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前进,其最新和最高形态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汲取当代世界多种发展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诉求而制定的战略性思想。科学发展观概念强调以人为本,从而形成了实证——规范之间的逻辑张力,这种矛盾运动将构成科学发展观自身的科学发展,在理论至高点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国实际而取得的具有时代性标志的理论成果。
一、理论背景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学说的历史演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谋求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各种研究发展的理论应运而生。在发展理论中出现最早,并且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是“经济增长论”。发展学是从发展经济学开始的,然而发展经济学起初实为“增长经济学”。多数学者实际上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把经济指标的上升作为发展的唯一的、绝对的标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GNP的百般追求。发展理论的另一理念是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论”。1972年,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第一个报告即《增长的极限》。其中心论点是:人口的增长、投资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等等,都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就增加一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一百年内的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多学科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发展观,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诞生了。该发展观认为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他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不同的发展论断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并不是以先后顺序一个全错另一个全对的关系,而是在历史间断性、前进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连续性、互补性。相互吸收,辨证扬弃,是为发展理论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现实诉求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课题
科学发展观更是新一届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经济发展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国情背景和实现基础。邓小平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党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看,并没有超出1997年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没有超越传统的亚洲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要求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要求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内容。传统的发展模式,突出强调的是GDP的增长,它没有突出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没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同样要求确立科学发展观。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万多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090美元。从历史上看,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实际迫切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的发展,改变以往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渊源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沿革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上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建国之初,中国是以学习苏联经验拉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序幕的。后来,实践的发展促使毛泽东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从1956年提出探索任务,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了积极的思想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矛盾的一整套方针方法;等等。
(二)在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在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作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在发展的性质上,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的任务上,邓小平依据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根本任务;在发展的动力上,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我改革的社会,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党的十三界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上,作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等等。
(四)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集中、概括和升华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 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逻辑张力分析:科学发展观实证性与规范性的对立统
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自恰应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强调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认识、把握发展问题。从狭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说,任何发展,应该是可检验的,它是一个“共识问题”,即实证性。以广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l生说,还应包括理性怀疑、多元思考、平权争论等,那么发展又是应然的,规范的。
从实证维度说,发展的可检验性,主要表现于法律量度和规律把握。法律量度是宪法实践问题,反映于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中国人权进步的事实(相当多的方面都可以量化,如我们每年发布的人权白皮书的统计),这些都可以反映宪法实践的进步;法律量度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政策法制化,当政策未上升为法律时,政策不应该抵碍法律,且具有法律可量度的规范。规律把握是科学操作问题,能够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如同能够把时间阐释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样,都必须有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综合起来看实证维度在形式上最可检验的是建立科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这方面一直有很多的努力;而最直接的还是HDI体系,即主要着眼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综合结果,即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和人均文化程度等等,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指标,即“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趋零”和“生态环境的退化速度趋零”。
从规范的维度说,它的着重点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结果对人类自身影响及其关系问题,所以它着重于批判和反思的功能;关注实证维度对规范维度的支持和关联。没有对人类工业时期的大发展及其所带来社会阶级的大分裂的批判反思,就没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没有对经济大发展中的社会两极分化的批判反思,也没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提出,及其运用于一国政策效应的分析、国际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比较,并由此所带来的税收对剩余价值的转移和财产观念的转变。规范维度所维系的问题不仅如此。它所关注的还有:每当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原创就被复制,劳动个性受制于工具理性,形下的“有”挤压了形上的“无”,行云流水的精神世界被强加了某种固定的节律,科学异化在于其丧失了其自身的文化意义。人类必须对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的进步保留批判反思的规范维度,规范维度曾经帮助人对自身崇拜的各种外在历史形式的发展,但规范维度更为关怀的是消除人对自身崇拜的各种外在的历史形式。
实证维度着重建构,规范维度着重解构,在解构中批判反思,在批判反思中建构。实证维度和规范维度作为人类对真与善的终极追求,是发展中的一对永恒的内在矛盾。这两性的对立统一,将是推动科学发展观自身的科学发展的逻辑张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凤岐:《科学发展观:具有时代标志的理论成果》,《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3]高晓林、夏洪海:《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4]潘叔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维度》,《中国共产党》2005年第3期。
