺损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人们不可能穷尽欲望。
五、规则与解脱
无论是本自具足的这是天道或者说宇宙的定律所限,不可违逆。故圣人说:“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正是因为有了限制,人的细胞才会老老实实呆在每个人的身上,令其不至于忽然解体,最终保证了个体能独立的、相对稳定的存在。当体内的种种不按照规则运行的时候,人们轻则病痛,重则死亡。
所以,解脱不是要超越规则,而是要遵从真正的规则,从而超越无明的愚知。依人而言,真正的规则是自性本自具足,无明者却贪着于外物而不向内求;真正的规则是自性中尚有太多信息等待被开启,无明者却以为现状就是究竟,沦于空谈而不去实修。无明正是痴的根源,只有从这个“痴”为人们设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既不被当下内在的不完善所局限,也不因贪着外在无常的现象而变的涣散,在有限的时间与条件下,将生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
2、(唐)玄奘法师译:《瑜伽师地论》。
3、(唐)慧能口述:《六祖坛经》。
4、净空法师口述,王海峰、施景培编:《圣贤教育系列丛书》,团结出版社2014版。
5、Michael Gazzaniga等著,周晓林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版。
6、胡兴昌著:《生命科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关键词:自性,生命,佛学
净空法师指出:佛教是至善圆满的生命教育。譬如六祖慧能明悟了生命的真实不虚,开示后人:“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是慧能对生命的真实本来的阐释。其核心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自性具足”。而要理解这直指本源的四个字,势必要以“生命”为核心进行分析,始终遵循佛教生命教育的本质。
一、缘性可鉴
具足的自性因缘不同而在不同的物种和个体生命中表现出的可鉴的特征,被称为缘性。如同任何生命拥有都拥有独特的基因,而基因又是可以被识别、检测的,即具有可鉴性。这种可鉴的缘性给予了不同物种独特的生理结构,也给予了不同个体生命特有的天赋和性格特征。正因此,生理结构的特异性尤其是脑部的差别,使人有了区别于其它物种的生理基础。
这一基础为我们能开启本自具足的自性中的许多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其它生命虽然也有着具足的自性,但因皮囊所限,无法在智慧上与人类相比。当然,人这副皮囊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所以色身终究是无法超脱生理基础的。故此,一切修行包括法报化三身皆是以可鉴的缘性为基础在色身上进行的信息开启,即“觉悟”。只有开启足够的信息,即觉悟到一定程度或境界方能超脱色身的业障。达摩有言:“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
二、自性的客观性
从人与其它生命的区别和达摩的话语中不难明白,在开启自性中的信息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生理基础支持,使其与信息具有良好的相适应性。提供这种支持的载体正是人体,强化人体是为了获得更加充足的能量,保障对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不难发现,人们学习或实现越困难的事情时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能量,也需要更完善的生理基础作为支持。而整个信息系统为了生命的稳定,不允许我们忽视生理支持一蹴而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加以限制。
所以说,即使是缘性表达更好的天才,也只是在特定的事情上,相对大多数人用了较短的时间而已。这种特异性的优势距离一切具足的圆满还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甚至在很多时候,特异性越强圆满性越差,干细胞和功能细胞的差异就是很好的生理说明。
虽然我们确实可以用生理或心理上的透支来违背这个保护机制,但要支付的代价便是对生命本身稳定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能否修复,完全视程度和身心恢复能力而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修行的人,或者说专注于某一事物的人,都会被要求或自发地减少对不相关事物的关注而有所“戒”。此举可以通过暂时封存某些用不到的信息而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同时将有限的、零散的分布在跨度较大的信息上的能量集中作用于所需要开启的信息上。通过长时间充足的能量供给,实现特定信息的稳定,使之足以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自如应用,渐渐实现“如如不动”。
信念正是通过这种长时间集中形成的,能让人获得超常的力量和生命力。反观那种散乱而缺少精神支持的能量形态,数量再多也无甚效用,只会使人陷入知道很多却又无力做到,或者需要特定环境支持才能做到的困境。所以《楞严经》说“大凡利根之士,好务多闻,不勤定力。于闻、思、修,偏重闻慧,少及思、修。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这便是背离了“定生慧”的要义。
三、信息与自性
