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小董小学低段时经历亲戚的意外死亡,对生命无常充满了恐惧。初一时,又经历了爷爷的去世,她体验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与个人的无能为力。高三,在高考的重压下,平日里压抑的困惑与担忧在一次意外的电影镜头刺激下爆发了,普通人皆有的死亡焦虑演变成了她对“死亡”的极端恐惧。咨询中,心理老师和她一起探讨了各种有关生命与死亡的话题,让她回归平静。其中对克服死亡恐惧最有效的环节是,将沉重的死亡引向积极的建设。在减轻恐惧焦虑的基础上,利用恐惧来激发行动活力,为人生而努力。当下的疫情也是一个认识生命的契机,我们要直面死亡,直面恐惧。死亡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却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令我们获得丰富的成长。
  〔关键词〕死亡恐惧;焦虑;疫情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8-0069-04
  每时每刻想着“死亡”这回事并不容易,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你实在坚持不了多久。
  ——欧文· 亚隆
  一、疫情下的焦虑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不平常的节日。它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它是国人最紧张的一个春节,更是体现我们国人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一个节日。这个春节,注定被历史铭记。
  不知道几天了,笔者醒来第一件事一定是看手机:先查查早上公布的昨日新增的确诊数据;再看看国家、地方政府有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如果敬爱的钟南山院士有新的发言,一定会仔细阅读……再然后,不时被逆流而上的医护人员们感动,又不断为众群兴起的各种流言愤慨,如果自己家族群里有老人们转发各种不靠谱信息,忍不住会规劝几句……于是每天的“起床”动作要花上半个多小时,才怀着沉重的焦虑感走出卧室。
  不知道隔离在家的你,是否跟笔者一样。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这本该祥和、快乐的春节却弥漫着焦虑又慌乱的气息,令人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
  是病毒传染吗?相信大部分人的防护措施做得很好,目前网上有各种防护知识,大家一定也读了很多,懂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遏制传染的政策;社区、村镇的志愿者们在行动……你只要做好充分的自我保护,其实感染的概率很小。
  是肺炎本身嗎?虽然网上信息铺天盖地,但其实我们非疫源区人群绝大部分并没有感染肺炎!
  我们恐惧的不是肺炎这种病,而是感染肺炎的可能性。可能性是一种未知,而未知带来了失控感,失控感就像坐过山车从顶端落下来时的感觉,脑子明知是安全的,可心里依旧极端害怕。而在失控感的背后,笔者看到了那个根源性的词——死亡恐惧。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说,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他提到: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恐惧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有些人却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一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认为,许多人所患的焦虑、抑郁等症状,都是由死亡恐惧所引发。
  二、一个死亡恐惧个案
  笔者的学生们是15至18岁的男孩女孩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增强,对世界、对人生积极探索的阶段。他们中有人不时会跑到咨询室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这类人生的哲学思考,而直接对死亡的探讨却很少。(除了抑郁症的孩子,他们会表达对死亡的渴望)这大概也是中国文化中对“死亡”有忌讳的体现。然而在若干年前,在笔者成为专职心理老师的头几年,咨询室曾接待过这样一个高三女生的死亡恐惧个案:
  (一)首次接触
  那是一个春季的午后,两个女孩敲响了咨询室的门,“老师,她想找你聊聊。”一个女孩指着另一个女孩,心理老师看到了一个娇小的女孩羞涩地出现在面前,可她一开口就吓了心理老师一跳,“老师,你害怕死掉吗?”
  心理老师愣了一下,直白地回答:“怕呀,谁不怕呢?你不怕吗?”
  “她就是太怕了才来找您呢!”陪着来的同学解释道。
  “哦?怎么回事,坐下来说说看,看看老师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心理老师顿了一下,问道,“你们俩一起咨询没关系吗?”
  “没关系,我的心事她都知道,老师,不要让她走。”这是本身胆小,还是对陪着来的同学依赖性强?
  “好的,那么说说看,发生了什么?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让你特别害怕死,这些害怕对你现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娇小的女孩开始讲述她对死亡的恐惧经历。原来上个星期,她在家里一个人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激起了她对死亡的强烈恐惧。
  “看了《入殓师》,虽然大家都说这部片子好,诠释了人的生死,可我只对里面火化的镜头印象深刻。人怎么不论怎样都会死啊?我觉得很可怕。火化,化掉,死后什么都控制不了,怎么会这样!
