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现代景观设计中面临的现状出发。通过景观意境的含义,苏州园林意境的文化渊源以及苏州园林营造与表达意境的塑造手法出发,探讨苏州园林景观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提取精髓,融合时代。满足当下人们生活需求提升现代景观设计水平。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手法;启示
一、苏州园林意境
苏州园林意境的文化渊源
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对意境的解释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的心灵反映,化实景为应景,化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从汉朝开始出现,经过隋唐宋元几个朝代,到明清两朝达到高峰。清朝末期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苏州园林营造与表达意境的塑造手法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为表现意境,苏州园林用了以下几大造园和表达要素:
叠山理水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标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园林的血脉,无园不水。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小小的水面象征的是烟波浩淼、悠悠烟水。营造的是一种寂静深远的境界。人们可以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增加园林景色的层次,丰富画面。
植物花草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把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人格化内容,不仅可以欣赏植物的形态美还可以欣赏植物的意境美,中国园林喜欢把植物题材应用其中。用花草树木作为造景主题,创造风景点,表达造园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讲究精巧性。讲究画里诗情画意。更好的把植物与景观中建筑物的布局融合在一起。在中国园林中植物还常常被人赋以人性,很多植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性并表达了人类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构筑了园林形象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例如拙政园,始终有栽植荷花的传统,表达了建园者洁身自好,追求个人修行的高洁志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传统中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比如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二、苏州园林意境对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的启示
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但是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大多数人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依旧认为园林只是种花草树木,挖湖堆山,叠山理水。对中国园林缺乏理解和认识所以出现了盲目复古、简单堆砌、崇洋媚外的现象。盲目复古的现象,生搬硬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模式,复古不古,风格杂乱无章。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不了解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简单拼接的现象,盲目追求形似却失去原本的神态,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是虚有其表,无法赋予其固有精气神韵,失去本质与原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出现。很多人有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崇洋媚外的现象,模仿西方景观模式,渐渐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特色,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以上是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现状。结合苏州园林营造与表达意境的塑造手法和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现状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营造手法的启示
植物配置:由苏州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得知,植物不仅为了绿化,还要具有画意。在现代住宅小区中,一方面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另一方面,注意利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因为植物可以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像建筑或者雕塑一样成为城市的标志。我们要选择能体现城市特征的植物品种,将生活中常见的野草、具有乡土特征的树木运用到住宅小区中,让人们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这样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设计更有人情味道。
叠山理水:在住宅小区中,山石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与之相应的植物配置也不同。如果在地势较陡的地方,山石就以天然露头的形式错落分布以减缓坡面,稳固土壤;而在以堆掇山石艺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地方,植物的作用在于衬托山石的轮廓,要让石山优美的部分充分显露出来。在一些庭院的角落或视线集中的植物丛中,少量山石常与植物同等重要的程度相结合,有意突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曲水驳岸 水池的岸线都不是生硬呆板的石驳岸,而是做到自然有序。“路随河转,山因水活”,处处见水。水体对于硬质空间具有很好的柔化作用;同时,同时也为景观提供了充满生机空间。
道路及地面铺装:道路多采用曲径通幽的小路,自然多变,丰富景观层次。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不同的材质的铺装对空间和使用都有着不同的效果。例如苏州园林的铺装多以粗糙、坚固、浑厚的花岗石、鹅卵石、青石板等。来体现花岗石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美、青石板的大方。同时无形中放慢我们的脚步细细品味园林的意境,来增加园林的宽度以及深度,用无限的意境弥补园林有限的面积。在现代住宅小区,我们可以利用材料来调节人们走路的节奏,道路中采用平滑的铺地加快脚步,粗燥地面放慢脚步。铺地的拼缝也很关键,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较强的力感。砌缝明显,给人以漂亮整洁、雅致的感觉。控制材料的质感和材料色彩变化均衡相。如果材料色彩变化多,质感变化相应少一些,色彩、纹样丰富材料的质感相对比较简单。
三、结合现代住宅小区现状满足当下人们生活需求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挖掘经典园林的现实应用意义,解决现实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识到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设计思想不成熟的体现。认识到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或者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我们考虑居住者实际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毕竟是居民生活其中,不是我们随意发挥自娱自乐地摆设。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把本来属于大自然的高地植被景观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保留,还原本来的自然面貌,维护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杜绝给后来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隐患,减免不必要经济和生态损失。在现代住宅小区的花园设计中多铺设些石子步行道既经济,又健身,还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没必要浪费金钱用高成本冷冰冰的大理石路面,拉远居民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按照中国古典造园技巧则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讲究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樓座摆放成围合、半围合空间,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居民则可享受到“均好性”,也不浪费。把居民自身心灵深处所熟悉富有感情的物件再现于具体的景致之中,主观在客观中得到观照,使意与境、情与景有机融合,让居民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能感受到设计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住宅小区的意境美。
四、总结
在提取苏州园林景观营造意境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现状,充分利用现有山、水、田、村、林等自然要素,再现历史文化,体现自然与人工要素完美融合.利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保护我国传统园林艺术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水平,丰富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更好的彰显现代景观的风采,切实的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董晓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杨 帆.探寻中国园林中的诗意境界[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孙庆久,韩 恒.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之路[J].山西建筑,2007,33(10):62-63.
