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已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学界对伽达默尔研究的着重点都在他的解释学方面,但是,如果把关于伽达默尔的探究扩大到他思想的早期和晚期的话,人们就不难发现,伦理学在其思想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
恐惧在现代生命科技的强势和暴力环境中,可以促进理性认知的形成,从伦理上化解技术和生命的尖锐矛盾。恐惧导致对技术与道德的冲突产生焦虑,形成对工具理性和人性的反思,推动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摘 要 补偿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单亲儿童的补偿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有利于缩小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的差异造成的受教育方面的差距,有利于来自不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深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建立无差别的教育环境,基于现状创新补偿教育方式。  关键词 单亲流动儿童 补偿教育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2.3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旁观者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冷漠道德现象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因素的干扰、道德教育的失职以及社会保障的薄弱是旁观者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宅居”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宅居”原因等方面对大学生“宅居”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宅居”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从个人、家庭、高校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改善大学生“宅居”现象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宅居” 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经济法课程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课程。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注重学生对理论知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好坏关乎整个工程建设活动的直接成败,质量监督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所以质量监督工作的好坏在水利基本建设活动中起着举足
稍加研究可以发现,由于计算机通用语言及网络生活个体化、去中心化、匿名化和管理滞后等原因,网络生活存在着严重的自由主义隐忧。这种隐忧对个体和社会整体发展、民族凝聚力和
摘 要 国家经济发展进入转折期,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和社会性问题,怎样评价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价值对于研究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究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类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