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它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体现着教师观念的转变,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教学情境一:
(1)《再见了,亲人》教学到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已经理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但是“依依惜别”的深情总是不能很好地通过朗读再现出来,于是设计如下环节帮助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问:志愿军说让我们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怎么不多看几眼,多停一些时间?
生:因为火车已经开动,想多看几眼,多停留几刻也不行了,所以只能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
师:只能再看一眼,停留片刻,这“一眼”和“片刻”珍贵不珍贵?那么读的时候就要把珍惜这“一眼、片刻”的情感读出来。试一试,大家一齐来读。
师:我听到这位同学把“一眼、片刻”都强调出来读了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是志愿军最后一眼看朝鲜人民也是最后一次在朝鲜的土地上停留。
师:就一会儿,是吧?那么你用“哪怕……也”把当时志愿军的心情说出来。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人民……也好啊。
师:哪怕再让我停留片刻也好啊,是不是这样?谁再说一下?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的土地,哪怕再停留片刻,这机会也是非常珍贵的。
师:说得很好,把“一眼”和“片刻”说到一句话里了,不容易。很好,咱们再来读一遍。
(2)课文以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呼唤结束全文,但是既然是“话别”,怎么只有志愿军的祝愿?请大家设想朝鲜人民会怎么说,然后试着把最后三个自然段换成朝鲜亲人的语气,一段一段来试试。
生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可以改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
生2:“列车呀,请慢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亲爱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可以换成“列车呀,请慢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后半句有困难,多名学生尝试大家还是不满意。)
师:先找找后半句哪个词要换——亲爱,停留;站在朝鲜人民的角度,应该怎么说更贴切?练习,( )的土地,( )片刻。
生4:让我们在这血染的土地上再相聚片刻!
师:男、女生合作分读志愿军说的以及想象中朝鲜人民说的话,大家读得深情并茂。
教后反思:情感的激發必须抓住一个突破点,泛泛而读、或者单纯讲解示范的朗读不能使学生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在第一个环节,我采用“欲擒故纵”法,设问为什么不多看几眼、多停留片刻?使学生的思维集中于关键词“一眼,片刻”,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文字内在蕴涵的真情。在第二环节的设计中,教者能够跳出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思考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场景对话,使自己的情感与主人公达到共鸣。体验真情,抒发真情,做一个满怀真情的人,这就是人文思想的真切体现。
教学情境二:
上《秋天的怀念》,为了让学生更自主地走进教材、走出文本,教师设计如下——师:课文中有三处提到了母亲“悄悄地出去”,请每位同学认真研读,选至少一处来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选第一句“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我读懂了母亲为了让我更好地发泄心中的痛苦,就“悄悄地出去”。
师:那母亲为什么又要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生2:哦,这里写出了母亲的担心,还有他很注意保护儿子的自尊心……
生3:我选的是第三句“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我觉得这位“母亲”说话是那么小心翼翼,一发现自己说错话就躲出去自责。
师:母亲为什么要自责?会怎么自责?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生4:我读懂的是“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儿子失却双腿是痛苦的,但是母亲的痛苦却不能说出来,只能悄悄地出去,悄悄地哭!这位母亲心中是多么苦啊!
……
教后反思:三个“悄悄地”,充分体现了慈母的一片爱心,体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学生从“悄悄地”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课堂很少一问一答的机械,多的是读书,谈感受。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样的设计,充分信任着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读懂课文,而且学生也确实感受到了文字的强烈的穿透力;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充分尊重自己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特理解,尊重他们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尊重他们能够感受到的“爱”。这种课堂上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人文教育的一种沐浴。
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有真挚的情感抒发,而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李政涛先生在《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一书中,曾引用叶澜先生的一段文字:“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我认为,这就是教育对人性之觉悟!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的教育学者也认为:“人的生成不仅包合理性方面。而且包含着非理性方面,不仅如此,人的生成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言说的和缄默的两个层面。因此,教育过程决不能只是限定在理智的教学范畴中,简单地加上情感、意志、直觉、信仰或‘非智力因素’之类,它还必须包括那些不可言说的、只能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的生长发展。”可见,不可言说的情感交流和“身教”是至关重要的。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这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在语文学科中,更好地尊重,更好地激情,善于抓住突破点,应该是人文教育努力的一个方向。
教学情境一:
(1)《再见了,亲人》教学到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已经理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但是“依依惜别”的深情总是不能很好地通过朗读再现出来,于是设计如下环节帮助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问:志愿军说让我们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怎么不多看几眼,多停一些时间?
