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次拜见翻译家伍蠡甫先生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伍蠡甫先生大名是在大学本科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伍蠡甫先生主編的《西方文论选》上下册,是当时高校文科学生人手必备的读本,我就是从这本重印的60年代高等学校的教材中,最早读到了波德莱尔、柏格森和尼采的文章,也从中知晓了“伍蠡甫”的大名。
  初次拜访伍蠡甫先生,请教其父伍光建先生译著文字为何高达1亿字之巨
  大学三年级时,我将晚清西书中译作为自己的课程论文和大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于是伍蠡甫的父亲伍光建(1867—1943)也成了我关注的对象。我在图书馆借阅了伍蠡甫所编《伍光建翻译遗稿》(许磊然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一书。伍先生在该书的前记中写到:伍光建从事翻译“先后约50多年,所译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130余种,近一万万字”。当时读后颇感吃惊,按照1亿字这一数字,伍光建几乎从出生至去世,即使终身任何事情都不干,专业从事翻译,每天也需要接连不断地译出3600多字,我对这一惊人的数字一直表示怀疑。为了解决内心的疑问,80年代中期留校任教后,我曾斗胆拿着自己收集的伍光建译著的卡片,来到复旦大学第一宿舍拜访伍蠡甫先生。
  在独幢的日本式平房一层相对简陋的客厅里,身穿中式棉袄、头戴鸭舌帽的伍先生接待了我。他对我的冒昧到来和“1亿字”的质疑并不介意,说“一万万”并非一个精确的估算,伍光建译稿除了已出的译著外,还有大量尚未面世的手稿,若两者相加,与这一估计应该相差不远。他告诉我伍光建大量的遗稿由其妹妹伍季真收藏。以后通过伍光建的老友张元济哲嗣树年先生的介绍,我先后在伍氏小女伍季真女士住处见到过一大摞已刊和未刊的伍光建翻译手稿,伍季真称这批手稿还仅仅是伍光建留存下来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都在“文革”和几次搬家的过程中失落了,留存的这一部分手稿和部分译著所据的原本,后来都捐献给了浙江海盐县张元济图书馆。
  伍先生还谈起其父常常给他们兄弟姐妹讲授辜鸿铭自费刊行的《蒙养弦歌》,其中都是五言和七言古诗,辜鸿铭译出的《痴汉骑马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父亲也拿来作为教他们学习外国诗歌的启蒙读本,说这首诗译得实在好,把诗人的风趣和诗中主角的天真烂漫,特别是主角布贩子的那股“痴”劲“呆”味儿,译得淋漓尽致,读来十分亲切。父亲还告诉他,要把散文写得无斧凿痕而富有韵致,就需要在声调和节奏上下功夫,多读多背中国古诗,会使文章写得流畅和朗朗上口。
  伍蠡甫先生饶有兴趣地翻阅了我带去的卡片,客气地称我对伍光建译著目录的搜集“非常全面”,并仔细地询问了其中伍译英国摩特蓝(R. H. Mottram)《债券投机史》和1914年版伍光建所著《耶稣事略》两书的出版情况。我告诉他那本论述18世纪以后欧美诸国债券、股票投机事业的《债券投机史》,上海图书馆有收藏,他显示出很浓厚的兴趣,称他自己还不知道其父有这样的译著。
  一个译家一生能译出近亿字的作品,无疑是令人惊叹的奇迹。从这一点上说,伍光建是为中国翻译史创造了一个数量上空前的“金字塔”,他被文学史家誉为“译界圣手”是当之无愧的。我对伍蠡甫先生说自己有编纂伍光建年谱和撰写伍光建评传的打算,他摘下眼镜似乎有点怀疑地看着我,然后连连鼓励说“很好,很好啊!”临别时,伍先生还赐赠了《伍光建翻译遗稿》一书。
  因寻找与张元济伍光建合影的无名氏,再次登门
  80年代中期,我曾被委托作为人民出版社“祖国丛书”《张元济传》一题的撰稿人,由于种种原因,后来该选题被取消。但因此我与菊老的哲嗣树年先生成了忘年交,其间我经常去张府寻觅资料。树年先生收藏有一帧摄于清末的相片,上面是菊老、伍光建和另一位无名氏的合影,树年先生很想知道这位无名氏究竟是谁。于是,我自告奋勇携带该相片去请教伍蠡甫先生,想请他帮助识别这位无名氏。树年先生非常高兴,同时希望我向伍先生征询是否还藏有张元济与伍光建的其他合影和书札等。于是,我再次来到了伍蠡甫家。伍先生细细端详了这张相片,最后还是摇摇头。
  因为知道我有撰写伍光建传记的打算,为了不使我一无所获,他告知其父伍光建的大部分留存的遗物都在其妹妹伍季真女士处,不确定是否还有其他相片。进而他还跟我聊了伍光建以及自己译著的一些情况,说他很小就对绘画有兴趣,幼年时代曾随父亲辗转于北京和上海,在北京的汇文附小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附中受教育。他说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房里读过很多英文版的小说、绘画方面的书,也读过父亲早期的一些译作。称其父亲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特别对西洋美术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译过一些美术方面的论著,希望我将来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能多加留心。
