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高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由于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差异化非常大,而且都是独立个体,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理应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并寻找其中的落脚点,以此将因材施教的原则渗透进来,促使学生们能够认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教学质量便会得到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水平也能得到增强。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对学生们的个性予以关注,通过渗透因材施教理念,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个性;高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高中数学在授课的时候,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方法层面展开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基础原则,确保学生们能够深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基于自身的特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依靠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所谓因材视角,其实本身就能看作是分层次教学的一类外部表现形式。所以,以小组为基础展开授课,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际。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差异化明显,学习水平也完全不一样。因此教师还在分组的时候,可以将学生们的特点考虑进来,以此作为重要依据,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1]。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在每个小组中分别设置一名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并基于问题要求进行画图。诸如,有一道几何题目的题干是:“有一个正方体ABCD-A1B1C1D1,其中E是AA1的中点,以此证明A1C能够和面BDE保持平行,同时面AA1C能够和面BDE保持垂直。”原本题干的要求较为复杂,如果让学生们直接进行理解,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而在一个小组之中,有一名擅长画画的学生,则大家能够进行分工合作,一名学生进行绘图工作,一名学生对于题目条件进行分析,一名学生则进行推导。如此一来,问题在短时间之内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学生们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效果同样也会得到全面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的时候,可以以两种原则进行划分。其一是集中分组,也就是尽可能保证一个小组之中,所有學生的综合水平较为一致,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其二是穿插分组,也就是让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一名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从而能够对后进生起到带动的效果,提升其学习水平[2]。
二、依靠目标设置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目标设置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指引效果。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要过于注重知识展现,而是需要先为学生们设置目标。基于其能力差异,对目标进行优化,并与学生们保持一致,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单调性”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两个目标,其一是让学生懂得如何依靠但小心求出最值,其二是基于单调区间本身,对于解析式进行明确。显然,两个目标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递增趋势。除此之外,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于目标进行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水平,也能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知识理解,降低心理压力,集中自身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依靠知识总结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而并没有及时总结,小姑工资日很难令人满意。尤其是高中数学的知识总量非常高,如果总结不到位,学生们自然无法做到充分掌握。为此,教师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同样需要将因材施教理念渗透进来,进而帮助学生们加深记忆[3]。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对于“三角函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题目的题干是求y=(cosθ-cosα+3)2+(sinθ-sinα)2的最大(小)值。最好的方法则是以y为基础,将其看作是P和Q之间综合距离的最值,之后再通过轨迹方程x2+y2=1以及(x+3)2+(y-2)2=1,完成解答。针对这一题目,在实际分析时,教师可以从规律层面入手。由于一些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因此便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并从更高的视角出发,总结出思考方式。通过练习之后,自身学习水平便会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在更多问题之中进行应用。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在每堂课程的结尾,教师都要认真进行点评,一方面对学生们的个人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思想总结。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便会得到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理应对学生们的个性语言关注,通过渗透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们能够认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加深知识记忆,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淑莉,李阳红,吴崂毵.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考试周刊,2018(8):72-72.
[2]彭继勇,孙浩杰,莫文武.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锋绘,2019(7):232-232.
[3]杨广娟,王海军,徐东路.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7):00057-00058.
关键词:个性;高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高中数学在授课的时候,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方法层面展开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基础原则,确保学生们能够深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基于自身的特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依靠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所谓因材视角,其实本身就能看作是分层次教学的一类外部表现形式。所以,以小组为基础展开授课,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际。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差异化明显,学习水平也完全不一样。因此教师还在分组的时候,可以将学生们的特点考虑进来,以此作为重要依据,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1]。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在每个小组中分别设置一名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并基于问题要求进行画图。诸如,有一道几何题目的题干是:“有一个正方体ABCD-A1B1C1D1,其中E是AA1的中点,以此证明A1C能够和面BDE保持平行,同时面AA1C能够和面BDE保持垂直。”原本题干的要求较为复杂,如果让学生们直接进行理解,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而在一个小组之中,有一名擅长画画的学生,则大家能够进行分工合作,一名学生进行绘图工作,一名学生对于题目条件进行分析,一名学生则进行推导。如此一来,问题在短时间之内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学生们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效果同样也会得到全面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的时候,可以以两种原则进行划分。其一是集中分组,也就是尽可能保证一个小组之中,所有學生的综合水平较为一致,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其二是穿插分组,也就是让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一名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从而能够对后进生起到带动的效果,提升其学习水平[2]。
二、依靠目标设置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目标设置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指引效果。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要过于注重知识展现,而是需要先为学生们设置目标。基于其能力差异,对目标进行优化,并与学生们保持一致,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单调性”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两个目标,其一是让学生懂得如何依靠但小心求出最值,其二是基于单调区间本身,对于解析式进行明确。显然,两个目标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递增趋势。除此之外,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于目标进行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水平,也能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知识理解,降低心理压力,集中自身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依靠知识总结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而并没有及时总结,小姑工资日很难令人满意。尤其是高中数学的知识总量非常高,如果总结不到位,学生们自然无法做到充分掌握。为此,教师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同样需要将因材施教理念渗透进来,进而帮助学生们加深记忆[3]。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对于“三角函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题目的题干是求y=(cosθ-cosα+3)2+(sinθ-sinα)2的最大(小)值。最好的方法则是以y为基础,将其看作是P和Q之间综合距离的最值,之后再通过轨迹方程x2+y2=1以及(x+3)2+(y-2)2=1,完成解答。针对这一题目,在实际分析时,教师可以从规律层面入手。由于一些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因此便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并从更高的视角出发,总结出思考方式。通过练习之后,自身学习水平便会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在更多问题之中进行应用。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在每堂课程的结尾,教师都要认真进行点评,一方面对学生们的个人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思想总结。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便会得到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理应对学生们的个性语言关注,通过渗透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们能够认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加深知识记忆,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淑莉,李阳红,吴崂毵.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考试周刊,2018(8):72-72.
[2]彭继勇,孙浩杰,莫文武.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锋绘,2019(7):232-232.
[3]杨广娟,王海军,徐东路.关注个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7):00057-00058.