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究改进教学的方式与策略,力求让教育新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以此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其中有效的方法便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整体提升学生探究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意识;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兰州市级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LZ(2020)GH196]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更加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映射到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初中数学不仅阐述基础数学理论,而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研究,学生感到数学复杂,难以理解,或者是难以举一反三,思路不开阔,这基本上是学生不具备系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表现.由此看来,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法教学,或者是以习题讲解来堆砌课时,而是要有意识地从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中考考试大纲,以教材为本,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做到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开拓思维.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一门课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驱使,兴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初中数学的教学更是需要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他们更有可能从自己最容易理解的角度灵活运用数学抽象思维,使有难度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利于记忆.
例如,初中数学开始引入方程式,在方程这一课时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与思考”中的“‘方程’史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方程的历史资料,充实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使课堂引入不再生硬.引入方程后,除去通过简单的换算练习来巩固基础,如由3x 5x=48很轻易得出x=6,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自我探索,如何利用应用意识用一个抽象的“x”表示未知数,从而解决应用题目,为后面更复杂的方程应用打基础.例如,有两堆苹果,第一堆有14份,第二堆有8份,第二堆的苹果比第一堆少了12个,则两堆共有多少个苹果?(每份苹果数相同)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未知数“一份”,将这一整体设为x,从而根据其数学关系得出方程14x-8x=12,求得x=2,所以第一堆有24个苹果,第二堆有16个苹果,一共有40个苹果.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时刻牢记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一味地传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创造,指引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放飞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二、鼓励自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对于学科知识总是有许多自我的出发点和问题,而这些疑问对于教师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因为它不仅证明了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更能说明学生正在对未知进行自我的探索与思考.数学本就是一门研究抽象概念的学科,强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学习.
以一次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在开展“完全平方式”即(a b)2=a2 2ab b2,(a-b)2=a2-2ab b2的教学时,教师会发现,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完全平方公式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也不能使他们快速记忆并投入应用;相反,如果引导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推理,在教师的提醒下,自己一步步进行推导和演变,最终得出这个“完全平方式”,这样操作对学生来说更加具有信服力,也能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学能力,增强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由此看来,比起单纯传授“死知识”,不如让学生将自己的活力注入其中,把教的知识彻底融化,重塑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教育并不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到什么.
三、倾听生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数学这门学科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多维度地探索与创新.在数学学科上,一道题不止有一种解法,不一定教师所介绍的那种就是最优方法.有时候学生的智慧也不容小觑,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研究提出不同的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以讲述平面几何相关内容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讲解完基础理论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布置了对应的课堂练习,并邀请学生自愿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
练习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上的一点,∠AEF=90°,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F点,求证:AE=EF.
此时,同学们就各抒己见,对这道几何题提出了不同的解法.甲同学认为可以在AB上取一点G使得AG=CE,易得△BG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AGE≌△ECF即可;而乙同学则认为可以直接过E点作EG⊥BC交FC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AEC≌△FEG即可.这两种方法当然都是对的,并且熟练地使用了数学建模以及直观想象的方法,值得教师认真倾听并提出表扬.让学生上台讲题也更利于学生梳理清晰自己的思维,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在此过程中,读懂题干,看懂图像,正确画出辅助线图案,搞清楚必要条件,挑出干扰条件,明白从哪一步开始解题,都需要学生细心揣摩.繁杂琐碎的数据整理、收集与运算也是一项大工程.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的内容里,学生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作业模式,增加运算量.比如,一道数据分析题,要求用表格、直方图以及扇形图三种方式展示统计数据,由此来锻炼学生细心分析、沉稳计算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基于此,教师应当塑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让学生感到舒适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自我思维的表达,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促进其数学应用意识与综合学习能力的生成.
四、循循善诱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学生学习最亲密的伙伴与引路人,教师有职责也有义务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做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人生路上的阶梯,引导他们避开错误,走向成功.
例如,课堂讲解一道关于“圆的切线”的题目: 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接AC,D在AB的延长线上,且∠DCB=∠A.则CD与⊙O相切吗?请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审读题干,画出相应图形进行思考,有学生轻易得出结论,但是经过这名学生的分享,教师发现他的答案犯了最基础也最明显的错误,因为他没有牢记切线的基础定义.于是,教师及时指出了學生的错误,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解题,并且遵循中考大纲——切线的证明及应用经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构建综合性试题,求解该类问题时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切线的性质,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函数等知识,还要求熟练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最终展现出正确的且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客观性的解题过程,并通过此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切线的概念,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活跃时期,他们有主见,有思考,对于知识的探索总是有多个角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角度都一定正确,特别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正确的数学观会造成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而影响他们今后数学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削弱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教师应当对不正确的数学观及时做出指正,指引学生展开正确的数学思维,在正确思维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小组合作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于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一个人冥思苦想,但是,当思路堵塞的时候,如何都解不出一道题.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同学分为学习小组,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关照有问题的同学,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上,小组合作也能为课堂增加色彩,大家集思广益,更容易举一反三,深刻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概率初步”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探索方法后,可以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教师举例生活中“幸运大转盘”的抽奖活动,引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然后学生自发组织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最终概括总结出结论,教师再做出评论与指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同学们发挥自己出色的能力,展示自我,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科研探索精神.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得出应用规律”,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学生,是一种创新的培养.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也要改变传统刻板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形成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在本学科上受益,还做到终身受益.
结 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使数学教学与当今的新课程理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飞学生的数学思维;还需创造有内涵的问题,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信心;也要在保护和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前提下,对其错误的数学思维做出指正,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正确思维的基础上,提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与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小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20(97):75-76.
[2]朱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