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枣的论文和书信二三事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枣关于汉语诗歌对现代性诉求的论文,对诗界,甚至当代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且,长期思考着母语和今天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全部的思考。这无论就今后对张枣的个体研究,还是对汉语现代诗衍变迄今的观察,都是很珍贵的一份材料。正因为如此,关于它,我才觉得十分有必要,而且也有责任和义务,先澄清些事实。因为诗歌界近来有流言,说这篇论文是别人的代笔,越传越走调,有的属不知事由,当闲话摆,还情有可原;而有的,我看有所用心,而且,诗歌界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中,许多年来,就一直有股“有所用心”的力量,不贵人道、认知,而贵私心、虚名,甚至不惜借谗言离间,浑水摸鱼,一边高唱“历史记忆”,一边却花言巧语地掩饰过去,破坏着诗歌的生态。
  就事论事,起因应该是我过去曾有文章,以及去岁公布的一批张枣先生的书信,涉及此事,公布的原委,是想为今后可能的研究,提供当时诗人生存环境真实的材料,其中一封,恰好有张枣吁请我“代笔”的文字。但许多人并未细读,包括我的附言。
  这封信写于1990年11月10日,那段时间前后,他的生活,我在《旁观者》第2卷中交代过,又要读书,上班,准备论文,还要挣钱养家,养精蓄锐写诗,一边忙乎《今天》的事,频繁给朋友写信,有点像卡夫卡了,他也的确写过卡夫卡;一边还得和失眠、忧郁症、吸烟酗酒搏斗。疏通知远,书教,诗教,颇费心血。我个人认为,他后来的病灶就是那时积下的,而且,对自己的早逝他也有预感,他的宿命感也忒强,但他却从未丧失幽默感和内在的诗意性,以及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这些,全凝结在了他的诗中。当然,他也焦虑于母语的进化和我们这代人的表述,在和现实的冲突下,有多大的可能,从他诗中大量为幽默掩盖了的讥讽,可以想象他有多悲观。这些消极性,促成了信里的那些话。遗憾的是,还有许多过渡性的信件,我在<旁观者》中曾称之为张枣的“蓝色时期”,不光是因为他受了些海德格尔笔下的荷尔德林的影响,而且,他写信的纸张,都是蓝色的格子纸,因常年习外语,字迹怪怪的,介于两者之间,很难认,作诗,写信,多不落日期。记得,胡适先生晚年特别强调过此问题。关键是,这些信,我还特别集中起来,用袋子装了,放在父母家保存,最后,高堂数次搬迁,也不知怎的,就都遗失了,成为憾事。
  再说说那时我们写信,就当时的语境,但凡叙事,议论,涉人涉事,因是朋友私密性的,故都掏心掏肺,嬉笑怒骂,不无夸诞,多此一时彼一时的成分,常宏论而无下文,也包括“善意的指责”,比如,“骂”一下北岛的不争气。但其实,张枣是敬佩他的,虽不大看得起他的诗,这个问题,记得我们信里有过议论。“北朦胧”好以格言警句敷衍,塑造诗的句型和思想,显然是那个时代文学叙述的特征,沿用迄今,难逃旧窠。而在南方,很早开始,就被我们打骨子里给“反叛”鄙弃掉了,无须采用低俗的手法,而是借鉴西方的现代诗,回溯更早些的人文传统。但在做论文时,张先生仍循规蹈矩,公正而不无违心地叙其“朦胧魁首”的价值,其他两篇论文,也都有这些痕迹。在通信时,记得我曾有过“嗔怪”,张枣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些,他的视野不可能不比我更宽。所以,想来有时就真不明白,人为什么不能真实地写自己思考的东西,判断的事实,或即民国文人遵循的“以我心写我口”。那时,书信乱七八糟的玩意颇多,记得还曾有封信,柏桦说他要派人到成都揍欧阳江河,还让我转告他,而下封信却又说不揍了,都不能当真。有时,也不乏“善意的谎言”和“文学的恶作剧”,比如,顾彬和张枣约定相互翻译彼此的作品,并写诗评在两边出诗集,顾彬做了这事,但他并不清楚张枣的语境,也未必弄得懂意象之间的关联,要概述他的风格,怕一时无从下手,那时也没人研究张枣,中国人好讲盖棺而论,活着时,都不当回事。于是,张枣让我言简意赅地先写一篇概述他诗歌的文章,“哄”我说要收入诗集作序言。我想,顾先生的德文翻译,我写什么序言,遂明白是张先生要拿去给顾先生垫背.但为了友谊,还是写了。后来,他给我看过顾彬这篇文章的译文,想刊在《今天》里,通过顾先生的叙述,言国内如何说一类,便知借了口气。文中,他托辞张枣的诗很难,而我倒以为,张枣的诗,浅显易懂,深也可深,但那是针对另类的人而言。有意思的是,张枣从未送他的德文版的诗集给我。他知道,我也不会在乎。
