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现代,受西方、流行等音乐文化的冲击,琵琶艺术的发展面临着较尴尬的局面,新一代的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无论是器乐曲的移植、流行音乐的改编,抑或是表现形式的丰富,都为琵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看到琵琶艺术在未来蓬勃發展的曙光,本文主要对21世纪琵琶艺术的创新进行归纳,对琵琶艺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琵琶;现代;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7-0050-02
\[作者简介\]徐彤宇(1996—),女,山东滕州人,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本科在读学生。(青岛266000)一、西洋器乐曲的移植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音乐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大量西方音乐元素已渗透到了中国音乐的创作中,而许多西洋乐器的作品更是被通篇移植,运用到中国民族乐器中。
翻开一本琵琶曲谱,不难发现西洋器乐曲已占有很大的比重。《流浪者之歌》已作为重要的琵琶独奏曲,在2016年琵琶考级曲目单中被定为十级曲目,技术水平甚至超过同等级别的许多曲目;《土耳其进行曲》《月光变奏曲》等被张强教授别出新意地改编为琵琶与阮的重奏曲,并由“琵琶皇后”章红艳的弹拨组合呈现于多场音乐会中,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也获得了行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野蜂飞舞》更是成为了琵琶演奏者的必弹曲目,初学者通过此曲训练左右手的基本技法以及两手的配合,各学龄学者也在不断地追求速度上的突破。
这些西洋乐曲的移植不仅扩大了琵琶曲目的广度,也使琵琶曲的风格更为丰富。传统琵琶曲中文曲有轻灵飘逸、婉转悠扬的《阳春白雪》《夕阳箫鼓》,武曲有高亢激昂、气势磅礴的《霸王卸甲》《十面埋伏》,而西洋移植乐曲则以完全不同的音乐内涵,开拓出琵琶音乐的另一番天地。
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演奏西洋乐曲,无疑对演奏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情感层面上,演奏者需要对曲目的情绪情感有所理解和把握,而对西方音乐风格、情感的恰当把握又恰恰是民乐演奏者长期以来所欠缺的;在技术层面上,快速弹挑的清晰度直接影响着乐曲演奏的基本质量,多数移植曲目本由提琴演奏,许多旋律片段都对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相对于弦乐器左手按弦,右手拉弓的“点对线”,弹拨乐器琵琶左右手的“点对点”对于演奏快板则更为困难。所以用琵琶演奏西方移植乐曲,对演奏者而言是难题,亦是挑战,而大量西方移植乐曲陆续出现在琵琶曲谱中,也将推动着我国琵琶演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流行音乐的改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娱乐方式的日渐丰富,传统的民乐曲目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审美需求。伴随着《青花瓷》《千里之外》等大量带有中国韵味的流行歌曲的问世,集古典韵味与优雅气质于一身的琵琶便很自然地被运用到了流行音乐之中。起初,琵琶仅以歌曲前奏或间奏的形式偶尔出现在歌曲中,后来,但凡是中国风味的歌曲,总少不了运用琵琶来做伴奏,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总能为乐曲增添不少美感,而这些流行歌曲的兴盛更是为琵琶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歌曲在快餐时代下拥有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而在琵琶的学习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这些流行歌曲而被琵琶音色所感染,开始走上了专业学习的道路。
琵琶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成功也使更多人开始尝试将流行音乐改编成琵琶演奏曲目,市面上已出现大量诸如《琵琶流行金曲》《琵琶经典歌曲》等曲谱集。这些曲目指法多以弹挑和轮指为主,极少涉及到其他技法的运用,且流行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音乐内涵也通俗易懂,相对于传统琵琶曲而言,这些流行歌曲改编的琵琶曲却显得不那么“专业”了,正因如此业界内也出现了不少批判之声。然而这类曲目的“不专业”,却满足了琵琶业余爱好者进行音乐演奏、音乐表达的需求,其简单、易上手的特点也吸引了更多人投入到琵琶的学习之中。同时,面对数量繁多的基本技法,初学者也可在初学阶段通过流行歌曲的练习,体验琵琶演奏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她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她们不断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所以我们不可否认,流行音乐改编而来的琵琶曲目,在扩大琵琶演奏群体,促进琵琶文化普及,推动琵琶艺术进一步传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表现形式的丰富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01年至2015年间,共诞生了四百多首琵琶作品,而独奏作品约占其中的75%。可见,到目前为止,琵琶的表现形式仍以独奏为主,然而仅仅依靠独奏的表演形式,无疑制约了琵琶艺术的发展。新一代的作曲家、演奏家,不断探索和尝试,将琵琶与多种乐器进行组合,不仅使琵琶的表现形式得到丰富,发展路径得到拓宽,更是取得了独特的音乐效果。
