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师热议的话题,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学生认知基础数学知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建模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数学课程的内容讲解中,教师也应当把握数学学科的特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逐步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游戏
为了全面深入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找准进行课改的方向,教育部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在当前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认知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而教学活动是促进教育价值落实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向学生讲解数学学科的内容时,教师也应当以数学核心素养当中的内容为导向,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逐步瓦解传统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的结构,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开展游戏教学,增强运算能力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自主探知的动力,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将游戏等趣味性的活动引入课堂之中,造成课堂氛围沉闷、无趣的现象,学生也很难调动自身的主观意愿,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为了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游戏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使得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进行运算的能力。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快问快答”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在课下,教师将“6.03+7.8=”“7.05-5.35=”“2.33+6.38=”等算式列入计算机当中,使得每张幻灯片对应一道算式。在课堂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认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将提前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快问快答”的游戏形式,让学生通过快速运算的方式得到算式的结果,促使学生运算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显而易见,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提升反应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引入生活习题,生成建模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数学知识认知的目的不单单是进行试卷中问题的解决,更重要地是进行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内涵也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模型,从而更好地进行其余问题的解答。因此,在向学生解说数学内容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引入生活化的元素,提出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总结经验,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模型。
例如,在《简易方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元素的习题,促进学生建立模型。透过对课本中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让学生建立方程模型,进行相关数学问题的解答等,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设定“希望小学需要购买12个足球,已知王老师带了500元去超市,最后剩余140元,那么每个足球多少元呢?”“一个饲养场,其中养的鸡的数量是352,比鸭的只数的4倍还多32只,那么鸭子的只数是多少呢?”等与生活元素息息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问题的解答,建立应用方程进行问题解答的模型。
不难看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教师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进行习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提出层级问题,发展推理能力
问题是传统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教师了解学生对一般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基于学生的认知实况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安排。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数学内容讲解,教师也可以变换问题的提出方式,采用层级化的问题设计,使得学生在进行层次问题的解答中,能够逐步实现推理能力的发展,逐步满足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采用层级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发展推理的能力。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析出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述数的意义和作用等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用字母表示数呢?”“在生活中应用字母表述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吗?”“你可以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吗?”等具有层级化的问题,让学生在逐级推理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认知,实现推理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价值,并在創新课堂教育手段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骆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56-57.
[2]郝淑颀.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36.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游戏
为了全面深入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找准进行课改的方向,教育部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在当前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认知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而教学活动是促进教育价值落实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向学生讲解数学学科的内容时,教师也应当以数学核心素养当中的内容为导向,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逐步瓦解传统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的结构,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开展游戏教学,增强运算能力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自主探知的动力,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将游戏等趣味性的活动引入课堂之中,造成课堂氛围沉闷、无趣的现象,学生也很难调动自身的主观意愿,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为了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游戏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使得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进行运算的能力。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快问快答”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在课下,教师将“6.03+7.8=”“7.05-5.35=”“2.33+6.38=”等算式列入计算机当中,使得每张幻灯片对应一道算式。在课堂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认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将提前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快问快答”的游戏形式,让学生通过快速运算的方式得到算式的结果,促使学生运算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显而易见,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提升反应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引入生活习题,生成建模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数学知识认知的目的不单单是进行试卷中问题的解决,更重要地是进行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内涵也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模型,从而更好地进行其余问题的解答。因此,在向学生解说数学内容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引入生活化的元素,提出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总结经验,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模型。
例如,在《简易方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元素的习题,促进学生建立模型。透过对课本中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让学生建立方程模型,进行相关数学问题的解答等,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设定“希望小学需要购买12个足球,已知王老师带了500元去超市,最后剩余140元,那么每个足球多少元呢?”“一个饲养场,其中养的鸡的数量是352,比鸭的只数的4倍还多32只,那么鸭子的只数是多少呢?”等与生活元素息息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问题的解答,建立应用方程进行问题解答的模型。
不难看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教师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进行习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提出层级问题,发展推理能力
问题是传统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教师了解学生对一般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基于学生的认知实况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安排。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数学内容讲解,教师也可以变换问题的提出方式,采用层级化的问题设计,使得学生在进行层次问题的解答中,能够逐步实现推理能力的发展,逐步满足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采用层级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发展推理的能力。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析出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述数的意义和作用等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用字母表示数呢?”“在生活中应用字母表述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吗?”“你可以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吗?”等具有层级化的问题,让学生在逐级推理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认知,实现推理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价值,并在創新课堂教育手段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骆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56-57.
[2]郝淑颀.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