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十余年,上课无数次,总有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意外,有时灵机一动,巧点妙拨,化险为夷,或成课堂亮点。有时无言以对,束手无策,给我无数反思。
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接着,我又问道:“你们还喜欢哪一种姿态的荷花?”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们竟然异口同声地答道:“没有。”我惊讶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追问:“不喜欢其他两种?”大部分学生齐刷刷地说道:“不喜欢。”听课老师们不由发出一阵哄笑。我一时愣住了,学生的回答完全超出我的预设。根据平时听课的经验,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会非常自觉而默契地“配合”老师。怎么今天我们班的孩子这么不给力?看着孩子们单纯无辜的眼神,听课老师饶有兴味的眼神,我感觉很狼狈,一时有些招架不住。停顿了大约三秒钟,正为难之际,远远瞄见最后一排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赶紧请他回答,火车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我不禁暗暗庆幸:好险!总算没有出丑!
案例反思
虽然,最终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但这一声单纯的“不喜欢”却总像一根刺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我不断地叩问着自己。
一重叩问:直面技巧 怎样让学生喜欢?
首先,我反省自己的课堂机智。当学生说“不喜欢”时,有没有更有智慧的处理办法?
A计划:四两拨千斤。这一状况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还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之前,我想最好的处理可能就是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情才能对症下药,又可以争取更多思考的时间,选择最优化的应对措施。
B计划:图为媒。辅助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另外两种荷花的美丽,比如图片。我相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直观形象的图片一定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喜爱之情。
二重叩问:直面原因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
课堂上的意外,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那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的境界吧!我不禁再次叩问自己:难道这仅仅是教学机智的问题吗?我考虑的难道紧紧是表面的怎样让学生变不喜欢为喜欢吗?那是不是太肤浅了?其实首先考虑的恰恰应该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的问题。课后,我和班上的个别学生聊了聊: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前两个句子?一个男生说:“这两句多简单呀,我也会写。”一个女生插嘴道:“这一句‘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盛开的花一定很美,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叶圣陶老爷爷一点也没写。”孩子们的话直接,没有任何修饰,却振聋发聩。让我们再来解读这三句话吧。第一句寥寥11个字,简洁干净,没有任何修饰的词语。第二句并没有极写盛开荷花的美态,也没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一个“嫩黄色”、一个“小”透露出娇嫩、喜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花骨朵儿,按常理是最无话可说的,可是这里却写得极具新意,“饱胀”、“马上”、“破裂”生动地表现了花骨朵儿鼓鼓的形态,可爱的神韵,充满朝气的生命力,语言极具动感,难怪孩子们喜欢。我不禁想:作者这样处理也许正有深意,低调的、从容的出场,正是为了烘托高潮的美妙;不堆砌华丽辞藻,才能彰显荷花飘然出尘的仙姿,尽显大家风范。思考至此,我不禁要反思自己,学生一定想不到那么多深意,只凭粗浅、直观但有时却很准确的儿童感觉,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自己在解读教材时是否到位?在设计教法时是否考虑欠周到?是否有盲目崇拜的嫌疑?汗颜!
三重叩问:直面源头 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喜欢?
有人说:只有真正解剖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我想,应该向自己的灵魂更深处叩问:在设计这个问题时,有没有考虑过会有学生不喜欢呢?没有。没有的原因是什么?难道灵魂深处仍然根深蒂固地认为:学生应该跟着老师的问题走,应该配合老师,喜欢所有老师认为他们应该喜欢的句子、词语,因此也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状况。一个接一个的叩问如同一块块巨石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惊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这种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绝不能是作秀似的,应该从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把孩子放在主体位置,关注他们的需求、能力,着眼他们的发展,思考他们的差异。学生可以喜欢,当然也可以不喜欢,何必如此错愕,如此耿耿于怀?我应该为孩子的敢于“不喜欢”喝彩,这说明他们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并非为了配合教师上课,他们不是配角,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想,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每日三省吾身”。为学生谋而不忠乎?与学生交而不信乎?不以学生为主体乎?只有敢于质问自己,剖析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不断地发展。
(责编韦雄)
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交流到荷花的三种姿态时,我趁势提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学生首先交流了最后一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通过朗读情趣盎然地表达了对花骨朵儿的喜爱之情。接着,我又问道:“你们还喜欢哪一种姿态的荷花?”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们竟然异口同声地答道:“没有。”我惊讶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追问:“不喜欢其他两种?”大部分学生齐刷刷地说道:“不喜欢。”听课老师们不由发出一阵哄笑。我一时愣住了,学生的回答完全超出我的预设。根据平时听课的经验,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会非常自觉而默契地“配合”老师。怎么今天我们班的孩子这么不给力?看着孩子们单纯无辜的眼神,听课老师饶有兴味的眼神,我感觉很狼狈,一时有些招架不住。停顿了大约三秒钟,正为难之际,远远瞄见最后一排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赶紧请他回答,火车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我不禁暗暗庆幸:好险!总算没有出丑!