当代,林海的《琵琶相》专辑,通过12首精致的作品,将琵琶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一曲《琵琶语》,将琵琶与提琴、钢琴、洞箫完美结合,又配以一段天籁般的人声,用简约的旋律和清淡的配器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不仅保证了各乐器的特色,又使乐曲情感进一步升华,使人印象深刻,沉浸于音乐之中感慨万千。《琵琶语》打动了无数听者的内心,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而《琵琶相》的问世同样启发了更多演奏者对琵琶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以寻求新的突破。
2009年的元宵晚会上,张强教授用琵琶与唢呐共同演绎的《北京一夜》,配合了弹拨乐器阮与古筝的伴奏,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民族乐器在舞台上的另外一种震撼力,“本是同根生”,琵琶与民族乐器相结合,将音乐的民族性展现到极致,绽放出无人可抵的国乐魅力。而在赵聪的专辑《聆听中国——乐舞》以及《卡门》中,琵琶与古典吉他的结合,同样使我们惊讶。看似风格全然不同的两种乐器,在演奏家的探索推敲下,也可以碰撞出音乐美的火花。演奏家的不断创新,琵琶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向我们呈现出琵琶艺术在未来蓬勃发展的曙光,也使我们意识到,琵琶,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还蕴藏着许许多多未知的可能。
四、结语
快餐时代下,古老的民族乐器一度面临着尴尬的发展境地,然而21世纪以来,琵琶艺术的不断创新却为其自身的发展开拓出另一番天地,在新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琵琶的潜力被不断开发,表现力也更为丰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任何一种文化若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而得以永恒发展,都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琵琶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仍须努力不断创新,为琵琶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以使其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时,我们仍须重视继承和保留,要尊重、发扬琵琶自身的艺术特色,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能保证琵琶艺术不失其本色,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不失其韵味,使带有中国古韵的琵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促进世界音乐融入中国特色,为世界音乐注入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琵琶;现代;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7-0050-02
\[作者简介\]徐彤宇(1996—),女,山东滕州人,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本科在读学生。(青岛266000)一、西洋器乐曲的移植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音乐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大量西方音乐元素已渗透到了中国音乐的创作中,而许多西洋乐器的作品更是被通篇移植,运用到中国民族乐器中。
翻开一本琵琶曲谱,不难发现西洋器乐曲已占有很大的比重。《流浪者之歌》已作为重要的琵琶独奏曲,在2016年琵琶考级曲目单中被定为十级曲目,技术水平甚至超过同等级别的许多曲目;《土耳其进行曲》《月光变奏曲》等被张强教授别出新意地改编为琵琶与阮的重奏曲,并由“琵琶皇后”章红艳的弹拨组合呈现于多场音乐会中,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也获得了行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野蜂飞舞》更是成为了琵琶演奏者的必弹曲目,初学者通过此曲训练左右手的基本技法以及两手的配合,各学龄学者也在不断地追求速度上的突破。
这些西洋乐曲的移植不仅扩大了琵琶曲目的广度,也使琵琶曲的风格更为丰富。传统琵琶曲中文曲有轻灵飘逸、婉转悠扬的《阳春白雪》《夕阳箫鼓》,武曲有高亢激昂、气势磅礴的《霸王卸甲》《十面埋伏》,而西洋移植乐曲则以完全不同的音乐内涵,开拓出琵琶音乐的另一番天地。
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演奏西洋乐曲,无疑对演奏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情感层面上,演奏者需要对曲目的情绪情感有所理解和把握,而对西方音乐风格、情感的恰当把握又恰恰是民乐演奏者长期以来所欠缺的;在技术层面上,快速弹挑的清晰度直接影响着乐曲演奏的基本质量,多数移植曲目本由提琴演奏,许多旋律片段都对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相对于弦乐器左手按弦,右手拉弓的“点对线”,弹拨乐器琵琶左右手的“点对点”对于演奏快板则更为困难。所以用琵琶演奏西方移植乐曲,对演奏者而言是难题,亦是挑战,而大量西方移植乐曲陆续出现在琵琶曲谱中,也将推动着我国琵琶演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流行音乐的改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娱乐方式的日渐丰富,传统的民乐曲目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审美需求。