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完满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化于胸,与物为春,天地间还是一个有情的宇宙。在中国人看来,宇宙不是一个冷漠的时空存在,不是一个无情的物理世界,它是生命的鼓动,是情趣的流荡,是严整的秩序,是圆满的和谐。宇宙存在对于中国人总是具有一种亲切感、家园感,这就是中国人的宇宙情怀,也就是庄子的美学襟怀。在庄子这里,人生最高境界是个审美境界。因此,李泽厚指出:“从所谓宇宙观、认识论去说明理解庄子,不如从美学上才能真正把握庄子哲学的整体实质。”
  庄子从人间状态的考察建立自己的美学。说起来,人世间就是一个名利场,陷在这个名利场中,大家活的都很累。庄子为此又讲了一个寓言。说是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较劲,他拼命地奔跑,想甩掉自己的影子,但是不管他跑的多快,也不管他跑到哪里,他的影子总是跟着他,怎么也甩不掉。到了最后,他就累死了。庄子启发他说,和影子较什么劲呢?你只消到那棵大树下的阴凉地儿休息休息,影子不就没了吗?
  我们在名利场上的很多较劲,其实都是和虚幻的影子较劲,就像《金刚经》所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回头一看,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们不应忘记,红尘滚滚中,还有一个别样的世界,那就是庄子指点的大树下面的绿荫,那是一个清凉的世界,美的世界。
  桃花乱落如红雨
  美的王国,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


  人們面对任何一个对象,都可能从三个角度来看,都可能形成三种态度。我们拿桃花来做例子。春风荡漾中,桃花盛开,绚烂如火。一个人走过来看到盛开的桃花,他脑袋里就浮现出这样一些念头:这桃花是草本呢,还是木本?当他脑袋里出现这些念头的时候,他对桃花采取的就是科学态度,植物学的态度,概念的、分析的。另一个人走过来看到桃花,他想不到桃花是草本还是木本,他想的是,这桃花今年的市场行情怎么样,当这个人脑袋里出现这些念头时,他对桃花采取的就是商业态度,也就是功利态度。第三个人过来了,他本来就是春游踏青,寻花觅柳。猛然间,如火的桃花绽放在眼前,他的眼前一亮,心中一颤,桃花的形象打动了他,桃花的香气滋润了他。他的全副身心都感到震颤,他的整个灵魂都和桃花融为一体。这个人可能是唐朝诗人刘禹锡,他看到桃花,脑袋里就出现一首词,他写的: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科学态度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实用态度是一种利害的盘算。审美态度既跳出了理性的分析,又跳出了利害的盘算,它就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投射到桃花的形象中,它就用自己的整个灵魂来拥抱这桃花,“桃花乱落如红雨”,刹那间获得一种心灵的了悟、情感的陶醉。这种了悟和陶醉,就像喝酒喝的微醉微醺,美学家把它叫作审美体验。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审美体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你能跳出喧嚣不堪的现实世界,哪怕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你都会领略到审美的快乐。
  就在这审美体验中,我们的人生获得了最深刻的启悟,最踏实的安顿,最惬意的享受,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审美境界。
  那么,这个审美境界对于人生,意义何在呢?我们中国人把它看成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的境界为什么成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德国思想家弗洛姆谈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时说:“他终日所想的只是这类问题:怎样才能爬上去?怎样才能挣更多的钱?至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他是从来想不到的。”
  金钱也好,地位也好,说到底都是生存的手段。人整天全都陷到里面,就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忘记了弗洛姆说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
  因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人来人往的雅典大街上东寻西找,有人问他:“你在找什么?”他竟回答说:“我在找人。”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找人,这个哲学故事告诉我们,尽管满大街熙熙攘攘都是人,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已经“成为一个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换一个问法,就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能够实现生命的丰富和尊严?邓丽君唱的《小城故事》用七个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人生境界真善美。真的世界引导我们求知,善的世界引导我们向善,美的世界,才是安顿我们生命的世界。庄子为我们指点的,就是一个美的世界。
  经声佛号,唤回世上名利客;晨钟暮鼓,惊醒人间梦里人。
  庄子的智慧只能点到为止但我还是想用庄子解梦来结束庄子智慧的讨论。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一个蠢人正做着梦,但不知道身在梦中,在梦中又做起梦来了。醒来才知道是做了梦中梦。但另一个聪明人知道,蠢人的所谓醒来,其实也还是在做梦,而聪明人一个劲地说蠢人做梦、做梦、做梦,哪里知道他自己其实也是在说梦话。话说庄子这一梦,就梦到了禅宗。佛家说,佛本来不做梦,但为了普渡众生,不得不进到众生的梦中。众生在未成佛前,都是在做梦,但却像庄子说的那个梦里人一样不自觉。
  对于佛来说,梦就像镜花水月,是根本不存在的虚空世界;但对众生来说,做梦却不知是梦,还执著地以为那是真实的世界。因此很多寺庙上都刻着这样的对联:“庄子的解梦和佛家的解梦何其相似?庄子说道在屎溺,宇宙的大道竟然在屎尿里,这话也总是让人想起禅家的机锋。因此有人说庄禅一家,甚至有人说庄子是中国第一位大和尚。《庄子》书中虚拟了一篇孔子和学生颜回的对话:
  颜回曰:“回益矣。”
  (译:颜回说:“我进步了。”)
  仲尼问:“何谓也?”
