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以来,历经两年多的推广与发展,自治区内各中小学已经基本形成了与“互联网+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针对笔者学校当下学情的特殊性,如何在今后的“互联网+教育”的持续推进中“逆境向阳”;如何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手段更好、更高效地运用在高中英语课堂实践中;如何使广大青年教师更科学、更合理地扮演好信息化时代新型教师的角色,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三个问题。希望通过探究与实践,结合课标的要求与培养理念,能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强学生德、智、体、美、育等全方面发展,并同时促进教师教学信息化的转变,提升教师应对信息化挑战的能力与信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薄弱学情;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策略
2020年以来,我国新提出的“科技强国”是当下最具前瞻性的理念之一,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紧迫性。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以来,“互联网+教育”为我国指明了重要的教育战略方向。我国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开始了对教育各个要素的全面整合与重新构建,以“互联网+”为背景依托的教学模式变革,全面推动教育创新。国家给出的新指示、新方向,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行的航向,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清晰的指路牌,指引我国教育大趋势的发展。然而,对于一些诸如笔者所在的县区这种不容乐观的学情而言,如何坚守前行路上明灯的指引,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深刻地讨论与研习。对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小县城而言,如何顺应并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洪流,如何把握好教育部的教育方针,如何以最一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及策略做好高中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需要高瞻远瞩并扎实探索的目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的变化,重要产业动迁,导致当下我县地方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地方财政吃紧,一定程度上对政治、法律、教育设施等的建设造成影响。此外,我县属于银川市“三区两县”范围内,离市区距离较短,交通便捷,无形中为生源流失创造了条件,种种因素导致我县优秀生源和优秀师资流失严重,我县公办学校的教育现状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我校当下实际学情薄弱,导致“互联网+教育”在此阶段发展过程中亦是喜忧并存。而作为我校师资主要群体的青年教师,在这场“互联网改革”中,更是深深体会到“思变”“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下在我区教育教学方面正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这就给我县的教育现状增添了更大的挑战,而高中各个学科中,英语学科尤其成为学生最为薄弱的学科,更是加大了英语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压力。与此同时,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显得任重而道远。
一、我校近年学情变化及当下高中英语学科基本学情介绍
我校是一所县级公办完全中学,包括高中部与初中部。我校高中部学生数占全校四分之三,约2000人。原本基于走势良好的地方经济状况,加之高一新录取的生源分配均衡(两所学校上线学生按片区划分),故我校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基本处于招生、高考上线率都为良性发展态势。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的变更,我县地方性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公办学校教育现状亦发生巨大变化,加之市区一些学校也提供了针对好生源的优惠招收政策,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能接受到更优质的城市教学资源、有机会融入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一些家长不惜斥巨资甚至举债为孩子在市区购买学区房求学,且闽宁地区的中考毕业生凭借优异成绩可优先择校至宁夏育才中学和六盘山高级中学。基于种种原因,致使我县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生源不景气,导致三年后的高考升学率也不尽人意,这样的结果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每年中考结束后,新高一优秀生源的招收工作就十分困难,招收不到较好的生源,就会导致下届高考结果持续低迷,这样的恶性循环,即是我校学生“学情薄弱”的根源所在。
“薄弱学情”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基础程度较差,尤其体现在高中英语、数学和物理这三科上,其中就高中英语学科而言,以本届(2020级)高一新生为例:全年级共录取新生约840人,共设置16个班级,除了一个艺术类特色班(40人)之外,还设置有一个高分数段“实验班”(中考分数在500-580之间,共50人),而剩下的学生中考成绩平均低于市级中考录取分数线以下20至40分。中考英语单科成绩100分以上的学生凤毛麟角,90分以上的也寥寥无几,学生中考英语均分在50至60分(满分120分)之间。基于这样的学情,在顺应“互联网+”时代洪流的征程上,在“互联网+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的道路上,我校的英语教师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二、“互联网+教育”在我校推进过程中的发展实况
纵然学生学科基础较弱,学习程度差强人意,但是我县区教体局以及我校领导、教师仍然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探索将“互联网+教育”与“学案课堂”相结合,作为近几年来本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导航向,学校层面统一维护、更新了学校的网络设施,增强了网络带宽的配置,全力配合一线教师需求,着力实现“互联网+教育”在每间教室、每个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推行使用。经过两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互联网+教育”助推了学科理念的改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对于学习态度较端正的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教育”的融入,往日枯燥、繁重的英语课程变得有趣多了,英語教师在授课时借助“教学助手”“希沃白板”等手段,在教学设计上运用最新最先进的方式,提升了课堂的灵动性,增强了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参与,必然能收获更好的效果。学生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就能实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就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继而实现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 (二)“互联网+教育”实现了学习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藩篱,通过网络途径,学习可以时时发生、处处发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不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例如: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停课以来,我校在三月份开学之际全面启动了线上直播和网络课程。在为期半学期的网络直播课程中,我校学生能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切实响应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基本没有耽误课程进度。这些都得益于“互联网+教育”的助力!