伴随着《青花瓷》《千里之外》等大量带有中国韵味的流行歌曲的问世,集古典韵味与优雅气质于一身的琵琶便很自然地被运用到了流行音乐之中。起初,琵琶仅以歌曲前奏或间奏的形式偶尔出现在歌曲中,后来,但凡是中国风味的歌曲,总少不了运用琵琶来做伴奏,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总能为乐曲增添不少美感,而这些流行歌曲的兴盛更是为琵琶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歌曲在快餐时代下拥有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而在琵琶的学习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这些流行歌曲而被琵琶音色所感染,开始走上了专业学习的道路。
琵琶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成功也使更多人开始尝试将流行音乐改编成琵琶演奏曲目,市面上已出现大量诸如《琵琶流行金曲》《琵琶经典歌曲》等曲谱集。这些曲目指法多以弹挑和轮指为主,极少涉及到其他技法的运用,且流行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音乐内涵也通俗易懂,相对于传统琵琶曲而言,这些流行歌曲改编的琵琶曲却显得不那么“专业”了,正因如此业界内也出现了不少批判之声。然而这类曲目的“不专业”,却满足了琵琶业余爱好者进行音乐演奏、音乐表达的需求,其简单、易上手的特点也吸引了更多人投入到琵琶的学习之中。同时,面对数量繁多的基本技法,初学者也可在初学阶段通过流行歌曲的练习,体验琵琶演奏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她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她们不断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所以我们不可否认,流行音乐改编而来的琵琶曲目,在扩大琵琶演奏群体,促进琵琶文化普及,推动琵琶艺术进一步传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表现形式的丰富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01年至2015年间,共诞生了四百多首琵琶作品,而独奏作品约占其中的75%。可见,到目前为止,琵琶的表现形式仍以独奏为主,然而仅仅依靠独奏的表演形式,无疑制约了琵琶艺术的发展。新一代的作曲家、演奏家,不断探索和尝试,将琵琶与多种乐器进行组合,不仅使琵琶的表现形式得到丰富,发展路径得到拓宽,更是取得了独特的音乐效果。
当代,林海的《琵琶相》专辑,通过12首精致的作品,将琵琶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一曲《琵琶语》,将琵琶与提琴、钢琴、洞箫完美结合,又配以一段天籁般的人声,用简约的旋律和清淡的配器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不仅保证了各乐器的特色,又使乐曲情感进一步升华,使人印象深刻,沉浸于音乐之中感慨万千。《琵琶语》打动了无数听者的内心,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而《琵琶相》的问世同样启发了更多演奏者对琵琶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以寻求新的突破。
2009年的元宵晚会上,张强教授用琵琶与唢呐共同演绎的《北京一夜》,配合了弹拨乐器阮与古筝的伴奏,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民族乐器在舞台上的另外一种震撼力,“本是同根生”,琵琶与民族乐器相结合,将音乐的民族性展现到极致,绽放出无人可抵的国乐魅力。而在赵聪的专辑《聆听中国——乐舞》以及《卡门》中,琵琶与古典吉他的结合,同样使我们惊讶。看似风格全然不同的两种乐器,在演奏家的探索推敲下,也可以碰撞出音乐美的火花。演奏家的不断创新,琵琶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向我们呈现出琵琶艺术在未来蓬勃发展的曙光,也使我们意识到,琵琶,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还蕴藏着许许多多未知的可能。
四、结语
快餐时代下,古老的民族乐器一度面临着尴尬的发展境地,然而21世纪以来,琵琶艺术的不断创新却为其自身的发展开拓出另一番天地,在新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琵琶的潜力被不断开发,表现力也更为丰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任何一种文化若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而得以永恒发展,都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琵琶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仍须努力不断创新,为琵琶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以使其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时,我们仍须重视继承和保留,要尊重、发扬琵琶自身的艺术特色,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能保证琵琶艺术不失其本色,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不失其韵味,使带有中国古韵的琵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促进世界音乐融入中国特色,为世界音乐注入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