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身上会展现出何种新面貌?此次何香凝美术馆的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涵盖了来自13个国家的21名艺术家的多媒介作品。作品呈现出旅居海外的青年艺术创作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与“所在地”的异文化之间沟通、磨合、感知的结果。策展人冯博一也于本期为我们剖析这场展览背后的艺术文化意义。
策展人新视角
关注海外华人艺术
P:请简单说一下你挑选艺术家的标准?
冯博一: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是一个宽泛的群体,因为国别、地区、个体的差异性很大,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不同的经历和背景、不同的时空及语境,无法以一种固定标准来判断与衡量,参展艺术家的身份既有出生、成长在欧美、东南亚的某一个国家,也有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移居和留学到某一个国家的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留人”(即留学以后留居在异国)。但求同存异,他们也具有一种身份认同与境遇,使得他们的艺术具有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本土的,也不同于所在地的,而是具有多种文化之间,并不断变化的性质与形态,或许更多的是在多种文化之间冲突、适应、磨合的混杂结果。因此,这次展览没有细分不同的部分,只是根据这一框架,在有关专家推荐的基础上从6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资料中,给予挑选具有多媒介方式表达的作品。毕竟这是第一次关注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而且我们还难以跑遍13个国家进行考察式的遴选。
P:这次挑选了22位来自13个国家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来自哪些国家的艺术家会比较有特点?
冯博一:可能是移民美国的华人青年艺术家较多,这次有6位来自美国的参展,相对于来自有些国家就一、二位来说更有特点吧。主要体现在:作品显示了他们自由穿越多种媒介方式与界限的能力,在跨出“一对一”写实似真性之后,比很有现实感的艺术叙事有了更多的想象可能性与表现空间,而这些又都凸现了在新的语境中,一种艺术不确定性的作用,一种无法把握的无限变动。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具体而微的生存经验与境遇。正因为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既有种族为基础的共识与身份认同,又因各自的差异性、流动性造成其身份的不确定,所以我无法将其难入到固有的类型之中,而这也正是其活力之所在。因此,考察、展示他们的双重经验的影响,置身异域的独特艺术实践,就成为我们策划、举办这次展览项目的前提与基础。
P:在展览主题中,有“在地”与“未来”、“中国”与“海外”这两组对应词,也反映了在这些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身上有多重时间、空间、文化的叠加,你觉得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起了什么作用?他们是否也将会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性”的新主力?
冯博一:对于立足于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叉边缘处境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来说,可能有种种无法备述的艰辛和困惑,但对艺术创作而言,这种体验也不一定是负面的,应该是可利用资源。因为艺术需要自身感受和体验的积累,也需要对自身陷入的境遇进行较为清醒的客观审视和思考。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的边缘性形成了他们文化上的空间张力——不即不离的引力和斥力抗衡,使得他们不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对所在国文化思考,都会获得双重的经验,也相对地增加了中国文化原素予所在地文化之中,但目前还难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新主力。充其量也只是成为全球化中的文化艺术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中国新制造
特殊语境下的艺意
P:我觉得你很重视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能与“在地”发生密切关联,还有艺术家可否融合好自身与环境、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但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似乎更倾向于从“关注自我”出发,而忽略了自身以外的东西,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冯博一:当青年一代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个体的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时,在他们的一些作品中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放逐与自我焦虑,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社会文化已经有了新的规范和秩序,这种规范和秩序乃是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因此“青年一代”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物质匮乏的生存困境,他们的表现带有一种“物化”的情感,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发现自己,彰显个体生命的特殊性,消费行为成为个性存在的前提。个体生命的历史和存在被赋予越来越大的意义,这是一种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表现。这种经验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和现实达成的一种辩证关系。他们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生活的一厢情愿,而从所谓的“宏大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良知。当然这里也包含着某种自觉的批判和“微抵抗”意识,抑或还可以Hipster地对主流文化的抵制。但他们已经不存在于上世纪80、90年代常见的与周围环境以及与自身的高度紧张关系,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严重干扰,并需要加以排除的或与之对立的力量。他们是把艺术看作是做事情的前提,他们是首先接受了这些前提,然后再看看这种处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他们已经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自由创作者的位置上,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面向未来而不是营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体现了这个时代变化的特征。
P:你曾说齐白石有名的原因,是因为他给当时中国传统文人画带来一种新的东西,他是“鲜活”的,那你看现在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他们身上有什么“鲜活”的特质吗?