  所以,他在信里“作古正经”让我代笔,也可视为同样的情况,并非说,他没有能力组织自己的论文,想省些事而已。信里也说得很清楚,主要原因是缺乏资料。记得,后来,学校还曾托他回国顺便购买些相关的书籍,没准,和张枣的论文以及随机引发的某项建议相关。德国大学在图书馆建立“中国现代诗歌书系”是完全可能的,就像汉学家柯雷很早就开始为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建立“地下诗刊档案数据库”。第一批材料,也是我捐赠给他的。何况,张枣自己就有回国前(他很早就想象了自己的“彻底”回国),一网打尽西方毕生所需“诗集雪藏”,他在给我的书信里,谈过此事。他会不会也曾建议过德国大学的图书馆这么做呢,两全其美。记得,20世纪90年代,就曾有德国访客(记不得是不是张枣的学生),建议我给一所大学(或机构)的“四川研究中心”搜集公开的报刊资料,这让我吃惊不小,但觉得此事在我们的语境易遭误解,不无危险,便婉言谢绝了。所以,张枣的论文,之于德国大学怕牵涉颇多,并非完全瞎想。在那边稍搜集了解一下就清楚了。具体说来,他信中吁请我的,也只是“九叶集诗人现代主义的倾向”这个“主题”,篇幅就十来页,应是他整体构想中的一部分。我了解他的状况,想他也常为我和柏桦的拮据,常催讨有一顿没一顿的稿酬,并一直操持我們访问德国。所以,也就“义不容辞”整理了三万字左右的“材料”,用串说的方式连接起来,而且,有头无尾,因为弄了半个月来不起了。现在,正式的论文摆在这里,一眼即可知,整篇论文都是张枣自己亲历所为,我写的东西至多作为素材,除了些许线索、分类或背景提醒,引起某些方面的关联,但没起太大的作用。这在过去,比如胡适和顾颉刚、罗尔纲之间,朋友或学生,为他人或老师搜集材料,加以适当的分类,做做卡片,都属正常。再者,即便从论文的构成,所费时间,包括观念,也都不难看出论文均出自张枣之手,比如,把鲁迅的《野草》提高到新的位置,甚至视为“现代诗”的起点,在我如何都不太可能。而且,文章构句用词行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一生改变都不大,所以,就论文行文的习惯看,也没有任何“钟氏笔法”,由此也可断言,“代笔说”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我就此论文和译文再说说自己的看法。显然,译者忠实地翻译了原文,而且,把握住了张枣先生承袭民国著述风范,求清谈优雅的叙述方式,以及他个人叙述很特别的一种“微妙”的语气,这是了解张枣诗文的朋友都很熟悉的。更何况丰富的内容,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为当代新批评极有价值的案例,同时也是翻译的案例。从阅读习惯看,叙述开始有些拘谨,译文越到后面译得越放开,相较而言,开头部分,因为原文想切入思想纠葛,布下论据,个别地方便语焉不详,内在逻辑不够畅通,自然就给译文带来了困难,这是原文的问题。不过,在翻译时,不宜直译,可通过句型重组,缓解原文结构上的压缩感,在清晰基础上,再求顺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若有什么问题,也在原文本身。我们要知道,这篇文章,是张枣先生的苦命文章,挣扎了十年,在德国回头做中国诗歌的学问,说明问题。之所以说“苦命”,是因为,出国的人一向有种压力,不弄出个名堂,似乎没法跟家人或国内的朋友做交代,虚荣害人。所以,习惯上,都是说漂亮的,避讳说劣境,书信也能一窥。在国外做国内学问,是生活学位所迫,不是内心绝对所需,和他终身做诗人的设计冲突极大,所以也叫苦不迭。他后来返国工作,也能说明生活的窘迫和内心的纠结,不是外人以为的为了回来痛快,要知道,很长时间,他都是失业者。当然,要说论文和他内心的需求丁点关系也没有,也不客观,因为,从他所有遗留文字看,他一边作诗,一边是很深地思考过母语和现代社会关系的,并纳入了写作实践,回过头看,建树颇高。可以说,现代诗歌——即从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跨入传统意义的现代诗,其内在秀美,而隐喻性语言演绎完整的风格,在民国,通过闻一多、吴兴华、穆旦、卞之琳、冯至,甚至梁宗岱等,有过很短而水平很高的表现,而在我们这两代(20世纪50、60年代)只是回光返照了一下,就陷入了碎片化的写作,拼凑,诗歌制造,最后多津津有味地殁于样式主义,这个过程是清楚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此话颇有道理,不光涉及语言的制约,主要还是族群思维的制约。可以说,张枣正是这过程最具代表性的,从某种角度看,他是传统现代诗歌最后的继承者,而这也正是我们看重这篇论文的理由所在。因为支撑他的思维和语言演绎保持完整的动力,正是他论文叙及的诸多元素。不过,论文终归是历史叙述的一种,牵扯到价值判断,故离不开质文递变,知往告来,榷而为论,这是汉语思维的传统。但,很早,孔子也说过,俗人不能为史。诗在旧的文化结构中,属“六经”之一,而“六经”皆史,史叙方式虽分六家,但其叙述都无非关联到事和言。而现代诗的经验框架,则更为复杂,牵涉面颇多,人物也多,而且,风格各个不同,没有长期的准备,是不大可能的。但就我所了解,在作者生前,我也认为,并在最早的纪念文中说过,张先生的长处是写诗,而非著文章,尤其是学究式的文章,枯燥乏味,是件苦差事,非他所长,这是由性格决定的。文章不光需要激情,更需要逻辑、连贯、材料、事实、价值判断、内在线索、话语坐标,再综合而论,全由趣味和情绪支撑,显然是不行的,论述和事实不合,也会出问题。从大家所熟悉的其他两篇论母语和当代诗歌的文章,也能看出相似的问题。轻盈有余,深沉不足,也不无任性、偏颇。