[6] 李宗为.游访苏州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手法;启示
一、苏州园林意境
苏州园林意境的文化渊源
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对意境的解释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的心灵反映,化实景为应景,化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从汉朝开始出现,经过隋唐宋元几个朝代,到明清两朝达到高峰。清朝末期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苏州园林营造与表达意境的塑造手法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为表现意境,苏州园林用了以下几大造园和表达要素:
叠山理水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标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园林的血脉,无园不水。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小小的水面象征的是烟波浩淼、悠悠烟水。营造的是一种寂静深远的境界。人们可以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增加园林景色的层次,丰富画面。
植物花草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把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人格化内容,不仅可以欣赏植物的形态美还可以欣赏植物的意境美,中国园林喜欢把植物题材应用其中。用花草树木作为造景主题,创造风景点,表达造园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讲究精巧性。讲究画里诗情画意。更好的把植物与景观中建筑物的布局融合在一起。在中国园林中植物还常常被人赋以人性,很多植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性并表达了人类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构筑了园林形象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例如拙政园,始终有栽植荷花的传统,表达了建园者洁身自好,追求个人修行的高洁志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传统中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比如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二、苏州园林意境对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的启示
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但是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大多数人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依旧认为园林只是种花草树木,挖湖堆山,叠山理水。对中国园林缺乏理解和认识所以出现了盲目复古、简单堆砌、崇洋媚外的现象。盲目复古的现象,生搬硬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模式,复古不古,风格杂乱无章。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不了解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简单拼接的现象,盲目追求形似却失去原本的神态,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是虚有其表,无法赋予其固有精气神韵,失去本质与原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出现。很多人有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崇洋媚外的现象,模仿西方景观模式,渐渐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特色,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以上是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现状。结合苏州园林营造与表达意境的塑造手法和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现状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营造手法的启示
植物配置:由苏州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得知,植物不仅为了绿化,还要具有画意。在现代住宅小区中,一方面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另一方面,注意利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因为植物可以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像建筑或者雕塑一样成为城市的标志。我们要选择能体现城市特征的植物品种,将生活中常见的野草、具有乡土特征的树木运用到住宅小区中,让人们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这样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设计更有人情味道。
叠山理水:在住宅小区中,山石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与之相应的植物配置也不同。如果在地势较陡的地方,山石就以天然露头的形式错落分布以减缓坡面,稳固土壤;而在以堆掇山石艺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地方,植物的作用在于衬托山石的轮廓,要让石山优美的部分充分显露出来。在一些庭院的角落或视线集中的植物丛中,少量山石常与植物同等重要的程度相结合,有意突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曲水驳岸 水池的岸线都不是生硬呆板的石驳岸,而是做到自然有序。“路随河转,山因水活”,处处见水。水体对于硬质空间具有很好的柔化作用;同时,同时也为景观提供了充满生机空间。
道路及地面铺装:道路多采用曲径通幽的小路,自然多变,丰富景观层次。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不同的材质的铺装对空间和使用都有着不同的效果。例如苏州园林的铺装多以粗糙、坚固、浑厚的花岗石、鹅卵石、青石板等。来体现花岗石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美、青石板的大方。同时无形中放慢我们的脚步细细品味园林的意境,来增加园林的宽度以及深度,用无限的意境弥补园林有限的面积。在现代住宅小区,我们可以利用材料来调节人们走路的节奏,道路中采用平滑的铺地加快脚步,粗燥地面放慢脚步。铺地的拼缝也很关键,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较强的力感。砌缝明显,给人以漂亮整洁、雅致的感觉。控制材料的质感和材料色彩变化均衡相。如果材料色彩变化多,质感变化相应少一些,色彩、纹样丰富材料的质感相对比较简单。
三、结合现代住宅小区现状满足当下人们生活需求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挖掘经典园林的现实应用意义,解决现实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识到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设计思想不成熟的体现。认识到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或者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我们考虑居住者实际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毕竟是居民生活其中,不是我们随意发挥自娱自乐地摆设。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把本来属于大自然的高地植被景观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保留,还原本来的自然面貌,维护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杜绝给后来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隐患,减免不必要经济和生态损失。在现代住宅小区的花园设计中多铺设些石子步行道既经济,又健身,还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没必要浪费金钱用高成本冷冰冰的大理石路面,拉远居民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按照中国古典造园技巧则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讲究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樓座摆放成围合、半围合空间,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居民则可享受到“均好性”,也不浪费。把居民自身心灵深处所熟悉富有感情的物件再现于具体的景致之中,主观在客观中得到观照,使意与境、情与景有机融合,让居民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能感受到设计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住宅小区的意境美。
四、总结
在提取苏州园林景观营造意境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现状,充分利用现有山、水、田、村、林等自然要素,再现历史文化,体现自然与人工要素完美融合.利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保护我国传统园林艺术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水平,丰富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更好的彰显现代景观的风采,切实的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董晓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杨 帆.探寻中国园林中的诗意境界[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孙庆久,韩 恒.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之路[J].山西建筑,2007,33(10):62-63.
[6] 李宗为.游访苏州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