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的内涵,要实现这一目的,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过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原先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基本是按照教参上的设计进行教学,结果由于本课教学内容多,导致在教学中我说得多而学生听得累,因课堂任务重,教学任务还不能按时完成,教学效果不好。今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发觉此文的明显特点是成语故事较多,虽然本课的内容属于古代史,学生对这段历史可能不太了解,但本课中出现的许多成语,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且比较感兴趣。我就想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展示呢?因此上这一课之前,我从图书馆借来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等书,有意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这些历史读物。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春秋战国的历史。
课前我先让同学推荐班级中历史知识丰富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周幽王废除的太子后来怎样了?”好奇心促使学生们关注太子宜臼的境遇,在我的叙述中不知不觉进入新课第一个小要点,即“平王东迁”这一史实。然后我告诉学生们伴随着“平王东迁”,我国的历史正式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而我国成语大部分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于是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我的话一出口,许多学生就兴奋不已,纷纷举手,积极抢答。我采取了分大组竞赛的方式,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出乎意料,有的学生不仅说出成语,还说出了成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许多学生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有些学生对成语故事比较陌生,还要求讲的学生声音再大些、细致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活动的浓厚兴趣,于是留足了时间给他们展示。结果几分钟下来本课中所涉及到成语故事,如“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和“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春秋无义战”等成语学生几乎都一一列举到了。
当学生们展示完他们所知道的成语后,我又挑选了其中一些关系到本课重点历史事件发展的成语,采用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的形式介绍相关的成语故事,然后请学生分析这些成语故事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如为了讲清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我先请学生们在春秋战争形势图上找出齐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总结“老马识途”和“管鲍之交”这两个成语说明的是管仲和鲍叔牙的杰出才能,而“一箭之仇”“尊王攘夷”说明齐桓公对有才能的人才的重视和重用,这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一个重要原因。讲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成为霸主,是因为他长期流亡民间,明白人间疾苦,更主要是他积极改革,并善于利用“退避三舍” ,以此在“城濮之战”取得道义上的胜利和战略上的胜利。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对齐桓公和晋文公及他们为什么能称霸有较深的认识。而对战争后果的分析,我则对孔子的“ 春秋无义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让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南京大屠杀等战争影片中想象春秋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告知学生大鱼吃小鱼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较强大的诸侯国。诸侯过于强大后,他们不再听从周天子,也无需利用周天子这个所谓的保护伞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因此,兼并取代了争霸,战争成了家常便饭,战国七雄的出现不足为怪。同时也为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我用了一串成语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总结:“烽火戏诸侯”使得周王朝衰落;“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使晋文公成为霸主……这样一来学生既对本课涉及到的成语有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又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记住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二、课后反思
这堂课上完后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均反映效果较好,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既然我们历史课本中几乎每课都有一些成语故事、典故或历史小故事,那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为什么不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须知以故事形式进行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融入到情节起伏中,不由自主地会想起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及结果等历史知识。学生以这种方式记忆知识点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印象要深得多。同时,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课堂上为把自己“最闪亮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通过演讲和解答不断提高自己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把“苦学”变成“乐学”,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但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生分组分得大,没有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同学的身上,致使部分同学参与兴致不高;二是时间不好把握,学生讲故事或是讨论问题的时间稍微拖长了些,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够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土桥初级中学)
一、教学过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原先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基本是按照教参上的设计进行教学,结果由于本课教学内容多,导致在教学中我说得多而学生听得累,因课堂任务重,教学任务还不能按时完成,教学效果不好。今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发觉此文的明显特点是成语故事较多,虽然本课的内容属于古代史,学生对这段历史可能不太了解,但本课中出现的许多成语,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且比较感兴趣。我就想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展示呢?因此上这一课之前,我从图书馆借来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等书,有意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这些历史读物。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春秋战国的历史。
课前我先让同学推荐班级中历史知识丰富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周幽王废除的太子后来怎样了?”好奇心促使学生们关注太子宜臼的境遇,在我的叙述中不知不觉进入新课第一个小要点,即“平王东迁”这一史实。然后我告诉学生们伴随着“平王东迁”,我国的历史正式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而我国成语大部分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于是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我的话一出口,许多学生就兴奋不已,纷纷举手,积极抢答。我采取了分大组竞赛的方式,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出乎意料,有的学生不仅说出成语,还说出了成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许多学生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有些学生对成语故事比较陌生,还要求讲的学生声音再大些、细致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活动的浓厚兴趣,于是留足了时间给他们展示。结果几分钟下来本课中所涉及到成语故事,如“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和“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春秋无义战”等成语学生几乎都一一列举到了。
当学生们展示完他们所知道的成语后,我又挑选了其中一些关系到本课重点历史事件发展的成语,采用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的形式介绍相关的成语故事,然后请学生分析这些成语故事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如为了讲清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我先请学生们在春秋战争形势图上找出齐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总结“老马识途”和“管鲍之交”这两个成语说明的是管仲和鲍叔牙的杰出才能,而“一箭之仇”“尊王攘夷”说明齐桓公对有才能的人才的重视和重用,这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一个重要原因。讲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成为霸主,是因为他长期流亡民间,明白人间疾苦,更主要是他积极改革,并善于利用“退避三舍” ,以此在“城濮之战”取得道义上的胜利和战略上的胜利。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对齐桓公和晋文公及他们为什么能称霸有较深的认识。而对战争后果的分析,我则对孔子的“ 春秋无义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让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南京大屠杀等战争影片中想象春秋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告知学生大鱼吃小鱼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较强大的诸侯国。诸侯过于强大后,他们不再听从周天子,也无需利用周天子这个所谓的保护伞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因此,兼并取代了争霸,战争成了家常便饭,战国七雄的出现不足为怪。同时也为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我用了一串成语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总结:“烽火戏诸侯”使得周王朝衰落;“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使晋文公成为霸主……这样一来学生既对本课涉及到的成语有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又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记住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二、课后反思
这堂课上完后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均反映效果较好,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既然我们历史课本中几乎每课都有一些成语故事、典故或历史小故事,那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为什么不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须知以故事形式进行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融入到情节起伏中,不由自主地会想起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及结果等历史知识。学生以这种方式记忆知识点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印象要深得多。同时,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课堂上为把自己“最闪亮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通过演讲和解答不断提高自己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把“苦学”变成“乐学”,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但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生分组分得大,没有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同学的身上,致使部分同学参与兴致不高;二是时间不好把握,学生讲故事或是讨论问题的时间稍微拖长了些,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够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土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