  这里,恕我直言。其一,论文在设计“诗歌现代主义”的问题时,未能概全西方在做同类文章时涉及的问题,即所涉前提非充足性。比如,一般涉现代文学叙述,语言也好,内在价值判断也罢,既然关联社会的进程或现实,就必然要区别现代性,现代化,现时代,现代主义,至少得有所交代,否则,后面展开的许多问题,都会陷入条件不充足叙述的局面。而张先生在展开时,把现代性孤立而单独地全压在了“自我”的问题上,那么,唐代的“自我”是什么?清代的“自我”是什么?你不能说,民国以前,汉语诗人没有“自我”。西方的批评叙述,就这个语境,通常会设计在“疏离”“浓缩的城市经验”“陌生化”“异化”“人格分裂”“电子媒介效应”诸如此类的参照上,遂才又生成“传统和现代”“公众和大众”“精英和其他阶级”“人伦道德和政治”等次一级的问题。而张先生主要立足的是用“自我”贯通到社会政治的层面,或新旧个性的反应方面,用夏志清、李欧梵二先生在同样语境产生的观点看,其中,便颇多主观感受性的东西。比如“颓废”,作为个体主观感受、行为,或作为风格化,就极不明朗,何况在东西方语境,区别也很大,甚至恰好相悖。比如,“颓废”在张枣特别推崇的柏桦的作品中,作为一种风格特征,就很明显,这种主观性的表现,恰好多由传统塑造,而绝非现代性。再如,现代主义一开始就表现出的蔑视权威,而在柏桦,甚至更多诗人,包括张枣自己,则多潜移默化为威权社会互为补充的“精英意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却一直为批评误讀,因为张枣骨子里也有这些传统,所以,在对时代价值方面多有混淆、误判。这应该说是对文学现代性最大的考验,包含了我们对现实语境的认知,而中国现代性关联最大的现实,就是1949年迄今,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已过渡为现代性的社会。而且,张枣自己,在其他的闲话中,也提出这个致命的问题:在没有现代化的国家,有没有现代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有,但,是怎样的一个有法?怎样的一种反应、表现,或局限,这才是关键所在。在论文中,张先生却并没有这么叙述,许多地方,仍然按部就班,而真正的现代主义,却要求我们打破陈规陋习,化腐朽为神奇。就他个人的写作而言,现代意识拯救张枣的恰好是他未谈及的“阶级的疏离感”。所以,我说,张枣的诗比他的行为和文章,更具现代视角。
  或正因为上述问题,也就引来了他论文的第二个问题,即鲁迅《野草》在现代诗中的地位,我个人认为,虽然,其观念新颖,文学史也不是不可重写,但很明显,张先生的说法,总还是觉得有违史实的一种伪陈述,以后识附会前学,诗学和史学最忌,有强辞的嫌疑。其原委,我想和他喜欢法国诗人夏尔是分不开的。因为夏尔的诗就多散文写法。记得,张枣曾寄给过我他作品的复印件,并十分推崇。关键是他在论述过程中,多以主观性认知和技术标准,混淆了其他问题。先与后,重要不重要,都要有我们主观认知之外的坐标。从客观性看,胡适为新诗第一人,作为标志,有三个方面的不可违:其一,时间的客观性。过去废名的《论新诗及其他》、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草川未雨的《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以及还有其他许多著述,都交代得很清楚,此毋庸赘言。其二,内心深刻与否,表现技术完整与否,作为后人的评价,都是主观性的,要有充足的前述条件,方可进行。就像我说,胡适先生濡染杜威人文主义和进化论化入他《尝试集》中的“蝴蝶”,较之鲁迅愤懑的“野草”,反更见现代性些,那我们又依据什么来判断此说法的客观性呢?相反不亦如此。而且,作为语境,胡适所倡开放“尝试”的精神,作为现代主义的基本戒律和标准,在波德莱尔、T.S.艾略特、批评家弗莱那里,或所有现代文学代表性的作家那里,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人物、信件,或作品,作为客观载体,载入史册。