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五月的第三周,青岛市写字节如期举办,从2010年起,这项由青岛市语委、市教育局组织的盛大文化节日,已连续举办了8届,成为了青岛市一项全民高度参与的文化活动。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小学书法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领域。
“就综合实力而言,山东是与河南、浙江比肩的书法大省,而青岛则堪称山东省书法艺术的“龙头”城市。”青岛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强介绍道。
据统计,青岛目前共拥有市级书协会员1200余人,在市文联的十大专业协会组织中,书法家协会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以青年中坚与后备力量为主体的书法群落密布于这座城市。此外,青岛共有上百家民间培训机构从事书法培训,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青岛的书法爱好者人群不断增多,数目应以百万计。
普及教育是给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感受书法
开学的第二个周三,青岛嘉峪关学校六年级(6)班的学生在书法教室中上了本学期第一堂书法课。课上,学生们根据老师所讲述的要点,临写“天下有道,国家将盛”八个字,学生们有的相互讨论、研究下一笔画的落点,有的端正坐于桌前、静静写字,不受周围打扰。短短40分钟时间很快过去。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双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做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同年,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自“新课标”颁布之后,青岛市对于写字教学的要求上了一个新台阶。向来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嘉峪关学校,在新课程要求颁布的契机下,更加重视书法教育。
“针对全校3-6年级的学生,期末的语文成绩是多元化的测查,试卷成绩占94%,平日的硬笔书法成绩占4%,平日的作文考试则占了剩下的2%。”嘉峪关学校六年级(6)班班主任贺芳介绍道,“从本学期开始,学生由每两周上一节书法课改为每周上一节软笔书法课,由学校聘请的专业老师授澡,而每节语文课或者中午休息时,则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此外,学校还有书法兴趣小组。”
刚提出开设书法课时,学校老师颇有些担心:孩子使用完笔墨,教室难打扫,怎么办?为了实现软笔教学,学校特意拿出一间教室作为书法教室,每个桌子上備好毛毡、墨和砚台,孩子则自己从家里带来毛笔和宣纸。
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支持。“如今多数家庭并没有笔墨纸砚,家长普遍不愿意把家里弄得很脏,所以没有接触过书法的孩子对这个感到新鲜,很有兴趣;而那些接触过、在外面上了书法班的孩子,因为自己写得比别人好,所以也愿意写。有一年过年,我让班里每个孩子写福字儿,然后当做年货分给任课老师,看到自己写的福字儿能够被老师贴到门上,孩子们都很高兴。”贺芳说,“而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真正动笔去写了,不论字写得怎么样,也说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不是零接触,对孩子的影响终归是好的。”
她记得班里有一个孩子,父母曾在他3年级时将他送至书法课外辅导班学习书法,却最终因孩子学得吃力而不了了之。6年级时,孩子主动提出想再次学习书法,学了半年,成效显著。“有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悟性有了,兴趣就也有了。而很多孩子并没有尝试过书法,不知道对此有没有兴趣,书法课是给了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来感受书法。”
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书法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老师的不专业与不专职,在没有实力聘请专职老师的学校中,主要由语文老师来承担书法教学,而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没有专门学习过书法,更何谈书法教学。
对此,嘉峪关学校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在老师当中培养氛围,鼓励老师多练字,相互学习。作为一线书法教学工作者,贺芳认为,书法教学是渗透在语文教学的目标里的,每一刻都有体现和关联。“我们更多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开展教学,会在一节课中渗透非常多元化的东西,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字的写法,还会从造字的角度讲述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史实。其实,关于汉字、书法的文化传承,不需要什么特别正式的话动,更多是通过细枝末节的渗透。”贺芳说。
借助互联网手段改善师资短缺现状
一则新闻颇引人关注:最近,全国最大的数字书法教室在河北省宁晋县北新艺术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教室引进国内领先的数字书法教学系统,配备224套交互式数字临摹台,老师通过书法教学系统播放名家书法示范视频,学生们在各自的临摹台前认真观摩、聆听。老师在教师端书写示范、点评学生练习作品,都能即时同传到学生的屏幕上,还可随时调取字库资源生成电子字帖,透过宣纸清晰地同步呈现在每个学生的临摹台上,学生们用毛笔蘸着墨汁,铺上普通宣纸临摹。
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书法教学的便利性,青岛小荷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尝试将传统书法教学与互联网相嫁接,开发了书法教育空中课堂,目的是为了改善优质书法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表示,目前影响“书法进课堂”的关键问题是缺少书法老师。
“我们正在做的,是与青岛市书法家协会、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合作,他们为我们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很多老师都是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才敢把这些好老师放到平台上,资源共享。”青岛小荷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磊说。
如今多数学校都配备有电子白板、投影仪及网络全覆盖。学生在教室中即可视频观看老师在工作室中的教学过程,“我们设置了两个摄像头,一个从顶端拍摄写字的全过程,另一个则从侧面拍摄运笔的角度及力度。”袁磊说,“空中课堂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也就是说,多数学校都天然具备开展空中课堂的条件。”
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也在为改善书法教育师资力量短缺问题而做着努力。
“青岛市书协与小荷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合作,除了为其空中课堂提供经验丰富、有造诣的书法教师之外,我们还合作搞了‘书法家进校园’活动,为每个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学校配备一位书法家,让孩子们近距离与书法名家进行交流。”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建说。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小学书法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领域。