并不是说只要为具足的自性提供相应的生理支持和充足稳定的能量,人就可以通晓天下万事万物,因为其中缺少了实现的途径或者方法。好比前方有一扇门,也有开门的钥匙,却少了拧转钥匙的动作,如此终究是无法将门打开的。即自性具足作为“因”,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缘”,才能待缘而起,生出相应之“果”。在认知的过程中,外界信息就是这个“缘”,激发自性以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训练、修行,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自性获得相应的外界信息的激发,即产生感应。
需要激发并非是在否定自性的具足,而是说开启自性中的信息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如此才能将潜能变成功能。这个过程是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运化,是先天和后天的相互影响,也是以可鉴的缘性为基础向“明心”进行的转化。
而之所以说自性具足,是因为自性蕴含了世间所有的信息。既然是所有,那便是善恶皆在其中的,如阿赖耶识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这种善恶皆具、一切万有的特点,使我们拥有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一种不分善恶的,什么都可能学会的潜能。所以,不同的外界信息,就会激发不同的内在信息,使能量向其汇聚,渐渐稳定,形成价值观、技能或习惯等等。
四、缘性与自性
每个人具足的自性所表现出的缘性特征是不同的,致使封存和开启的信息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外界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好比有人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出净水而独污。这是先天对后天的影响,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本性难移。虽说本性难移,却并非不可改变,只是生命有限,所以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我们大多是按照缘性去感应那些最容易产生共鸣的信息,并以此作为根本来进行选择,使特异性越来越明显,最终发展成了特定的人,拥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能力。
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缘性走完这一生,那确实是浪费了人类独天得厚的条件。这种“浪费”使我们产生了不满足、不自由之感。尽管人们都知道一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开启自性中所有信息,但每个人都拥有的本自具足的自性又确实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到更多,而不仅仅是依照缘性不同做出不随心意的被动的选择,所以人有了永不满足的欲望。欲望本身没有错,它是人类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促使人类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所在。但是绝大部分时候,人们又被欲望形成的“贪嗔痴”三毒所左右着,这跟被缘性左右是一个道理,不过是从一个泥沼跳进了另一个泥沼而已。业障重则欲强,尽除业障则欲无处可着,自然实现了无所住,也就是解脱。所以佛法修解脱道,只有解脱了,我们才能是自己的主宰,没有什么比这更平等和更自由的。当我们做到了平等自由,就真正实现了佛法。
执着于自己的缘性,那是因为人们忘了缘性只是具足的自性的因缘而表现出的部分特征,每个人的自性本身都拥有完整的信息,实质无差别,只是最终的表达有差异而已。而执着于欲望,是因为人们忘了人这具肉身的有限性:时间即生命是有限的,能量是有限的,很多缺损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人们不可能穷尽欲望。
五、规则与解脱
无论是本自具足的这是天道或者说宇宙的定律所限,不可违逆。故圣人说:“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正是因为有了限制,人的细胞才会老老实实呆在每个人的身上,令其不至于忽然解体,最终保证了个体能独立的、相对稳定的存在。当体内的种种不按照规则运行的时候,人们轻则病痛,重则死亡。
所以,解脱不是要超越规则,而是要遵从真正的规则,从而超越无明的愚知。依人而言,真正的规则是自性本自具足,无明者却贪着于外物而不向内求;真正的规则是自性中尚有太多信息等待被开启,无明者却以为现状就是究竟,沦于空谈而不去实修。无明正是痴的根源,只有从这个“痴”为人们设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既不被当下内在的不完善所局限,也不因贪着外在无常的现象而变的涣散,在有限的时间与条件下,将生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
2、(唐)玄奘法师译:《瑜伽师地论》。
3、(唐)慧能口述:《六祖坛经》。
4、净空法师口述,王海峰、施景培编:《圣贤教育系列丛书》,团结出版社2014版。
5、Michael Gazzaniga等著,周晓林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版。
6、胡兴昌著:《生命科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