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凝聚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单调重复,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视古文为陌路,教师视文言为畏途,教者辛苦,学者烦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诵读——讨论——探究,即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诵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读课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释疑,并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做到横向和纵向积累相结合,通过联系思考探究文言文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
一、朗诵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名校名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仍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大用早已被叶圣陶、吕淑湘等前辈批判的逐句翻译的方法。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诵读和背诵。让学生“入乎其内”,如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让学生读出意境和情味,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
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非语文所专有,其他一切学科的学习均需讨论和交流。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学生只有在相互讨论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相互启发,才能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文言文的学习更需要讨论与交流。新课标要求学文言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我们既不要苛求古人,也不能忽略其历史局限性。孔子认为“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诵读课文后,必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适时组织学生对重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调动语言表达功能,通过充分地质疑、争辩,互相激发启迪,定能激活学生思维,但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就某个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另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有些人可能会偷懒。为了促使所有学生上课都积极思考,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思考的成果,在教学设计时讨论点宜精不宜多,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加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把讨论的问题引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去。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诵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简要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还应由学生来讨论解决。对于知识性的疑问,鼓励学生争相发议,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
三、深究
新课标强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进行探究阅读。文言文多为古代经典,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性很强,其中有很多深含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把这些语句拿出来让学生联系现实和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感悟和鉴赏,既能促进理解,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如教学《伶官传序》后,指导学生讨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的现实意义和谈谈“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心得体会,启发学生从历史与现实、国事和家事等多方面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充分展现自身潜在的能力,深究内容,就在文言文本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思想及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了生动的联系,使文本由“死”变“活”、由“远”及“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充分发挥出来,越学越有味道.
文言文教学不应由老师唱独角戏,不是老师的一言谈!文言文教学要切切实实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讨论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正真实现学生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相信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教学会更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朗诵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名校名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仍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大用早已被叶圣陶、吕淑湘等前辈批判的逐句翻译的方法。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诵读和背诵。让学生“入乎其内”,如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让学生读出意境和情味,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
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非语文所专有,其他一切学科的学习均需讨论和交流。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学生只有在相互讨论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相互启发,才能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文言文的学习更需要讨论与交流。新课标要求学文言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我们既不要苛求古人,也不能忽略其历史局限性。孔子认为“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诵读课文后,必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适时组织学生对重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调动语言表达功能,通过充分地质疑、争辩,互相激发启迪,定能激活学生思维,但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就某个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另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有些人可能会偷懒。为了促使所有学生上课都积极思考,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思考的成果,在教学设计时讨论点宜精不宜多,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加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把讨论的问题引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去。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诵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简要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还应由学生来讨论解决。对于知识性的疑问,鼓励学生争相发议,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
三、深究
新课标强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进行探究阅读。文言文多为古代经典,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性很强,其中有很多深含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把这些语句拿出来让学生联系现实和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感悟和鉴赏,既能促进理解,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如教学《伶官传序》后,指导学生讨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的现实意义和谈谈“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心得体会,启发学生从历史与现实、国事和家事等多方面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充分展现自身潜在的能力,深究内容,就在文言文本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思想及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了生动的联系,使文本由“死”变“活”、由“远”及“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充分发挥出来,越学越有味道.
文言文教学不应由老师唱独角戏,不是老师的一言谈!文言文教学要切切实实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讨论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正真实现学生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相信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教学会更适应新课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