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境界”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界”一词由“境”与“界”合成,二者本属同义。《说文解字》释“界”为“竟也”,“竟”即是“境”。印度佛经来到中土,翻译中常用“境界”一词,将它从原来实指疆土界限的含义提升到精神层面,常指人生和宗教修养所达到的程度。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境界,这境界便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把握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以及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理想追求,大体可套用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的语文。自然境界是一种认识混沌,行为放任的境界。教师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没有确切的认识,没有明确的主张,当然也没有教学的理想追求。教师职业只是谋生的饭碗,工作但求过得去,有时尽管也表现出对素质教育的拥护,对课程改革的赞许,对流行教育用语的拾用,但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反思。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功利的语文。功利境界是一种认识明确,追求实用,讲究实际的境界。教师对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视,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逐步熟练使用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能裕如地应付各类考试。语文教学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常被肢解为一个个考点、一道道训练题,细致的练习与繁复的考试填平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也消解了阅读与写作带给人们的美感与乐趣。工具理性凸显,价值理性失落。
  道德境界的语文。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文字,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是“人”;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文知识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它于人们生活中的有用性,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更明确地认为语文知识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凭借,语文只是人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能否自如地使用语言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入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人的情感的陶冶与精神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由知识传授走向道德观念的灌输,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道德境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境界的应然并不能脱离功利境界的实然。
  天地境界的语文。天地境界是精神充分自由的审美境界,也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境界。语文教学过程超越对外物求知的认识关系,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在超越认识限制的同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外在目的限制。“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建与分享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席勒称之为“游戏着的人”,黑格尔称为形成“与散文式的理解相对立的诗和艺术的立场”,达到“天人合一”的主客融合境界。最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言教的,故需要领会言外之意;最高的“道”是难以身传的,故需要体悟象外之境;最高的智慧是超越理性与分析的,故需要形象思维的灵性感悟。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必然带有思想性,但如恩格斯所言,“倾向必须从人物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而非特别把它指出来。”语言形象的间接性、人文内涵的感染性、语文教学的教育性等,既是缘于文本和语言的师生互动,又是精神的超越,它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水乳交融。教者有心,学者无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苏东坡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无文字之障碍,无道德之说教,无功利之驱动,以好奇的心灵觉悟本真的境界,转识成智中身体和灵魂完全为愉悦所充满,达到生机活泼、鸢飞鱼跃的精神境。
其他文献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面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成了我们语文教师极为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课外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阅读与写作桥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并以此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将不失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索方向。  这要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和读写关系两方面来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叶老的这段话明确揭示了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
期刊
一、何为教师品牌    企业产品靠“品牌”打市场,教育行业教师也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名师形象。教师的“品牌”就是教师由个人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社会威望等因素,在教师群体乃至社会中形成的个人知名度。品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学主张,成型的内在结构,稳定的教育风格。实施“园丁工程”,培养新世纪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就是在教育界树立教师个人的著名“商标”,打出、打响教师个人“品牌”
期刊
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的无知,对儿童语文学习历程的无知。当我们手中所握的有效策略捉襟见肘时,就很容易回到“简单”“野蛮”“强制”的老路上去。其实,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很不容易的。朱自强教授就认为,研究儿童文学的人要先于研究儿童文学来研究儿童;语文教师要先于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儿童。看来,研究儿童,明晰他究竟拥有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他的
期刊
周德藩,物理专业,曾自称拿得起粉笔,官至大学校长。  上世纪80年代的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局长、90年代的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现在的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  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杏坛花开,教育人生;践行改革,呼唤素质。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过去由教而政,而今弃“理”从“文”,这不是刻意追求,只是挥之不去的语文情结。  穿越历史,倒流时光,当年主政省城教育,教改如火如
期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也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思想历来为人所称道。每次教读此文,我都会被孔子所营造的那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所深深折服。文中虽曰“闲坐”,而于闲坐之外,我更看到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当孔老师问诸弟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时候,子路、求(冉有)、赤(公西华)纷纷各抒己见,大胆陈词。而作为他们的老师,孔子一直在认
期刊
因庆长假期间,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新村里、城河边。广场上处处飘溢着甜甜的花香。看到那小小的、金色的小花,我想到了我的学生:这么香、这么美的桂花,孩子们一定看到了吧,那他们注意观察了吗?国庆假期刚刚过,我便翻开学生的日记本,却只有两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了桂花,再问问平行班级的老师,注意观察、描写桂花的也寥寥无几。我来到班上问:“孩子们,这两天有一种花开放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是桂花。”全班有一半
期刊
伫立于窗前,远处一片静默,我知道,隔着浅浅的海峡,那隐约可见的岛屿便是小金门;我曾无数次眺望,遗憾的是可望不可即,咫尺天涯,近在眼前却不能探访。  2010年10月上旬,带着沉甸甸的夙愿,终于踏上了数十年来只能远眺的金门,并转乘飞机到了宝岛台湾。在会长王立根带领下,我们福建省语文学会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台北市立南湖中学、台中私立明道中学、南投县旭光中学、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及台北市一家诚品书店。  
期刊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各种各样的节日丰富多彩,节日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审美情趣,其代表性与活动性是生活中其他内容所不具备的。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或古老或新生的节日背后,都蕴含着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份
期刊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光绪31年),初名凝秀小学堂,是江阴地区较早创办的学校之一。从1905年建校至今,以其爱国进步、改革创新的创业精神,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修身立德、文明育人的办学宗旨,铸造了百年灿烂的教育历史。  1999年,学校被确立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顺应教改,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重点,历经了起步(“三大课程”提出)、进入(“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