(三)“互联网+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学科评价,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随机挑人”“移动讲台”等一些小功能,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听课状态有效观察和监督,大大减少了部分学生思想抛锚或不主动配合课堂等问题。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视频展台”等设备对学生的作业及课堂成果及时、快速、直观地点评。基于这样的方式,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同类型的问题和易犯的同类型的典型错误就能够统一点评、讲解,便捷高效,事半功倍!
以上浅谈到的关于“互联网+教育”的优势确实真切地对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助力作用,然而,针对我校“薄弱学情”“互联网+教育”在“学困生”这一群体里却仍感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欠缺学习动力,对英语学科依然完全失去信心,基于本校学情现状——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初中基础太差,到高中学习吃力,对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并不寄太大希望于高考,针对这种情况,即便有“互联网+教育”新型手段的介入,也丝毫无法改变他们的心态。当下亟待改变的,首先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部分学生自小养成的行为习惯较差,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当运用“互联网+教育”进行学习任务分配和布置的时候,学生置若罔闻。如何让学生在远程状态下能积极配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3.学生程度弱,导致教师通过“互联网+教育”手段教学时,原本设计的任务在“学困生”这里行不通,教师不得不一再降低难度,甚至被迫增加对课堂的干预,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从而影响教学方法的优化。
三、“互联网+教育”对青年教师信息化的要求。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任重道远,通过“互联网+”开启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引述“互联网+教育”读本所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传统的经验教学必须向智能化移动教学转化;教师的教学模式由固定模式变成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师角色从“知识供给者”向“知识管理者”逐渐转变。总之,为了迎合互联网形势的洪流,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出改进,尽快适应并游刃有余地掌握互联网教育模式。
四、青年教师结合“互联网+教育”与“学案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薄弱学情”现状的英语教学策略之探索
作为青年教师,针对“薄弱学情”的英语教学现状,这条教学征程漫长且充满机遇与挑战。在此,笔者希望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手段,能大胆实践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利用“英语流利说”、微信语音等小软件,让学生张口朗读,语言这门课程只有开口敢于表达,才会进步,语音进步了,听说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二)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学困生多数是在薄弱科目缺乏信心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鼓励,多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增强对薄弱科目的自信。
(三)甄选经典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以及优秀短视频,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从娱乐的方式出发,进而带入学科教学,激发学困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四)强力推行本校引用的“西沃白板5”和“教学助手”(手机版称作“云校家”)等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其具体优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这些教学设备的先进教学体验,提升学生的教学兴趣,夯实学生的探索欲求,让学习成为快乐的、轻松的、让学生无限向往的事情。
若青年教师能够将“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广泛、高效地应用并推广于部分学困生的环境中,相信对英语学科薄弱學情的学生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浩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89).
[2]陈益.“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考.2018(36).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薄弱学情;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策略
2020年以来,我国新提出的“科技强国”是当下最具前瞻性的理念之一,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紧迫性。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以来,“互联网+教育”为我国指明了重要的教育战略方向。我国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开始了对教育各个要素的全面整合与重新构建,以“互联网+”为背景依托的教学模式变革,全面推动教育创新。国家给出的新指示、新方向,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行的航向,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清晰的指路牌,指引我国教育大趋势的发展。然而,对于一些诸如笔者所在的县区这种不容乐观的学情而言,如何坚守前行路上明灯的指引,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深刻地讨论与研习。对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小县城而言,如何顺应并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洪流,如何把握好教育部的教育方针,如何以最一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及策略做好高中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需要高瞻远瞩并扎实探索的目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的变化,重要产业动迁,导致当下我县地方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地方财政吃紧,一定程度上对政治、法律、教育设施等的建设造成影响。此外,我县属于银川市“三区两县”范围内,离市区距离较短,交通便捷,无形中为生源流失创造了条件,种种因素导致我县优秀生源和优秀师资流失严重,我县公办学校的教育现状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我校当下实际学情薄弱,导致“互联网+教育”在此阶段发展过程中亦是喜忧并存。而作为我校师资主要群体的青年教师,在这场“互联网改革”中,更是深深体会到“思变”“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下在我区教育教学方面正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这就给我县的教育现状增添了更大的挑战,而高中各个学科中,英语学科尤其成为学生最为薄弱的学科,更是加大了英语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压力。与此同时,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显得任重而道远。
一、我校近年学情变化及当下高中英语学科基本学情介绍
我校是一所县级公办完全中学,包括高中部与初中部。我校高中部学生数占全校四分之三,约2000人。原本基于走势良好的地方经济状况,加之高一新录取的生源分配均衡(两所学校上线学生按片区划分),故我校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基本处于招生、高考上线率都为良性发展态势。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的变更,我县地方性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公办学校教育现状亦发生巨大变化,加之市区一些学校也提供了针对好生源的优惠招收政策,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能接受到更优质的城市教学资源、有机会融入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一些家长不惜斥巨资甚至举债为孩子在市区购买学区房求学,且闽宁地区的中考毕业生凭借优异成绩可优先择校至宁夏育才中学和六盘山高级中学。基于种种原因,致使我县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生源不景气,导致三年后的高考升学率也不尽人意,这样的结果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每年中考结束后,新高一优秀生源的招收工作就十分困难,招收不到较好的生源,就会导致下届高考结果持续低迷,这样的恶性循环,即是我校学生“学情薄弱”的根源所在。