案例反思
虽然,最终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但这一声单纯的“不喜欢”却总像一根刺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我不断地叩问着自己。
一重叩问:直面技巧 怎样让学生喜欢?
首先,我反省自己的课堂机智。当学生说“不喜欢”时,有没有更有智慧的处理办法?
A计划:四两拨千斤。这一状况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还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之前,我想最好的处理可能就是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情才能对症下药,又可以争取更多思考的时间,选择最优化的应对措施。
B计划:图为媒。辅助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另外两种荷花的美丽,比如图片。我相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直观形象的图片一定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喜爱之情。
二重叩问:直面原因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
课堂上的意外,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那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的境界吧!我不禁再次叩问自己:难道这仅仅是教学机智的问题吗?我考虑的难道紧紧是表面的怎样让学生变不喜欢为喜欢吗?那是不是太肤浅了?其实首先考虑的恰恰应该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的问题。课后,我和班上的个别学生聊了聊: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前两个句子?一个男生说:“这两句多简单呀,我也会写。”一个女生插嘴道:“这一句‘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盛开的花一定很美,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叶圣陶老爷爷一点也没写。”孩子们的话直接,没有任何修饰,却振聋发聩。让我们再来解读这三句话吧。第一句寥寥11个字,简洁干净,没有任何修饰的词语。第二句并没有极写盛开荷花的美态,也没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一个“嫩黄色”、一个“小”透露出娇嫩、喜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花骨朵儿,按常理是最无话可说的,可是这里却写得极具新意,“饱胀”、“马上”、“破裂”生动地表现了花骨朵儿鼓鼓的形态,可爱的神韵,充满朝气的生命力,语言极具动感,难怪孩子们喜欢。我不禁想:作者这样处理也许正有深意,低调的、从容的出场,正是为了烘托高潮的美妙;不堆砌华丽辞藻,才能彰显荷花飘然出尘的仙姿,尽显大家风范。思考至此,我不禁要反思自己,学生一定想不到那么多深意,只凭粗浅、直观但有时却很准确的儿童感觉,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自己在解读教材时是否到位?在设计教法时是否考虑欠周到?是否有盲目崇拜的嫌疑?汗颜!
三重叩问:直面源头 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喜欢?
有人说:只有真正解剖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我想,应该向自己的灵魂更深处叩问:在设计这个问题时,有没有考虑过会有学生不喜欢呢?没有。没有的原因是什么?难道灵魂深处仍然根深蒂固地认为:学生应该跟着老师的问题走,应该配合老师,喜欢所有老师认为他们应该喜欢的句子、词语,因此也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状况。一个接一个的叩问如同一块块巨石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惊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这种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绝不能是作秀似的,应该从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把孩子放在主体位置,关注他们的需求、能力,着眼他们的发展,思考他们的差异。学生可以喜欢,当然也可以不喜欢,何必如此错愕,如此耿耿于怀?我应该为孩子的敢于“不喜欢”喝彩,这说明他们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并非为了配合教师上课,他们不是配角,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想,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每日三省吾身”。为学生谋而不忠乎?与学生交而不信乎?不以学生为主体乎?只有敢于质问自己,剖析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不断地发展。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