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文化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有效地使用该语言。文化差异是来华留学生高效学习和正确使用汉语的绊脚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是是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当中,对来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重要性及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读写课教学
  一、引言
  对外汉语的课程一般包含汉语听说和汉语读写,但是对于一般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影响他们正确使用汉语的往往不是发音不准确或者语法不当,大多数是在自己母语的文化背景下去输入或输出汉语导致不能正确使用汉语去表达和交流。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其掌握汉语的质量和效率,使他们拥有积极开放的交际态度,加深其对汉语言及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渗透。
  二、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场景中交际者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交际行为能力。当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的人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时,如果不能跳脱自己原来的母语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那很有可能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理解不充分和沟通不顺畅,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最后导致交际失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生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首先要培养就是他们对不同文化包容、理解和认可的态度,其次要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时对于不同文化碰撞的适应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和技巧,以减少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压力和困惑,从而提交他们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汉语学习效果。
  三、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及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集。由于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汉语的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对外汉语教学也大规模地展开。学习队伍的文化背景更加地多元化加深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和碰撞,加大了教学开展的难度。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四、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通过汉语读写课堂教学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来华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主要场所,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外汉语读写课主要培养学生“读”和“写”两种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培养学生语素、汉字和语法意识,从而提高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要达到利用读写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的目的,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渗透。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如果只描述“横竖撇”或要求跟老师依瓢画葫芦生硬地去练习汉字书写,学生就会觉得汉字枯燥,在他们的认知里,汉字只是一个个差别不大的图形。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汉字形成演变过程,解读汉字构成的文化内涵,并延伸到和汉字书写相关的中国书法艺术鉴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热情,还能让他们了解汉字与自己国家文字的文化差异。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词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词义也非常丰富,有大量的词汇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中国文化的,比如长眠、折桂、有喜等等。因此,单纯机械的词汇记忆根本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对话。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适时介绍词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通过汉语读写实践课堂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实践课堂就是语言的第二教学课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使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和科学。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园地、书法比赛、社团辩论及文化參观等活动组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灵活运用汉语读写课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实践中隐含的文化现象进行碰撞,亲身体验和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和加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同时,鼓励学生实践中的疑问和感悟带回课堂,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文化冲突。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形成文字加强汉语读写知识和技巧的输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习惯,提高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五、小结
  当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但是对于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培养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和课题。为了提高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汉语,高效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郭雪瑶.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J].金田,2013(11).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中国语文,1996(6).
  [4]杜瑞清.跨文化交际探索与发现[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6]辜正坤.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因而,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选择的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让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教师可以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整天扎在书堆里,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对课堂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
国防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章总结了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文
[摘 要:数学思维就是运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模式。数学思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以及升学考试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逐步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抽象推理;空间想象;逻辑思维]  数学思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数学
阐述了构建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体系的必要性,用系统理论方法设计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体系因果关系图,并据此提出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发
◎早餐前应先喝水  人经过一夜睡眠,隐形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  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先饮500~800毫升温开水,既可补充一夜流失后的水分,还可以清理肠道。  ◎早餐热量不宜过多  早餐的摄取量依体型、年龄的不同会有些差异,不过,摄入400~500卡的热量是比较适当的,约占一天需要量的1/4。但可以尝试多补
现代学徒制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创新技术技能育人机制。该文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把企业搬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