  接着他话题一转,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译过许多作品,如20世纪30年代译出过美国赛珍珠的《福地》及其续编《儿子们》,“影响不小”;40年代自己思想日趋激进,通过英文转译了一些关于苏联的书,其中不少是由复旦大学同人办的黎明书局出版的。他特别提到不久前出版的《中国翻译家辞典》里的“伍光建”条和“伍蠡甫”条,都有不少“错漏”,使用时务必小心。按照伍蠡甫先生的提示,后来我到图书馆查到了不少伍蠡甫的译著。
  伍蠡甫还介绍了其姐伍孟纯和长兄伍周甫、仲兄伍况甫以及妹妹伍季真,称他们都有译作问世。当时我曾闪过一个念头,觉得可以写一篇《伍光建与伍氏译家》。临别时,他说希望早日看到我写的关于其父的文章。
  开拓伍氏父子两代译家研究新领域
  20世纪90年代初,我帮助伍季真女士整理了《回忆前辈翻译家、先父伍光建》一文,刊登在1992年《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9辑上,原打算选一个日子将该辑刊呈送伍蠡甫先生,并把我打算撰写的有关伍光建的论文设想告诉他。但是,同年10月份,却在学校的布告栏看到了伍蠡甫先生逝世的讣告。之后若干年,我先后多次在海内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了有关伍氏父子研究的报告,写了不少关于伍光建的研究论文,如《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严复与伍光建》(《中国文化与世界》第三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又载福建省严复研究会编《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伍光建译校的〈英汉双解英文成语辞典〉与〈汉英新辞典〉》(《东方翻译》2013年第4期)、《提供英文之钥:伍光建及其编纂的英语读本》(上海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十六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6月,又载郑炜明执行主编《饶学与国学——饶宗颐与华学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成立十周年庆典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6月)、《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上的伍光建》(载《史林》2018年第4期)、《伍光建译〈侠隐记〉与茅盾的校注本——兼谈西学译本校注之副文本的作用》(载《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同时还撰写了关于伍蠡甫翻译的研究论文,如《赛珍珠作品最早的翻译者伍蠡甫》(《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以及反映伍氏两代杰出成就的《伍光建、伍蠡甫:两代文化名流》(《世纪》2003年第2期),相信伍蠡甫先生九泉之下得知这些文章,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伍蠡甫先生出生于1900年,1992年去世,一生著述等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和撰写的《欧洲文论简史》开创了国内西方文论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他主编的《山水和美学》《中国美术辞典》和《中国名画欣赏辞典》在美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艺论名著《谈艺录》《中国画论研究》《名画家论》等,在美术批评界至今为人称道。记得他曾说过:“家父是从旧传统中走出来的一个新文化的建设者。”其实,我想伍光建和伍蠡甫都是在各自建树的文化领域是一位伟大的建设者。他们以其译作的精湛与神韵、文论与绘画的超逸和独创,为中国近现代的译界艺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今年是伍蠡甫先生的冥诞一百二十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杰出的翻译家。
  (2020年3月2日因疫情闭门于上海香格丽苑寓所)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其他文献
一段兒时的记忆  我出生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从小在阿婆(外祖母)岑德静家长大。童年时,我知道母亲的爷爷康有为是历史名人,家里有些陈旧而又珍贵的东西与其有关,仅此而已。记得上世纪50年代,母亲在虹口区的一条老式里弄里有个小阁楼间,曾带我去过几次。用上海方言发音,那地方叫“同和里”,我根据谐音称其为“狐狸洞”,觉得我的编造很贴切,因为我讨厌去那个脏兮兮的小房间。在我朦胧的记忆里,房间很小,屋里满满地堆放
期刊
我志愿“一手捏笔,一手握枪”  1966年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因“文革”原因到1967年才进行分配。分配方案中有一个名额是去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志愿。  8岁时,首次见到解放我家乡的战士,成排站在院子里,纪律严明,我就很羡慕。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始终伴随我成长,至今依然喜欢。叔叔卢世立是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文革”期间,穿绿军装成为时尚。我为了