其三,就个人语境看,胡适和鲁迅后来都没有再写诗,所以抒不抒情和诗作多寡不能算数,而胡适架构的广义的文学和行为,包括身体力行的教育和扶持青年一代,以及反省精神,此精神恰好是西方人文主义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今天也越加明显得关键了,甚至包括1949年民族命运大转折的关键时刻,胡先生建议实施的部颁教授挪移台湾,故宫博物馆和史语所及其所藏悉数转运台湾,都是现代化人伦之最。相较鲁迅大先生,这和我们个人喜不喜欢他,受不受他精神或风格的影响,没有任何的关系,跟急躁颓废的柏桦先生也招人怜惜一样,显然,大先生的精神构架更传统、更宿命,消耗也最烈,即日本学人所谓的“入神鬼”间,或“末世论”;而且,台湾学人研究现代文学的材料更丰富,显然,内山完造的军阀背景和关于鲁迅的谋略,于左翼和中国文化的格局,有更深远阴暗的考虑,鲁迅先生固然有自己的操守,化解法,也多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命运,但这些,却又是这边同领域学者所欠缺的。更何况做苦命文章的张枣先生,就更考虑不到了。
  最后,这篇论文,余以为,有颇多他成长那个年代做学问的残痕,对于有海外语境的张枣,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其中叙“四川五君”全受了梁宗岱的影响,我看,这不是一个事实,柏桦也就那么一点,而且也是翻译,不是梁先生本人的诗,这种以点代全、以一概十的叙述,不合专业的规范,倒也证明了苦命文章的缺陷。另外,在为说明其主旨列举的作品或诗家,或“种群思维”方面,就诗的现代性而言,恰恰张先生本人或比他们都更具说服力,但张枣先生这方面是君子,自己写论文不能说自己,这和某些人一有机会叙“种群思维”便列自己在灿烂的位置,实际上又不是那么回事。而且,有的还亵渎了张先生的错爱、看高,甚至特别用心在背后诋毁、离间张先生,想起来也为他难过。类似的问题颇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所以,如果张先生活着,我或许会劝他,对付一下文凭即可,未必刊行于世,而张枣自己生前,也似乎并没急于刊布这篇论文,这点是值得注意的,想他也知某些方面的勉为其难。但,恰恰又正是这点,这篇论文,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来.即它代表着这两代人的趣味,意识,水平,朝着未来过渡,记忆现代诗歌的艰难历程,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样式和诗学文本,所以,也非同小可。
  作者:钟鸣,当代诗人、随笔作家。现为“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著有诗集《垓下诵史》等。
其他文献
楚怀王二十四年(前305),秦国因为内部局势不稳,故求与楚和好,来楚娶妇。于是一贯坚持联齐抗秦的屈原被楚怀王放于汉北。本诗即作于诗人被放汉北之时。诗中“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二句即反映出被放之地。王夫之《楚辞通释》中说:“原以王不见听,退居汉北,犹有望焉。故其辞曲折低回,虽有彭咸之志,而未决也。”清林云铭《楚辞灯》说:“今读是篇,明明道出漢北不能南归一大段,则当年怀王之迁原于远,疑在此地。比前尤加
期刊
2004年冬、2005年春,对着((野草》第一次说话的时候,我第一是把《野草》置入鲁迅精神生命的整体求索之旅进行观察,第二是把《野草》本身视为一种有机的整体,将它解读成—部不息高扬、前行,在高峰尽显后止于当止的交响乐的,其时就将从《秋夜》到《希望》的七篇视为整部交响乐的第一乐章,而将《希望》视为这一乐章的最高峰。种种思路除了源自文本阅读时隐隐生发的精神线索与气场感之外,还有一个文本观察的细节——那
期刊
孔子赋予士新的内涵和新的文化责任  孔子心目中的士,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孔子对于传统儒和士及其糟糕的社会形象,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把这些人称之为“鄙夫”“小人儒”,把他们所从事的谋生之业称为“鄙事”,称他们的性格是患得患失。并且孔子也承认他在少年时为了养活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鄙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以孔子对他自己看到的儒和士,也是有客观评价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他跟晏子、墨子、
期刊