“就综合实力而言,山东是与河南、浙江比肩的书法大省,而青岛则堪称山东省书法艺术的“龙头”城市。”青岛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强介绍道。
据统计,青岛目前共拥有市级书协会员1200余人,在市文联的十大专业协会组织中,书法家协会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以青年中坚与后备力量为主体的书法群落密布于这座城市。此外,青岛共有上百家民间培训机构从事书法培训,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青岛的书法爱好者人群不断增多,数目应以百万计。
普及教育是给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感受书法
开学的第二个周三,青岛嘉峪关学校六年级(6)班的学生在书法教室中上了本学期第一堂书法课。课上,学生们根据老师所讲述的要点,临写“天下有道,国家将盛”八个字,学生们有的相互讨论、研究下一笔画的落点,有的端正坐于桌前、静静写字,不受周围打扰。短短40分钟时间很快过去。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双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做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同年,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自“新课标”颁布之后,青岛市对于写字教学的要求上了一个新台阶。向来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嘉峪关学校,在新课程要求颁布的契机下,更加重视书法教育。
“针对全校3-6年级的学生,期末的语文成绩是多元化的测查,试卷成绩占94%,平日的硬笔书法成绩占4%,平日的作文考试则占了剩下的2%。”嘉峪关学校六年级(6)班班主任贺芳介绍道,“从本学期开始,学生由每两周上一节书法课改为每周上一节软笔书法课,由学校聘请的专业老师授澡,而每节语文课或者中午休息时,则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此外,学校还有书法兴趣小组。”
刚提出开设书法课时,学校老师颇有些担心:孩子使用完笔墨,教室难打扫,怎么办?为了实现软笔教学,学校特意拿出一间教室作为书法教室,每个桌子上備好毛毡、墨和砚台,孩子则自己从家里带来毛笔和宣纸。
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支持。“如今多数家庭并没有笔墨纸砚,家长普遍不愿意把家里弄得很脏,所以没有接触过书法的孩子对这个感到新鲜,很有兴趣;而那些接触过、在外面上了书法班的孩子,因为自己写得比别人好,所以也愿意写。有一年过年,我让班里每个孩子写福字儿,然后当做年货分给任课老师,看到自己写的福字儿能够被老师贴到门上,孩子们都很高兴。”贺芳说,“而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真正动笔去写了,不论字写得怎么样,也说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不是零接触,对孩子的影响终归是好的。”
她记得班里有一个孩子,父母曾在他3年级时将他送至书法课外辅导班学习书法,却最终因孩子学得吃力而不了了之。6年级时,孩子主动提出想再次学习书法,学了半年,成效显著。“有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悟性有了,兴趣就也有了。而很多孩子并没有尝试过书法,不知道对此有没有兴趣,书法课是给了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来感受书法。”
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书法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老师的不专业与不专职,在没有实力聘请专职老师的学校中,主要由语文老师来承担书法教学,而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没有专门学习过书法,更何谈书法教学。
对此,嘉峪关学校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在老师当中培养氛围,鼓励老师多练字,相互学习。作为一线书法教学工作者,贺芳认为,书法教学是渗透在语文教学的目标里的,每一刻都有体现和关联。“我们更多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开展教学,会在一节课中渗透非常多元化的东西,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字的写法,还会从造字的角度讲述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史实。其实,关于汉字、书法的文化传承,不需要什么特别正式的话动,更多是通过细枝末节的渗透。”贺芳说。
借助互联网手段改善师资短缺现状
一则新闻颇引人关注:最近,全国最大的数字书法教室在河北省宁晋县北新艺术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教室引进国内领先的数字书法教学系统,配备224套交互式数字临摹台,老师通过书法教学系统播放名家书法示范视频,学生们在各自的临摹台前认真观摩、聆听。老师在教师端书写示范、点评学生练习作品,都能即时同传到学生的屏幕上,还可随时调取字库资源生成电子字帖,透过宣纸清晰地同步呈现在每个学生的临摹台上,学生们用毛笔蘸着墨汁,铺上普通宣纸临摹。
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书法教学的便利性,青岛小荷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尝试将传统书法教学与互联网相嫁接,开发了书法教育空中课堂,目的是为了改善优质书法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表示,目前影响“书法进课堂”的关键问题是缺少书法老师。
“我们正在做的,是与青岛市书法家协会、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合作,他们为我们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很多老师都是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才敢把这些好老师放到平台上,资源共享。”青岛小荷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磊说。
如今多数学校都配备有电子白板、投影仪及网络全覆盖。学生在教室中即可视频观看老师在工作室中的教学过程,“我们设置了两个摄像头,一个从顶端拍摄写字的全过程,另一个则从侧面拍摄运笔的角度及力度。”袁磊说,“空中课堂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也就是说,多数学校都天然具备开展空中课堂的条件。”
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也在为改善书法教育师资力量短缺问题而做着努力。
“青岛市书协与小荷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合作,除了为其空中课堂提供经验丰富、有造诣的书法教师之外,我们还合作搞了‘书法家进校园’活动,为每个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学校配备一位书法家,让孩子们近距离与书法名家进行交流。”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