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轻松学习古文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凝聚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单调重复,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视古文为陌路,教师视文言为畏途,教者辛苦,学者烦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诵读——讨论——探究,即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诵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读课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释疑,并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做到横向和纵向积累相结合,通过联系思考探究文言文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
  一、朗诵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名校名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仍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大用早已被叶圣陶、吕淑湘等前辈批判的逐句翻译的方法。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诵读和背诵。让学生“入乎其内”,如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让学生读出意境和情味,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
  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非语文所专有,其他一切学科的学习均需讨论和交流。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学生只有在相互讨论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相互启发,才能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文言文的学习更需要讨论与交流。新课标要求学文言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我们既不要苛求古人,也不能忽略其历史局限性。孔子认为“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诵读课文后,必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适时组织学生对重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调动语言表达功能,通过充分地质疑、争辩,互相激发启迪,定能激活学生思维,但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就某个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另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有些人可能会偷懒。为了促使所有学生上课都积极思考,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思考的成果,在教学设计时讨论点宜精不宜多,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加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把讨论的问题引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去。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诵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简要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还应由学生来讨论解决。对于知识性的疑问,鼓励学生争相发议,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
  三、深究
  新课标强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进行探究阅读。文言文多为古代经典,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性很强,其中有很多深含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把这些语句拿出来让学生联系现实和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感悟和鉴赏,既能促进理解,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如教学《伶官传序》后,指导学生讨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的现实意义和谈谈“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心得体会,启发学生从历史与现实、国事和家事等多方面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充分展现自身潜在的能力,深究内容,就在文言文本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思想及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了生动的联系,使文本由“死”变“活”、由“远”及“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充分发挥出来,越学越有味道.
  文言文教学不应由老师唱独角戏,不是老师的一言谈!文言文教学要切切实实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讨论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正真实现学生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相信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教学会更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变,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和原有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行。于是,project——based learning或project learning,
期刊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给学生提供多种观察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
期刊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差生是由什么导致的呢?(1)先天性因素。人的先天差异是根本就存在的,智力因素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每个老师都有可能遇到智力低下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上还可以,但一旦让他们接受抽象
期刊
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地追求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的扼杀学生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故只有严格而细心的老师才会真正掌握学生的心理,也只有开放而赋于远见的老师才会
期刊
《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教材的运用,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始部分的游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在准备部分都采用统一的模式:慢跑几圈,做一套准备操。虽然这种模式确实有热身作用,但是学生对于固定的模式往往会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我们在准备部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步入了信息时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早已成为高中必修课程。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由
期刊
摘 要: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对数学没有兴趣,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没有学习的热情,数学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兴趣的培养,激发兴趣的产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适时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成功感。    关键词:激发 兴趣 数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前提。然而数学学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改革,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中,为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识字数量并巩固所识汉字,我努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下面简单介绍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将字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
期刊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尤其注重对数学德育功能的体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发挥数学教学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功能,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教会他们一种信念、一种做
期刊
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好动,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课堂上,他们都跃跃欲试,总想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在新课标实施7年后,有一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新《语文课堂标准》在前言中规定了四条语文课堂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