  “我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当时才初一,爷爷去世了,对我打击很大,就想人为什么会死。当时语文老师安慰我,我已经不记得她说了什么,但我慢慢地就心安了。可是现在因为看了这个片子,突然感觉特别强烈,上课也没什么心思,但是马上要高考了……
  “有次课间,班上有同学说,有的人没死透就被拉去火化,尸体都会坐起来……我当场就叫了起来,太恐怖了!”她这时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也显得非常恐惧和焦虑。
  这时旁边的同学补充道:“她那会儿把我们都吓到了,那个同学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她平时就对这些鬼、死之类的字眼敏感,我们这些跟她熟悉的人都不敢在她面前提到这些。”
  随着聊天的深入,心理老师逐渐了解了这个女孩的状况:直接刺激源是日本电影里的火化镜头,看了那部片子之后开始害怕一个人,害怕黑暗,但是她对死亡的恐惧由来已久。看来六年前爷爷的去世在她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当时虽然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安慰,心理恢复平静,但是对于死亡的困惑与恐惧却没有消散,反而在当前高考的压力下逐渐显现与增强。直到看到上周的电影镜头,她的恐惧一下子爆发出来。   可是对亲人的离世,一般人的创伤是强烈的丧失感形成的悲痛,而她反而对爷爷并没有那么怀念,只纠缠于死亡这件事。还有没有别的事件造成她对于死亡的特别“恐惧”呢?这是心理老师当时心中的疑问,期待下一次咨询可以继续深入。
  第一次咨询,心理老师跟这个女孩(小董)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其宣泄心中的恐惧,安抚来访者因看电影和同学言语而造成的惊吓。
  要克服死亡恐惧,第一步是接纳,“看见”死亡,认可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再好好过有限的一生。然而要让一个即将高考的女孩接纳“死亡”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件易事,当然第一次接触并不着急。结束时给她布置任务,回去思考几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死亡意味着什么?
  此外,第一次咨询必须评估来访者的精神状态,她表现出情绪低落、学习动机下降等症状,但持续时间不长(发作至今为一周),未泛化,对睡眠饮食等虽有一定影响但反应强度不大,只是提起或想到这些敏感词汇时有情绪波动,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作出初步判断,为对死亡恐惧的一般心理问题。
  (二)咨询过程
  第二次咨询,陪伴小董来的是另外一个女孩,也是她的好友,看来她的人际关系相当不错。小董告诉心理老师:“回去之后想起来一件事,小的时候,小学二三年级吧,有一个亲戚出车祸死了,但是我没去参加葬礼,当时觉得很可怕。后来没多久,那个亲戚的老婆又自杀了,实在太恐怖了!我根本不敢去参加葬礼。那之后,我对于这类事情,尤其是出血、自杀之类的事情很抗拒。”
  这是根源吗?如果采用精神分析疗法,这里面会有大量动力学内容可挖掘利用,可我们做学校咨询,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做精神分析。心理老师尝试用叙事的方式寻找支线故事:在她的生活中,有没有例外?有没有正向、可提供能量的人或事呢?由此探索女孩的成长经历,希望帮她发掘“例外”故事。
  “你的家人知道这个情况吗?他们的态度如何?平时对你如何?”