冯博一:在异国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华人青年艺术家,可能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熟悉,他们和中国文化的关联多半基于他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的记忆,或通过间接途径。青年一代艺术家已经摆脱过去的文化记忆,不再只是单一地去表现文化的冲突、融合等主题,而是开始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试图在创作中表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我以为这是他们的“鲜活”之处,或许还是他们“在地·未来”的艺术创作的一种趋向。
P:可否对有意出国深造艺术的学生,给点建议? 冯博一:我曾看到美国《纽约时报周刊》(2012年9月27日期)上有一篇访问了数位卓越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的专题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灵感诞生的过程往往并非想象般的神秘莫测——第一步:工作;第二步:崩溃;第三步:周而复始。我挺认同的。其实机会总是提供给那些坚守自己艺术的艺术家。因为,对你所在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中的个人生存的思考和敏锐,将导致对旧有艺术形式在方法论上的改造,而艺术家需要的是用一种规定为“艺术”的方法和话语来体现这种思想观念。这既是我判断一位艺术家和作品价值的标准之一,也是我关注并积极介入当代实验艺术在思考方法上的支撑点。
P: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策展人,并且在你1998年做的首个展览“生存痕迹”,也是出于想做个“与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有关系的展览”为出发点,时至如今,你是否还坚持着这份“中国精神”?这种坚持让你收获了什么?
冯博一:或许我的经历是由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处境决定的,也对应我们当下文化生态的某些属性。在这里,我希望我在主流文化中是一个疏离的另类而甘愿边缘,并以我的思考、敏感和积淀的经验,通过写文章、策展来表达我的思考和判断。试图用一种新的观念和方法表现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态和几代的文化记忆,还在于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以视觉的方式记录精神和情感的视觉痕迹。但相对于时代和社会伟力来说,个人不仅是渺小无力的,而且可能也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它其实并没有多少个人的独特——与他人相区别的内涵。常常我以为是个人性的经验和记忆,其实是时代和社会一手塑造的。时代和社会当然是大手笔,所以塑造的对象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个人,而是广及一代人、几代人。米歇尔·福柯认为,人是短命的历史的化身,脆弱的转瞬即逝。这种人生如寄的挫败感,弥漫在我的生存状态中,是看起来荒诞人生的注脚。所以我原来把我们的时代归为“美丽的混杂”,现在则是“灰暗的乱象”。或许每一个试图在现世寻找自我的人都注定会失败,只是我还并不悲观,所以依然在不停寻找。借用莱昂纳德·科恩的话来说:我根本不认为我是一名悲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是那些老是等着下雨的家伙,而我,早已浑身湿透。
张力山Lishan Chang 看不见月亮期间的间奏曲
Interlunar Interlude 数位输出 Digital Print 2005
高洁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关于赛马的赌博 The First Film in the World, about Horse Racing, 1872 1分钟,循环播放 1’ , Loop 黑白 Black and White 720×576 Pal 224kbps 2012
何艳倩Echo Ho 为凡人之耳调音Tuned for Ordinary Ears 有机玻璃、金属、吸声海绵 Perspex, Metal, Bastotect Pyramidschaumstoff 100×40cm
杨国伟Yang Guowei 对 · 视 (中国部分局部截图) Face to Face
(detail of Chinese part)相纸打印 Print 150×150cm 2013
黄 润 杰 NG Joon Kiat 绿系列之自然与边界 Green Series Nature and Borders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loth 80×60cm×2 2012-2
艺术快讯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何香凝美术馆多年来一直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与成长,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策划了九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今年,何香凝美术馆将重新打造一个在更宽广的全球范围,关注和扶持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常设项目。这次展览将以出生或长期在海外居住,并从事艺术创作的海外华人年轻艺术家为主体的大型学术活动。
展期:2013.9.15-11.24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
幻彩溢韵——曹剑新水彩画展
曹剑新的水彩画继承了西洋水彩画清新明快的特点,又融会了东方水墨的笔墨情趣,清新雅致,韵味悠远。他还策划举办了“文博会·深圳市水彩画展”、“深港珠澳水彩画联展”、“梧桐聚凤·当代水彩画名家深圳邀请展”等具有影响力的水彩活动,为推动深圳水彩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期:2013.10.11-10.25
地点:深圳美术馆 深圳罗湖区爱国路东湖一街32号
留涟——皮皮洛蒂·瑞斯特个展
皮皮洛蒂·瑞斯特用一种儿童般的好奇,未经污染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在瑞斯特的眼里都可以有一个新的生命和无限可能。永远都有意外,永远都不缺乏可能,一切因此而被颠覆。瑞斯特此次还把美术馆看成是一个传递灵魂信息的媒介。她并不局限于美术馆的实体空间,把作品延伸到美术馆外墙、花园,并融入美术馆周围的居民的生活。
展期:2013.9.15 –12.8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3期
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近日,由中国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龙美术馆主办的“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2013 ? 浦东)”在上海龙美术馆举行。《凤凰生活》杂志作为特邀媒体参加此次论坛活动。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论坛宗旨意在搭建国际民营美术馆领袖、行业精英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整合国际美术馆行业领袖思想,为推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解决之道。
策展人新视角
关注海外华人艺术
P:请简单说一下你挑选艺术家的标准?