“薄弱学情”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基础程度较差,尤其体现在高中英语、数学和物理这三科上,其中就高中英语学科而言,以本届(2020级)高一新生为例:全年级共录取新生约840人,共设置16个班级,除了一个艺术类特色班(40人)之外,还设置有一个高分数段“实验班”(中考分数在500-580之间,共50人),而剩下的学生中考成绩平均低于市级中考录取分数线以下20至40分。中考英语单科成绩100分以上的学生凤毛麟角,90分以上的也寥寥无几,学生中考英语均分在50至60分(满分120分)之间。基于这样的学情,在顺应“互联网+”时代洪流的征程上,在“互联网+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的道路上,我校的英语教师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二、“互联网+教育”在我校推进过程中的发展实况
纵然学生学科基础较弱,学习程度差强人意,但是我县区教体局以及我校领导、教师仍然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探索将“互联网+教育”与“学案课堂”相结合,作为近几年来本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导航向,学校层面统一维护、更新了学校的网络设施,增强了网络带宽的配置,全力配合一线教师需求,着力实现“互联网+教育”在每间教室、每个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推行使用。经过两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互联网+教育”助推了学科理念的改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对于学习态度较端正的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教育”的融入,往日枯燥、繁重的英语课程变得有趣多了,英語教师在授课时借助“教学助手”“希沃白板”等手段,在教学设计上运用最新最先进的方式,提升了课堂的灵动性,增强了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参与,必然能收获更好的效果。学生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就能实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就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继而实现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 (二)“互联网+教育”实现了学习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藩篱,通过网络途径,学习可以时时发生、处处发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不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例如: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停课以来,我校在三月份开学之际全面启动了线上直播和网络课程。在为期半学期的网络直播课程中,我校学生能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切实响应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基本没有耽误课程进度。这些都得益于“互联网+教育”的助力!
(三)“互联网+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学科评价,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随机挑人”“移动讲台”等一些小功能,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听课状态有效观察和监督,大大减少了部分学生思想抛锚或不主动配合课堂等问题。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视频展台”等设备对学生的作业及课堂成果及时、快速、直观地点评。基于这样的方式,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同类型的问题和易犯的同类型的典型错误就能够统一点评、讲解,便捷高效,事半功倍!
以上浅谈到的关于“互联网+教育”的优势确实真切地对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助力作用,然而,针对我校“薄弱学情”“互联网+教育”在“学困生”这一群体里却仍感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欠缺学习动力,对英语学科依然完全失去信心,基于本校学情现状——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初中基础太差,到高中学习吃力,对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并不寄太大希望于高考,针对这种情况,即便有“互联网+教育”新型手段的介入,也丝毫无法改变他们的心态。当下亟待改变的,首先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部分学生自小养成的行为习惯较差,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当运用“互联网+教育”进行学习任务分配和布置的时候,学生置若罔闻。如何让学生在远程状态下能积极配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3.学生程度弱,导致教师通过“互联网+教育”手段教学时,原本设计的任务在“学困生”这里行不通,教师不得不一再降低难度,甚至被迫增加对课堂的干预,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从而影响教学方法的优化。
三、“互联网+教育”对青年教师信息化的要求。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任重道远,通过“互联网+”开启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引述“互联网+教育”读本所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传统的经验教学必须向智能化移动教学转化;教师的教学模式由固定模式变成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师角色从“知识供给者”向“知识管理者”逐渐转变。总之,为了迎合互联网形势的洪流,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出改进,尽快适应并游刃有余地掌握互联网教育模式。
四、青年教师结合“互联网+教育”与“学案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薄弱学情”现状的英语教学策略之探索
作为青年教师,针对“薄弱学情”的英语教学现状,这条教学征程漫长且充满机遇与挑战。在此,笔者希望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手段,能大胆实践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利用“英语流利说”、微信语音等小软件,让学生张口朗读,语言这门课程只有开口敢于表达,才会进步,语音进步了,听说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二)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学困生多数是在薄弱科目缺乏信心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鼓励,多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增强对薄弱科目的自信。
(三)甄选经典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以及优秀短视频,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从娱乐的方式出发,进而带入学科教学,激发学困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四)强力推行本校引用的“西沃白板5”和“教学助手”(手机版称作“云校家”)等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其具体优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这些教学设备的先进教学体验,提升学生的教学兴趣,夯实学生的探索欲求,让学习成为快乐的、轻松的、让学生无限向往的事情。
若青年教师能够将“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广泛、高效地应用并推广于部分学困生的环境中,相信对英语学科薄弱學情的学生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浩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89).
[2]陈益.“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考.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