期刊
家璧先生最后的时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供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11日晚上9点多钟,我刚从单位回到家,接到赵家璧先生三公子赵修礼的电话。他说,赵老今天傍晚突然昏迷,医院抢救了几小时,情况没有好转。我当即与我社党委副书记徐保卫同志一起,赶往医院探望。 家璧先生住华东医院新楼,年初因肺部积水送进医院。我第一次去看望时,医院就怀疑他患了肺癌,但还没有最后确诊。家璧先生当时精神尚好,躺在病床上
期刊
创作《人世间》的情怀  最近得知《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当时北京电视台正在我家里采访我,一共来了四个人,和我的书没有任何关系。就在录制的过程中,有人在手机里发现了这个情况。我当时肯定是要把手机关掉,必须要把北京电视台的录制进行下去,所以不可能有别人想象中的那种激动和愉快。  只要书出来,能得到读者的认同,认同度高一些,对我就是最大的欣慰了,对获奖没有什么想法。  如果不饱含深情的话,一个人
期刊
赵超构先生是《新民晚报》的老报人,也是一位风格鲜明而独特的著名杂文家。但他作为一个摄影迷,一位摄影爱好者,甚至是一位摄影家,这就不为人所知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筹备成立摄影家协会,赵老是筹委会主任,堪称上海摄影家协会的创建人和奠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民晚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由私营转制为公办,赵超构被任命为第一任《新民晚报》社长兼总编辑,老报纸焕发出新活力,进入了一
期刊
编者按:赵朴初先生(1907—2000),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享誉海内外的诗人和书法家。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二十周年,2020年5月20日,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开幕式(展期为5月21日—7月19日),并将展品汇集成《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精粹》纪念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5版)出版发行。展品根据赵朴初遗孀的
期刊
2019年第2期《世纪》杂志刊登了吴基民《“四一二”政变三大未解谜团》,在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周恩来不会忘记自己的学生斯励的!难怪他在1931年顾顺章叛变后的那个非常时刻,在那个漆黑如磐的夜晚,当他和赵容(康生),带着中央特科的10多个枪手来到顾顺章的家里,突然看见与顾顺章的妻子张杏华一块儿打牌的斯励时,是那么的惊讶,以及说不出的痛苦……”  这段话告知人们,时至今日,文史专家吴基民还是坚持自己
期刊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物。壮族对开发、建设、保卫祖国的美丽南疆,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壮族文化以及长期聚居在岭南的瑶、苗、侗、土家等各民族文化,是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本人到广西桂林高校工作已56年,深感广西山川秀美,民族和谐,人杰地灵。现在广西各族人民,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题词的鼓舞下,在社会
期刊
编者按:2019年中央文史研究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组织编辑的《馆员履职轶事实录》(暂名)一书,今年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地方政府32家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近百篇文章,以馆员履职亲身经历为切入点,以独特视角讲述中央和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致力于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建言献策、统战联谊的生动实践,也是广大文史馆员心忧天下
期刊
一、重振旗鼓陈恭澍急赴上海滩  1939年8月初,陈恭澍接到戴笠亲自下达的命令,让他放下手中一切工作,即赴上海“考察”。不过一个星期,已在上海的陈恭澍又接到戴笠的密电,任命他担任军统上海区的区长。  1937年11月,历时3个多月的淞沪抗战失败,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紧接着从上海华界全部撤离,将其将上海留给了日本人。但同时它却在上海留下了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军统上海区;仅区本部就有3个办公处;常设互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