  “他们都知道,只是安慰我,说我想多了,不用担心什么,但是没什么用。其实我爸妈对我很好,虽然有一个小我很多的弟弟(9岁),但他们从来不偏心,反而有时候对我比对弟弟更好。我的家人都蛮好的,性格也很好,像我外婆,就是个特别乐观的老太太。但我有次甚至跟她说,你将来死时我可能不愿接近你,我会害怕……”
  又回到那个恐惧主线上了,心理老师继续帮她找积极的支线。
  “听起来你的家庭氛围很好,你外婆也过着幸福安详的老年生活,你们那么孝敬她。你希望你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我想我老了之后,应该会跟子孙在一起,或者去养老院之类的地方跟人聊聊天,晒晒太阳。长大以后的生活,我觉得过得去就行了……”
  第三次咨询时,小董是一个人来的,这时情绪已基本稳定,可以与心理老师自由探讨生活、生命等话题,而不是被死亡恐惧所左右。这次心理老师运用积极心理学和认知疗法,帮助该生去发扬生命中的积极点。克服死亡恐惧的第二步是“直面死亡”,目的也是真诚地面对自身的生活和生命。我们在平和的状态下,一起探讨了上一次咨询后的思考题“为什么活着?”“死亡意味着什么?”,并继续探讨“如果明天就死去,你会后悔吗?”“要怎么做,你的人生才沒有遗憾?”等。
  第三次咨询的后半段,心理老师对她进行了放松练习的指导,告诉她当恐惧强烈时可自己练习,为下一阶段的脱敏做准备。
  第四次咨询开始,心理老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让来访者评定恐惧等级,通过想象和放松训练减轻她对死亡的恐惧。
  自述片段:“跟家人,好朋友在一起聊天,逛街是最开心的。”(焦虑等级一)
  “班里同学讲那些鬼故事,我就开始害怕,故意上厕所。”(焦虑等级三)
  ……
  “外婆死了……”(焦虑等级八)
  “他们说我死了,推着我去火化,我想跑,可我动不了!”(焦虑等级十)
  在这次咨询中,主要运用系统脱敏法对来访者进行想象放松训练,有一定效果。来访者表示,同学再提到死亡之类的故事时,焦虑等级降为一,对“死亡”等字眼不会很敏感了,此外不会主动去想这类事情。
  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咨询,主要运用的是生涯技术,通过对未来生活的探讨增强来访者的生活勇气与信心。她说:“未来专业嘛,我想我会选择金融专业。我不喜欢给人打工。不过如果是很大的企业,倒是可以考虑。”“我会选择浙江地区或者附近的大学吧,因为我很爱大家呀。”咨询是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结束的。她表示自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要努力冲刺了,实现大学梦。
  三、个案思考
  接这个个案时,笔者刚入行没多久,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咨询记录,显得青涩可爱,对话显得跳跃性强,一会儿这个流派,一会儿那个技术,大约当时把自己会的咨询技能都用上了。
  一个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两个集中爆发点,第一个时期是0至6岁,幼儿期对失去有本能恐惧,这个时期的死亡恐惧与其说是害怕死亡,更确切地说是害怕失去依恋者“母亲”。第二个时期就是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随着对这个世界理解的深入,对死亡的焦虑会大面积地爆发。但是他们会通过多样化的、“隐匿”的形式表达出来,日常的体现是,他们会去思考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等。而不太健康的表现就会形成比如考试焦虑,比如强迫性的思维或行为等,再比如我们目前在疫情下的各种焦虑行为。
  个案中的小董,小学低段时亲戚突然车祸死亡,以及之后亲戚妻子的自杀,让小小的她直面这个世界的无情和生命的无常,令她充满了恐惧。而在她初一年级刚刚进入青春期时,又经历了爷爷的死亡,这个重大创伤让她体验到死亡的不可避免。她是那样地热爱生活和周围的亲人,可是在死亡面前,又那么地无能为力,无助与无力感让她开始思考“死亡”本身,幸好当时语文老师的安慰让她慢慢心安。转眼到了高三,在高考的重压下,平日里压抑的困惑与担忧在一次意外的电影镜头刺激下爆发了,普通人的死亡焦虑在她这里演变成了对“死亡”的极端恐惧。可悲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真正支持到她,虽然周围人都安慰她,告诉她不要多想,说何苦想这些,日子长着呢,想想怎么活好了,连孔子都说“不知生,焉知死”,可她心里的恐惧依旧在。
  笔者的咨询中最重要的阶段其实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咨询,直面死亡。我们一起探讨了有关死亡、有关生命的很多话题,并让她去想象她老了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老年生活,会有什么遗憾。然后将关注点引到现在:想要自己满意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将会如何做,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这是笔者现在认为,当时能让她回归平静、克服死亡恐惧最有效的环节:将沉重的死亡引向积极的建设。最后一次的生涯咨询同样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在减轻恐惧焦虑的基础上,利用残存的恐惧激发来访者的行动活力,为人生而努力。
  四、回到当下
  这个个案已经结束九年了,算起来这个娇小的女孩小董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虽然不知道近况,但笔者猜她会过得很好。毕竟,死亡恐惧来源于对生活、生命的热爱,而她是那么地渴望幸福,珍惜周围的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次咨询给当下的启示:疫情还在蔓延,每日的确诊人数依旧在激增。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直面死亡,直面恐惧。死亡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却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令我们获得丰富的成长。用亚隆的话来说:“将死亡整合入我们的生命中,有时未必造成悲观消极的结果,反倒可能让人以更加果敢和真诚的方式重新去拥有生活。”
  经历了这次疫情,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不管是给学生做咨询,还是自己做人做事,我们都可以从接纳死亡开始,认可死亡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直面它,找到自己期待的人生的模样。克服死亡恐惧的最后一步,就是为自己认定的人生去努力。虽说努力不会让人获得永生,但是死亡和失控感也不再成为吞噬我们心灵的黑洞,反而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能量,不让人生留下遗憾。向死而生,我们的人生终将精彩纷呈。
  参考资料
