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文化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有效地使用该语言。文化差异是来华留学生高效学习和正确使用汉语的绊脚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是是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当中,对来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重要性及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读写课教学
一、引言
对外汉语的课程一般包含汉语听说和汉语读写,但是对于一般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影响他们正确使用汉语的往往不是发音不准确或者语法不当,大多数是在自己母语的文化背景下去输入或输出汉语导致不能正确使用汉语去表达和交流。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其掌握汉语的质量和效率,使他们拥有积极开放的交际态度,加深其对汉语言及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渗透。
二、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场景中交际者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交际行为能力。当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的人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时,如果不能跳脱自己原来的母语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那很有可能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理解不充分和沟通不顺畅,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最后导致交际失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生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首先要培养就是他们对不同文化包容、理解和认可的态度,其次要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时对于不同文化碰撞的适应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和技巧,以减少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压力和困惑,从而提交他们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汉语学习效果。
三、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及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集。由于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汉语的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对外汉语教学也大规模地展开。学习队伍的文化背景更加地多元化加深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和碰撞,加大了教学开展的难度。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四、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通过汉语读写课堂教学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来华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主要场所,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外汉语读写课主要培养学生“读”和“写”两种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培养学生语素、汉字和语法意识,从而提高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要达到利用读写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的目的,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渗透。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如果只描述“横竖撇”或要求跟老师依瓢画葫芦生硬地去练习汉字书写,学生就会觉得汉字枯燥,在他们的认知里,汉字只是一个个差别不大的图形。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汉字形成演变过程,解读汉字构成的文化内涵,并延伸到和汉字书写相关的中国书法艺术鉴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热情,还能让他们了解汉字与自己国家文字的文化差异。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词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词义也非常丰富,有大量的词汇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中国文化的,比如长眠、折桂、有喜等等。因此,单纯机械的词汇记忆根本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对话。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适时介绍词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通过汉语读写实践课堂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实践课堂就是语言的第二教学课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使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和科学。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园地、书法比赛、社团辩论及文化參观等活动组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灵活运用汉语读写课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实践中隐含的文化现象进行碰撞,亲身体验和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和加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同时,鼓励学生实践中的疑问和感悟带回课堂,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文化冲突。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形成文字加强汉语读写知识和技巧的输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习惯,提高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五、小结
当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但是对于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培养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和课题。为了提高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汉语,高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郭雪瑶.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J].金田,2013(11).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中国语文,1996(6).
[4]杜瑞清.跨文化交际探索与发现[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6]辜正坤.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读写课教学
一、引言
对外汉语的课程一般包含汉语听说和汉语读写,但是对于一般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影响他们正确使用汉语的往往不是发音不准确或者语法不当,大多数是在自己母语的文化背景下去输入或输出汉语导致不能正确使用汉语去表达和交流。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其掌握汉语的质量和效率,使他们拥有积极开放的交际态度,加深其对汉语言及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渗透。
二、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场景中交际者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交际行为能力。当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的人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时,如果不能跳脱自己原来的母语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那很有可能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理解不充分和沟通不顺畅,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最后导致交际失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生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首先要培养就是他们对不同文化包容、理解和认可的态度,其次要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时对于不同文化碰撞的适应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和技巧,以减少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压力和困惑,从而提交他们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汉语学习效果。
三、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及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集。由于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汉语的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对外汉语教学也大规模地展开。学习队伍的文化背景更加地多元化加深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和碰撞,加大了教学开展的难度。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四、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通过汉语读写课堂教学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来华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主要场所,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外汉语读写课主要培养学生“读”和“写”两种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培养学生语素、汉字和语法意识,从而提高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要达到利用读写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的目的,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渗透。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如果只描述“横竖撇”或要求跟老师依瓢画葫芦生硬地去练习汉字书写,学生就会觉得汉字枯燥,在他们的认知里,汉字只是一个个差别不大的图形。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汉字形成演变过程,解读汉字构成的文化内涵,并延伸到和汉字书写相关的中国书法艺术鉴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热情,还能让他们了解汉字与自己国家文字的文化差异。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词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词义也非常丰富,有大量的词汇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中国文化的,比如长眠、折桂、有喜等等。因此,单纯机械的词汇记忆根本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对话。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适时介绍词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通过汉语读写实践课堂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实践课堂就是语言的第二教学课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使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和科学。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园地、书法比赛、社团辩论及文化參观等活动组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灵活运用汉语读写课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实践中隐含的文化现象进行碰撞,亲身体验和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和加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同时,鼓励学生实践中的疑问和感悟带回课堂,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文化冲突。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形成文字加强汉语读写知识和技巧的输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习惯,提高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五、小结
当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但是对于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培养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和课题。为了提高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汉语,高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郭雪瑶.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J].金田,2013(11).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中国语文,1996(6).
[4]杜瑞清.跨文化交际探索与发现[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6]辜正坤.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