生:因为火车已经开动,想多看几眼,多停留几刻也不行了,所以只能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
师:只能再看一眼,停留片刻,这“一眼”和“片刻”珍贵不珍贵?那么读的时候就要把珍惜这“一眼、片刻”的情感读出来。试一试,大家一齐来读。
师:我听到这位同学把“一眼、片刻”都强调出来读了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是志愿军最后一眼看朝鲜人民也是最后一次在朝鲜的土地上停留。
师:就一会儿,是吧?那么你用“哪怕……也”把当时志愿军的心情说出来。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人民……也好啊。
师:哪怕再让我停留片刻也好啊,是不是这样?谁再说一下?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的土地,哪怕再停留片刻,这机会也是非常珍贵的。
师:说得很好,把“一眼”和“片刻”说到一句话里了,不容易。很好,咱们再来读一遍。
(2)课文以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呼唤结束全文,但是既然是“话别”,怎么只有志愿军的祝愿?请大家设想朝鲜人民会怎么说,然后试着把最后三个自然段换成朝鲜亲人的语气,一段一段来试试。
生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可以改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
生2:“列车呀,请慢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亲爱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可以换成“列车呀,请慢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后半句有困难,多名学生尝试大家还是不满意。)
师:先找找后半句哪个词要换——亲爱,停留;站在朝鲜人民的角度,应该怎么说更贴切?练习,( )的土地,( )片刻。
生4:让我们在这血染的土地上再相聚片刻!
师:男、女生合作分读志愿军说的以及想象中朝鲜人民说的话,大家读得深情并茂。
教后反思:情感的激發必须抓住一个突破点,泛泛而读、或者单纯讲解示范的朗读不能使学生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在第一个环节,我采用“欲擒故纵”法,设问为什么不多看几眼、多停留片刻?使学生的思维集中于关键词“一眼,片刻”,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文字内在蕴涵的真情。在第二环节的设计中,教者能够跳出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思考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场景对话,使自己的情感与主人公达到共鸣。体验真情,抒发真情,做一个满怀真情的人,这就是人文思想的真切体现。
教学情境二:
上《秋天的怀念》,为了让学生更自主地走进教材、走出文本,教师设计如下——师:课文中有三处提到了母亲“悄悄地出去”,请每位同学认真研读,选至少一处来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选第一句“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我读懂了母亲为了让我更好地发泄心中的痛苦,就“悄悄地出去”。
师:那母亲为什么又要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生2:哦,这里写出了母亲的担心,还有他很注意保护儿子的自尊心……
生3:我选的是第三句“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我觉得这位“母亲”说话是那么小心翼翼,一发现自己说错话就躲出去自责。
师:母亲为什么要自责?会怎么自责?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生4:我读懂的是“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儿子失却双腿是痛苦的,但是母亲的痛苦却不能说出来,只能悄悄地出去,悄悄地哭!这位母亲心中是多么苦啊!
……
教后反思:三个“悄悄地”,充分体现了慈母的一片爱心,体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学生从“悄悄地”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课堂很少一问一答的机械,多的是读书,谈感受。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样的设计,充分信任着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读懂课文,而且学生也确实感受到了文字的强烈的穿透力;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充分尊重自己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特理解,尊重他们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尊重他们能够感受到的“爱”。这种课堂上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人文教育的一种沐浴。
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有真挚的情感抒发,而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李政涛先生在《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一书中,曾引用叶澜先生的一段文字:“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我认为,这就是教育对人性之觉悟!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的教育学者也认为:“人的生成不仅包合理性方面。而且包含着非理性方面,不仅如此,人的生成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言说的和缄默的两个层面。因此,教育过程决不能只是限定在理智的教学范畴中,简单地加上情感、意志、直觉、信仰或‘非智力因素’之类,它还必须包括那些不可言说的、只能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的生长发展。”可见,不可言说的情感交流和“身教”是至关重要的。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这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在语文学科中,更好地尊重,更好地激情,善于抓住突破点,应该是人文教育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