冯博一: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是一个宽泛的群体,因为国别、地区、个体的差异性很大,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不同的经历和背景、不同的时空及语境,无法以一种固定标准来判断与衡量,参展艺术家的身份既有出生、成长在欧美、东南亚的某一个国家,也有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移居和留学到某一个国家的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留人”(即留学以后留居在异国)。但求同存异,他们也具有一种身份认同与境遇,使得他们的艺术具有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本土的,也不同于所在地的,而是具有多种文化之间,并不断变化的性质与形态,或许更多的是在多种文化之间冲突、适应、磨合的混杂结果。因此,这次展览没有细分不同的部分,只是根据这一框架,在有关专家推荐的基础上从6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资料中,给予挑选具有多媒介方式表达的作品。毕竟这是第一次关注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而且我们还难以跑遍13个国家进行考察式的遴选。
P:这次挑选了22位来自13个国家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来自哪些国家的艺术家会比较有特点?
冯博一:可能是移民美国的华人青年艺术家较多,这次有6位来自美国的参展,相对于来自有些国家就一、二位来说更有特点吧。主要体现在:作品显示了他们自由穿越多种媒介方式与界限的能力,在跨出“一对一”写实似真性之后,比很有现实感的艺术叙事有了更多的想象可能性与表现空间,而这些又都凸现了在新的语境中,一种艺术不确定性的作用,一种无法把握的无限变动。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具体而微的生存经验与境遇。正因为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既有种族为基础的共识与身份认同,又因各自的差异性、流动性造成其身份的不确定,所以我无法将其难入到固有的类型之中,而这也正是其活力之所在。因此,考察、展示他们的双重经验的影响,置身异域的独特艺术实践,就成为我们策划、举办这次展览项目的前提与基础。
P:在展览主题中,有“在地”与“未来”、“中国”与“海外”这两组对应词,也反映了在这些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身上有多重时间、空间、文化的叠加,你觉得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起了什么作用?他们是否也将会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性”的新主力?
冯博一:对于立足于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叉边缘处境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来说,可能有种种无法备述的艰辛和困惑,但对艺术创作而言,这种体验也不一定是负面的,应该是可利用资源。因为艺术需要自身感受和体验的积累,也需要对自身陷入的境遇进行较为清醒的客观审视和思考。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的边缘性形成了他们文化上的空间张力——不即不离的引力和斥力抗衡,使得他们不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对所在国文化思考,都会获得双重的经验,也相对地增加了中国文化原素予所在地文化之中,但目前还难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新主力。充其量也只是成为全球化中的文化艺术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中国新制造
特殊语境下的艺意
P:我觉得你很重视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能与“在地”发生密切关联,还有艺术家可否融合好自身与环境、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但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似乎更倾向于从“关注自我”出发,而忽略了自身以外的东西,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冯博一:当青年一代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个体的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时,在他们的一些作品中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放逐与自我焦虑,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社会文化已经有了新的规范和秩序,这种规范和秩序乃是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因此“青年一代”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物质匮乏的生存困境,他们的表现带有一种“物化”的情感,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发现自己,彰显个体生命的特殊性,消费行为成为个性存在的前提。个体生命的历史和存在被赋予越来越大的意义,这是一种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表现。这种经验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和现实达成的一种辩证关系。他们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生活的一厢情愿,而从所谓的“宏大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良知。当然这里也包含着某种自觉的批判和“微抵抗”意识,抑或还可以Hipster地对主流文化的抵制。但他们已经不存在于上世纪80、90年代常见的与周围环境以及与自身的高度紧张关系,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严重干扰,并需要加以排除的或与之对立的力量。他们是把艺术看作是做事情的前提,他们是首先接受了这些前提,然后再看看这种处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他们已经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自由创作者的位置上,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面向未来而不是营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体现了这个时代变化的特征。
P:你曾说齐白石有名的原因,是因为他给当时中国传统文人画带来一种新的东西,他是“鲜活”的,那你看现在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他们身上有什么“鲜活”的特质吗?