  (译:孔子问:“怎样进步了呢?”)
  曰:“回忘礼乐矣。”
  (译:颜回答:“我忘掉礼乐了。”)
  曰:“可矣,犹未也。”
  (译:孔子说:“很好,但是还不够。”)
  它日复见。曰:“回益矣。”
  (译:过了几天,颜回又见孔子,说“我进步了。”)
  曰:“何谓也?”
  (译:孔子问:“怎么进步了呢?”)
  曰:“回忘仁义矣。”
  (译:颜回答:“我忘掉仁义了。”)
  曰:“可矣,犹未也。”
  (译:孔子说:“很好,但是还不够。”)
  它日复见。曰:“回益矣。”
  (译:过了几天,颜回又见孔子,说“我进步了。”)
  曰:“何谓也?”
  (译:孔子问:“怎么进步了呢?”)
  曰:“回坐忘矣。”
  (译:颜回答:“我坐忘了。”)
  仲尼踧然曰:“何谓坐忘?”
  (译:孔子惊奇地问:“什么叫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译:颜回答:“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弃了本体忘掉了智识。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译:孔子说:“和万物同一就没有偏私了,参与万物的变化就没有偏执了,你果真进入了贤人的境界啊!我愿意追随在你的身后。”)
  这篇对话中,庄子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就是“坐忘”,就是忘掉一切文化智识,甚至连自己的存在都要忘掉,这样就进入与万物为一的境界。这个境界,正是佛家追求的境界。佛家讲真谛俗谛,认万物为“有”是俗谛,认万物为“无”,是真谛,也是要在否定中接近真如。佛家这个否定,也就是庄子“坐忘”达到的境界。适如冯友兰所说:“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其他文献
接触过不少朋友,有着相似的人生苦恼:尘世太过烦扰,无处安放心灵。确实,身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之中,难免自觉身心无所安置,但我认为,安宁自我心灵是一个人所不可跳跨的修行。  哲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等多重光环加身的饶宗颐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老先生的话简朴易懂,但要做到,却并非易事。所谓名和利,在饶老的眼中只是粪土,而今,他也不再没日没夜的苦
期刊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可这位高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奇女子,非但没有红颜薄命,反而活到了73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实在难得。她的身世如此不幸,却又得养天年,是什么让她如此长寿呢?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尤以词的成就最高。18岁时,他与志趣相投的赵明诚结为夫妇,婚姻生活相当美满
期刊
所用手法:垫发,编发和假发髻的使用。  造型重点:萌系的唐风,少女的发辫搭配侧面的双丫发髻,带着可爱的少女气息。  步骤:  1.将头发梳理顺滑。  2.在头顶正后方垫一个小的垫发包并用前侧头发包裹住。  3.将后侧头发全部扎起。  4.在头顶左侧垫一个小号垫发包。  5.将前区头发全部整理干净。  6.取一个假发髻。  7.将假发髻固定在步骤四垫发包的位置。  8.将后侧头发编起一半的辫子。
期刊
“消”发音近“小”,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小,变成液态的水。“消”同音、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熔化成液态。  “消”在《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意思是说,过度发汗、失血、腹泻、遗精带
期刊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末句根据帛书修订)  意思是: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就一惊一乍的,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得宠本是卑下的事,得到宠爱就惊喜,失去宠爱就惊慌。这就叫做“
期刊
浙江(上)  1.龙井  西湖盛产佳茗,陆羽《茶经》中已有天竺灵隐产茶的记录,到了明代,龙井茶更被视为绝品。乾隆下江南,于龙井泉赋诗,狮峰胡公庙饮茶,又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龙井茶作为贡茶盛名于天下。  西湖龙井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茂林修竹,云雾为侣,溪涧淙淙。茶区土壤多为沙质,通气透水性强。尤以狮峰土壤含有效酸较多,使茶树根深叶茂,常年碧透,萌发轮次多,采摘
期刊
苏轼是我国古代对养生最有研究的一位文学家。他在许多文章中记载了自己的养生秘笈。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依然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苏轼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话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寺去游玩,并拜见了方丈
期刊
壹  如是我闻  这世上有太多的绮丽幻想,人们借以浑厚骨瘦如柴的参差命运。  这世上又有太多的色声香味,以至于即使只是续笔勾勒亦要将那些“如是我闻”登高而招,使之弥散开来,晕染漂色成为生命中不肯释放的眷恋。  侠,自来有之,自来无之……可是偏有人执着于一念,从此口耳相传,一板一眼地把那薄薄几册说得既辗转又悱恻。  可是说到大侠,谁都躲不开金庸,说到金庸必然躲不开《射雕》三部曲。  鹰飞起、雕过处,
期刊
偶读到明代诗人张潮对于美人的定义“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短短几句话道尽了,女性之柔美之娴静。词语描述之间,均以自然之物比喻,令人有异常强烈心动的画面感。  “以花为貌”,花的千姿百态、妖娆、风情、绚丽,或鲜艳夺目,或娇羞柔嫩,虽各有不同,但各有各的美丽。四个字就概括了不同女性不同的美,无论什么花各有各的风
期刊
《礼记·曲礼上》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见,“礼”渗透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古人十分重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时至今日,“礼”在社会规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对于个人、集体、还是国家而言,都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