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界”一词由“境”与“界”合成,二者本属同义。《说文解字》释“界”为“竟也”,“竟”即是“境”。印度佛经来到中土,翻译中常用“境界”一词,将它从原来实指疆土界限的含义提升到精神层面,常指人生和宗教修养所达到的程度。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境界,这境界便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把握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以及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理想追求,大体可套用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的语文。自然境界是一种认识混沌,行为放任的境界。教师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没有确切的认识,没有明确的主张,当然也没有教学的理想追求。教师职业只是谋生的饭碗,工作但求过得去,有时尽管也表现出对素质教育的拥护,对课程改革的赞许,对流行教育用语的拾用,但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反思。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功利的语文。功利境界是一种认识明确,追求实用,讲究实际的境界。教师对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视,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逐步熟练使用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能裕如地应付各类考试。语文教学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常被肢解为一个个考点、一道道训练题,细致的练习与繁复的考试填平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也消解了阅读与写作带给人们的美感与乐趣。工具理性凸显,价值理性失落。
道德境界的语文。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文字,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是“人”;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文知识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它于人们生活中的有用性,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更明确地认为语文知识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凭借,语文只是人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能否自如地使用语言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入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人的情感的陶冶与精神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由知识传授走向道德观念的灌输,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道德境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境界的应然并不能脱离功利境界的实然。
天地境界的语文。天地境界是精神充分自由的审美境界,也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境界。语文教学过程超越对外物求知的认识关系,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在超越认识限制的同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外在目的限制。“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建与分享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席勒称之为“游戏着的人”,黑格尔称为形成“与散文式的理解相对立的诗和艺术的立场”,达到“天人合一”的主客融合境界。最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言教的,故需要领会言外之意;最高的“道”是难以身传的,故需要体悟象外之境;最高的智慧是超越理性与分析的,故需要形象思维的灵性感悟。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必然带有思想性,但如恩格斯所言,“倾向必须从人物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而非特别把它指出来。”语言形象的间接性、人文内涵的感染性、语文教学的教育性等,既是缘于文本和语言的师生互动,又是精神的超越,它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水乳交融。教者有心,学者无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苏东坡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无文字之障碍,无道德之说教,无功利之驱动,以好奇的心灵觉悟本真的境界,转识成智中身体和灵魂完全为愉悦所充满,达到生机活泼、鸢飞鱼跃的精神境。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境界,这境界便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把握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以及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理想追求,大体可套用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的语文。自然境界是一种认识混沌,行为放任的境界。教师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没有确切的认识,没有明确的主张,当然也没有教学的理想追求。教师职业只是谋生的饭碗,工作但求过得去,有时尽管也表现出对素质教育的拥护,对课程改革的赞许,对流行教育用语的拾用,但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反思。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功利的语文。功利境界是一种认识明确,追求实用,讲究实际的境界。教师对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视,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逐步熟练使用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能裕如地应付各类考试。语文教学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常被肢解为一个个考点、一道道训练题,细致的练习与繁复的考试填平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也消解了阅读与写作带给人们的美感与乐趣。工具理性凸显,价值理性失落。
道德境界的语文。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文字,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是“人”;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文知识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它于人们生活中的有用性,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更明确地认为语文知识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凭借,语文只是人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能否自如地使用语言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入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人的情感的陶冶与精神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由知识传授走向道德观念的灌输,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道德境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境界的应然并不能脱离功利境界的实然。
天地境界的语文。天地境界是精神充分自由的审美境界,也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境界。语文教学过程超越对外物求知的认识关系,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在超越认识限制的同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外在目的限制。“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建与分享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席勒称之为“游戏着的人”,黑格尔称为形成“与散文式的理解相对立的诗和艺术的立场”,达到“天人合一”的主客融合境界。最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言教的,故需要领会言外之意;最高的“道”是难以身传的,故需要体悟象外之境;最高的智慧是超越理性与分析的,故需要形象思维的灵性感悟。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必然带有思想性,但如恩格斯所言,“倾向必须从人物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而非特别把它指出来。”语言形象的间接性、人文内涵的感染性、语文教学的教育性等,既是缘于文本和语言的师生互动,又是精神的超越,它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水乳交融。教者有心,学者无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苏东坡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无文字之障碍,无道德之说教,无功利之驱动,以好奇的心灵觉悟本真的境界,转识成智中身体和灵魂完全为愉悦所充满,达到生机活泼、鸢飞鱼跃的精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