冯博一:在异国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华人青年艺术家,可能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熟悉,他们和中国文化的关联多半基于他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的记忆,或通过间接途径。青年一代艺术家已经摆脱过去的文化记忆,不再只是单一地去表现文化的冲突、融合等主题,而是开始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试图在创作中表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我以为这是他们的“鲜活”之处,或许还是他们“在地·未来”的艺术创作的一种趋向。
P:可否对有意出国深造艺术的学生,给点建议? 冯博一:我曾看到美国《纽约时报周刊》(2012年9月27日期)上有一篇访问了数位卓越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的专题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灵感诞生的过程往往并非想象般的神秘莫测——第一步:工作;第二步:崩溃;第三步:周而复始。我挺认同的。其实机会总是提供给那些坚守自己艺术的艺术家。因为,对你所在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中的个人生存的思考和敏锐,将导致对旧有艺术形式在方法论上的改造,而艺术家需要的是用一种规定为“艺术”的方法和话语来体现这种思想观念。这既是我判断一位艺术家和作品价值的标准之一,也是我关注并积极介入当代实验艺术在思考方法上的支撑点。
P: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策展人,并且在你1998年做的首个展览“生存痕迹”,也是出于想做个“与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有关系的展览”为出发点,时至如今,你是否还坚持着这份“中国精神”?这种坚持让你收获了什么?
冯博一:或许我的经历是由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处境决定的,也对应我们当下文化生态的某些属性。在这里,我希望我在主流文化中是一个疏离的另类而甘愿边缘,并以我的思考、敏感和积淀的经验,通过写文章、策展来表达我的思考和判断。试图用一种新的观念和方法表现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态和几代的文化记忆,还在于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以视觉的方式记录精神和情感的视觉痕迹。但相对于时代和社会伟力来说,个人不仅是渺小无力的,而且可能也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它其实并没有多少个人的独特——与他人相区别的内涵。常常我以为是个人性的经验和记忆,其实是时代和社会一手塑造的。时代和社会当然是大手笔,所以塑造的对象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个人,而是广及一代人、几代人。米歇尔·福柯认为,人是短命的历史的化身,脆弱的转瞬即逝。这种人生如寄的挫败感,弥漫在我的生存状态中,是看起来荒诞人生的注脚。所以我原来把我们的时代归为“美丽的混杂”,现在则是“灰暗的乱象”。或许每一个试图在现世寻找自我的人都注定会失败,只是我还并不悲观,所以依然在不停寻找。借用莱昂纳德·科恩的话来说:我根本不认为我是一名悲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是那些老是等着下雨的家伙,而我,早已浑身湿透。
张力山Lishan Chang 看不见月亮期间的间奏曲
Interlunar Interlude 数位输出 Digital Print 2005
高洁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关于赛马的赌博 The First Film in the World, about Horse Racing, 1872 1分钟,循环播放 1’ , Loop 黑白 Black and White 720×576 Pal 224kbps 2012
何艳倩Echo Ho 为凡人之耳调音Tuned for Ordinary Ears 有机玻璃、金属、吸声海绵 Perspex, Metal, Bastotect Pyramidschaumstoff 100×40cm
杨国伟Yang Guowei 对 · 视 (中国部分局部截图) Face to Face
(detail of Chinese part)相纸打印 Print 150×150cm 2013
黄 润 杰 NG Joon Kiat 绿系列之自然与边界 Green Series Nature and Borders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loth 80×60cm×2 2012-2
艺术快讯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何香凝美术馆多年来一直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与成长,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策划了九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今年,何香凝美术馆将重新打造一个在更宽广的全球范围,关注和扶持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常设项目。这次展览将以出生或长期在海外居住,并从事艺术创作的海外华人年轻艺术家为主体的大型学术活动。
展期:2013.9.15-11.24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
幻彩溢韵——曹剑新水彩画展
曹剑新的水彩画继承了西洋水彩画清新明快的特点,又融会了东方水墨的笔墨情趣,清新雅致,韵味悠远。他还策划举办了“文博会·深圳市水彩画展”、“深港珠澳水彩画联展”、“梧桐聚凤·当代水彩画名家深圳邀请展”等具有影响力的水彩活动,为推动深圳水彩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期:2013.10.11-10.25
地点:深圳美术馆 深圳罗湖区爱国路东湖一街32号
留涟——皮皮洛蒂·瑞斯特个展
皮皮洛蒂·瑞斯特用一种儿童般的好奇,未经污染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在瑞斯特的眼里都可以有一个新的生命和无限可能。永远都有意外,永远都不缺乏可能,一切因此而被颠覆。瑞斯特此次还把美术馆看成是一个传递灵魂信息的媒介。她并不局限于美术馆的实体空间,把作品延伸到美术馆外墙、花园,并融入美术馆周围的居民的生活。
展期:2013.9.15 –12.8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3期
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近日,由中国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龙美术馆主办的“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2013 ? 浦东)”在上海龙美术馆举行。《凤凰生活》杂志作为特邀媒体参加此次论坛活动。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论坛宗旨意在搭建国际民营美术馆领袖、行业精英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整合国际美术馆行业领袖思想,为推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