诗歌作为世界文学史中诞生最早的一种文体,它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坎坷与辛酸,不知留下了多少含泪的悲歌乃至痛人心扉的绝唱,尤其西方诗歌所凸显出来的悲壮与厚重,让人类的文明史页上多了几分玩味不尽乃至极富价值的思想与情感的包浆。  说到这里,我们真要倾心感谢古希腊神话,倘若没有古希腊神话的孕育与渍染,或许就不会有《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神曲》《埃涅阿斯纪》等鸿篇巨制的传世,也读不到弥尔顿的《失乐园》、
期刊
从小出生于黄土地的我,因为不爱讲话,所以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于是,涂涂画画就成了我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时所能依靠的最直接、最娴熟的工具。我從四岁涂鸦到现在,一直都是通过绘画来描述生活,从未间断。每当面对自然时,我都是用内心去感悟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有意地强化对象的平面性,以及点线面结构的抽象特性,非常重视作品内在精神气度的把握与展现以及由外而内的转化。大自然中微妙的欢乐与喜悦总能带给我非常多的感动
期刊
常常困惑于一个问题,古人没有前人的大量文献做基础,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书,但“四书”“五经”成为不朽的经典,作为后世中国文化的源头,不断被注绎和解说;而今天我们在两千年文化的基础上读书、写作,似乎在这件事上也并没有比古人更高明、更智慧,“精神贫困”问题不是变得更好,而是更坏,犹如“原始人”,“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著书立说,累积的知识已无可复加,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研究
期刊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而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已不间断地使用了三干多年。汉语的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颇有实效的学习经验。而且,从萧统的(《文选》开始,语文教材的基本形态就固定了下来。虽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教材的风貌和功能不完全一样,但其作为教育的元载体也是事实。如此说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理解文章,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
期刊
在这个工具理性、技术思维、专业定位的时代,鲁迅研究正在逐渐接受时代精神的规训,成为一门专门性的学问,建构起严密而精微的知识谱系,这对鲁迅研究而言,并非坏事。虽然它带来了鲁迅研究的学院化、琐细化与技术化,但在一个思想浅薄与情感苍白的时代里,能够把一种作家研究的专门知识谱系化,这也是一种有益进步的学术积累。如果说研究鲁迅强调的是创新性,人们很难在鲁迅思想的内涵、特点、意义与价值方面发现什么新的亮点,不
期刊
哈罗德·布鲁姆在世时给人的印象往往充满矛盾性,作为文学经典性的守护者,他似乎过于刻意地与当下的理论及批评主流保持距离,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担当起“老朽”的角色。说服力似乎是批评家最需要习得的一种能力,在这力的内涵中,固执乃至偏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批评家对文本的把握往往需要通过一套成体系的阐释语言来得到确立,这让阐释行为本身富有洞见性,而不仅仅是论证性质的。经年的笔耕让这位固执己见的“老朽”终
期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自齐梁人敬胤、刘孝标先后为《世说》作注以来,接受和研究《世说》的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当代中国,阅读与研究《世说》的热潮方兴未艾,《世说》研究者不断奉献出出色的学术成果。刘强教授是其中特别活跃的一位。二十年来,他在《世说》这块宝地上深入耕耘,硕果累累,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世说学引论》《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世说三昧>等多部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