  [1]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M].张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绍兴,312075)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一、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心理“伙伴”,这个伙伴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或朋友,也可能是一个玩具熊、一个玩偶等。當我们有些话无法对其他人说的时候,可以尽情地跟心理伙伴表达和交流,而心理伙伴可以化身为暗夜中的精灵或者是一个小孩,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心事,也可以化身成一个温暖的玩伴,跟我们一起游戏和玩耍,不管做什么,这个心理伙伴始终接受我们的一切。  这个故事隐喻着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伙伴,事实上每个人也都曾
〔摘要〕传统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两方一起行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并确保其完成,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无视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诊式”家校合作方式,在家长、教师、学生平等沟通的基础之上,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深入了解,为孩子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持续性发展服务。  〔关键词〕家校合作;会诊式;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4 〔
〔关键词〕意象对话;初中生;不良情绪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芊芊,女,14岁,汉族,浙江省温州市某辖区中学初二学生。无家族精神病历史,本人身体健康,此前没有患过重大躯体疾病和严重心理障碍。  父母为个体户,长期在义乌经商,每年回家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生意原因才回到温州,住不了几天就走了。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六岁。弟弟一直跟着父母在外地生活,而芊芊则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与父母和弟弟的
〔摘要〕个体在生活中,有时会因外来的沉重打击而受创伤,受创伤的程度因人而异。如果创伤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可能造成心理疾患。本案例中小王的班主任不久前突然病逝,老师生前非常关心小王,老师的离世给该生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老师通过叙事疗法、空椅子技术、认知重建、支持心理疗法等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后,该生宣泄了内心的悲痛,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学习
〔关键词〕高中;潜力;适应     【活动背景】进入高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产生了心理落差,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设计了这堂心理活动课,通过热身活动“掌声响起来”调节学生情绪,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入主题;通过“圆球游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通过活
〔关键词〕ADHD;箱庭疗法;情绪行为问题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期发展障碍。又称“轻微脑损伤或功能障碍”“儿童期运动机能亢奋反应”等,在中国称为“多动症”。我国学者何侃调查指出,我国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为4.31%~5.83%,居于学龄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的首位[1]。  ADHD儿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压力;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74-02  团体心理辅导里有一个经典的心理游戏“进化论”,团体成员通过猜拳的方式PK,逐步从鸡蛋—小鸡—猴子—人蜕变成长。如果成长是一首悠扬的曲子,那每个人用自己的节奏谱写生命灵动的音符。在心理教师职业生涯成长的心路上,我在谱写着一首属于自己的独特歌曲,那就
〔关键词〕自我价值观;叙事疗法;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7-0045-03  【活动背景】  随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施行,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各普高相继为学生提供生涯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指导学生选课及志愿填报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
〔摘要〕手机的出现、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等带来新的挑战。该研究自编《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调查南通地区高中生手机使用现状,探索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希望能够以此引导高中生更为健康规范地使用手机。  〔关键词〕手机使用;心理因素;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8-0013-03  一、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不做作业;小学生;个案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不做作业,还编造各种理由来撒谎,你可能会感到非常生气。那么,如果一个学生不交作业,也不说理由,只懒懒地回答“没做”,连一个字也不愿多说,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不是火冒三丈,恨不能揍他一顿?小龙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二、三年级时不做作业还编些不同的理由,比如昨晚肚子痛,忘在家里了,等等。升入四年级后,连谎也懒得说了,该交作业的时候,老老实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