[5]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国实际而取得的具有时代性标志的理论成果。
一、理论背景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学说的历史演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谋求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各种研究发展的理论应运而生。在发展理论中出现最早,并且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是“经济增长论”。发展学是从发展经济学开始的,然而发展经济学起初实为“增长经济学”。多数学者实际上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把经济指标的上升作为发展的唯一的、绝对的标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GNP的百般追求。发展理论的另一理念是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论”。1972年,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第一个报告即《增长的极限》。其中心论点是:人口的增长、投资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等等,都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就增加一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一百年内的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多学科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发展观,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诞生了。该发展观认为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他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不同的发展论断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并不是以先后顺序一个全错另一个全对的关系,而是在历史间断性、前进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连续性、互补性。相互吸收,辨证扬弃,是为发展理论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现实诉求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课题
科学发展观更是新一届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经济发展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国情背景和实现基础。邓小平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党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看,并没有超出1997年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没有超越传统的亚洲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要求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要求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内容。传统的发展模式,突出强调的是GDP的增长,它没有突出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没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同样要求确立科学发展观。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万多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090美元。从历史上看,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实际迫切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的发展,改变以往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渊源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沿革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上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建国之初,中国是以学习苏联经验拉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序幕的。后来,实践的发展促使毛泽东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从1956年提出探索任务,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了积极的思想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矛盾的一整套方针方法;等等。
(二)在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在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作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在发展的性质上,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的任务上,邓小平依据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根本任务;在发展的动力上,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我改革的社会,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党的十三界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上,作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等等。
(四)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集中、概括和升华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 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逻辑张力分析:科学发展观实证性与规范性的对立统
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自恰应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强调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认识、把握发展问题。从狭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说,任何发展,应该是可检验的,它是一个“共识问题”,即实证性。以广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l生说,还应包括理性怀疑、多元思考、平权争论等,那么发展又是应然的,规范的。
从实证维度说,发展的可检验性,主要表现于法律量度和规律把握。法律量度是宪法实践问题,反映于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中国人权进步的事实(相当多的方面都可以量化,如我们每年发布的人权白皮书的统计),这些都可以反映宪法实践的进步;法律量度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政策法制化,当政策未上升为法律时,政策不应该抵碍法律,且具有法律可量度的规范。规律把握是科学操作问题,能够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如同能够把时间阐释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样,都必须有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综合起来看实证维度在形式上最可检验的是建立科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这方面一直有很多的努力;而最直接的还是HDI体系,即主要着眼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综合结果,即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和人均文化程度等等,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指标,即“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趋零”和“生态环境的退化速度趋零”。
从规范的维度说,它的着重点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结果对人类自身影响及其关系问题,所以它着重于批判和反思的功能;关注实证维度对规范维度的支持和关联。没有对人类工业时期的大发展及其所带来社会阶级的大分裂的批判反思,就没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没有对经济大发展中的社会两极分化的批判反思,也没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提出,及其运用于一国政策效应的分析、国际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比较,并由此所带来的税收对剩余价值的转移和财产观念的转变。规范维度所维系的问题不仅如此。它所关注的还有:每当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原创就被复制,劳动个性受制于工具理性,形下的“有”挤压了形上的“无”,行云流水的精神世界被强加了某种固定的节律,科学异化在于其丧失了其自身的文化意义。人类必须对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的进步保留批判反思的规范维度,规范维度曾经帮助人对自身崇拜的各种外在历史形式的发展,但规范维度更为关怀的是消除人对自身崇拜的各种外在的历史形式。
实证维度着重建构,规范维度着重解构,在解构中批判反思,在批判反思中建构。实证维度和规范维度作为人类对真与善的终极追求,是发展中的一对永恒的内在矛盾。这两性的对立统一,将是推动科学发展观自身的科学发展的逻辑张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凤岐:《科学发展观:具有时代标志的理论成果》,《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3]高晓林、夏洪海:《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4]潘叔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维度》,《中国共产党》2005年第3期。
[5]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