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育的感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从所见所闻所做来看,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究竟做了哪些,做好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做好,我们以后该怎么做等等一系列问题始终萦绕脑中。
  现在看,我们既然是明德学校成员,就要秉承明德教育全人教育理念,人的发展应该是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所谓全面,我的理解应该是尊重每个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成长过程千差万别,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历程,需要我们教育人只要尊重他们的发展就行了,尊重我的理解就是按照自然的发展去培养人,发现人,理解人,让他们快乐健康,这是第一要务,如果违背人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那就会背道而行,适得其反。
  纵观学校的教育,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指引下,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备受煎熬,匍匐前进,他们怎么会快乐呢?
  现在一些学校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多教育者会莫名惊诧,不得其解,反而起到阻碍适得其反的作用。导致一些课外活动畏手畏脚,在上面行政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展。
  难道我们仅仅就把培养人的教育就归结为成绩的教育吗?当然不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收效甚微,止步不前,反而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回归的重要性,教育的回归我的理解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发展。
  在升学率指挥棒棒的指引下,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不敢越雷池一步,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过五关斩六将,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在狠抓成绩方面有所提高,效果明显呢?我的感悟是,孩子在童年时代,由于自己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只能在教育者和老师的引导,指导,督导,辅导下被迫完成,机械的学习反而在这个阶段起到了积极有效促进作用,所以有效果。
  为什么到了初中以上阶段就发生了千差万别的变化呢?因为人在发展,不同阶段人的思想逐渐成熟,在某个年龄段都会在这个思想的引领下做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这个阶段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教育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在不尊重的前提下去做这些事情,反而没有效果,甚至愈做愈糟。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变化很大,我们应该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人的发展,每个阶段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去研究教育对象,然后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让教育继承与发展。
  我们的一些教育者,不认真的学习,不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总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走老路,导致我们最终培养的学生,所谓优秀学生(成绩好的)少之又少,甚至就那么几个,应该说我们最终是牺牲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为了遵从一个模式的教育,培养就开始认为行的那么几个甚至是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要这些学生发展好了,学校的声誉就好了,老师就行了,名利双收了,各方面笑逐颜开。
  我们的教育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尊重人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全面成长,快乐的教育。
  对于目前,如果学校要想健康可持续的向前发展,首先应该改变的是管理者,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要用制度去引领,引导疏导督导指导辅导他们健康快乐发展,然后才是学生的发展。
  用科学人文性的制度去管理人,管理学校,这是依法办学的首要任务,有这样的想法,首先要淡化功利思想,所谓的功与利,只有后人说,后人评价,这个后人当然是人民群众以及培养出来的学子,这个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们的教育者为什么会极力追求功利,这个功利其实就是人的本性所致,一些教育者不把心思放在学校,放在学生身上,归根结底就是他们的在工作中获得不了满足,自我实现价值不能很好得到体现,生活上牵扯很大精力,我的想法是,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精神的发展,在现在物质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攀比现象特别严重,为了攀比,就不择手段,导致我们教育不能够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
  主要应该是良好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必须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人文性较强的基础上,否则是压迫,剥削,把管理对象不当真正的人。
  这样的制度下,人怎么会健康快乐?
  当然任何事情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只要各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大多数认同就可以了,因为人的思想是受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只要大的方面不差,方向正确,符合学生和教育发展规律,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就行了。
  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需要管理者,教育者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联系群众,联系生活实践,敢于放下身段到基层去,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明确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怎么干得,为谁而干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要坚持不断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对得起所从事的工作,在自己从事教育生涯阶段,不会留下遗憾。
  在从事的教育生涯阶段,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问题都会克服,没有解决不了的,我们不怕问题,怕的是我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魄力,能力与胆识。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学课标要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可是政治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课标要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又要指导好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才能明显,学生才能对学好思想品德课程充满信心,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手段 想象能力 手段 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是
输电线路“三跨”跨越补偿费受管理模式、地域差异影响,费用计列、结算等方面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跨”跨越补偿费用计列与结算的规范性.现通过收集、分析“三跨”
期刊
近几年来各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悄然定格在道德品质第一位,社会上有了这样一条潜规则:有德有才最受欢迎,有德无才可改造,无德有才靠边站。这也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指明了方向,对于住校生占90%的职业学校来说,住校生的管理逐渐变成了学校德育管理的薄弱的环节之一。对于学校德育管理而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就会断层,更无从谈起针对性和时效性,问题不断,自2007年我校针对这一情况,把宿舍管理从后勤管
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同时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执行了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资本倾向东部的地区倾斜政策,使得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东部缓慢。西部地区聚集了我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所以对实验的探究程度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慢慢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摘要】在大专院校的教育中,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大专院校还没真正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在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理解上都有所偏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减弱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专院校 思政教育 辅导员
【摘 要】孟子的性善论为其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性论,它有助于激发人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孟子提出并阐述了一整套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教育,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这些孟子德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 逻辑性 四端  一、性善论的提出  在《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